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回顾2022 

终于又是拖到一年的最后一天来回忆一下这一年都发生了什么。其实中间很多东西想写出来,只是拖呀拖,一不小心就得拖到明年了。也罢,明年还想写的,应该才是经过沉淀的想法吧。

那么2022,发生了什么呢?三十之后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当然一部分是新冠的原因,没有办法做很多大的改变。更多的则是生活本身进入重复的节奏,自然不会意识到时间已经无情地过去。

2022,终于发生了一些变化,可以实现一些陈年旧梦。

第一件值得提的,应该是十一年后,我终于又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欧洲。在巴黎住下之后,终于找到了新的活力。迫不及待的把十几年前的遗憾一一弥补。当年的遗憾有点多,主要是没钱也没时间。现在终于没有那么多约束,加之身体状况还好,感到是人生的最佳时刻。

第二件值得提的,应该就是有了一个终身的陪伴,一只让我无比平静的喵星人。这也多多少少反映了我的心理状态:我终于有能力给予我的猫一个安稳的环境。这不是说地理上的安稳(即定居),毕竟她已经开始了长途旅行,随我跨越大西洋,也开始陪我探索欧洲。更多是一种无论发生什么,我都有能力保护她和我自己的信心。

第三件值得提的,是我终于开始正式学法语。十二年前的这个时候,为了生存,我开始学西班牙语。如今,没有什么特别的生存压力,我却终于有机会可以好好地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算是我的第四语言吧。巴黎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法语环境,而这么多年我英文词汇量的积累也帮我降低了学习法语的畏惧感。以后会专门写一下从英语到法语的转变。学习对我而言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尤其是自己可以选择学习一些有意思的东西的时候。譬如,年初的时候重新学了一遍贝叶斯统计,觉得自己以前未必真的理解贝叶斯,这种爬到更高的地方回头看以前的无知的感觉,让人颇为欣慰。

此外,父亲退休了之后,又有幸去新疆继续教育工作,也算是然后我颇为欣慰的一件事。一是我自己很神往新疆,父母率先实现了我的愿望。二是他们能做他们擅长并且喜欢的事情,自是有益于身心健康,我也就少了一份对他们退休之后心理状态的担忧。

2022世界并不平安,我有幸居安,也不敢忘记思危。下半年的折磨主要是生病,希望明年身体可以少受些折磨。希望明年可以继续这样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生活。

最后,以法国人最钟爱的liberté结尾吧。

Liberté!
Categories
些许欢笑

道德绑架与情感操纵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别人试图操纵我的感受变得越来越敏感,随之而来的是逐渐的免疫。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工作中这样的人见多了,便越来越麻木,也越来越反感。

情感操纵一般是利用我性情中的弱点,来达成他们想要的目标。可惜的是,情感操纵和真心实意的说服之间差了太多。前者是短期渔利,后者是以理服人。被人玩弄了几次之后,也就明白个中套路,该跑跑了。

道德绑架其实更让人厌倦,久而久之便学会了自嘲。你越是要把我捧上天,我越是要自己先摔下来,活在泡沫的虚荣和幻想里面到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这期间学会的,就是人贵有自知之明,看高或者看低自己最后都会摔得很惨。

产生了免疫力之后,我总在想,为何有人把聪明劲都用在这种事情上,这些算计要耗费多少的能量啊。或许人家早已习惯成自然,信手捏来倒也不是费力之事。这多少让我有些唏嘘。他们以前的日子是多么遇人不淑,才会把这些扭曲的相处方式当成自然而然。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人啊,总得面对自己的七情六欲,却也得明白什么是应得的,什么是欲望驱使。与魔鬼缔结契约的结果,只能是自己也堕落成魔。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价格的感受

虽说在媒体上看到美国通胀数字会让人心里一颤,但实话讲每次我爸幸灾乐祸地打电话嘲讽美国通胀的时候,我是没啥反应的。一方面是吃穿住行各方面的价格飞涨,另一方面是我几乎不怎么特别计较这些基础花费,所以也没什么概念。鸡蛋以前是多少钱呢,牛奶又是多少钱呢,我对这些完全没印象。刚需知道了又能如何呢,是吧。

直到最近我开始清理家里的一些旧物,因为要腾出来一片地方留作活动区域。一收拾就发现家里不知不觉堆积了很多闲置物品,比如用了一次的工具,比如太占地方的茶几,比如跟扫地机器人过不去从而闲置的椅子。进行了一番更新换代之后,我本来想把旧物捐掉算了。可是我没车,捐东西也不容易。后来我就想那就放在二手市场上卖卖看吧。我不想把这些东西标为免费,因为我觉得人只有付出代价才会珍惜。定价的时候,我基本是去搜了搜这些东西现在新品的价格,然后对半标价,看看有没有人感兴趣。

出乎我意料的是,在搜当前价格的时候,我发现几年前买的耐用品有些不知不觉都翻倍了。比如我当年花了80块买的茶几,现在已经翻到200多了,对折我还是可以卖100块。我就照着这个原则把家里七七八八的东西都放在网上去卖了,结果没想到,居然很快就都卖出去了。闲置的东西我一般都是放在原来的包装盒里,所以保护得还算不错,很多看起来跟新的也没什么区别,所以很多买家来取货的时候都是特别开心,一脸“太划算了”的表情。

