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读书有感

十遍难始

很多学数学的给我说过一些好玩的“俗语”,譬如“随机过程随机过”“量子力学量力学”,不过我印象最深的还算“实变函数学十遍”。实变这个东西貌似自从大三刚开学的某一天我向一个数学院的问起来"real analysis"是什么的那一刻起,就深深的、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拖着,错过了一些时机,只能先修了泛函分析,再去回头修实变。本来实变和泛函就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哪有我这样本末倒置的。所以泛函学了个一塌糊涂,除了知道一堆定理怎么证明之外别无所获,更想不出那些定理怎么应用了。

这学期本来打谱要去听实变,只是奈何无法选课,旁听缺乏动力。再则此课是早晨上,早起对我来说颇有难度,所以不知不觉的逃了两次。自知这样也不是个事儿,所以灰溜溜的去买了一本《实变函数论》,北大周民强版的,传说中很经典。不过毕竟不是学数学出身的,而且数学这东西绝不是一日两日可以凑活出来的,所以读起来也颇为费事,便多多少少缺乏动力。长此以往,嘴里念叨着“实变函数学十遍”,却也连第一遍打开书的勇气都没有。

昨天去学校,买完了实变函数的书就顺便去图书馆溜达了一圈,然后顺手又牵出两本书来。一本是《大分流 (The Big Divergence)》,是彭慕兰那本经典之作,只不过我比较偷懒借了一本翻译过来的。网上对此翻译版评价不高,不过我看了一章倒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奇怪的地方,只不过稍显平淡。听说这本书,貌似还是上学期闯入某个讲座灰溜溜的窃听而至。不过比较奇怪的是这本书我是在经济类图书区找到的。而我多少觉得这本书还是应该归为历史学那边。唯一得以肯定的就是这本书实在是人迹罕至,非常之新,大约是经济类的学生懒的去读这么厚的一本约莫只能和经济史扯上关系的书。其实说实话,想看经济史的话有很多通论导论性质的书,大概读之的效率会远远高于此书。

另一本书则有些俗,叫做《大衰退》,一看出版社是中信出版社大约就知道是什么类型的了。虽说是弗里德曼写的,但我也不报多高的期望,随便读读就是了。

床头的书越摞越多,本来只是抱着一种“经典著作不得不读”的心态,把它们搬回来欲细细看,但真的看起来却也是颇费时日。《国富论》以龟速前进着,读起来远不如上个月读《凯恩斯传》那般流畅。话说百年前严复就已经把该书译作《原富》引入华夏大地,而至现在,却也不觉得过时。可见斯密谓之经济学之父,却也不枉此名。《大分流》读起来稍快一些,却也有些囫囵吞枣。很多东西看的晕晕乎乎的,不似一般学术文章那般充满公式数据,但其中的例证却也总是在拿数据说事儿。看了一阵子,对那些数据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什么“预期寿命”“纺织”之类的,没有啥直观的感觉。可能一则是对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本就不熟悉,因此也不知道此书创新在何处;二则对宏观经济增长的概念也只是模模糊糊,没有啥敏锐的感觉。所以此书读起来倒是有点肃然无味。

把毕业论文题目大致定下了,自己却根本不知道怎么下手。原来的时候觉得选导师的第一原则就是“不要被强加兴趣”,现在看来虽然达到了这般的自由却也有点自由过度不知道哪里能够稍稍停留。加之最近很多事颇为不顺,身体状况也随之晃荡起伏,调整心态弄得自己颇有想去隐居不问世事的感觉。算了,还是看看书吧,就算是一种逃离,也比颓废好许多吧。船到桥头自然直。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说说最近读的书吧 [3rd week, March]

在过了两周每天只是等待的日子之后,觉得人生还是不能太过被动和消沉。记得刚开学的时候去图书馆搬回来几本书,放了那么就也该好好读读了。寒假最后还是成功的消灭了《凯恩斯传》,刹那间那叫做成就感啊。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之大并非一言一语可以表述的清,总欲提笔写一番感受却总也不知道应该从何下笔,也就一直没有写下来。

前几天睡觉前翻了翻《国富论》,猛然间发现自己手里的那本商务印书馆版的居然是王亚南翻译的。读了一些,不禁感觉确实是大师风范。不过或许《国富论》并不适合睡觉前翻翻,一是心情难免有些浮躁,精神也不够振奋;二是容易越看越兴奋以至于彻夜无眠。大一的时候老师就说学经济的学生必看的有《国富论》《通论》以及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可怜《国富论》我只读过节选,《通论》几乎没有读过,马歇尔那本更是觉得遥远。大三的时候老师又问我们,有谁看过这三本书,刹那间觉得无地自容。已然三年,这些经典著作却也觉得依旧那么遥远。哦,这里我或许漏了一本《资本论》,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马克思的东西一定要在对实际世界有了很深的理解和感悟之后才能去读,否则就是隔雾看花,不知道他到底想表述什么。我学的太少,理解不了,也便不想如斯为难自己。系里有几位老师在此方面颇有造诣,只是无缘聆听教诲,或许有些遗憾。只愿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大四毕业之前能静下心来读个一章半节的,或许也好。

