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烙饼

本来想给这篇文章起个题目叫做“平衡”的,后来发现“烙饼”貌似更有说头,就烙烙饼吧。今天8个小时的课,而且要聚精会神的去听而不是像在国内似的可以打个盹……索性写点东西消遣一下。

这周的午饭和晚饭格外简单,因为周一的时候炖了一锅骨头汤加猪皮冻,所以慢慢消耗它们就可以了。做猪皮冻的时候无聊又顺便烙了好多饼,就是那种很简 单的鸡蛋葱花饼,外加一些豆腐碎因为买了块豆腐不用放着可惜。烙饼很简单,我也不用发面啥的,面粉混好鸡蛋加上葱花豆腐,最后撒一些十三香粉(其实应该用 五香粉的,但是没有遂用十三香代替之)。说来有趣,上学期第一次做的时候是按照“韩式海鲜饼”的做法,扔了很多虾仁鱿鱼碎之类的进去,然后不知道怎么翻译 想象和老外们做pancake的做法差不多,于是美其名曰"seafood pancake",居然还被他们念念不忘……

说了这么多烙饼,是想说我其实是有两种主食可以选择的(因为不是很喜欢面条,也不太会做,忽略之):米饭、饼。我是不可能闲着没事蒸个包子馒头之类 的,所以饼大概是唯一可行的面食。话说我其实是蛮喜欢米饭的,喜欢吃刚出锅的热腾腾的白米饭,也喜欢第二天把头天剩下的米饭扔到锅里进一步加工升级为“黄 金蛋炒饭”——话说我的fried rice已经做到一定水准了,几乎不重样,五分钟搞定,可以把那些没体会过华夏美食的老外们弄得垂涎欲滴吃到实在吃不下去东西为止。可是在超市里买米的时 候就会很神经质的注意到一个问题——面粉好便宜啊。其实我的感觉是关注米和面的价格意义是不大的,因为这东西是生活必需品刚性需求,反正都得买。所以有的 时候只是拿起米来扔进购物筐对价格波动一点都不敏感。但是面粉实在是太便宜了,1KG面粉的价格大概相当于1kg大面的1/3到1/2。于是就难免手痒痒 顺便买面粉回来,然后就得琢磨各种办法消耗掉它们。米饭简单啊,扔进电饭锅不用管就好了,烙饼可是很费时间的。于是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我就每天在烙 饼和米饭之间挣扎啊挣扎,刨去“边际效用递减”的因素——吃多了米饭就像吃饼、吃多了饼又想吃米饭,我总在每天计算着我的时间成本、米面差价、和烙饼过程 中的乐趣,然后权衡利弊算算那个效用更高。

当然,说的这么复杂,貌似我很在乎经济学似的。但是有个条件在那里,是不论米比面贵几倍,它们其实还都是蛮便宜的,所以就算差价论倍数来说很大,但 其实我对这个差价其实是不敏感的。自己做饭吃怎么都便宜很多,反正我自己做给自己吃是这样的……而且想吃啥就吃啥,很多东西不指望能在外面的饭馆吃到。所 以最后的结论是做米饭的时间还是比较多,说的好听可以是我的时间成本比较高,说的难听就是我比较懒,烙饼费时费力费神啊~虽然烙一次可以支撑好几天……

话说今天看到了郭凯的一篇日志,所以稍稍有些感触,回到“生活中的经济学”这个话题。前几天和一个学长聊天,同病相怜的说了半天作为中国人在过去二 十多年中的种种无奈——譬如选专业。我们从来不可能像这群外国同学似的,说什么都是“interests”。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人,你想不先想着怎么喂 饱自己生存第一么?每当和周围的人谈起来interests,我感觉我多多少少是有点“哀怨”的情绪的。不过或许我还是幸运的,至少经济学是能引起我的兴 趣的。然后我们还说到另一个Ph.D,是学经济学学到一定程度了——连找女朋友都是在自己理论假设框架下的模型里选择现实中的最优,很理智但是忽略了感情 这东西本身就不能用理性来完全解释的(看看所有经济学的对于婚姻的模型,人家都是分析整体平均水平,不是单独针对你一个个体啊。方差啊方差啊~)。所以他 的感情故事也就略带悲剧色彩。这也说明了,虽然我们是学经济学的,但终归还是一个正常人——有血有肉有感情,不可能用一个效用函数和预期效用就可以刻画和 决定未来。当我听到这个“把经济学学到了骨子里”的学长的故事的时候,多少就有点悲哀了。经济学本身源于生活,如果失去了生活的五彩缤纷,那么多理论假设 框架分析又有什么意义呢?

