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一个好久未见的朋友聊天,其中提到一个“Burn-in理论”,我觉得很有意思,解释了我的很多困惑(或者说终于不用再感到内疚了)。
Burn-in理论其实很简单,就是说,我们做一件需要集中注意力事情的时候(尤其是创造性工作),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预热,才能进入状态。比如解决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写一篇学术论文,比如完成一系列的数据分析,这些事情并不是“事务性”的,而是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找到灵感的。比如严肃性的写作,数学上看,每天预留一个小时*一周7天,和找一天的时间7个小时来一口气写完,总数都是7个小时。但这七个小时的效率其实是不一样的。每天一个小时,可能刚刚进入状态,然后就被迫去做其他事情了。连续7个小时,就算前面需要两个小时来进入状态,中间四五个小时的状态其实是很高效的。
此外另一大敌人就是,人脑其实比较抗拒从一件事情切换到另一件事情。如果中间不停有各种事情打断,其实是很难进入一个连续地思考状态的。这些骚扰包括邮件,短消息,旁边人来问问题,等等。至少我在集中注意力的时候,需要的是绝对安静的环境,来放掉所有的警觉。甚至,听音乐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外界环境的噪音。
之所以说不再内疚,是因为我有时候会不得不把工作留到晚上或者周末去做。白天有时候其实也不那么忙,但是就是很难在一会开会、一会工作、加之各种随时蹦出来的邮件消息,这样的不断被打断的情形中进入状态,一度以为自己其实是拖延症发作。理解了Burn-in理论之后,索性不如把所有的事情都集中在一起——要开会就一天连续都开掉,要做分析就把所有的骚扰都屏蔽掉。没状态的时候、真的没必要强求自己在短短三五十分钟内集中注意力。这种碎片时间其实只适合处理事务性的工作,而不是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比如我每天上下班坐火车的时间,虽然也有快一个小时,但我很难集中注意力工作——一是时间不够burn in,另外则是环境太嘈杂,人体本能地会对外界变化有着警惕性的监控。理解了这点之后,我就心安理得地刷刷新闻或者跟朋友闲扯。
当然,如果无论如何、都无法度过Burn-in来进入高效状态,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那真的是拖延症晚期无可救药了吧?
4 replies on “Burn-in理论”
Burn!
我来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没错,拖延症无可救药,因为我们身处一个被诅咒的时代。诅咒我们的是人类自己,那些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在我们的各种技术调教(心理学、数据分析)下变得越来越难摆脱,网站、应用的黏性越来越大,多数人应该都逃不出这些魔咒。
当然,导致分心的事情也并非都是自找的,比如开会,这种事情有集体压力,你很难说不。我个人很烦开些没必要的会,尤其是一封邮件能说清楚的事情我绝对不开会。几个月前我就忍不了我们公司一个同事三天两头找我视频,一说说一个多小时,净是些毫无效率的东西,而且还不听我说,于是我花了两小时写了一封邮件怒怼了他一通,给他详细总结分析了一下过去这些会议究竟有何成效,然后叫他以后有事先给我邮件,不要强行安排会议,也不要给我发即时消息。从那以后他再也没给我安排过视频会议。我在公司的位置比较独立,没有团队、不合作、少汇报,所以是否分心基本上取决于我自己,我也可以没有顾忌地怼同事。估计多数人都没我这种条件,尤其像你这种在大公司工作的人。
每个人在不同时段确实有状态问题,效率时高时低太正常了。我可以一天写四十页书,也会两个星期一个字也不写。自责的情绪可以有,但不必过分到让自己充满负能量的状态。今天或这周没状态,可以等明天或下周(除非有老板或客户在催——对我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不会有人催我)。
简单是事情不要搞得太复杂
前阵子阅读了MCMC函数后,就奇怪burn-in是啥... 然后才大概明白是彩排之类的模拟吧。
因为僕也摸不着头脑,多年前就靠自己摸索,创出了个一套:先计算第一年的数据获得系数后、再计算加权指数、然后再拿第二年(第一年至第二年的移动数据)的数据嵌入加权指数(移动加权指数),然后第三年的数据才是真正的预测且正式运作的统计模式。
叹气,不过听说SmartOdds只需用一年的数据就能预测赛果和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