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读书有感

岂为功名始读书

我的pet peeve(这个真不好翻译)里面大概有一条,见不得优秀的人被迫离开学术界道路,另谋生计。学术道路考验着他们一路披荆斩棘,一定耐得住寂寞和现实压力。然而,这条路毕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认识一些出于种种原因不得不退出的人,心里每次都觉得很遗憾和难过。

我不是不理解大家的种种无奈,没有人一开始就打算放弃的,一定是撞得头破血流、走投无路,才不得不选择了退出。但我还是会难过,因为这些人实在是太优秀了,他们的才智用在其他方面,真的是社会的损失。学术界无非也是一个产业,有着自己的规模限制和利益考量,一定会存在供需失衡的问题。只是当这件事情发生在我认识的人的身上的时候,看着他们云淡风轻背后藏不住的遗憾和不甘的尾巴,就无法控制地难过。

最近一直在反复萦绕一句诗,“岂为功名始读书”。我们第一天踏入学堂的时候,就被谆谆教导着,读书是一条通往远大志向的道路。可能老师们永远也不会告诉我们,这条路有多难。人总是要凭着一些信念来勇往直前的,不是吗?多亏了这种虚无缥缈的信念,人才可以为理想活着,而不是一开始就屈就于现实。我们仰望星空,不畏那深邃的黑暗,一点点发现着以前不曾了解的世界。我们不知道那里会有什么,可能是空的,但也总要探索过才知道虚实。我们无法挪开对那耀眼光芒的注视,阳光照进了洞穴,面壁者不用再只对着影子猜疑(这里是柏拉图那个洞穴)。

希望只是星光暂时的黯淡吧。小时候懵懂无知立下的宏图大志,怎能说变就变呢?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博物馆里的埃及和埃及古城的埃及

可能我的艺术细胞不是天生特别敏感吧,小时候逛博物馆一直会感到无趣。后面长大了,人文知识多一些了,逛起博物馆来多少有点意思了。但长久以来,我觉得在博物馆最无奈的就是,很多时候很难建立我跟玻璃对面的文物的联系。不知道对方的故事的话,其实挺难引起情感的共鸣的。

在诸多艺术形式中,或许画作比古董物件理解起来稍微容易一些。毕竟画作就一小块儿二维平面,创作者必须绞尽脑汁来研究如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张力一般还是很突出的。物件就难了,创作者纵有无数心思,他首先要满足物件本身的功效,艺术展现往往不是第一位的。这就是我在参观很多知名博物馆的埃及展厅的感觉。木乃伊,雕梁画柱,象箸玉杯,无一列外都毫无生气地摆在冰冷冷的展厅里。我有限的艺术想象力完全不足以在脑中浮现他们原本的样子。

后来终于找到机会去了埃及,流连在卢克索古城,才真正看到了有生气的古迹。一棵棵巨型石柱,原来是组团支撑起入门长廊的宏伟。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壁画,原来只是忠实地记录着宗教的传说。他们不再被分割成一块块毫无生气的死物,而仿佛只是睡个午觉,任游人们来往不息。

类似的体验其实不仅限于文物。小时候会去动物园看动物,然而猛兽们丧失了野性的气势,旁观者也不会感到造物主的多元和奇妙。一个个展馆走下来,大同小异,动物们都不怎么有灵性。后面有幸在一些动物的原生栖息地看待他们自由奔腾、飞翔、游泳的样子,才感受到到野性本身的张力。生物才真正是生的,生生不息的。

啰嗦了这么多,除了描述一下这些年四处游荡的一些感受之外,更多的是发现读书也有这般道理。小时候只喜欢读小说,因为情节是跌宕起伏的。读不进哲学,因为完全不能消化个中精妙。现在,多谢时间赋予我的阅历,越来越可以在哲学书籍中得到一些共鸣。后面发现,我深有所感的哲学,其实是借助哲学本身产生的历史背景去理解的。柏拉图的理想国离不开希腊当时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氛围,洛克的社会契约理论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大众思潮和诉求,并由美国建国发扬光大。单纯去读道理本身,其实多少有点浮沙筑高台,仿佛领悟了什么却找不到根基的联系。嵌入历史背景去读,哲学也便拥有了时代的生命力,生机勃勃。

最近在一点点试图理解最晦涩的康德。不求甚解,但求寻得一丝联系。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时代的焦虑