前几天写了好多关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东西,中文的英文的都有,毕业论文也大致拟定在这个范围内。只是一时间感觉理解尚有差距,不知道怎么和以往学习的经济学知识良好的沟通起来,所以只感觉一片迷茫,不知道论文从何下手、如何选题切入。从网上搜了搜,国内的相关著作甚少,社会学方面的也不多,仅存几本可以作为基础了解的书。只从图书馆找到了一本《社会网络分析法》,立刻跑到遥远的却也风景如画的老校区借了出来。其实曾经在老校区那边住了十余年,只是那时尚未进入大学校门,小时候只知道去操场玩耍而已。后来上了大学,家也搬了,离老校区就很远了,去的次数也少了。其实,老校区有哲社学院、法学院、政管学院等很多人文学科的院系,所以老校区图书馆里面珍藏的人文巨著很多。只可惜,临近大学毕业才深深的体悟到自己人文科学知识的欠缺,欲所有弥补,却也不能急在一时,只有就近下手。说起来,那日在老校,坐在哥特式教堂后面路边的石阶上,绿茵茵的草坪将冬日的阴霾一扫而空。随手翻起刚借出来的书,调皮的春风着急的翻页,使得我顾不上吹散的发丝,狼狈的按住书页。而在那时那刻,却似乎第一次觉得自己是在读大学。这种自由的吸取知识的味道,在这四年中被考试压迫的罕有。突然间似乎多多少少明白钱学森对中国大学的那种批评,不只是表面态度那么简单。

这本《社会网络分析法》写的很简单,毕竟是导论性质的,又是从事社会学研究的人士所撰写,省略了很多数学细节,因此颇为易懂。尤其是看惯了经济学书籍里面堆满的公式,此书仅以插图简单说明的表述反而更觉得清晰一些。最有意思的是因为涉及到很多分析软件的使用,会时常提及一些计算机尤其是数据库的东西。看着那些熟悉的架构,一下子想起来自己大一大二的时候自学数据库的那段日子。那个时候却不是觉得未来能有什么用处,只是想随便考个试,应付一下写程序的任务,加之一种自娱自乐的心情罢了。估计打死也想不出在若干年后,居然会帮我轻松的跳过一些关卡,却也是始料未及,唯有偷笑。想到这里,再想想那时所受的那些辛苦和耻笑,却也云淡风轻了。这本书看得很快,因为其中和经济、管理交叉的东西有不少。而我平时比较关注微观的文章,对劳动经济学和管理学习惯关注的那些问题较为熟悉,所以很多东西看到社会学家的分析方法,在熟悉之余时常有拍腿称妙之感。不知不觉,已然读了一半了。或许不够精细,却有助于我去理解社会学家如何看待问题。

还有几本书是从新校图书馆顺手牵来的:一本是《图论导引》,也不知道写的怎么样只是想看看作为了解只用,毕竟上学期运筹学图论学的少了些;还有一本是夏道行的《泛函分析第二教程》,垂涎已久,看到就抢了出来。只是上学期泛函考成那样,无脸见人,这书也多少缺乏一些打开的勇气了。说起来,本来这学期应该好好去听听实变的,因为我现在特别想建立一种“概率是一种测度”的观念。这个概念很早有之,却一直不甚清晰,大概是不够熟悉的缘故。因为此次的社会网络分析中我多少想引入一些不确定性的分析,自然离不开概率。虽然不学实变只看概率上的东西也能做,但是不免觉得缺少了一环逻辑上的思维层次。若是再因为理解不够犯下什么错误,便更是不容饶恕的了。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为什么留数之和为零要求有限个孤立奇点?

这个是上上周上复变函数的时候和老师讨论得出的一个很简单的结论。留数是个很好玩而且很有用的东西,其中在定义了无穷远点的留数之后,有一个很好的结论:

如果函数 在扩充的 平面上只有有限个孤立奇点(包括无穷远点在内),设为 ,则 在各点的留数总和为零。

这个定理在书上的证明很简单(见钟玉泉《复变函数论》第三版p232),就是做了一个以原点为中心的圆,把其他的各个点都包在了里面(如黑色圆所示,我用画图画的,效果不佳,各位凑活着看哈),只留一个无穷远点在外面,因此由沿圆周正、逆向积分之和必为0,可得结论。
孤立奇点
当时我们就提出来,既然可以这样,那么任取一个小圆,在各个圆之中(如红色所示),那么剩下部分的积分也为零,即各个留数之和;此外也可以取一个小圆,把一个孤立极点包起来(如绿圆所示),那么也有如上的结论。

问题就在于,一定可以取到红色或绿色的小圆吗?

