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疲惫的感觉[2nd week, Oct]

最近两天精神特别的不好,一般说来从早上爬起来,到晚上十一点以前一直忙碌对我来说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自从周三从早晨九点爬起来忙到晚上11点重新拥抱柔软的床,接下来这几天一直是精力不济。想想八小时工作制是有道理的,像周三那般一天连续忙活14小时真是一件耗费精力的事情。何况对我这种一向标称效率而不是耗费时间的人来说。

这两天精神不济(话说,谁知道怎么可以有效的提神?),所以只是懒洋洋的听听课,而后该上自习的时间都华丽丽的昏睡过去了。尤其是昨夜特别的累,本来兴冲冲的带着电脑跑到资料室满心划算着可以做多少多少事情,但是实在是事与愿违的去了就趴下了,睡到九点半放弃了于是早早跑回宿舍了。而后一觉睡到天亮,快醒来时朦胧有种错觉我是在家里软软的大床上而不是宿舍那张又小又硬的小床。可见我睡得不是一般的沉。

这周,前半周忙忙碌碌、忙忙碌碌,我也实在是找不到更好的词儿来形容了,只能是:忙忙碌碌。而后,下半周就有点颓废了,懒洋洋的上课……上课。第一次在导师的课上居然挺不住睡着了,关键我还坐在第二排……现在我还有闲情逸致写博客,就可见我导师的脾气实在是很好……我想他也能理解这种疲惫的感觉吧,每次见他我都感觉他颇为疲惫……所以,那日他貌似很大度的对我视而不见了。

这周读的书不多,可能就是零零散散的看了一些文章,也不是特意去看的所以印象也不深。如前几日所说,听了一场彭院士的高质量的讲座,一边敬仰一边激发了我对他研究的东西的兴趣;还有一场dirty lecture,若不是保持基本的礼貌,我早就拂袖而去了。哦,还发现那个不认识的话很多的新老师居然就是那个杨瑞龙的学生,切……同是一个导师的学生,咋就差别这么大呢?看看人家聂辉华……真不是一个档次的。下一次居然是他讲,我真是颇为好奇他会弄些什么东西出来,所以在时间紧的要死的情况下还是纠结着要不要去听听……

看来经院一年一度的惯例:新留校的老师要进行“答辩”开始展开了。话说,其实听讲座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可能有很大的收益,也可能白白浪费时间。所以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最近还回了很多Email……说实话,若是两三天不看信箱,我估计我就没有打开信箱的勇气了。反正我已经很久没有打开QQ的勇气了,以至于现在每次偶尔登一次QQ就有若干人跟见了火星来客似的争先恐后的问候我“你还活着啊?”。拜托,我这么大个博客隔三差五的更新,您老儿们都懒的移步来看看我是不是健在……

最后发觉自己真的有写tutorial的潜力……昨儿花了一个多小时证明了一个不算是数学也不算是经济学、可是非得让我去用数学证明的经济学中问题。于是乎,一个tutorial就诞生了。但是很郁闷的是,只有7k的tex文件居然给我编译出来了2M还多的PDF文件,明明单薄的只有文字的两页。真是诡异、诡异!!!莫不是我电脑里面的编译系统出了什么问题了?我应该重装系统好好的配置一下texlive了,深深的鄙视miktex,自从某天开始只要我点击编译,然后等待时间就足以让我去泡杯咖啡然后喝完了。

总之这篇例行的一周总结写的毫无头绪,乱七八糟的就堆在这里了。最后补上一句英文,因为理论上对一两行英文大家习惯性的就略过去了,所以不去理解也好。

Next Monday I decide to go to Peng's class for graduates. It is sure that I will be ruthlessly shocked, but I want a try.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台上一小时

总算是熬过了这异常忙碌的一周,纷纷扰扰的事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最后难得可以安安静静的坐下来,打开书,品读。

周一的时候听了彭实戈老师的一场讲座,关于《金融中的风险度量》的问题。和以前的讲座同样,官方新闻稿有很多,但是我还是乐于在这里说说自己听讲座的收获。不得不说,彭老师确实是个大家,深入浅出的对于“非线性期望算子”的讲解让我对这种思想深深沉醉。说来惭愧,在山大待了这么久,居然都不知道彭老师具体是弄些什么的。我不想说太多恭维的话(别忘了诺贝尔没有数学奖),只是我觉得一种思想的提出远远比现实中的应用难得多。没有长时间的积淀,怕是难有如斯的见解。

