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网络新发现

加州的蝉

最近和朋友聊天,突然想到我们好久没有听过蝉鸣了。按说湾区这树林里面混着厂房的样子,不该完全听不到啊。

后面仔细搜了一下,加州其实还是有蝉分布的。搜到一篇2013年的文章,

Biogeography of the Cicadas (Hemiptera: Cicadidae) of North America, North of Mexico, Allen F. Sanborn 1,* and Polly K. Phillips 2

链接

70多页,洋洋洒洒,及其详细。其中,Platypedia、Clidophleps、 Okanagana 这三个属在加州有不少分布。具体到加州,Platypedia putnami 在湾区应该就有,搜了一下,大概和国内的蝉长得差不多。

希望大概只是夏天没有留心的原因吧。2020年了,夏天的时候可以稍稍留意一下。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人生中的随机

最近放假有空看书,就把朋友赠(硬)送(塞)给我的一本书看完了。书名是Fooled by Randomness: The Hidden Role of Chance in Life and in the Markets, 好像是写《黑天鹅》那个作者写的。我虽然对华尔街比较无知,但这本书倒也不仅仅是适用于华尔街。感觉很多事情华尔街只是放大到极端了,而道理可能多少都适用。

这本书啰啰嗦嗦二百多页的英文,我前后看了一周大概才看完。文笔不错,这也是为什么我可以耐着性子读下去的缘故。但是道理其实没有多深,基本都是一些关于人类大脑跟随机性不兼容的发现。嗯,很简单,我们的大脑是0-1机制,只能处理确定性的联系,而对于概率就处理地不那么自然了。

书中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赚钱了是因为聪明,赔钱了是因为运气不好”。包括我自己在内,我发现这确实是大部分人的天性——永远对损失有着一种天然的心里避让。比如,我虽然常年不买卖股票,但经常会进账户看一眼还有多少钱。如果知道某天大盘跌了(比如今天),那么我可能就不会打开股票账户的app。如果看到大盘一片涨势,那么我一定会打开app然后看着增长出来的数目发呆。嗯,你说这信息对我有用吗?其实没啥用,因为我既不会买也不会卖,股票就是被我放在那里当存款的。那么我为什么还这么孜孜不倦的查它呢?不知为啥,赚钱的时候人就是开心啊,虽然知道只是一个瞬时价格,虽然知道这与我的投资决策可能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我还是会自我安慰,看我眼光多好,看中的都是长期价值。

学经济学有个好处,在上学的时候已经把乱七八糟的各种理论和文献都读了个七七八八,也有不少行为经济学方面的。这本书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引用的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想想作者是2001年写的这本书了,当时应该还是蛮先进的发现吧。只不过有趣的是,作者一路过度强调运气的作用,可能华尔街这种地方,确实大家拼到最后就是运气了。比如他说,华尔街是个生存游戏,你可以幸运几年然后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一旦爆仓,就彻底被驱逐出这个游戏了。这在其他行业倒是没那么极端,毕竟很多东西还是实打实的在那里的。

当然,如果你看人生,确实很多事情都是运气积累的。健康地出生已是不易,然后顺利地长大、上学读书,考试,然后职业选择,种种。我每过一段时间会有一次imposter syndrome发作。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我既然选择的是做自己拿捏得住的东西,为什么还会有此表现?我的原因根本上是相同的,就是觉得这一路走来很多节点都是运气的成分,万一做错了选择可能就是南辕北辙——当然也有可能更好就是了。现在的日常虽然是拿捏得住,但是对于人生的其他选择呢?谁又可以一辈子平平安安幸幸运运的呢?有点像爬山,爬的时候一路向前不做多想,爬到山顶才有一种颤颤巍巍的后怕。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随机只对群体有意义。对于个体来说,实现的结果只能是0或者1其中一个,我们并没有办法复制一份平行世界出来。在每一个时刻,我们都活在过去发生的一堆0-1的排列组合中,而这些组合又决定了下一步我们有哪些0-1可能会实现。某种意义上,我倒更希望相信这个世界有随机性,却也相信很多东西是收敛的。就算一件事情小概率,尝试的次数多了,不也有可能实现吗?而如果增加尝试的次数呢?只能是持之以恒的去追求。一旦放弃,那么概率就永远归于0了。所以,我们得到和失去都是不那么容易的。