对于绿色的小圆,由孤立奇点的定义,必然是孤立点而不是聚点,因此必有这样的绿色小圆;那么对于红色小圆,也可以在有限个孤立奇点的情况下得证。

问题就在于,为什么这个结论依赖于有限个的约束呢?

其实由孤立奇点的定义,我们可知,不可能存在无限个孤立奇点——在把无穷远点视作一个点的时候。否则,画一个大圆,内部有无穷多个孤立奇点。而无穷点列在有限闭集内必有聚点,因此与孤立点的定义矛盾。因此,我们只能讨论有限个孤立奇点的情况。

事实上,从另一方面看,留数本身的定义就依赖孤立奇点,因此若是无限个则必有聚点的前提下,留数的定义就不存在了。因此,这个结论也就毫无意义了。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The world is FLAT! [4th week, Nov]

今天一觉睡到下午6点,准确的说应该是中午吃完饭又睡着了……然后懒洋洋的打开邮箱,淹没在满目的英文中(话说,我的中文最近退化的厉害,我强烈感觉每天用英文写的东西绝对比中文多的多的多!!!),然后突然间很兴奋的发现一封邮件!!!

一个外国人,名字怪怪的,姓的第一个字母L左边竖上还有一个小点,鬼知道是哪国人。还好他写的是英文(要不我肯定直接当垃圾邮件删掉了),然后我就饶有兴致的看起来这封信。不是很长,他告诉我它通过Google搜索到了我的英文博客(不是中文博客哦),然后发现了我的一个Manuscript(也就是未成文的ideas),对那个topic很感兴趣,问我有没有什么相关的资料。我当时那个兴奋啊!我那篇topic是关于虚拟世界里面的通货膨胀问题的,结果貌似周围没有几个人对这个topic感兴趣,自己也没找到新的idea(我得好好补补宏观),就搁置在那里了。这次终于有个老外被我钓上来啦,哈哈!当时的心情只能用一个词儿来形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也就是说,我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英文博客虽然更新不多(-_-)但是还算有用的,嘿嘿。真是见证了弗里德曼(是那个记者不是那个经济学家)那本著名的书的题目:The World Is Flat! 通过互联网一切都有可能!!!

不过度兴奋了,说说前几天就一直想写(可惜博客挂掉)而没写成的东西。是Taiyun推荐给我的一本书《西方文化中的数学》([美] M·克莱因著)。当时刚从图书馆借出来,心里就凉了半截:咋这么厚啊!书还被前面那些厚颜无耻的阅览者画得面目全非——拜托,有点公德好不好,谁不知道你家荧光笔多啊,不用到这里来显摆!

而后这周开始我就经常背着它去某些着实无聊但又不得不去的课,不时翻开看看,读个一两章而后休息休息。这本书真的写的很好,翻译的也不错。我原来认为数学一直是不注重历史脉络的,但读这本书,从柏拉图到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欧拉、拉普拉斯、笛卡尔、柯西、达尔文、拉格朗日、哥白尼、牛顿等等,我还没看到高斯就已经完全沉浸在一种数学和哲学的美丽之中了。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伴随着整个人类对于世界认知的发展,一切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顺理成章。原来,数学也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不用管以前发生了什么的……数学的历史、或者更确切的说、哲学的历史,也是也有意思的。

现在大致读了一半有余,由开始的随便翻翻到现在的敬仰之情滔滔不绝,我开始越来越深的被这本书的思维影响着。原来一直知道数学很神奇,但是都是懒洋洋的学一些解法,并没有试图真的去用数学的思维看待一些问题。原来只是敬仰数学王子高斯,现在则觉得他最伟大的地方就是无与伦比的抽象能力。而这种能力,源于对生活的深刻洞见,这么拨开云雾见天明、透过表面看实质的思维,着实意味深远。

不想再多说什么,每一章其实都有能拉出来扯好多东西的内容,如果我再写下去估计就成了一本更厚的评注(浅薄的读后感而已)了。还是那句话,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有志之士理应亲自翻开一阅。

还有很多很多事儿,今儿悍然的发现居然把信用卡刷爆了……今儿下午也很囧的发现把自己用英文写的东西翻译为中文后几乎不通顺(强烈怀疑是不是自己写的!!!)……而后又把下周上课的课件弄完了。博弈论好讲,可是福利经济学实则是我的软肋。试试看吧。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读《西方世界的兴起》