还有就是很喜欢彭老师说到的一个词儿:dirty work。现在dirty work实在是太多了,比如今天晚上把我整得昏昏欲睡的某个讲座,乱七八糟的大杂烩,如果非要评价什么,那只能说“这篇论文确实用了大量时间”。不想提了,实在是无聊。

iid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中文译作“独立同分布”。彭老师所做的,就是放松了同分布假设提出一种新的“中心极限定理”,我想这个若是普及开来,对于相关的学科,比如计量经济学,影响将是巨大的——正如彭老师本人所说的“革命”。我只是想知道对于独立这种假设,有没有更好的放松办法……或许在未来,一切皆有可能。话说,我曾想做一些和预期有关的东西,以后有时间再详细的说说,暂且按下不表。

罗嗦了这么多,是因为今天下午讲了一个小时的中级微观习题课,却深深的体会到过程的艰辛。我对自己的微观经济学功底还是很自信的,至少自己能看懂马斯克莱尔那本microeconomic theory。但是真正把自己的理解用平实的语言叙述出来,让别人理解,就是一件破费功夫的事情了。昨天晚上吃完饭不到7点开始备课,在电脑前面连续工作了五六个小时直至十二点多终于做完了一个课件。画了很多图,觉得illustrator不足以胜任还特意把Flash装上了,辛辛苦苦的折腾了好久,只是希望这些东西可以帮助他们去理解中级微观背后的那些经济思想,然后再完美的融合到数学表达式里面。当然,我不知道自己做的成不成功,还有待时间检验。至少,我想,聊胜于无吧。因为中级微观在以后的经济学的学习中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我做的时候生怕不清晰误导了他们。查阅了很多资料,我想这是当年学中微的时候所完全不会去做的事情。这也达到了当时跟导师说的目的之一:examine my knowledge of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讲了不到一个小时,然后顺利的把准备好的东西讲完了。还有一些残留的小问题需要下次课再进一步清晰。看来备课所需要的时间,确实远远多于讲课所展现的那几十分钟。当老师真是一件辛苦的事儿,这也促使我以后绝对不会继续呆在学校这个象牙塔里面——责任太重大了。下一次课是两周以后,看来又有的辛苦了。只是希望一则不会辜负导师的信任,二则不会白白浪费来听课的同学的时间,三则不让自己失望。想到这里,再多的辛苦,却也值得了。

最后有句话,值此一年之际,一吐为快: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无论如何,将我领进经济学殿堂的这份莫大的恩情,值得我去全力以报。

Thank you so much, dear Yue.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经济学的多元化 [1st week, Oct]

以前也说过,我不是很喜欢“经济学帝国主义”这个词儿,虽然贝克尔的那本《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参见:[cref %e6%b5%ae%e8%ba%81%e7%9a%84%e6%97%b6%e5%80%99%ef%bc%8c%e5%bc%80%e5%a7%8b%e8%af%bb%e4%b9%a6%e5%90%a7%ef%bc%81])写的真是不错。我更于用多元化这个词儿,也就是diversity。

很少在落园提及某一期的期刊,可能书评会远远多于对一篇文章的评价,更何况一本组织无序的期刊。只是今天想说说最近的一期《经济学(季刊)》。原来的时候 还精力充沛的把资料室架子上看得过去的经济学期刊都大概翻翻,但是现在很懒了,不想花费时间去鉴别文章质量的好坏,索性只看《经济研究》、《经济学动 态》、《经济学(季刊)》这三本了,偶尔也会翻翻《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社会科学》之类的,但是少许多。越看,越觉得《经济研究》官味十足,但是《经济学 (季刊)》就活泼的多,这也是为什么每次看季刊都能忍不住笑出声来的缘故。这一期,有很多好玩的研究,比如有个实证检验“网络游戏厂商是不是利用消费者成 瘾来定价”的文章。其实道理说起来很简单,无外乎成瘾后需求弹性更趋于刚性,或者从博弈论里面说选择继续购买的效用增大(不参加游戏的保留效用减小),总 之就是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下降。但是作者的独到之处就在于,我们都知道这个事实,但是却少有人真正用实证数据去研究。当然这篇文章具体的消费者效用函数 还有很多技术层面上的东西,一言难详尽。有兴趣者可以自己去翻翻。总之,这一期季刊让我觉得经济学还是活的,而不是一潭死水。虽然可能某位不太同意我的意 见,拒绝把那些“非主流”的东西加入到经济学领域里面。但是我觉得还是多元化的趋势对经济学发展比较有利。

最后得说说一件让人颇感无奈的事儿,最近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我们学了那么多“激励理论”“信号传递”模型,但是真正用到自己身上,却是这么的乏力。不知道传递什么样子的信号可以达到“分离均衡”,成功的脱颖而出。经济学如何真正学以致用?真是个难题。

Categories
网络新发现

一个好工作是什么?[zz,翻译版]

注:今天打开Google Reader时候注意到的(谢谢Jason的分享),虽然可能类似的故事不鲜见,但是我还是希望有一篇这样的在落园出现,表明我现在的一些类似的想法。因为原文是英文的,所以我简单的翻译一下,不妥之处,还望诸位海涵。

原文来自:What Is a “Good Job”?