作者还有一些例子多少有点哗众取宠的味道,来迎合某些人们希望相信的心理。比如他说“爬得越高的人往往是能力一般,只是他们运气好”。人们很多时候都宁愿相信这是事实,或许这样会觉得好受一点。或许在某些程度上这是事实,而有些时候则是在下面的人根本无力识别上层的人具有的其他技能。如果连看都看不出来,总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其他人,那么真真的就是井底观天了。

总体而言这本书还是很好玩的。比如作者最后说,他自从放弃闹钟之后,每天醒来的波动带来的随机感让他感到幸福。我其实已经五六年不用闹钟了。最初也是心惊胆战,后面发现你自己的身体其实比你想象的更为强大。这么多年,我没有误过飞机,没有睡死过重要的会议,而每天不必担心在深度睡眠中被闹钟吵醒的幸福感则是无与伦比的。这也是另一则我选择相信我希望相信的东西吧。看吧,人的心理其实是超级复杂和纠结的。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心理学中的焦虑和回避

最近各种机缘巧合,看了不少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我以前一直对心理学不是很感冒,主要的原因其实是他们的研究方法很飘忽,不知道这些结论的可重复性有多大。不过后来想开了,知道一些总比什么都不知道好对不对,就算很多东西只是局部的观察和假说,那也算是一些数据点呢。

心理学其实最好玩的就是可以帮助告知自己的状态。随便找找,就有无数的测试可以帮忙来感知自己。有的时候可能没有意识到一些行为已经偏出正常轨道了,那么不妨做个测试来看看,至少可以知道那些行为可能对他人或者自己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此外,虽然我觉得心理学的各种分类近乎玄学,不过it meant to be exhaustive, 所以知道一下人们的不同状态也是蛮有意思的。

讲讲最近看到的一些比较好玩的东西吧。两周前在温哥华围观NeurIPS,有个开篇演讲很有意思,让我在几千人的会场居然都集中注意力听下去了。该演讲题为“how to learn”,是UC Berkeley的Celeste Kidd主讲的。我本来以为是讲基于神经研究人类如何学习的,所以并无很大的兴致。后面发现其实是很多基于实践和实验观察出来的模式,所以还蛮好玩的。她列了五条人类学习的基本模式:

  1. 人们不停在建立信念 humans continuously form beliefs.
  2. 确定性会打击人们的兴趣 certainty diminishes interests.
  3. 确定性由反馈产生 certainty is driven by feedback.
  4. 减少的反馈会导致过度自信 less feedback may encourage over-confidence.
  5. 人们很快就会建立信念 humans form beliefs quickly.

她在演讲中举了很多例子,有兴趣的可以去点开上面的链接看视频。我个人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人们学习是依照一个兴趣逐渐提升的过程的。比如一开始,我们学习语言,学习单词,很枯燥, 但是到了一定阶段之后,我们可以开始看懂更多的外文书籍。又如学习数学,我们一路从最简单的符合直觉的算数和几何,一直学到高等数学。数学是个很好玩的体系,自上而下兼容并蓄,比如学了线性代数一下子就可以用一个统一的框架来看待很多初等数学很复杂的问题。但是从人类学习的过程来看,我们几乎不可能从无到有地一下子学出来高等数学。积沙成塔是可以,但总不能靠着这个地基来建摩天大楼不是?

学到后面,会觉得书“越读越薄”,其实就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越来越自如,进入了“确定性”的阶段,一方面是容易了,另一方面也是没有兴趣了(所以重复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归纳主义的讲法:人们学习的过程就是在不停地搜集数据和反馈,正如训练宠物狗一样。奖惩制度的引入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多做,什么需要停止,然后形成一份新的信念。有趣的是,人们形成信念比大部分统计分析快得多——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有人等到p-value < 0.05 才去确认一件事情。我们更多运行的或许是一个贝叶斯的模型,建立一个先验信念,然后随着新的数据的到来进行校正。

最近还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调查,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简称ECR)。虽然这个设计本身是针对非常亲密的关系的,但是我看了一下具体的问题,感觉可以用在大部分生活关系上面,只是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者展示形式罢了。这个测试按结果分为四种类型:

  1. 安全型一低回避、低焦虑;
  2. 迷恋型一低回避,高焦虑;
  3. 恐惧型一高回避、高焦虑;
  4. 冷漠型一高回避、低焦虑。

仔细一看,其实就是两个主要维度的区别:回避和焦虑。其实人对于自己不熟悉或者不能控制的事情,一般有两种反应:过度控制(焦虑),或者自我放弃(回避)。我自己去测试了一下,基本就是反映了我对于周围人的互动的模式。