最近其实挺应该检讨自己的,做事情有些过于功利了,忙忙碌碌只是为了把自己更好的“推销”出去,骗点老外的钱花花。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一周一次的读书笔记被我已经写成“灌水”日志了,有点新想法还好,没有的话就完全成一个“不能失去生活的优雅”的reminder了。

这周听的讲座也很少,最近有些颇为慵懒的缘故吧。只是去“经济学论坛”听了陈新岗老师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个比较研究的视角”。不过好在我还没把去听讲座前搜文献的劣习抛弃,因此乖乖的去图书馆借了那边垂涎已久(实际上是已经躺在我的reading list上很久)的道格拉斯·诺斯的《西方世界的兴起》。

一说到道格拉斯·诺斯,接下来的反应就是对不起徐启福老师。当年我们吵着要弄什么读书会,然后徐老师很热心的推荐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两本书。然后我当时做的就是去图书馆把两本书抢了回来……而后就是静静的在书桌上躺了两个月,最终又回到图书馆了。而后暑假一看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毫不犹豫地收入囊中,倒是被我老妈先看完了然后沉浸其中的思想久久不能自拔,开始源源不断的教育我。至于诺斯,来源于我上半年期末考试的时候向刘院长抱怨说我们的经济思想史学的真的是“历史”,而不是经济。他很无奈的说我们现在很少有既懂历史又懂经济的老师,所以“未来在你们手中”……怎么听着这话越来越像更流行的“我们缺少既懂经济又懂数学”的老师?可见现在这学科分割的……

这学期开学的时候我就一直吵着要去听历史学院的大牛们的课,这种不用顾忌分数、只为享受的时日着实已经不多了。可惜与我达成一致的那位舍友一直忙碌着保研,现在尘埃落定还在悠悠然然的喘息着。不知道为什么,原来看文章,有数学模型的直接跳过;后来看文章,没有数学模型的直接鄙视;如今看文章,有数学模型依旧直接跳过……当然跳过的原因已经大不相同,对于金融的模型没什么兴趣,对于其他宏微观的模型扫一眼大致就知道起源在那里,因此只要去看他分析的问题就可以了。我一直觉得一篇好文章不在于模型,而在于对于模型的解释,这是很能看出作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能力的。

最近院里比较流行一句话,或许是从人大流传过来的:“我们对于文献的熟悉程度一点都不比国外的一流学府中的博士差”。初看这句话,你会觉得热血沸腾:我们几十年来“一夜之间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夙愿即将在我们手中实现。但是细细看看《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季刊)》的文章,就会觉得其实还差得很远。看看那些所谓的“对文献滚瓜烂熟”的人写个文献综述都写不好,害得我每次看综述都是直接跳到“参考文献”一栏去找那些经典文献,就大概可知国内的“文献熟悉”是个什么层次上的熟悉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理解也敢拿出来卖弄?

我一直觉得经济思想的成长是远远慢于数理工具的熟练的。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导师很高兴的看着我的论文,大赞“技术分析很规范”的同时我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的缘故。昨晚花了几个小时重新疏通了一下文章的脉络,将最终的结果画了两个图直观的表示出来。说实话,我并不在意所谓的模型用了多少技术手段,我写论文又不是为了展示数理工具,也不是技术层面上的创新,我只是想表达自己的一个很简单的经济学思想:为了保持市场的运行,我们必须有所牺牲。而这种牺牲,正是源于信息(不对称)。

好像扯的有点远。和一些学长达成的一点共识是:直接看国外的文章吧。国内的一些博士的文章实在是有名无实,不看也罢。

最后回到诺斯和《西方世界的兴起》。这本书是诺斯1973年的著作,距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而近几年随着诺斯本人思想的进一步深刻,他也在最近的著作如Violence and Social Order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Interpreting Recorded Human History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Change中越来越多的涉及到人的意识层面的问题。这本书中译本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稍稍有些晦涩,从头到尾都在用一种历史的观点和视角来阐述“高效率的经济组织”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中一个分析的脉络就是,为什么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踏出了环球探索的步伐(至今在南美洲说这两国语言的还有很多国家),却被后来的英国和荷兰后来者居上?

其实陈新岗老师的讲座中涉及到的西方世界兴起的理论大概分为了八派,涉及到了很多大家的观点。他的框架总结的很好,很清晰的展示了一种历史分析和逻辑上的脉络。像我这种历史积淀这么少,对于经济增长理解也很有限的人都多多少少从中理解了一些东西。

才疏学浅,不再对这么一个宏大的问题进行评价。想到这里,就暂且先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