9.16 更新

感觉我这个引子效果太好了,大家一开始就被引发各种思考了。其实我的原意是,人若是不跟自己和解,烦恼和困难总是无穷无尽的,焦虑也便会是常态。我高中的时候焦虑考不上大学,考大学之后焦虑毕业没工作,出国之后焦虑申不到PhD(最后确实也就是申不到),工作之后焦虑交不起房租,后面又开始焦虑没有前进空间,快到30焦虑找不到男朋友(现在也没男票),等等。身在其中的时候,人总是自我为难的,无论旁人怎么劝解,都无法跳出来。每个人都会在意不同的事情,最终只能靠自己解脱。我的自我和解是,PhD读不到就读不到吧,也不影响我对于知识的好奇。男票找不到也没办法,总不能为了生娃儿生娃,最后害了孩子。自我焦虑没问题,通过别人来缓解、尤其是从别人身上找优越感来缓解,我觉得是误入歧途了,只会把事情变得更糟,而且对他人也是负面影响。如果积极地去看,焦虑其实是对自我弱点的认知的体现,所以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局限,承认且寻找对策,努力了没效果也正常,而不是过度放大情绪。

好了,后面的读者如果还想看原文,就继续往下。别被第一段误导就好。

—————-

今天胡乱扫了几眼新晋的微博网红,感觉青年群体的焦虑又上了一层。刚毕业不久在职场打拼的青年们,不断地在网络上展现这个时代的焦虑。码农们迫不及待地在一亩三分地晒包裹,纽约白领就开始vlog记录上班开会还不时分享一些“职场技巧”。最近几年明显感觉到微博上海外青椒们也开始焦虑,靠微博上晒晒自己的远见卓识获得一些赞许,才能抵抗生活中真实的压力似的。

当然这种行为并不新鲜,只是开放的网络让这件事情变得格外容易罢了。2010年左右我还在感慨,“墙”的建立让那个无限自由的属于整个世界的互联网产生了分隔。2021,我只能感慨,世界万变,人心不变,互联网总会在放大优点的同时放大缺点。这几年,我渐渐地不怎么用社交网络了。既没有分享自己生活的冲动,也没有窥视别人的欲望。关心我的人自然会发消息来问我,其他都是情感负担了,能省则省。

这些事情在我看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从相较于自己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群的关注中得到自我满足。劣势可以是身份地位、收入财富,也可以是外貌身材、家庭出身。反正总是要把自己最得意的标签贴出来,让那些尚无力获取的群体临渊羡鱼。这玩意儿好像福布斯财富榜似的——真正有权有势的人,一定在那个耀眼的榜单上吗?

纵观我认识的人,越是厉害的,越是无暇从他人身上索取肯定,尤其是不会从比自己更弱小的人群上。他们首先自我肯定,从而展现出真实的谦虚。其次,利用比自己厉害的人的肯定,来确定努力方向,更上一层楼。他们有限的精力,若是面向大众分享,也一定是隐去个人标签的专业知识,把自己作为一个纯粹的传播使者。这里就算做的事情类似,行为的动机是完全不一样的。按照康德的讲法,“自由地行动就是自律地行动,就是根据自己所立的法则而行动”。换言之,我做一件事情是因为我内心认可这件事情是正确的,而不是因为一些其他的私有欲望或者外界规则驱使。这里动机上的细微差别,展现到分享的内容之中,还是蛮明显的。观众们不是傻子,他们听得舒不舒服,不会自欺欺人。

不过,我也并不是自身清白。回头检视我十几年前做过的事情,很多确实也不符合上述标准,当时或自知或不自知。后面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才明白年少时道德上的薄弱。其实,对别人做任何评判都是无意义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和内心准则,我没有处于任何强加自我准则到别人身上的道德高地。只是想从自身经历感慨,道德的形成其实是对我自己内心自由的解放。当我的行事越来越多地可以遵循我的自由意志的时候,人生的焦虑就越来越少,内心渐渐获得了更多的平和。人最终,还是要与自己和解。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人生突然

上周听闻了一个让我多少有些难以置信的消息。年初的时候,北加州这边风浪无常,海边连续出了好几起事故,那阵子刷本地新闻就感到无比压抑。上周才知道,其中一例居然是我认识的人,还在对方家里玩过猫。听完我心里瞬间好像掉落了什么东西,震惊和难以置信。

事情已经过去半年,所以叙述者多少已经平缓过来,可以向我讲述故事本身。然而听故事的人却无法淡定,零落的记忆翻江倒海。我终究还是不善于面对同龄人的死亡的。上一次这样的不知所措还是六七年前听闻研究生同学跳楼。曾经在记忆里鲜活的人啊,就这么再无回响了。过去的几天我一直思绪杂乱,缓了缓才有点力气来写下此篇日志。

记得汶川地震的时候,很多人的反思都是,人世无常,珍惜眼下。我也经常扪心自问,如果知道生命是有限的,那么我还会按照现在的方式活着吗?这虽然是个假设,却也多少可以帮我理清一些层次。很多事情突然间就变得不重要了,不是吗?人生真正念念不忘的东西,也就那么多,不应去贪心。