焦虑方面,基本上就是我有没有过度思考一些事情,对于结果的不确定性产生不必要的怀疑。回避方面,则是我是否可以主动地坦白心扉,并对于他人的坦诚作何回应。当然,这些都是相对的衡量,不过看下来还是蛮有意思的。回想我的整个人生,在一些高度不确定的阶段和事情上(比如某些升学、换工作等等),我自然是从一个高焦虑的状态随着时间和经验的增长慢慢过渡到一个低焦虑的状态。现在越来越不焦虑,是因为知道焦虑会导致过度控制(over-control),比如开车的时候过度打方向盘、控制油门和刹车。很多事情其实轻松地处理就好,事情并不会演化到一个不可收场的角度。最典型的例子大概就是我出去玩基本不做太多计划,因为就算有些意外,随机应变就是了,事先准备的又有什么用呢?这样的好处就是,休假对于我就是一个完全的身心放松的状态,随心所欲。

回避倒是另一个很好玩的问题。这个测试的解释是,回避基本上是由于不自信。可能狮子座天生乐观+自信,所以我好像没有什么回避问题的习惯。就算是结果很坏,最好的处理方式仍然是直面。接触的人越多,越发觉坦诚其实是种优秀的品质。从小被家长教育要诚实,其实很多时候诚实不仅仅是对于言语,而更多的是对自己诚实,面对真实的、一点都不完美的自我。不过度自负,也不会过度自卑。

环顾四周,好像我和父母的关系倒是一直处于一种高度的安全型,彼此都没有太多的焦虑和回避。在学校的时候,同学们的相处还是见仁见智,毕竟还是一个多少有点竞争的环境,有时不得不处于一种高焦虑高回避的状态。而开始工作之后,随着自己对于自己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又回到前面的how to learn的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反馈),焦虑越来越少,而更愿意坦诚心扉并且去帮助他人。这些可能都是渐变,一点一点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只有偶尔回顾才会恍觉人生已经如此不同。成长还是一件多少让人无比快乐的事情。

Categories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2018的一些记忆

年纪越大,越不想写什么年终总结之类的,感觉记住的就记住了,记不住的就任其遗忘就好了,不必刻意的一条条的列出来。2018年的最后一天,五点钟就会落下的太阳。日落前的两个小时,还算闲暇,就趁机写一些我还记得住的一些事情。

潮流: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

身处硅谷,就算再不关心机器学习,周围的人也总是会叫嚷着,于是乎被动学习了。我一直属于不怎么刻意去关心热点的人,感觉深度学习这几年热得发烫,却不知道到底烫在哪里。打开科技新闻,要么是无人车,要么是视频换脸,感觉视觉识别已经越来越发达了。打开购物网站,各种智能家居应用层出不穷,语音识别自然是其中最重要的技术支撑。

十二月,多少得到一点闲暇时间,有意识的去扫了一眼这个领域最近的一些论文和twitter上大佬们的辩论。有朋友戏称大多数人的深度学习就是调参,这么想想更像是一种工匠精神的极致发挥。每一项工业用品,譬如飞机,都是一点一点调出来的零件和参数组合。你说所有的一定是最佳么,未必,但非最优解也有可能给出很稳定的表现。这么想想,看看深度学习层出不穷的各种领域和数据集上实践的论文,也是人们智慧和探索的结晶。

只是理论的进展呢?没有理论的长远发展和支撑,应用的突破大概也可以看到天花板。后面有时间打算去看看深度学习的理论,然而不止一个人打击我说,深度学习并没有什么理论。我想,大概还是会有一些的吧,只是还没有坚实到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里面。四五年前,我经常笑谈说,深度学习会不会是下一个微积分?大家先用着,然后实践倒逼理论臻于完美。好几个朋友笑笑,不了了之。不知不觉好几年又过去了,深度学习居然还是那么热,但理论的进展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理论如果真的没有进展,那么深度学习会不会又一次陷入神经网络曾经的绝境呢?

