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游来游去

行在途中

刚刚结束了一段旅行,时间不算长,和这一年来的旅行大抵一致,一周左右的时间。但是跑的很远,连夜火车就已然到了几千公里之外。大漠边陲,风沙漫漫,却也有青海湖的明镜秀美,更震撼于丹霞如彩虹般绚丽。大自然之神奇,不可言喻。

行在途中,路在思索。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且不说李白杜甫吟诗作游,想想徐霞客当年只身入山的壮举,怕是足以让当代这些号称“资深野驴”的户外爱好者望洋兴叹。于是乎,在《徐霞客游记》之后,又念及《老残游记》的世态民生(读书读得少,一时想不起其他的游记),却再也不敢以游记作标题来舞文弄墨,其实无论如何也逃不出贻笑大方。

旅行有很多意义,陈绮贞唱出了一些,却也不尽然。相机,这个让众多旅者又爱又恨的装备,我还是潜意识的在抗拒。原来觉得没有相机难以成行,后来发觉相机会阻碍亲眼饱览美景的酣畅淋漓,现在却又发觉相机还是有它存在的意义。我依旧没有带相机,早晨5点天蒙蒙亮爬起来,翻山越岭爬到张掖丹霞、爬到山顶静静等待日出的时候,突然觉得相机并非必要。用眼球看到的日出,才是最美的。那种磅礴的气势,就算镜头记录的下来,却震撼不到心里。

有人说,行者无疆。行者固然行走的地方始终是有限的,但是心灵确实是可以无疆的。这也是我这一路感受最深的。一路西行,越来越用心去体会不同人们生活的状态。原来说,经济是虚的,是一堆堆宏观指标堆积出来的对社会发展的定量记录。现在才知道,经济活得是多么的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百姓并不像微观经济学的假设那样冷血和呆板,经济发展也并不是一个lucas模型就可以描述的。经济是真真切切融入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而模型描绘的是最具代表性的那一面。由此而再度恍悟,为什么凯恩斯说经济学家并不单纯的是经济学家,而是伦理、社会等等融入一体的。

旅行让人惊叹,同时思维放纵在无边的牧场。有了一些好的idea,有的或许可以从商,有的或许可以成文,却也都不重要了。永远的,idea不是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执行。只有变成现实,idea才实现了有点像马克思所谓的”惊险的一跳”——价值增值。行在途中,疲惫的是肉体和身躯,享受的是视觉盛宴和特色美食,而成长的,是心灵对于生活的感悟。

Categories
日常应用

ubuntu的纠结~

话说,当人无聊的时候,就开始喜欢折腾电脑。这个本本上的xp已经一年多没重装了,速度也越来越慢,像个背着房子的蜗牛似的。昨天被许大仙忽悠着就下了一个ubuntu v10,然后被忽悠着就在xp下面装起来了ubuntu。然后,然后,在困难的重启之后,终于看到的如下的类似启动界面。刚刚感叹了一下真是漂亮啊,进去之后就再也感叹不出声了。果真如许大仙所说,ubuntu已经蜕变成高端玩物了,我这等半残废本本跑起来那叫个吃力啊。

http://www.gdlinux.org/wp-content/gallery_my/system/ubuntu10-04start.jpg

没办法,在ubuntu下痛苦的打开firefox,然后登上gtalk,开始继续向许大仙求救。结果还没法输入中文。哈哈,其实对我来说,无所谓的,但是想想那边许大仙痛苦的表情,还是先装个输入法吧。别的输入法都挺麻烦的也不够好用,不过吾等有“搜狗云输入法”此等神器,一个firefox插件搞定,多快捷。而且选词的效率真的是很高啊,除了只能在firefox里面输入、只能联网使用之外真的无可挑剔了。还不占系统资源……其实我在win下面也曾经依赖过此等神器好一段时间……

进了ubuntu,才知道原来xp下的firefox是多么的丑啊。可惜ubuntu虽然漂亮,但是俺的破车拉不动美女,只能回头载上古老的xp……唉。于是乎又下了一个netbook版的ubuntu,准备抽空继续折腾。这个能在Windows下直接安装ubuntu确实比较爽,不用刻盘不用优盘,我就是喜欢硬盘安装,哈哈。

话说,转到ubuntu的动机就是除了网银真的找不到什么继续使用xp的理由了。firefox完美支持linux不说,lyx、texlive、R等长年以来的神器都有对应的linux版本的。况且还有wine可以挂着linux玩植物大战僵尸,多爽啊~于是,继续折腾可怜的本本,向着ubuntu的美丽怀抱奔去……但是为什么,我还是不得不在windows下面撰写这篇日志呢?多想直接在ubuntu下写啊……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从众和市场效率(market efficiency)