其中有很多刚搬到旧金山的学生,比如一个小姑娘也没有车,就坐着轻轨来我家,背后还拉着一个带轮子的购物小推车(那种很多老年人买菜用的)。她从我这里把我疫情开始那年买来用来消磨时间的缝纫机买走了。那个缝纫机我大概用了不到十次,看起来跟新的无异,零件什么也都在,还附带了我当时额外买的一些配件。她很开心地付钱然后抱着缝纫机就走了。我好奇地问她是不是很喜欢手工,她说是的,她来的路上还在织毛衣。她以前也有个缝纫机,后来搬家的时候卖了,于是在旧金山需要重新买一个。对我来说,能给自己的闲置物品找到合适的新主人,也是一件让人颇为欣慰的事情。

那为什么又要说到通胀呢?主要是我万万没想到,这些七七八八的闲置品居然还能卖出去不少钱。从我的角度,它们已经没有什么使用价值,所以只是占地方。我并没指望能卖多少钱,只是希望能找到真正需要的人。若不计通胀,按照我当年购买的价格半价标出去,估计邮箱立马就要爆了。按照现在的价格的一半卖出去,还是基本一周之内卖完,可见通胀的威力有多大。

虽说美国对于二手商品接受度很高,但谁又会去为了几十块的东西在网上盯着、然后不辞辛苦地上门取货呢?我自己买东西的时候,很多就是当时需要随手网上一搜就买了,根本不会花精力去找二手。肯花这个力气的,都不是什么经济宽裕的人群,除了学生就是偏体力工作者。比如一个华裔移民来我这里花十块钱买了个电热锅,说是要拿到店里去用。他一开始要晚上十点来拿,我觉得不安全就说周末吧,他说他是周三周四才休息,于是我便把锅给他多留了几天。看到锅他也很开心,因为我保护地比较小心,他兴奋地解释他准备怎么用。我心里想,这锅我当年也就从网上花了20块钱买来,没想到过了这么几年居然还是热销品。

我大概是太久没有接触过正常人了,看到他们辛辛苦苦省钱的样子也让我回想起我上学的年代,那个一张饭卡200块可以在食堂吃一个月的人生阶段。我印象很深的是,那时候食堂的刀削面才2块钱一碗(当然高校食堂是有补助的),还不用排队,所以我们宿舍手头不宽裕的姐妹们特别喜欢去吃面,我就被她们带着吃了很多刀削面。再往前,小时候的夏天喜欢去批发冰棍儿,记得零售五毛的批发才三毛,就经常拉着爸妈去把家里的冰箱塞满,要不济南四十度的夏天实在是太难熬了。最近刷视频刷到“雪糕刺客”,惊奇地发现原来现在国内便利店里买的雪糕可以动不动卖到二三十块钱一支,简直不可想象。刚工作的时候,哈根达斯冰淇淋在国内还是奢侈品,上海的商圈有他家装潢奢华的专卖店。然而现在在美国,看到哈根达斯的第一反应是太甜了,我一年到头若不是被朋友带着,估计都买不了一根冰淇淋。公司里面也有免费的冰淇淋机,我却几乎都没碰过,因为怕高血糖。对我来讲,价格已经不是考虑因素了,然而我也再也无法感受冰淇淋带来的单纯的快乐了。

作为一个对数字多少还是有点敏感度的人,想想这些价格标签,仿佛联系起来很多几乎被遗忘的人生碎片。人有时候并不那么理智,比如我前公司有位稳稳高富帅的高管,跟我们说他最耿耿于怀的就是餐厅的水要收钱,搞得有他在的公司聚餐我们都不敢点水,直接点酒。一瓶水三五块确实比超市贵许多,但相比于动辄上百的酒来说,还是微不足道的吧?他也不是真的在意花销,就是觉得有些东西不值而已。想想也是,我当年也是下了很多电子书和游戏的人…有些东西开始收费了,才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原来本不是免费的。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亲密关系中的心理咨询模式

前段时间见了一位老朋友。人到中年,经历了婚姻重组,整个人好像也被打碎重新拼起来一样。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以为人家都会充分地享受单身生活,毕竟也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结果没想到几年没见,新的人生伴侣已经就位。

这一对儿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大部分我见过的亲密关系(包含但不仅限于婚姻,恋爱,甚至暧昧),多少都是相似多于相异。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一直觉得大部分人走入亲密关系都是因为共同的回忆,然后这种穿越时间的共鸣将两个人紧紧地绑在一起。这一对儿却是不太一样,两者在前半生并无任何交集,然后也找到了舒服的相互支撑模式。女方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她与生俱来的倾听技能。她会温婉地问问题,引导他人来思考一些人生中举棋不定的决定。和她聊天就像和心理咨询师(英文为Therapist,亦有治疗的意思)一样,只会让人慢慢释放压力。男方属于挺骄傲的那种,显然对自己要求过高就会产生无数的心理负担,这时候两个人相处变成了心理支撑就很重要了。