隔岸观火,好在我有的是耐心。硅谷聚集了一群最聪明的大脑,就算只是工匠般的推敲,一点点开凿出道路,也足以让人钦佩。只是世间万事,最终逃不过客观规律。只是不知道需要多久,这一代人才可以突破迷雾,探得镜中花。

旅行:疲惫和兴奋

每年年末我好像都会总结一下一年中去过的地方,算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去年走过了五大洲,而今年频率更高。下半年因为工作的缘故,几乎是每个月出境一趟,却只是在北美和欧洲之间穿梭,除了回国一次。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已经比较难找到下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了。看遍世间繁华,大同小异,殊途同归。

当疲惫到连去欧洲都不用心打包,缺什么现场买什么,我想我对国际旅行的心里疲倦已经到了一个不可挽回的程度了。一个人旅行那种随意和不确定性,已经不能让我如往年那样兴奋了。

工作:方向和勇敢

工作永远都是起起伏伏的。顺的时候,项目进展神速,没什么需要过度担心的。不顺的时候,皱着眉头想了许久,才得以找寻到几个可以修修补补的地方。时间久了,幺蛾子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工作上最难的永远不是学习不知道的知识,也不是越做越熟少出纰漏。解决一个问题固然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但总归是能找到办法的。而寻找下一个突破点,才是让人彻夜难寐的事情。相比于前进的方向,具体的零零碎碎的问题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很多事情虽说是殊途同归,但也得大致方向一致。

2018,有一些突破,尝试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清爽。曾经有一段时间的迷茫,因为看到周围少数几个人坚定地向着梦想前进的果决,相比而言自己的犹豫不决显得格格不入。后面追问着自己一些本质的问题,比如什么事情可以给我持续的快乐,我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渐渐的明晰起来,然后只是如何寻找到前进的道路而已。还算有一个稳定的平台支撑着,那么就不妨承担一些风险,试错,徘徊前行。

勇敢着,很多事情回头看,当时的结果已经并不重要。各种经历,最终造就了独特的人生。

其他

生活上,各种莫名其妙的技能在增加。学会一些意料之外的技能,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其实还蛮好玩的。

体重意料之外的,降到了这么多年的最低点。顺手量了量三围,虽说不用靠三围赚钱养活自己,但看着这些数字指标还是蛮开心的。

文字方面,博客更新寥寥无几。偶尔会在手机上写一些随感,翻了翻英文居然不比中文少。衷肠苦诉,情绪的波动和管理越来越成熟,却少了几分跌宕起伏的兴奋。

Categories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Burn-in理论

上周和一个好久未见的朋友聊天,其中提到一个“Burn-in理论”,我觉得很有意思,解释了我的很多困惑(或者说终于不用再感到内疚了)。

Burn-in理论其实很简单,就是说,我们做一件需要集中注意力事情的时候(尤其是创造性工作),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预热,才能进入状态。比如解决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写一篇学术论文,比如完成一系列的数据分析,这些事情并不是“事务性”的,而是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找到灵感的。比如严肃性的写作,数学上看,每天预留一个小时*一周7天,和找一天的时间7个小时来一口气写完,总数都是7个小时。但这七个小时的效率其实是不一样的。每天一个小时,可能刚刚进入状态,然后就被迫去做其他事情了。连续7个小时,就算前面需要两个小时来进入状态,中间四五个小时的状态其实是很高效的。

此外另一大敌人就是,人脑其实比较抗拒从一件事情切换到另一件事情。如果中间不停有各种事情打断,其实是很难进入一个连续地思考状态的。这些骚扰包括邮件,短消息,旁边人来问问题,等等。至少我在集中注意力的时候,需要的是绝对安静的环境,来放掉所有的警觉。甚至,听音乐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外界环境的噪音。

之所以说不再内疚,是因为我有时候会不得不把工作留到晚上或者周末去做。白天有时候其实也不那么忙,但是就是很难在一会开会、一会工作、加之各种随时蹦出来的邮件消息,这样的不断被打断的情形中进入状态,一度以为自己其实是拖延症发作。理解了Burn-in理论之后,索性不如把所有的事情都集中在一起——要开会就一天连续都开掉,要做分析就把所有的骚扰都屏蔽掉。没状态的时候、真的没必要强求自己在短短三五十分钟内集中注意力。这种碎片时间其实只适合处理事务性的工作,而不是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比如我每天上下班坐火车的时间,虽然也有快一个小时,但我很难集中注意力工作——一是时间不够burn in,另外则是环境太嘈杂,人体本能地会对外界变化有着警惕性的监控。理解了这点之后,我就心安理得地刷刷新闻或者跟朋友闲扯。

当然,如果无论如何、都无法度过Burn-in来进入高效状态,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那真的是拖延症晚期无可救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