引用一下郭凯的两段文字

我知道的经济学不总是用来经世济国的。如果宏观经济学是最接近于经世济国的那一部分经济学,那经济学最为成功的部分,恰恰 不是这一块,因为宏观经济学还有 太多无法回答的问题。相反,在微观领域的经济学研究,由于数据多,人群大,现象重复出现的几率大,反而是经济学中更具共识的部分。但经济学的优美之处在 于,它有着一个具有一致性的分析框架和范式,供需,均衡和价格,这些概念,既可以用来分析增长,就业,通货膨胀,货币和财政政策这些宏观的东西,也可以用 来分析厂商定价,广告,保险,契约,谈判这些微观的东西,还可以用来分析婚姻,生育,犯罪这些看似何经济没有直接关系的社会现象。

看到这一段文字不由自主的想起来最近总在跟周围一同学争论的问题:经济学到底有多少现实意义。因为正在选课的时候,他很淡定的说“我不会选微观”, 理由大致是微观里面的博弈论太过于理想主义,现实中根本不是这么玩的;而一般均衡之类的更是看不到任何应用层面的意义。我可以理解的是作为一个工作过一段 时间的人,他对于经济学在现实中的孱弱有着一定的理解,也明白从他的关注应用的角度,微观可能并没有太多意义。只是这对我一贯的观念有所冲击:我一直觉得 宏观是缺乏现实指导意义的,而微观很多场合都是可以很巧妙的解释现象挖掘原因的。这和郭凯上面这一段观点大抵一致,便不用多做重复。

还有紧接的一段精彩文字:

经济学最吸引我的,恰恰在于它的思维范式,它理解世界的维度,而不是任何具体的结论。具体的结论,会因为条件,约束,环境 和前提的变化而变化,照搬结论不 会是上乘的学问,对经济学这样一门社会科学尤其如此。而分析问题的方法,则可以是普适的。经济学里的供需,均衡和价格,这些看似简单的概念,可以引导你理 解很多看似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我充分的意识到,我所写文章的结论,未必是正确的。在写的时候就未必是对的,事后看更加如此。但结论正确与否,并不是我写 作过程中最看重的东西。社会问题如此复杂,“正确”与否本就是没有严格标准,不同的视角很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习惯用正确或者错误来评价文章的好坏本就是 单一思维模式的体现。我最看重的,是我能否为嘈杂异常,情绪化严重的中文网络世界带来一点理性的声音,是我能否给很多大家关注的问题提供一个可能的经济学 视角,是我能否给某些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带来一点挑战。我的一点愿望是,别人读完我的文章,会觉得:这个人的观点我未必同意,但是他的分析是有道理的,有 意思的,我没有从他这个角度想过这个问题。

我对经济学的理解来看,它教会我的绝不是预测——这大概也是很多人痛恨经济学家的原因吧,大概与我们对天气预报又爱又恨一般道理。经济学是一种思维 方式,是一种分析问题和现象的角度。这句话打出来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太熟悉了,不知道在博客上反复罗嗦了多少次了。拨开云雾见月明,所以经济学某种程度上是 拨开云雾的工具——至于看到的是整个月亮还是某一部分那么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经济学并不神奇,不可能100%准确的预测什么——换言之,当一 切都可以预测的时候,便都不可以预测了。但是从一个个体的角度,一种经济思维绝对是有益无害的。经济学的思维并不是建立在“追求利益”的基础上的,或者说 不是建立在单纯对金钱的追逐的意义上的。虽然常说“学经济学的都被洗脑”了……只是这样的洗脑,大概和八股文之间,还是有天壤之别的吧。

最近的几个月,暂且刨去各种心理上的刺激不说,单纯从经济学来说,可能知识上技术上进步不算明显,但是对于经济学的认识还是多多少少深入了一些的 ——当旁边有个人整天在找各种例子说“经济学有多么的crap”的时候,不断从中汲取的却是一种对待经济学的态度。我一直觉得,要批评一门学科,除非你是 学的足够深入了,否则在别人看来可能只是一种优质的偏见。而我现在,则在努力的在这种偏见和我自己的偏执的信念之中找寻平衡。

Categories
网络新发现

有趣的R包——试卷生成器

好吧,当这个世界越来越繁杂的时候,啥就都有可能了。

今天看到一个巨强的帖子,然后找到了一个神奇的R包——exams: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Standardized Exams for Large-Lecture Courses。证据在此:http://cran.r-project.org/web/packages/exams/

呃,简而言之,就是一个试卷生成器,可以按照不同的参数生成试卷和答案……当然,背后的主要功臣自然是sweave。好吧,原来不止学生讨厌考试,老师也是蛮讨厌出题的,尤其是年复一年的出新题……

看看介绍:

To employ the tools, users just need to supply a pool of exercises and a master le controlling the layout of the final PDF document... Hands-on illustrations|based on example exercises and control fi les provided in the package|are presented to get new users started easily.