在我高中的最后一年,当我得知我已经得到足够的奖学金,并且可以去一所好的大学的时候,我坐下来然后研究所有可选择的学科。其中的两个让我眼前一亮,依照我的个人兴趣:英语和数学。

不幸的是,当我告诉我的朋友们我的目标的似乎,他们都对我说了同一句话:“凭一个英文专业,你将难以得到一个好的工作”“一个数学专业的?你只能去读博士!”

而我相信了他们。我没有继续关注我本来的兴趣,取而代之的关注是那些将会带来高薪的职业,所以我选择了一个其中一个较为吸引我的硬科学。那是一个妥协。

时光飞逝,13年之后的我在干什么?我并没有利用那个硬科学的学位,而是放弃高薪成为了一名作家——我最初的梦想。

太多的人关注薪水,将其作为一份好职业的唯一定义。当然我并不是说有一个稳定的收入不好,毕竟一份骄人的薪水可以为你打开很多门,并且如果使用的当(指善于储蓄),你的生活水平将会更高,等等。

但是,什么是更高的生活水平?你愿意活在一种不快乐的状态中吗?

我的一个朋友Dale曾在一个工厂工作。那份工作薪水并不太高,但是是固定的按小时支付的工资,约为13美元左右。Dale并不热爱那份工作,但他享受其中。他是工人的核心之一,因工作杰出而受人尊敬。他也因他的地位获得了调班和加班的选择权。

而后,另一份排序的工作向他招手。每年3万美元的薪水,并且还有固定的红利,但是他将成为其中的最底层,而且这份工作非常危险并且让人心力憔悴。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但是Dale选择了后者——高薪但不怎么舒服的工作。

一年之后,显而易见的随着收入的持续上升,Dale越来越不快乐。他不得不在晚上工作,因此不能照顾他的孩子。他体重上升了,并且倾向于在业余时间做一些逃避性的活动——例如在城市里骑着摩托车闲逛。他每天睡得更多。他并不如以前那么快乐。

是的,他的薪水在持续上升,但是这真的值得吗?我想很少有人会这么认为吧。

从我的个人经验来说,还有Dale 的经验,还有很多我的读者的类似故事,我不得不说薪水只是一个好职业的次要因素。我认为下列因素至少同等重要:

这个工作本身: 如果我需要至少每天8小时干一件事,那么个人的高兴程度就取决于这份工作是不是真的舒适。它适合你吗——或者,它真的吸引你全身心投入吗?你每天下班之后很高兴,还是觉得精疲力尽?当你在悠闲的时候,你想起自己的工作会快乐,还是反胃?硬币的一面是快乐的生活,另一面则是不怎么快乐的日子。这样的代价值得你如此付出吗?

时间的灵活性:时间越为灵活,自然越好。你担心会因为去参加了你女儿的演奏会而被炒鱿鱼?你总是因一个呼叫而从家庭活动中匆匆离去?你总是因工作错过了和关心的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那些才是真正的惨痛代价。每一次你错失的和家人共度的时光,都将是难以弥补和无可挽回的事实。

工作伙伴:你被同事们尊敬吗?你和他们有一个很好的关系吗?还是一个勾心斗角的博弈关系?同样的,这也是一种代价——你能为这样高压的环境付出多少?

最后,问问你自己:为了那点铜臭,这样的折磨值得吗?对我来说,这样的折磨非常不值,尤其是当你考虑到人有多种办法节省开支而并不需要太多影响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时候。

我宁愿活得变数多一些,也不愿意用大多数时间工作来换取少量的所谓享受品。很多人也说,当他们蓦然回首,此感依旧。

翻译完此文之后,我想说的是:

I'll follow my heart

英文原文附后: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强力工具、路径依赖与独立思考[10.6更新]

现在越接受专业的经济学训练,尤其是很多工具性的训练(特别是数学工具),导致了强烈的思维上的路径依赖。这样的结果就是,看问题、分析问题越来越片面,角度越来越单一,难以从全局的高度去统筹考虑。

不得不说,数学学好了,会觉得这个工具实在是太强大了。像金融资产定价理论中著名的“马科维茨边界”从数学上看仅仅是个二阶距,还有拉姆齐使用动态规划解释存款和税收(参见:[cref %e4%b8%ad%e5%9b%bd%e7%9a%84%e7%bb%8f%e6%b5%8e%e3%80%81%e7%bb%8f%e6%b5%8e%e5%ad%a6%e5%92%8c%e7%bb%8f%e6%b5%8e%e5%ad%a6%e5%ae%b6]),很多很多简单的数学应用都对经济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这样一来,强力的工具容易让我们忘记了经济学本源的思考。这就是非常麻烦的事儿。