原来写过一点关于从众心理的东西,可见:[cref %e4%b9%9f%e8%af%b4%e4%bb%8e%e4%bc%97]。只是近几日想起来另一个词儿——market efficiency,或者更直接的,有效率的市场,觉得这两者有点有意思的联系。

我们要先找出这么一个人A:他从来没学过经济学,不知道啥是理性经济人、不知道博弈论、也不知道功利主义,就是在普通不过的正常人一个。然后再找出一个人B:他学过经济学,对经济学基本理论有足够的理解,坚信市场是有效率的。

这个时候,我们再让A和B进入同一个场景:在广场上散步的时候发现地上有破旧的1元钱纸币(为什么是1元呢?因为它不够重要,要是100可能结果就迥异了)。这个时候,A和B会捡起来么?

或许比较简单的能预测的就是B的行为,因为他相信市场是有效率的,所以这纸币肯定是假的,要不早就有人捡起来了。所以,他淡然的走过,不留一片云彩……

然后A呢?他看到钱在地上,有可能是真的有可能是假的,但是既然大家都不捡起来,肯定是有人捡起来发现是假的就扔了,那么从众心里作怪下他也不捡。就算是真的,不就1块钱嘛……所以,他也淡然的走过,不带一丝眷恋……

好吧,如果是100块纸币呢?对于B来说,1块和100块在他的市场是有效率的理论前没有任何区别,所以继续淡然。但是对于A来说,他会想,我弯下腰捡起来看看也不损失什么,真的我就赚了,假的我再毁掉便是。也就是说,在机会成本比较小而收益可能会比较大的的时候,人们这种“善小而不为”的想法就被“为之”取代了,什么从众心理之流就被跑到脑后了。其实这么看,用心理学来分析人们的行为倒是有趣得多。

好吧,捡钱的例子原本是个经典的嘲笑经济学家的笑话,更现实的情况可能是:在一个大商场的洗手间,有很多小隔断、门都关着,但是并不能确定里面到底是不是每个都有人。如果前面有别人在等,那么后面的人是继续等呢?还是一个个敲门去试探一番呢?

在学校的教学楼里这种场景常年出现,大家一般都会试探性的敲一个两个门。但是我在商场或者其他稍稍高级的公共场所,遇到的都是大家安静的等着,没有人会去甘冒风险。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商场,人们表现出来的实则就是一种从众心理:大家都敲我就敲;大家都不敲,我又何必突兀……而如果用市场是有效的来解释, 那么肯定会判断没有人敲门……因为市场是有效率的嘛,前面的人既然在等,那么我也等好了。

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市场确实是有效率的,无论是从博弈论的角度去看还是传统的供需分析,不过有的时候行为的结果会和有效市场一致、有的时候却并不一定如此。于是我在想,基于有效市场理论的一系列金融模型,是不是也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而有所欠缺?当然,猜测而已。等待更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融入经济学之中。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物理、量子和经济

突然间想起来那天听讲座的时候旁边是一物理学院的,在面对他得知我是经济学院的之后那种诧异的表情,为了让气氛不那么尴尬,我就开始滔滔不绝的“忽悠人”了。其实,我去听讲座的目的蛮单纯的,就是漫漫暑假在家里闷的发慌了,找个理由出去溜达一圈而已。但是既然遇到物理学院的,就不得不漫天闲扯。我就特别厚脸皮的给人家说,“我曾经拿了好几本量子物理的书来研读,试图搞明白点什么,最后却始终不知所云,真的是天书啊!”人家自然奇怪的问我闲着没事儿看什么量子物理……其实,当年我就是被一句不知道从哪里看到的话忽悠了,说“经济学和量子物理之间有某种神秘的联系”……然后就头脑发热的去看量子物理了,还一个个找开过这门课的物理学院的信息学院的死党们求他们给我灌输点量子物理的思想。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一无所获。

其实,前几日我在想,经济学有联系宏观和微观的问题,物理学其实也有。他们研究粒子、研究整体,但是为什么他们就能研究的那么和谐?好吧,你可以说物质是客观的,而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经济人则是主观的,所以两者不一样。但是反过来,粒子的运动却也是难以预测的,要不也不用布朗运动等等一系列复杂的公式来描述了。说到布朗运动,金融里面用的越来越多。难道说,量子物理已经开始慢慢渗入经济学,那么所谓的“金融物理学”又是研究什么呢?(关于金融物理学,这里有一点科普材料,不过我也没怎么看懂,只知道跟复杂网络有莫大的联系)