好吧,我就不说什么了……可惜我是用不到这东西了,不会有年复一年的出题为难学生的机会,呃。凄惨的人生。

再说一句,讨厌zero-sum game...尤其是到手的东西马上就飞了的感觉实在是很糟糕啊。5555。今天运气真的是,唉。背就一个字啊。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自然实验,社会行为,etc.

老天原谅我在这个考试周前万分紧张的时间还奢侈的写日志吧。这篇日志起源于我今儿上午很奢侈的看了一会最新一期的AER。 我实在是太怀念AER红色的封皮了,想当年,天天泡在院里资料室的时候,几乎每一期AER、QJE、JPE都会翻翻,看看人家都在干嘛,虽然也知道这些期刊上的文章某种程度上都是有些陈旧的了,不过关注一下他们的idea也是一件不错的事儿嘛。

没想到来这边之后,反而失去了不禁阅读这些期刊的机会。所以今儿看到AER的时候,那种久别重逢的兴奋,溢于言表。

这期AER上有两篇文章很吸引我,至于详细的内容我列在英文博客上了(谁让我先打开了英文博客然后开始写东西呢?这里再把所有的东西都翻译一遍实在是太无趣了,索性就不翻译了)。先说一个人,李欣(Sherry Xin Li ),是其中一篇文章的作者。让我怀念的是今年春天在清华蹭课蹭讲座听的时候有听过她的讲座,是当时少有的感觉很有意思的东西——在《第二人生》这个网络游戏里面做的一些实验。她让我关注的一大原因是她的很多research是基于网络市场的,而我自然很关心网络市场是怎么被经济学家们研究的。AER的这篇有点类似于对豆瓣的研究,关注的是一个电影评价网站,什么情况下人们会更乐于奉献之类的。蛮有趣的,关系到公共物品和社会行为,都是我感兴趣的话题。

然后不出意外,看到一篇和social network相关的。是一篇网络博弈的。今年数数看已经看了不少网络博弈的东西,开始的时候其实对这玩意不太感冒,后来看多了也觉得多少有点意思了。这篇文章很能迎合我们的直觉,记得有一次看到一个朋友写过这么一个故事(貌似以前在说从众行为的时候有提到过):

我曾经在工作中下意识的使用过从众的理论,比如说在网站改版的时候,大家知道,网民通常会反对的,这时候,如果我直接发一个公告,后面肯定一堆人骂;所以 我后来再发此类的公告,都会先找几个人在下面说点好话,但是我发现,即便如此,后面的人还是照骂,我就奇怪了,你们咋不从众呢?后来想想,是因为在网络 上,人们之间互不认识,也对不上脸,所以就不担心其他的人觉得自己怎么那么蠢?也就不介意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所以,如果我现在来做这个事情的话,可能就会稍微改变一些,首先,我会让意见领袖在公告下面支持我,这样,很多人就会想,那谁谁谁都说好,那就一定 好,之所以我觉得不好,是因为我根本就没发现其中的美好吧?此外,我还会争取用事实说明改版到底为什么好,再加上我本身的公信力,把“好”内化到会员心里。

这里虽然是一种对于从众心里的应用,但是换到一个社会网络的角度,就是一个人们对于信息摄取过程的区分。有些人乐于在搜集信息上投资,这部分人经常被产品销售商定位于“尝鲜者”,类似于某某新科技刚出来就被某些狂热粉丝追捧。有些人乐于投资在建立社会网络的联系上,以期从社会网络中获取更多的信息。这样,在一个社会网络/群落中就形成了一种博弈。这篇文章说的就是这种博弈均衡的存在以及影响的因素,虽然模型相对比较简单,数学上的技术处理也挺无聊的,但是看看这样的直觉上的启发感觉还是蛮好的。突然发现某种程度上,找回对于经济学的触觉最好的方式或许就是多多的读一些东西,首先不能局限于那些整天赶着人跑的problem set,其次也不能屈就于被动的在讲座上被灌输一堆数学公式。毕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模型背后的经济意义才是更为重要的。作为一个普通人,谁关心为啥“囚徒困境”一定有纳什均衡解呢?只要知道均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可以被改变就可以了。