那则悲剧故事最大的不幸在于,出事的夫妻,一人存活,一人离世。如果未曾了解他们,可能旁人只是一声叹息。我久闻他们的故事,是一对相濡以沫彼此支撑的夫妻,共同面对世间的风风雨雨。与其说是失去了家人,更确切的应该是失去了精神支柱。这般痛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范围。万千思绪之后,我也只能一声叹息。

前段时间,一直在听的播客讲到最近连续发生的若干起飞机失事。播客的主人也是飞行教练,所以与其说是在报道行业新闻,不如说是他对于挚友的真诚缅怀。他说,身在这个行业最大的无奈,就是不时要面对自己熟悉的人突然出事的新闻。没有一次是容易的,而且一次只会比一次更加难过。这里每个人都会敬畏蓝天,敬畏自然,敬畏命运。每一次生命无恙的落地,都是好的落地。(Any landing that you can walk away is a good landing).

好好活着,不负光阴。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天赋,努力和运气

这个问题从小就被讨论,“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洗脑洗得深入人心。

人生有些经历之后再去看这三者的关系,多少有些不同的感触。比如天赋,真的是事半功倍没法比。很多时候我的感触是,智商大概就是一种大脑控制的高层次的能力,可以随时转移到其他层次(比如小脑控制的运动能力),但这种转移不是没有成本的。当看到别人轻轻松松、不需要大脑的转移支付,就可以胜任某项任务的时候,只能感慨这就是天才(天生的天赋或者通过长期训练得到的)。不过可惜的是,虽然大脑的计算能力可以用来弥补其他的不足,但是其他层次的能力是没法反向转移到大脑的。这是一个单向的机制。

意识到天赋的强大之后,我学会的最乖的就是不要跟自己过不去。挖掘自己的天赋(就是那种说不出来为什么但是就是能做好的事情),通过反复训练弥补致命的短板,但不要去强求短板可以变成优势,否则太累了。对我而言,语言能力是一个天生的短板。我的耳朵对语音不敏感,我的舌头对发音控制一般,我的大脑对单词记忆不佳,所以我的语言学习一直是很慢的。但还好,语言可以作为一个辅助,我只需要在被制约的时候加强就好了。譬如英语,这么多年来磕磕绊绊,最后也混到了算是流利(听说读写包括单词量)的水平。我从来不会奢望自己能跟母语者比肩,毕竟这不是我的天赋所在。但是那些我真正擅长的天赋,嘿嘿,那就不客气了。领悟力强自然要善加利用。

从伦理哲学的角度,公正是不应该建立在人自己不可控制的因素之上的。比如出生家庭贫富不能自我选择,所以社会应该有意识地弥补个中不公。那同样的,天生的天赋也是不能自己选择的,那么这也属于社会的责任范围吗?从一个社会的角度,人尽其才自然是最优解,但是又如何面对“供给(即现有天赋分配)”和“需求(即社会急需技能)”之间的不平衡呢?换句话说,我们总不能因为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擅长舞文弄墨,而决定没有人去做饭,对吧?那这个社会直接就饿死了。伦理哲学一直强调的是,公正要去形成对于“努力”的正向激励。有意思的就在这里了,努力和天赋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

网络流传,“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多少给了很多人当头棒喝。从我的经历和观察来说,努力自然是不可缺失的,但也不是注定有收获的。努力在自己的天赋点上,自然会功成名就。努力若是用错了方向,那就是失意时刻的自我安慰了。选择实在是太重要了,比努力本身重要的多。从个人的角度,谋定而后动方为上策。那么从社会的角度,又该如何呢?

运气。天赋和运气多少有些类似之处,都是人本身不可控制的,然而运气则更多像是一个短期的冲击。运气公不公平,这个我们挺难比较的,毕竟我们不知道运气本身来源的机制是什么。然而能不能够把握住运气,这是可以事后观察到的。很多成功往往就是一念之间,过了那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刻,再难复制了。我所观察的人群越多,对这点的感触往往也越深。把握住一个机会,往往后面就会顺利很多。你说这很公平吗,也不见得,毕竟也有人一时运气却导致后面满盘皆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彩票巨奖,简直是厄运的诅咒了)。当然还有不可复制的时运,比如影响一代人的恢复高考,比如我这一代人的留学开放大环境,对很多人都有影响,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最近在想这些,多少也是试图理解那些以前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提醒自己不能井底观天。我曾在落园首页挂了许久的标语,“兼济以达,独善则穷”,现在看来并没有过时。独善,或者说自我优化,是一个相对容易的任务。兼济,或者说剥离自我利益的层面去思考社会问题,则颇具挑战,却也有意思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