不知不觉的,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在亲密关系中寻找的不再是相互依存,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他们开始寻求理解,寻求倾诉,寻求平静。沟通,无论是语言上的还是行动上的,都变成最为重要的情感支撑。当然,年龄的增长往往也赋予人们更多的宽容性,有足够的力量和独立性来理解与自己不一样的世界与人际。

一方面是为朋友找到一份舒适的亲密关系而高兴,另一方面也是启发了我亲密关系到底可以如何帮助身在其中的个体。这种相处模式变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彼此启发,彼此扶持。两个人都可以真实地活出自我,同时在亲密关系中达到另一层面的均衡,自然也颇为稳固。

有一说一,单向的Therapist模式是不可持久的,还是需要互动。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个人收入税与消费税

总觉得我以前在落园写过这个话题,结果自己没搜到,只是两年前简略地讲了一下美国的养老金而已。那就把这个还蛮有意思的话题也写写吧。

这个话题其实是去年年底在智利的时候,无意中混入了一群智利税务局职员的日常烤肉趴。别看我西语磕磕绊绊,还喝得醉醺醺的,谈到税务那我立马就来了精神,怎么也要掺合一下。

那几位老兄谈及智利在辩论现行的向个人收税的制度,是应该以消费税还是收入税为主?收入税大家都比较熟悉,一般是工资就直接被扣完了,美国等国家还有臭名昭著的4月15报税日。消费税很多时候不注意都察觉不到,美国还好,一般价签是税前价,然后一结账才能看到消费税。这主要是消费税在美国属于地方税而非联邦税,所以才有大家跑到免税州购物。中国大部分价签都是含税价,不仔细看发票可能都没意识到税率到底有多高。

智利的消费税以增值税形式出现,达到了惊人的20%。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不存在增值税进项抵扣这一说,所以就是全额承担了。

中国的消费税这些年也被改革成了增值税,平均可能有17%,基本上都是奢侈品税的概念了。有意思的是卫生巾居然被归为增值税意义上的奢侈品,适用13%的税率。记得好像是历史遗留原因,不知道过些年会不会考虑国情进行调整。搜了一下现在婴儿纸尿裤的税率已经降到9%了(来源)。

美国的消费税极其复杂,有州、市、县等等多层。加州基本是9%左右,食品之类不征税,卫生巾现在也不征税了。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诺伊州消费税好像有11%,算是我印象中比较高的了。除了消费税之外,美国还有臭名昭著的房产税,也是州税。但与此同时,股票作为资产,只持有是没有税的。君不见首富马斯克“被迫”卖掉房产还贷款,然后股票资产做抵押贷款去消费。后面对加州忍无可忍,直接搬家到没有收入税的德州去了。简直是把税法吃得透透的。

智利在讨论增值税向收入税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消费税其实是向穷人征税,因为他们消费占收入的比例远远高于富人对应的比例。而收入税的设计则是保护穷人,更多地向富人收取。从社会公平和财富再分配的角度来说,收入税似乎更为公平?然而理论只是理论,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美国的个税变成了向中产阶级征税,穷富两头反而都不怎么需要交税。上面的事实证明,成为美国首富不仅要才智过人,还要搞得定美国税务局和证监会。收入税其实起作用的只是劳动收入(发出来的工资),而对于资产收入并无太多作用。

那么既然收入税比消费税公平,为什么我们不完全用收入税取代消费税呢?除了上面说到的实践中合理避税的问题,还有一个社会层面的衡量就是人们劳动参与的积极性。前面的例子说到,人们对于收入税的感知是极为直接的,所以一旦税率上升,人们的本能反应就是调整工作时间,并没有激励超额劳动。消费税在某种意义上更缺乏弹性,一方面是很多消费是固定消费没法调整,另一方面则是“棘轮效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果然是一种好逸恶劳的生物。Saez这一课有深入讲各种最优个税税率设计的想法,有兴趣者不妨继续阅读。

那么大家继续想,既然向个人征税怎么都有问题,那为什么不取而代之向公司征税呢,这不就避免了各种问题吗?可惜的是,公司税也不是那么好征的。首先,对于企业家们来说,他们是可以选择把收入在个人和公司之间分配的,一旦公司税税率高,那么收入就会转化到个人收入这边,然后通过个人投资的方式重新进入公司的资金流。其次,公司税无法避免国界。前几年轰轰烈烈的“避税天堂”不就是跨国公司实现资产全球配置的实例吗?除此之外,Saez还有讲到公司税对于公司借贷行为的影响。亚马逊这么多年负利润,华尔街还趋之若鹜,难道大家都是梦想家吗?资产税同理,只要这个世界上不止一个国家,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就没办法征税。

税收本身作为一门课程很无聊,因为国内基本上是作为注册会计师或者法学讲法,考虑实践中怎么进行财务操作。然而若是把税收作为一门机制设计来思考,那就其乐无穷了。猫和老鼠的游戏,现实版的一例例日后被载入教科书,不仅仅是经济效率还有社会公平的各种考量,国家治理颇为一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