呃,回到复习中去了,毕竟现在是考试周了没有时间用来挥霍了。然后接下来开始关注我的master project,天知道这会不会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唯一一篇以写论文的方式写的东西了。这次有意思的很,会做一些social network的应用,而且很可能是在health economics领域,这大概是我以前从来不曾预期、周围了解我的人也不见得预料的到的一种组合吧。不知道最终会做成什么样子,但愿不会太让人失望。不过考试周啊考试周,唉。当学生就是如此命苦啊。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恋上一种感觉,从诗开始

在巴塞近两个月了,很重要的一件事儿就是学习西班牙语。开始学西班牙语才知道学英语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儿,至少没有某个音是我们发不出来的——而在 西班牙语中,r和rr这种颤舌音就足足折磨了我(还有我周围每一个整天被我缠着发颤舌音的欧洲人美洲人,sorry)一个月,现在稍稍体会到怎么能让舌头颤动起来,其实蛮神奇的。

开始学西班牙语只是抱着“学一点应付基本生活”的心态,所以也不是满用心的,加之总是发不出来r这个音,所以三天 打鱼两天晒网似的背背单词就罢了。不过前几天,在缠着那堆好脾气的同学们教我西班牙语的时候,突然间抬头看到我贴在桌子正前方墙上的《春江花月夜》,就一时兴起想看西班牙的诗词,于是乎一同学就开始向我展示西班牙文的诗。

第一首是: Me gustas cuando callas

Me gustas cuando callas porque estás como ausente,
y me oyes desde lejos, y mi voz no te toca.
Parece que los ojos se te hubieran volado
y parece que un beso te cerrara la boca.
.
Como todas las cosas están llenas de mi alma
emerges de las cosas, llena del alma mía.
Mariposa de sueño, te pareces a mi alma,
y te pareces a la palabra melancolía.
.
Me gustas cuando callas y estás como distante.
Y estás como quejándote, mariposa en arrullo.
Y me oyes desde lejos, y mi voz no te alcanza:
Déjame que me calle con el silencio tuyo.
.
Déjame que te hable también con tu silencio
claro como una lámpara, simple como un anillo.
Eres como la noche, callada y constelada.
Tu silencio es de estrella, tan lejano y sencillo.
.
Me gustas cuando callas porque estás como ausente.
Distante y dolorosa como si hubieras muerto.
Una palabra entonces, una sonrisa bastan.
Y estoy alegre, alegre de que no sea cierto.

开始一点都没看懂,但是西班牙语的好处就是发音特别规律,所以就算看不懂还是可以读(这个……所以我可以装的很懂似的给你读一篇西班牙文的文章,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文章究竟在说啥,哈哈)。然后就有幸听到了“有感情的朗读”的这首诗。

不 得不承认,西班牙语真的很奇妙,有一点“抑扬顿挫”的感觉,是一种听觉的享受。然后他简单的翻译了一下这首诗,突然间让我觉得原来世界各国人民表达感情的 方式无出其右,很多东西在中文诗词中也可以寻得踪迹,所以就算翻译成英文有些意思翻译不出来,我还是可以很快的理解到诗词背后的含义,正如欣赏一首中文古 诗一般。一下子,让我突然间对西班牙语产生了莫大的兴趣,除了努力的继续练习发“rr”这种颤舌音外,还可以顺便体味一下诗词的美丽。是的,诗词是这个世 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中文如此,外文其实也一样。

顺便说一下,西文的歌也好好听~老师上课的时候折磨我们的听力,放了一首西文的歌。然后我反正也听不懂啥意思,就饶有兴致的跟着旋律和音调欣赏起来。这首歌是Juanes y Nelly Furtado的Fotografia。放在这里,大家共享一下~

呵呵,越来越庆幸自己来了欧洲,来到巴塞罗那这么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其实正是了解一种文化的过程。当沉浸在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街 头艺术的时候,当被gaudi的建筑震撼的说不出话来的时候,当静下心来慢慢用心聆听一首首西班牙文诗歌的时候……这种人文气息的冲击,让生活变得曼妙无比。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你的选择理性吗?

