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做事情的美感

最近机缘巧合,和一些朋友聊了聊未来的计划。其实也不算是什么规划,我现在并没有很强烈的改变的意愿。这和前面几次换工作都不一样。每次换工作的原因往往都是我深刻地告诉自己,一定要有所改变了,然后就去挣扎着寻找下一个机会。我好像更多是被内因驱动,而不是外界的因素(比如最近的国际形势)。如果“我在乎的”都还好,我就一点都没有改变的动力,无论世界如何变化。

跟朋友聊天,很有趣的一点是大家都比较客观冷静。比如钱,比如房子,比如家庭,比如事业心。一条一条划过,我好像并没有特别的感触。钱大概是最无法激励我的了。二十出头的时候,有人跟我说,“如果你不曾因钱所困,那么你这一辈子大概也不会为钱所困”。我将信将疑。过了十年,我感觉这话倒也多少被验证了。倒不是因为我确实赚了很多钱,而是我对于钱的态度一直比较随意。消费限制在自己能赚钱的范围之内,自然不会为钱所困。有的时候我在想,真的物质层面还有什么会让我眼前一亮的东西吗?好像并没有很强烈的欲望。比如很多大房子很漂亮,但是只是审美层面的感知很棒。真正住进去,反正我能用的也就是一个卧室一个洗手间,那和现在的公寓相比又有多大的区别呢?就像我去参观博物馆,会惊叹于建筑的设计和藏品的美妙,但是我并不会有想住在这里或者想把东西搬回家的想法。人其实是一个很容易审美疲劳的动物。天天看,再美的风景,也不过尔尔。

事业心好像就更淡薄了。从小不喜欢跟人竞争什么。一路考试分数都是随缘,想学习的时候学一些,不想学习的时候就晃着,好像从来不觉得这是一件自己需要去改变的事情。同样的,对于升职加薪,我也没有特别的渴求,反而会引起惶恐。职业发展应该是一个连续的事情啊,干嘛非要把它搞成离散的奖励呢。这些对我来说好像都是外因,不会说完全不注意,但其实也不会有多少份量。

于是我在想,如果这些都不是我在意的,那我真正在意的是什么呢。做事情本身的快乐吧。早年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做事情其实是一直在学习,所以有很多的快乐直接来源于学习过程本身。到现在,其实知识的学习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在可以稍稍站在更高层次看问题之后,关注的好像更多是事情本身的美感。很多时候,我不会像以前那样急于去解决面前的短期问题,而更多是在观察、在思考、在挖掘后面更有意思的隐藏问题。发现和定义问题本身的过程其实是很有趣的,而解决问题其实并没有给我那么多的快乐了。美是一环一环的,问题本身不够美的话,解决出来仿佛也没什么意思。

念及这个需求,其实对于职业平台的需求就很高了。你说这个世界上有多少有美感的事情待人挖掘还可以作为主业呢?我感觉并不多。其实大部分的时候,找工作大家看的只是一个“实施”能力,毕竟这是一个急切的需求。至于其他,其实很难在面试这种环节察觉。工作又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我也无法很直接的看到对方平台的信息,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在赌博。我在这种时候,赌的一般是人,即看以后合作的人是什么类型的。如果是一群有意思的人,那这个平台本身也不会太差吧。

审美其实是需要积累的。如果只是天天疲于应付眼前的事情,其实很难退后一步去看美好之处。想到这里,我就可以再为自己的懒惰加一点理由。改变如果不到契机,那么就是纯粹自己折腾。如果真的是环境限制了发展,那改变确实是有意义的。

12 replies on “做事情的美感”

上次看你一篇文章时,我好像说过类似于“这文章让我深有共鸣、仿佛就像自己写的一样”,但我想不起是哪篇了,也可能当时我只是在脑子里想了一下,没说出来。这一篇又是这样。

这篇我记得(毕竟是我写过的),并且我留言之前过去看过一遍,我印象中还有另一篇。要是有个全部日志标题列表的话,也许我还能瞄一眼想起来。

我搜了一下留言记录,提到共鸣的就还有这篇了:http://www.loyhome.com/%e5%ae%a1%e7%be%8e%e7%9a%84%e5%8f%98%e5%8c%96/#comment-27577
感觉可能真是你自己脑子想了一下,没来得及写下来....

作为rss订阅十年以上的老读者,因为工作原因很长一段时间中断了rss阅读习惯。时间真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我还记得十多年前第一次发现这个宝藏独立博客时候的开心。这些年互联网改变了很多,从早期理想主义星火点点到现在的资讯过载,切身体会到了那么点沧海桑田的滋味,很多博客陆续停更。最近两年开始重读博客,断断续续跟了博主的几篇文章,可以感受到博主对世界的好奇心一直没变,文字依旧平实、淡然。作为读者,有一种失而复得的美妙感,所以发出这段评论表达一份喜欢,也祝博主在动荡的时代里平安顺遂。

感觉湾区的人更现实一点。身边的人,饭桌里的隔壁,似乎都在谈论同样的东西。感觉更喜欢西雅图人们的节奏。不过我也在说服我自己其实这些和内心的追求从长期看并不矛盾,只是人们跟愿意着眼短期的事物。

如果靠外界的因素推动我们去改变的话,显得我们太被动,时时刻刻都得注意外面的变化,靠自己的想法内因去改变,更有力量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