呃,话说那天最让我震惊的,就是和我一起海阔天空一通乱扯的那位仁兄,问我“你们是不是博弈论用的比较多”。我说是啊,微观里都是那玩意儿啊。他说,他最近在研究“量子博弈”。听到这个词儿,我顿时囧了。然后他细细的跟我说下去,他们遇到什么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引入博弈论来研究之类的,最后我就听得云里雾里的,只能不懂装懂瞎点头了,然后索性把博弈论往学数学的身上推的一干二净……其实,真的,我们就用个均衡的存在性,而至于均衡为什么存在,我至今对纳什均衡存在性的证明还是模模糊糊的,只知道用到了不动点之类的东西。

有的时候感觉,学经济的以前背景是各行各业的都有,理工科的尤甚。虽然需要排除掉一些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混个好薪水来转经济的(其实我更建议目标于此的去转金融吧,远比经济来钱快),但还有一些多少有点学术追求的吧。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好像没怎么听说经济学这两年大量的引入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除了数学)[补充:搞理论计算机的也有些跟经济有关,差不多就是从算法和计算复杂性的角度去研究博弈论--感谢李明飞童鞋],经济学跟物理的结合甚少,至于什么化学生物之类的更是八杆子打不着了(除了生态经济学,但感觉生态经济学没怎么改变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只是一个交叉学科的应用而已)。既然这些学科到最后都是“哲学”,那么思维上多少应该相通才对嘛。

扯远了,其实我想说的就是,量子物理对于宏观和微观的看待方式,是不是可以适度的借鉴到经济理论中来?这样个体和总体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可以看得更清楚一点?现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东西相差越来越远,他们关注的甚至少有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可是有必要这么割裂一门学科么?诚然,数学也被分割为几何代数以及很多细微的领域、物理学也是如此,但是经济学的分割我总是感觉奇奇怪怪的。宏微观先切一刀,然后再细分其他的领域。而其思维的出发点之不同,弄得宏微观真的越来越像两门学科了。当然,分割并没什么不好,作为一个学经济的,总是会习惯性的认为,分工是更高效的。

Categories
网络新发现

开放课程(Open Course)

最近这东西貌似在网上挺火的,我注意到它就是看新闻的时候,猛然间冒出来长达几分钟的介绍,惹得我心里长草便去网上搜了搜。果然,在国内的电驴社区这东西已经热得发烫。

看了一下,是Yale的为主,可能是因为有视频吧。记得以前MIT的开放课程做得挺早的,东西也很多,就是没有视频可以下,可能这也是为啥一直不温不火的缘故吧。这次Yale的视频可是极大的触动了国内某些习惯吃免费的午餐的同仁们的神经,几大字幕组也开始抢这个蛋糕。不过,说实话,以前看电视剧的时候对字幕组的翻译质量不太在意,反正大差不大就OK了。可是这次看了一下课程之一的博弈论,对其听译水平顿感怀疑……尤其是某些专业词汇的翻译,呃,一看就不是学经济学出身的。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翻译专业书籍,该领域的人士往往比纯外语专业的翻译的好。举个让人很无奈的例子吧,当时我看的是一愣一愣的。

罪证在这儿这儿,不知道谁抄的谁,惊人的一致。其实其他的还好,就这个让我受不了:

14 Backward induction: commitment, spies, and first-mover advantages 落后的感应:承诺,间谍,和先行者优势
15 Backward induction: chess, strategies, and credible threats 落后的感应:国际象棋,战略和可信的威胁
16 Backward induction: reputation and duels 落后的感应:声誉和决斗
17 Backward induction: ultimatums and bargaining 落后的感应:最后通牒和讨价还价

这个?我开始一看中文就楞在那儿而了,想想自己的博弈论真的是白学了,不知道啥是"落后的感应"。后来看了英文,才有点啼笑皆非的明白,原来是”逆向归纳法“……晕啊。这种词儿,翻译者若是有心的搜搜,应该不难找到大家广为接受的译法。其他的就无伤大雅了,比如可置信的威胁(credible threats)之类的。

感觉他们讲的满全面的,比如最后一课24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uctions and the winner's curse,居然说到winner's course,这个东西我只在博弈论的课本上看到例子过却对其模型记忆不太深刻。还有热的发烫的拍卖理论……真是的,我们博弈论课程都没讲这么多,可怜啊~我一直怀疑这到底是Yale的经济系本科生的课程还是面向全校的通选课,后来想了想国外有这么迂腐么,什么课大家喜欢就去选应该就可以吧。至少应该不会是数学院的博弈论,那么多证明可是真的会让人疯掉的。

哦,还有一个和经济有关的课程是金融市场,此外还有一些社科等等的例如”死亡“。这个地址就不一一列出了,请移步http://oyc.yale.edu/。之所以给这个地址是对现在的翻译有点,呃,疑虑,还是原版吧。别的不说,我真喜欢那个大讲堂的(算个Hall?),上起课来蛮有感觉的。当然,我更喜欢小讨论室,呵呵~人少话多而不是被强行灌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