好久不讲故事了,今儿讲个故事,也算个测验。大家来玩玩~

现在有一种彩票,一等奖200万,二等奖50万,或者啥都没有。假设现在有两种情形供你选择:

1. 100%的概率获得二等奖,0%的概率获得一等奖,0%的概率啥都没有。

2. 10%的概率拿到一等奖,89%的概率中二等奖,1%的概率啥都没得到。

哪一个更合你的胃口?是不是现在已经两眼放光了?冷静冷静,哈哈,只是个测验。

别急,游戏还没结束,我们再接着玩,

现在形势突然变化了,你的选择变为:

1. 11%的概率获得二等奖,89%的概率啥都没有,0%的概率获得一等奖。

2.10%的概率中一等奖,0%的概率二等奖,90%的概率啥都没有。
这时你又更倾向于哪一种?

lottery-money

测验做完了?好吧,记下你的答案,我们开始讲故事。话说这个小测验是从鼎鼎大名的MWG书上抄来的,称之为Allais Paradox,是很经典的对“预期效用论 (expectation utility)”的挑战。前阵子在课堂上我们老师就拿这个游戏了我们一番,不过貌似结果不是那么满意啊。我当时就在嘀咕,谁让你在一群学了经济学那么多年的人身上做实验呢?谁不懂预期效用啊,肯定都照着预期效用最高的选啊。换言之,我们都被经济学彻底的“洗脑”了,不由自主的计算起来预期效用。

好吧,回到测验,其实答案很简单:

如果第一次你选了1,那么第二次你也应该选1,因为这样说明你是相对“风险厌恶”的,喜欢确定性稍高的事情。

如果第一次你选了2,那么第二次你也应该选2,因为这说明你是希望稍稍冒些风险以获得更大的收益的(比如我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两个2),毕竟平均算起来无论如何选2的“奖金的期望”都是更高的。

好吧,如果你选了一个1一个2(应该是第一个选1第二个选了2吧?),那么从“预期效用”或者经济学理论上来说,你的选择是“不理智”的。

别着急,这里说你“不理智”不是真的不理智,恰恰相反,第一个选1第二个选2是大多数人的理性选择:在第一个选择中,既然我已经100%的概率中二等奖了,为啥我还要冒1%的概率一无所有呢?同样的,在第二个选择中,既然中奖的概率本来就相差不大,我又为何不赌一赌运气,求个头奖呢?

是的,这不是你的错,而是经济学过于强的假设的错。根据预期效用理论,你是不可能选一个1一个2的,因为你不可能突然间转换风险偏好类型——从讨厌风险的人变成稍稍喜欢冒险的。但是事实中,尤其是在这里例子中,我们为什么不能改变自己的风险偏好???

对于这么一个悖论,经济学自然有自己的解释,也有相应的放松条件,比如“后悔理论 (regret theory)”,或者放松“独立公理(independence axiom)”。不过,无论如何,现在大家还都在用着预期效用理论,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大多数的行为还是符合预期效用理论的,尤其是在信息经济学中研究委托人和代理人行为的时候。

其实这个小小的例子只是想说,其实经济学研究的并不是的动辄就“GDP”“国计民生”这种听起来都很唬人的大问题,经济学也是从一砖一瓦慢慢盖起来的。我现在感兴趣的就是如何解释“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之间的微妙联系,以及如何放松“理性选择”的假设来更完美的契合真实的世界,然后就是进一步构筑宏微观之间的桥梁。

话说昨天生平第一次彻彻底底的用英文对别人解释我的一个idea,突然发现自己的英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烂。更让我感动的是,大家不会说我“异想天开”,而是认真的聆听并给出很多建议和鼓励,希望我可以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走下去。感觉在国内的时候,可能周围的人功利的比较多——首先关心学术的就不多(大家都忙着找工作了),关心学术的关心经济学理论的更少(计量和金融貌似更有趣?),关心经济学理论的又关心这种基础性思维的就更少了(发文章啊发文章)。在这边,我也是一直小心翼翼的面对着这群动辄一泡图书馆就是一天的狂人,总觉得自己基础理论还没学好就跟人家扯这些“虚无缥缈”的是不是有点不着调。但是接触越来越多,我发现他们大多数人还是很关心“思维模式”的,关心如何构筑一个更完美的理论。他们也很容易接受新的idea,并表述自己的想法。同学还鼓励我去直接找几位相关的教授谈谈,看看能不能获得进一步的指点。只是与我来说,现在很多想法还不成熟(需要学行为经济学、经济史,还有图论复杂网络理论的很多东西),我一直担心表述不清,所以暂且搁着也罢。至少,我现在有充足的理由和信心继续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走下去了,不用瞻前顾后杞人忧天了。

生活,突然变得无比的明朗和幸福,连problem sets看起来都不那么可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