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结的和离的

这俩词儿放一块儿或许显得不太好,煞喜?最近身边结婚的一群,商量好了似的,让我看的是目瞪口呆不知道该不该攒钱若干年后婚宴上送点礼金。还有分手的,毕业日即分手日,每年都见到的常景,只能说这世界感情还是干不过现实。

今儿看到一童鞋贴在网上的寻女友要求,有趣得很,拿出来晒晒:

1 必须是北方人 不是欺负南方人 我们的生活习惯不一致 大家都受罪就不好了
2 烟台人(血缘太近对下一代不好)和济南人(我对济南真的没感)免谈
3 最好是个北京人 这样我儿子也能申请北京的经济适用房了 (有点猥琐)
4 身高(爹矬矬一个 妈矬矬一窝 哥懂得)165-(不能穿上跟鞋比我高 我不反对大女子 但是我很大男子)173
5 家里的世交都免谈 (我是和你来感 和你家无关)
6 必须是海归 最好有美国籍 这样我就是美国人他爹
7 我的事你可以管 我的家事你别管 某些人懂得 不要拿我爹妈来压我
8 本科必须是山大的 大家懂得

注,此人为威海男,家中财富未知,但至少有钱足够他奔赴Boston深造。这贴可谓现实的很。刚看新闻说陈水扁大佬在米国买了个豪宅才价值55万美金,这钱折合人民币能被山西煤老板们耻笑死:俺们在北京买楼那都是以单元计的,至少也得8位数吧?

当然,有现实的就有浪漫主义的,比如身边这位幸福的刚领证的孩子:

你没房,我也没车
也许这些年我们还是只能蜗居在7㎡的小房间
但是既然嫁给你
我已做好准备
我们白手起家,一起打拼
这就是我想要的幸福
爱你,只是爱你

多好啊,看着一边是大海平静,一边是高楼耸立,谁都不碍着谁。这世界或许永远都是一个矛盾体,一边是理想浪漫一边是现实残酷。早晨还可以喝着牛奶美滋滋的看着新闻上播放“世界上最迷人的职业”,下午就得对着无良拆迁感叹世道凄凉。

话说,我家周围也有一地儿在拆迁,但没拆到我们院儿里来也没人挂横幅静坐闹事儿,所以也乐得无事清闲。只是最近闲的有点过了,对某些人堵路检查的做法心中颇有怨气。堂堂二环路怎么也不是你们村自己的,有什么权利堵着大家的路一辆辆车检查?尤其是每次都是在公交车上被堵,心里那个不舒服啊,我们遵纪守法天天纳税,这帮吃纳税人钱的却整天耀武扬威好像我们犯了什么法似的要证明自己的清白才行。真是让人一肚子怨气却只能忍着。原来总信奉自由市场经济,觉得拆迁补偿问题根本就是一个市场价格问题,双方协商就好了。后来看多了才明白这里面猫腻有多少,也难怪一个同学还曾半开玩笑的跟我说“有个肥差你去不?旧城改造!老有钱了~只要你能镇得住那群人”。

再说说小产权房。最近国土资源部可谓下猛药,没收了一批小产权房。我一直在想的问题是,小产权房的存在恰恰映射出了低收入阶层对“安得广厦千万间”此等痴人说梦的觉醒,只求一遮风避雨之所,因此甘冒随时被没收的风险。这个侧面可以看出,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的“夹心层”生存有多么困难。记得我一同学曾感慨,在他们家乡她家如何有个独栋的小房子,可容一家三代七八口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一旦进入城市,她家是不可能帮她承担什么首付的,实在是杯水车薪。但即便如此,她还是没有回到家乡的愿望,宁愿毕业后艰辛的在城市中奋斗,从蜗居一直到拥有自己的大房子。我想她的路至少还不太困难,优异的成绩加上名校研究生,至少可以保证她几年后毕业有个相当不错的去处。但是,和我们同龄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的“城市梦”就显得格外的遥不可及。上个月在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时候深深的感触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然而在我花掉大半天时间慢慢赏析的城市案例馆的时候,却深深的被中国的几个案例所触动——不是他们的发展奇迹,而是无一例外的土地利用和变相出让的方式。或是工业反哺农业、或是开发房地产引进外来资金,几乎没有“一夜之间农村变城市”的神话是跟土地无关的。或许这些例子中的村民是幸运的,至少他们放弃了土地之后还有生活的维系方式。毕竟更现实的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周边土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被吞噬,造成的是失地农民凄凉生活。“城乡结合部”,这个词深深的刺痛了太多人的心。为什么拆迁这么难?很简单,如果你是公平的按照市场价格的拆迁(尤其包括未来的可能收益),那么双方的交易自然是自愿的。如果你非要强迫人家放弃土地,那么任何人力能及的抵抗都是可以预见的。总说财产私有权,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么多地方,私有权总是被赤裸裸的厚颜无耻的侵犯。城市,真的只是让一小部分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吗?