现在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思维的片面性。自从读完了拉丰的《激励理论》之后,一说到一个问题,我条件反射的就会先去检验激励是不是出问题了。比如现在大学生教育体制,我考虑问题的角度都是怎么去激励学生,此时背后默认的假设就是学生都是好学的,只是制度有了问题。这样一来,无疑把这个问题片面化了,毕竟人和人的差异还是蛮大的,并不是每个人都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为终身目标。我讨厌分数评价这个体制,每每看到那些一心上自习、只是为了从90提高到99分的孩子,都会感到悲哀,觉得他们忽略了人生太 多的美好。但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我也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在课余时间去扩充知识面,去体味社会的美好。我喜欢那些涉猎广泛的人,觉得把自己囚禁在某一学科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参见:[cref %e5%b0%8f%e8%ae%ae%e8%b7%a8%e5%ad%a6%e7%a7%91%e6%95%99%e8%82%b2]),但是忽略了他们在其中体味到的我们旁观者难以感知的乐趣。

数学工具和成熟的经济学分析工具的强大,让我们在反复的训练之中固化了那些假设。比如经济学里对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我觉得很多时候都不愿意去接受心理学对于人类行为的一些解释,毕竟这样子触一发而动全身。但是更严重的是,数理训练永远比经济学思维训练来的容易得多,至少我是这么感触的。而且数理方法是个捷径——从功利的发表论文来看。所以,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学者前赴后继的去追寻数理上的东西,计量模型越来越复杂,数学推导越来越抽象高深,用一己之力筑起了 “业余爱好者”和"专业学者"之间的高墙。

有的时候我们经常打趣而地说“经济学的现实解释力越来越差只是因为我们的假定和现实有距离”,但是大家 知道假定和现实有距离之后做的并不是研究怎么放松假定或者重新假定,而是怎么继续在这个假定上找到更形式完美的数学结果,然后掩耳盗铃的说服自己说“虽然假定和现实有差距,最后的结果可能也会偏差不远吧”。这就比较可怕了,很多由此实施的经济决策反而适得其反。

越来越多的假定固化,越来越多的路径依赖,使得我们自由思考的余地越来越小。自然科学是建立在物质世界基础上的,一切的想法都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实或者证伪。但是社会科学,却没有这么优良的实验场,故而只能通过经验主义——即以过去来推断未来,用统计学来推断因果关系(参见拙作:[cref %e7%bb%9f%e8%ae%a1%e5%ad%a6%e5%92%8c%e8%ae%a1%e9%87%8f%e7%bb%8f%e6%b5%8e%e5%ad%a6%e7%9a%84%e7%a5%9e%e5%a5%87%ef%bc%9f] )。这不是经济学家的无知,而是无奈。

我们现在学习的主流经济学有着完美的,或者说成熟的数学分析工具,但是他的思考本源无疑是建立在自由市场经济上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将市场描述成一个完美 的、神奇的自动运转机器,就算放松假定提出“垄断”等市场结构,也是不够的。我只是在想,一年又一年的接收着这样的训练,怎么能够保持我们大脑中对于经济 学本源的思考,怎么能够跳出路径依赖和思维固化的框框,站在更高的高度上,一览众山小?今天晚上去上课,零零散散的教室里面只来了十几个人,却是难得的和老师交流的好时机。余东华老师在我看来是一个思维比较开阔的老师,跟他说这个问题,他也只是在一再的感慨“确实能把国外的经济学应用并创新的人很少”,却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怎么在学习主流经济学的时候保持应有的独立思考。

我很迷惑,学的数学越多,感到经济学技术层面的学习越容易,越迷惑。一步步看自己的manuscripts, 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思维的拘束,缺乏高度、难以顾全大局。一边是知道数学对于经济学成长的重要性,所以格外奋进的学习数学;一边是越来越囚禁在分析工具里 面,跳不出来思维的陷阱和框框。这对于经济学这种高度依赖对于经济社会感悟力的社会科学,实在是非常的麻烦的。数理技术的应用符合了现在学术发展的潮流, 所以备受追捧,或者说是生存必须。但是我却不希望在这样的潮流中,丢失了自己的思考。“赶热潮的人,那多得很。甘心坐冷板凳的人,却不多。[cref %e6%88%91%e4%b8%8d%e7%9f%a5%e9%81%93%e2%80%a6%e2%80%a6]”季羡林先生的话一再的回映在我的脑海里面,深刻的警醒着我。但是,虽有这般意识,却不知道如何静下心来,如何沉淀下来。

也许这就是年轻的弊端。思维太简单、易浮躁。但是,时不我待,如何才能平衡?
也许,路漫漫其修远兮,唯有上下而求索。

[Update:2009.10.6] 延伸阅读:《工具化对经济学有利还是有弊?》,来自聂辉华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