经济发展总是以“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为目标的,可惜跟很多人讨论过这个问题,无论是资历很深的经济学家,还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抑或非经济学圈内人,多少表现出来的都是觉得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生活的全面改善——也就是说,人们并没有活得更幸福。当然幸福的衡量是个问题,我们总在多少的鄙视希腊高福利带来的人们慵懒,在他们的财政危机中还幸灾乐祸,却不知中国国内即使没有财政危机人们的生活也只是被一次次的美好的希望所支撑着。希望有个大房子、希望孩子们可以享受最好的教育、希望自己年老之后可以享受高水平的医疗,这样的简单梦想支持着无数的青年人奋斗。然后很多人半途上翻然醒悟,带着自己最宝贵的财富,或是人力资本、或是多年来的储蓄,断然决然的移民他乡。可以说,近些年来的“技术移民”的数据是很可观的,更直观的感受或许可见于近几年放弃高考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很多时候这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教育体制的问题,我想可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保障等等问题。总在指责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么失败,那不如去看看高等教育之后人们的生活多么绝望吧。北大清华的天之骄子,也不免为了一个北京户口、一套不过七八十平米的房子而黯然心碎。至少出国,还有继续梦想的可能。因此每每在背红宝书的时候,想想“一个单词多少美金”,很多人就这么咬咬牙挺过去了。我相信这其中有很多的人是理想主义、为学术梦想而奋斗,但相对的,或许正是没有足够好的环境让国内也足以承载他们的理想吧。

=尽信书不如无书,何况一人半夜痴语?读过就忘了吧=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读熊彼特

若是说在我刚开始接触经济学的时候,谁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那非熊彼特莫属。依稀记得大一的时候在一堆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中,猛然蹦出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之时,那气势磅礴的让人感动的哗啦哗啦的。自此,Schumpeter这个名字就一直深深的留在我的记忆中。只是到后面,越劳碌奔波于技术细节,越没有时间接触熊彼特,只是隐约的在周期理论中有所触碰。后来,受凯恩斯影响越来越深,而读凯恩斯难免听闻当时的争论,在诸多唱反调的摇旗呐喊者中,熊彼特自然是旗帜鲜明的让人过目难忘。

前几日流连于书店,忍不住就抱回来一本《熊彼特》,同一本商定好若干年后送人的《秦观集》一起。当时买的时候也没注意是谁写的,随手就牵回来了,而后一看是(瑞典)斯威德伯格,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相比于《凯恩斯传》,这本书真的是薄了很多。好在细细读下来,没有失望的感觉,客观的文字简单的陈述,几笔描画就把熊彼特当年的形象清晰的勾勒于纸上。

说来有趣,网上有人说熊彼特之于凯恩斯正如周瑜之于诸葛亮。他俩同为贵族学校出身、还都曾受教于马歇尔。同样关注宏观经济运行,差不多同时在写货币论,同样在自己国家的财政部担任过职务,又同样失意于政界,亦都曾在商海中翻船。看他俩的故事就让人感觉上天总是要给聪明的人造个对手,要不世界就不精彩了。当然,凯恩斯或许和熊彼特最大的不同就是凯恩斯年轻的时候有贵族青年之间的同性相吸倾向,而熊彼特则可谓花花公子。

好了,我总是这么八卦,别的记不住八卦总是忘不了。坦言,熊彼特之前我从未如此感受到“企业家精神”,这个可能稍稍和凯恩斯的“动物精神”有所区别,不过我感觉他俩所倡导的实质相差可能不多(虽然前者更侧重创新)。企业家精神融汇于经济运行之中,从而有了“创造性毁灭”。同样精彩的是由创新和技术衍生的经济周期理论,让人深刻的体会到“螺旋式上升”、或者更简单的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之感。经济增长到底是由技术驱动还是制度制约一直争论不休,不过熊彼特敏锐的提炼出来的“企业家精神”确实有非常强的现实解释力,其在管理学中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毕竟有德鲁克啊……不过其实迄今我还不曾了解管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到底是啥,这门学科实在是太面向实际了,难以抽象到一个点)。

暂罢,说一点稍稍偏题的事儿。最近一段时间(>半年)有若干好友或明或暗的诉求“遍寻名师而不至”。但凡青年才俊,都多少有点卧龙当年隐居世外的“清高之气”,待价而沽。每每遇此,大多只能安慰一番,帮忙骂骂世道不公,抑或感叹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实比较实际的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干嘛总是对老师的期望那么高,他又不是亲爹亲娘并没有义务手把手把你带大。尤其是现在,学问上名声高的不见得人也高,至少不见得他有时间精力用在你身上,总不能指望“耳濡目染”就“深得真传”吧。能学一点是一点,老师也是人,不是神,“则其善者而从之”不就完了。我总有一种特封建特迂腐的想法,老师年龄这么大坐在这个位子上,自然必有他的过人之处,所以万万不能轻视。当然,我这也算一种“美好的幻想”,觉得他们应该有过人之处而并不知道到底在哪里,可能至少社会阅历丰富的多吧。

不过,到这里我总是难免像怨妇似的感叹一声“都是扩招惹的祸”啊~扩招数量上来了,质量却下降的更厉害。当然我很能体会“把一群没学上的人扔到社会上会给当地警察局带来多么大的压力”,但是为什么不搞职业教育?我真不明白你折腾着千千万万的人学什么微积分线性代数有啥用,还不如给他们一个钳子把手告诉他们怎么修汽车来得实在。这年头不见得工程师就比高级技工日子好过。毕竟有调查说(来源忘记,见谅),“美国只有42%的人有智商学会高等数学”,虽然说华夏民族自古聪颖,我也不相信这个比例可以提高到现在大学的入学率。如果象牙塔还是当初那个人口密度,或许老师会稍稍有心情多教学生一点、多沟通一点吧。

回到熊彼特。我有点想不明白的就是熊彼特在政界混得很不如意的原因到底是他的个性只适合学界、还是经济理论和现实之见尚有不小的差距?有时候宁愿相信前者为主,毕竟从凯恩斯身上可能更多的体现为前者。而另一方面,熊彼特所言的创新精神,我想知道在现代的中国企业家中是否缺失?创新不等于专利,我有的时候隐隐约约觉得很多企业乐于标榜每年创造了多少新的专利有点过于做表面文章了。当然,从生存压力的角度,我倒是很欣赏华为,不管他的成功到底有多少应该归结于技术创新,至少他的创新是提高社会福利的。我对印度的某些“闭关锁国”做法确实感到悲哀,当然他们考虑的可能不只是商业和社会福利这么简单。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一篇paper,一门课程

原谅我近几日的pretty busy,顺带原谅我回信的简略……不过今天看到了一篇paper,有点意思,想说说,就又跑到落园来了。

这篇paper是Yuki Kumagai, 2010."Networks and Markets. The dynamic impacts of information, matching and transaction costs on trade," Discussion Papers 2010-07, The Centre for Decision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Economics, School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其实开始只是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觉得很有意思。后来下下来一看就乐了,CeDEx的working paper,真巧。记得当初无奈放弃CeDEx的时候,还在给Chris的邮件中写道会一直follow他们的paper,没想到以这种形式follow了,也算无意中的缘分吧。文章大概回答的问题就是,人们为什么更多依赖网络(人际网络)进行贸易往来而不是直接通过市场?文章中一连串的博弈模型,不过没有基于我预想中的social network analysis的approach,而是基本就是重复的多人博弈。呃,略有失望。不过结论指出,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has greatly focused on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mong traders in achieving eciency of trade.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demonstrate that independent of the monitoring structure matching friction is another factor that brings self-enforcing mutually bene cial transactions over time in the personal-information game.

算是有点新意吧。然后讨论了一下各种贸易的情形下的均衡结果。

有意思的是今天还看到一篇blog,是Jordi的,说的是在UPF听一门social network的课的时候人很少的窘境,可能是UPF做宏观的多而微观的少……呃,嘿嘿,看到这儿的时候可乐坏了我了,要知道像我这种人,最喜欢的就是人少的课,三五人的像讨论课似的最好。呃,咱一向喜欢走小众路线,哈哈。希望不会被狠狠的打击,祈祷中……

Categories
网络新发现

第二届R会议新闻稿、线性代数

前几日收到Yihui兄转发的邮件,第二届中国R语言会议的新闻稿已经发在今年的R Journal上了。虽然已经多少看过这篇稿子,但是最终看到排版好的还是感觉很有意思。就单独把这两页的新闻稿从长长的R Journal里拎出来了,可以在这里下载:RJournal_2010-1.pdf。当然也可以下载全部的R Journal:Volume 2/1, June 2010

恩,顺便广告一下,第三届中国R语言会议上海会场也开始call for papers了,而这次转战上海财经大学足可以见到上海滩竞争之激烈。同样的,请持续关注COS官网的更新:http://cos.name/chinar/chinar-2010/

好了,广告做完了,提一下最近让我颇为眼前一亮并有所感悟的一篇文章: 《理解矩阵(一、二、三)》。这篇文章虽然看到的时候已经很晚,但是让我有时间好好的思考学过了那么多线性代数高等代数到底学到的是什么,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计量里面的一些东西,免得总是觉得被灌了很多“三明治”矩阵们却不知道他们到底玩的是什么。因为我傻傻的给落园定位了一个“原创”,所以转载的此文就放在后花园了,请移步:http://blog.loyhome.cn/357(原文见http://blog.csdn.net/myan)。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个人貌似是搞计算机图形的,所以很多东西都带有计算机思维的色彩。然后就有若干学数学的人跳出来说“你这东西如何如何不严谨”。但对于我这种只喜欢站在门外凑热闹的人来说,足够了~矩阵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从大一的时候就傻傻的搬回来一本《矩阵论》,然后傻傻的发现自己完全理解不了……现在依旧理解不了,可见四年的学习也没啥进步。

这两篇文章发表于去年的4月。在第二部分结束的时候,我说:
矩阵不仅可以作为线性变换的描述,而且可以作为一组基的描述。而 作为变换的矩阵,不但可以把线性空间中的一个点给变换到另一个点去,而且也能够把线性空间中的一个坐标系(基)表换到另一个坐标系(基)去。而且,变换点 与变换坐标系,具有异曲同工的效果。线性代数里最有趣的奥妙,就蕴含在其中。理解了这些内容,线性代数里很多定理和规则会变得更加清晰、直觉。

这个留在下一篇再写吧。

因为有别的事情要做,下一篇可能要过几天再写了。 ”

然而这一拖就是一年半。一年半以来,这两篇粗糙放肆的文章被到处转载,以至于在Google的搜索提示中,我的名字 跟“矩阵”是一对关联词汇。这对于学生时代数学一直很差的我来说,实在是令人惶恐的事情。数学是何等辉煌精致的学问!代表着人类智慧的最高成就,是人与上 帝对话的语言。而我实在连数学的门都还没进去,不要说谈什么理解,就是稍微难一些的题目我也很少能解开。我有什么资格去谈矩阵这样重要的一个数学概念呢? 更何况,我的想法直观是直观,未见的是正确的啊,会不会误人子弟呢?因此,算了吧,到此为止吧,我这么想。


是时不时收到的来信逐渐改变了我的想法。

一年半以来,我收到过不下一百封直接的来信,要求我把后面的部分写出来。这些来信大部分是国内的网友和学生,也有少数来自正在国外深造的朋友,大部分是鼓 励,有的是诚挚的请求,也有少数严厉斥责我不守承诺。不管是何种态度,这都表明他们对我这一点点小小的思考成果的鼓励,特别是对于我这种思维的视角和尝试 的鼓励。他们在信中让我知道,尽管我的数学水平不高,但是我这种从普通人(而不是数学家)视角出发,强调对数学概念和规则的直觉理解的思路,对于很多人是 有益的。也许这条路子在数学中绝非正道,也不会走得很远,但是无论如何,在一定的阶段,对一部分人来说,较之目前数学教材普遍采用的思路,这种方式可能更 容易理解一些。既然是可能对一部分人有帮助的事情,那么我就不应该心存太多杂念,应该不断思考和总结下去。

所以,下面就是你们来信要求我写出来的东西。

首先来总结一下前面两部分的一些主要结论:

1. 首先有空间,空间可以容纳对象运动的。一种空间对应一类对象。
2. 有一种空间叫线性空间,线性空间是容纳向量对象运动的。
3. 运动是瞬时的,因此也被称为变换。
4. 矩阵是线性空间中运动(变换)的描述。
5. 矩阵与向量相乘,就是实施运动(变换)的过程。
6. 同一个变换,在不同的坐标系下表现为不同的矩阵,但是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以本征值相同。

下面让我们把视力集中到一点以改变我们以往看待矩阵的方式。我们知道,线性空间里的基本对象是向量,而向量是这么表示的:

[a1, a2, a3, ..., an]

矩阵呢?矩阵是这么表示的:

a11, a12, a13, ..., a1n
a21, a22, a23, ..., a2n
...
an1, an2, an3, ..., ann

不用太聪明,我们就能看出来,矩阵是一组向量组成的。特别的,n维线性空间里的方阵是由n个n维向量组成的。我们在这里只讨论这个n阶的、非奇异的方阵, 因为理解它就是理解矩阵的关键,它才是一般情况,而其他矩阵都是意外,都是不得不对付的讨厌状况,大可以放在一边。这里多一句嘴,学习东西要抓住主流,不 要纠缠于旁支末节。很可惜我们的教材课本大多数都是把主线埋没在细节中的,搞得大家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先被灌晕了。比如数学分析,明明最要紧的观念是说, 一个对象可以表达为无穷多个合理选择的对象的线性和,这个概念是贯穿始终的,也是数学分析的精华。但是课本里自始至终不讲这句话,反正就是让你做吉米多维 奇,掌握一大堆解偏题的技巧,记住各种特殊情况,两类间断点,怪异的可微和可积条件(谁还记得柯西条件、迪里赫莱条件...?),最后考试一过,一切忘光 光。要我说,还不如反复强调这一个事情,把它深深刻在脑子里,别的东西忘了就忘了,真碰到问题了,再查数学手册嘛,何必因小失大呢?

言归正传。如果一组向量是彼此线性无关的话,那么它们就可以成为度量这个线性空间的一组基,从而事实上成为一个坐标系体系,其中每一个向量都躺在一根坐标 轴上,并且成为那根坐标轴上的基本度量单位(长度1)。

现在到了关键的一步。看上去矩阵就是由一组向量组成的,而且如果矩阵非奇异的话(我说了,只考虑这种情况),那么组成这个矩阵的那一组向量也就是线性无关 的了,也就可以成为度量线性空间的一个坐标系。结论:矩阵描述了一个坐标系。

“慢着!”,你嚷嚷起来了,“你这个骗子!你不是说过,矩阵就是运动吗?怎么这会矩阵又是坐标系了?”

嗯,所以我说到了关键的一步。我并没有骗人,之所以矩阵又是运动,又是坐标系,那是因为——

“运动等价于坐标系变换”。

对不起,这话其实不准确,我只是想让你印象深刻。准确的说法是:

“对象的变换等价于坐标系的变换”。

或者:

“固定坐标系下一个对象的变换等价于固定对象所 处的坐标系变换。”

说白了就是:

“运动是相对的。”

让我们想想,达成同一个变换的结果,比如把点(1, 1)变到点(2, 3)去,你可以有两种做法。第一,坐标系不动,点动,把(1, 1)点挪到(2, 3)去。第二,点不动,变坐标系,让x轴的度量(单位向量)变成原来的1/2,让y轴的度量(单位向量)变成原先的1/3,这样点还是那个点,可是点的坐 标就变成(2, 3)了。方式不同,结果一样。

从第一个方式来看,那就是我在《理解矩阵》1/2中说的,把矩阵看成是运动描述,矩阵与向量相乘就是使向量(点)运动的过程。在这个方式下,

Ma = b

的意思是:

“向量a经过矩阵M所描述的变换,变成了向量b。”

而从第二个方式来看,矩阵M描述了一个坐标系,姑且也称之为M。那么:

Ma = b

的意思是:

“有一个向量,它在坐标系M的 度量下得到的度量结果向量为a,那么它在坐标系I的度量下,这个向量的度量结果是b。”

这里的I是指单位矩阵,就是主对角线是1,其他为零的矩阵。

而这两个方式本质上是等价的。

我希望你务必理解这一点,因为这是本篇的关键。

正因为是关键,所以我得再解释一下。

在M为坐标系的意义下,如果把M放在一个向量a的前面,形成Ma的样式,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对向量a的一个环境声明。它相当于是说:

“注意了!这里有一个向量,它在坐标系M中度量,得到的度量结果可以表达为a。可是它在别的坐标系里度量的话,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为了明确,我把M放在 前面,让你明白,这是该向量在坐标系M中度量的结果。”

那么我们再看孤零零的向量b:

b

多看几遍,你没看出来吗?它其实不是b,它是:

Ib

也就是说:“在单位坐标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直角坐标系I中,有一个向量,度量的结果是b。”

而  Ma = Ib的意思就是说:

“在M坐标系里量出来的向量a,跟在I坐标系里量出来的向量b,其实根本就是一个向量啊!”

这哪里是什么乘法计算,根本就是身份识别嘛。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重新理解一下向量。向量这个东西客观存在,但是要把它表示出来,就要把它放在一个坐标系中去度量它,然后把度量的结果(向量在各个坐标轴 上的投影值)按一定顺序列在一起,就成了我们平时所见的向量表示形式。你选择的坐标系(基)不同,得出来的向量的表示就不同。向量还是那个向量,选择的坐 标系不同,其表示方式就不同。因此,按道理来说,每写出一个向量的表示,都应该声明一下这个表示是在哪个坐标系中度量出来的。表示的方式,就是 Ma,也就是说,有一个向量,在M矩阵表示的坐标系中度量出来的结果为a。我们平时说一个向量是[2 3 5 7]T,隐含着是 说,这个向量在 I 坐标系中的度量结果是[2 3 5 7]T,因此,这个形式反而是一种简化了的特殊情况。

注意到,M矩阵表示出来的那个坐标系,由一组基组成,而那组基也是由向量组成的,同样存在这组向量是在哪个坐标系下度量而成的问题。也就是说,表述一个矩 阵的一般方法,也应该要指明其所处的基准坐标系。所谓M,其实是 IM,也就是说,M中那组基的度量是在 I 坐标系中得出的。从这个视角来看,M×N也不是什么矩阵乘法了,而是声明了一个在M坐标系中量出的另一个坐标系N,其中M本身是在I坐标系中度量出来的。

回过头来说变换的问题。我刚才说,“固定坐标系下一个对象的变换等价于固定对象所处的坐标系变换”,那个“固定对象”我们找到了,就是那个向量。但是坐标 系的变换呢?我怎么没看见?

请看:

Ma = Ib

我现在要变M为I,怎么变?对了,再前面乘以个M-1,也就是M的逆矩阵。换句话说,你不是有一个坐标系M吗,现在我让它乘以个M-1, 变成I,这样一来的话,原来M坐标系中的a在I中一量,就得到b了。

我建议你此时此刻拿起纸笔,画画图,求得对这件事情的理解。比如,你画一个坐标系,x轴上的衡量单位是2,y轴上的衡量单位是3,在这样一个坐标系里,坐 标为(1,1)的那一点,实际上就是笛卡尔坐标系里的点(2, 3)。而让它原形毕露的办法,就是把原来那个坐标系:

2 0
0 3

的x方向度量缩小为原来的1/2,而y方向度量缩小为原来的1/3,这样一来坐标系就变成单位坐标系I了。保持点不变,那个向量现在就变成了(2, 3)了。

怎么能够让“x方向度量缩小为原来的1/2,而y方向度量缩小为原来的1/3”呢?就是让原坐标系:

2 0
0 3

被矩阵:

1/2   0
0   1/3

左乘。而这个矩阵就是原矩阵的逆矩阵。

下面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

“对坐标系施加变换的方法,就是让表示那个坐标系的矩阵与表示那个变化的矩阵相乘。”

再一次的,矩阵的乘法变成了运动的施加。只不过,被施加运动的不再是向量,而是另一个坐标系。

如果你觉得你还搞得清楚,请再想一下刚才已经提到的结论,矩阵MxN,一方面表明坐标系N在运动M下的变换结果,另一方面,把M当成N的前缀,当成N的环 境描述,那么就是说,在M坐标系度量下,有另一个坐标系N。这个坐标系N如果放在I坐标系中度量,其结果为坐标系MxN。

在这里,我实际上已经回答了一般人在学习线性代数是最困惑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矩阵的乘法要规定成这样。简单地说,是因为:

1. 从变换的观点看,对坐标系N施加M变换,就是把组成坐标系N的每一个向量施加M变换。

2. 从坐标系的观点看,在M坐标系中表现为N的另一个坐标系,这也归结为,对N坐标系基的每一个向量,把它在I坐标系中的坐标找出来,然后汇成一个新的矩阵。

3. 至于矩阵乘以向量为什么要那样规定,那是因为一个在M中度量为a的向量,如果想要恢复在I中的真像,就必须分别与M中的每一个向量进行內积运算。我把这个 结论的推导留给感兴趣的朋友吧。应该说,其实到了这一步,已经很容易了。

综合以上1/2/3,矩阵的乘法就得那么规定,一切有根有据,绝不是哪个神经病胡思乱想出来的。

我已经无法说得更多了。矩阵又是坐标系,又是变换。到底是坐标系,还是变换,已经说不清楚了,运动与实体在这里统一了,物质与意识的界限已经消失了,一切 归于无法言说,无法定义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矩阵是在是不可道之道,不可名之名的东西。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伟大的线性代 数课本上说的矩阵定义,是无比正确的:

“矩阵就是由m行n列数放在一起组成的数学对象。”

好了,这基本上就是我想说的全部了。还留下一个行列式的问题。矩阵M的行列式实际上是组成M的各个向量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搭成一个n维立方体的体积。对于 这一点,我只能感叹于其精妙,却无法揭开其中奥秘了。也许我掌握的数学工具不够,我希望有人能够给我们大家讲解其中的道理了。

我不知道是否讲得足够清楚了,反正这一部分需要您花些功夫去推敲。

此外,请大家不必等待这个系列的后续部分。以我的工作情况而言,近期内很难保证继续投入脑力到这个领域中,尽管我仍然对此兴致浓厚。不过如果还有(四)的 话,可能是一些站在应用层面的考虑,比如对计算机图形学相关算法的理解。但是我不承诺这些讨论近期内会出现了。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又该学点数学了?

我承认这将近半年的时间有点荒废,没有好好的踏下心来坐在书桌前看书做题,最多就是飘飘然的看几篇paper,然后飘飘然的把论文写的跟散文似的……

刚刚收到了Barcelona GSE的director的一封信,当然是群发的,就是提醒大家暑假到了不要荒废,来之前好好学学数学……然后给了两本书,一本是经典的蒋中一的《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考虑到上学期数理经济学已然把这本书学过,故直接无视之。然后是一本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的Mathematics for Economists,作者: Carl P. Simon / Lawrence E. Blume。搜了搜既没有影印版又没有中译本,只能无奈地去下了一个电子版,但是越看越没味道。

有意思的是,前阵子有被警告说我“不要再过多关注技术层面的东西”,弄得我这么一个被稀里糊涂灌了一堆数学却实际上一知半解的人好无奈。我还是想搞明白实变到底是个啥子东西,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打开实变的书都没有看下去的动力,又不像去年云里雾里修泛函分析的时候那么被动的非看不可。总觉得还是规规矩矩的上课比较好,要不我就不指望能深刻理解实变的深刻含义并漂亮的运用到经济学中了……

毕竟有句话在那里,技术上的东西是好学的,经验上的东西也是能积累的,唯有灵感和嗅觉可能是更依赖天分。于是我就一直在探究自己对经济学到底有几分灵性。可惜,越探究越受打击,感觉还一时无法逾越经济学和数学完美结合的鸿沟,其他的就更像是外行扯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我总不能仰天长叹,说一句“不是在下没有想法,只是一时难以实现”吧?当然,每年都会有人跳出来争论“到底是数学更重要还是经济学本身更重要”,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没必要再争了……想发论文吗?学数学吧!不想发论文么?那你也得看懂别人充斥着数学符号的论文吧!什么?你压根不屑于他们的论文?好吧,那你自己跟自己玩吧,拜拜~

落园里曾经有段时间大量、密集的出现一堆同时标有“经济学”和“数学”的文章。那是当年迷茫的时候,当然我也不能说现在不迷茫了,只是懒得纠结了索性先选条路子随便学点数学吧。现在我在琢磨“经济学之美”到底在哪里……呃,这就像是一个相处很久的恋人,看着看着也没啥特别的感觉了,我总得找点新鲜感来保持对经济学的兴趣和渴望,否则就真的只是把“我爱经济学”挂在嘴边却不知道到底爱它有几分。努力的让自己觉得“公式和推导不boring”,努力的让自己沉浸在经济学的小世界里面,坐井观天。可惜,世界这么五彩缤纷,选择太多、太多,相比而言不受诱惑就太难、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