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Equilibrium makes economics a science? [3rd week, Nov]

题目用英文只是因为不知道怎么确切的用中文表达了。最近一直泡在数学里,很多思维大大的被改造了。不过很庆幸自己先学了经济学,否则就真的可能变成数学院某些“只有智商不见情商”的愣头学生们了。或者,万幸?

想起来这个题目,是突然间记起一直以来人们在争执的“经济学到底是不是硬科学”一问题。我不是如彭实戈之类的大家,无资格做什么评判,积累也远远不足。只是最近一直在努力的领悟泛函到底想说什么,一点浅薄的见识就是泛函中有一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列紧性”,也就是任意数列都存在收敛子列。这个东西可不得了,要知道类似于Banach之类的完备、赋范线性空间都是列紧的。那就很有研究的味道了~

那么,收敛意味着什么呢?当然,一方面是一个“有界”的概念,但是我个人觉得可能更重要的是一种“确定性”的思想。在压缩映像定理里面,我们证明了不动点的存在然后一堆方程就可以直接“迎刃而解”了。不动点这个东西推广到概率里面,那更是有意思的紧。不动,意味着方差为0;收敛,意味着均衡的存在。那么,一下子新古典经济学里面很多东西的存在就可以解释了。

最最简单的就是角谷不动点->纳什均衡->博弈论,一下子提供了一种看待问题的新的角度,是数学工具的更新让原来一些只能存在于思想意识中的概念得以规范的数理化,然后证明出来一系列漂亮的结论。

我窃以为,经济学中间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均衡”。经济学之所以超越其他社会科学而一枝独秀,最早就是从“一般均衡”理论的提出让其他学科难以望其项背。均衡的概念,贯穿与微观的供求分析中,贯穿于多人博弈的纳什均衡,贯穿于宏观经济增长模型的稳定,贯穿于动态市场结构的收敛均衡。所以说,均衡实在是在经济学中无处不在。而且这是一个和最优化并不矛盾的概念,有的时候两者甚至还是一致的,这一切都源于数学式子和经济学概念之间的完美映射。

记得当时去听彭老师讲座,他一开始就提出了各个时代各个地域哲学对于“不确定”和“确定”的定义。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就是把原来不确定的事情先推导出来一个对应结果的概率,而后再进一步研究影响概率的条件以期最终能得到一种“确定性”。

从wiki对于science(科学)一词的定义,或许多多少少映证了我的理解:

Science (from the Latin scientia, meaning "knowledge") is, in its broadest sense, any systematic knowledge-base or prescriptive practice that is capable of resulting in a prediction or predictable type of outcome.

那么,为什么经济学总是难以堂而皇之的称作“科学”?是因为它的无法验证性?

总所周知,科学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他的同胞兄弟:技术。科学是推动技术前进的力量,而技术是的的确确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的。虽然学了那么多经济学,也受了多派对于经济增长观点的影响,但是我始终还是认为主导社会进步的是科学而不是制度。无论如何,科学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也是需要天才的。虽然现代经济学总在关注制度,从微观的机制设计到宏观的经济体制和乃至法律,一切都是在比较着不同的制度,但是我还是窃以为这恰恰是一种经济学目前举步维艰的表现。

如果经济学确实是一门科学,那么它要做的就是从理论推导出应用,而后真正的去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上周在答Taiyun问的时候(参见:[cref %e7%ad%94taiyun%e9%97%ae3%ef%bc%9a%e7%bb%8f%e6%b5%8e%e5%ad%a6%e7%96%91%e9%9b%be%e9%87%8d%e9%87%8d%ef%bc%9f])曾经涉及经济学家与经济危机的问题。我的解释是经济学还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我们远远还没有达到能去预测的地步,甚至连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自己都看不清。所以在这样的意义上来说,虽然经济学在追求着均衡和确定性,但是还远远不够。

再回到数学。学了一些数学后,目前觉得数学最大的问题就是从“有限”到“无穷”的跨越。这个问题或许更应该说是一个哲学问题,但是它确实是在任何的数学领域中都有着深深的影响。为了绕过它,有了一系列的概念和假设,也有了一系列的约束。此类问题非吾等凡夫俗子可解,暂且搁置。只是在此问题上想通一点点,估计就成了叱咤风云的人物了。

然而经济学,却在此问题上差得远。其实某种程度上,或许有限与无穷、确定与不确定、收敛与发散等等都是一个哲学问题,只是不同层次上的表象而已。然而还未登上山峰,因此无法“一览众山小”,只能在山脚下妄自揣测。但愿不是井底之蛙,空谈无益。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利用线性无关证泰勒展开唯一性的一点思路

众所周知,泰勒展开是数学分析和复变函数幂级数这一章最重要的公式。在复数域内更是任何一个解析函数都有泰勒展开式,这一下子就大大拓宽了函数的范围。

sum_{n=0}^{infin} frac{f^{(n)}(a)}{n!} (x-a)^{n}

而后在复变有关于泰勒展开的唯一性证明。如果存在数列使得

必是唯一的。

我们用的教材上证的时候是逐阶求导,个人觉得有些麻烦。其实很简单的一种道理就是因为x的n次幂(n=1,2,...)线性无关,所以若存在数列也满足该式,则两式相减可得 。由(x-a)的各次幂线性无关,则可知必有。因此唯一性得证。

当时上课给老师说的时候,老师主要提出了两个问题:

1.有限维能不能推广到无线维

可能有限到无限在很多时候是难以直接推广的,但是这里应该没有问题,因为无论如何各项都是一一对应的。

2.函数线性无关怎么证明

其实函数的线性无关指的是在某一定义域内两函数的线性关系不随着其自变量x的取值而改变。因此一定会是线性无关的。再由数学归纳法,可证。当然老师当时还提出可以使用范特蒙德行列式证明,确实是数学之间都是相通的啊!

综上,大致写写这些思路,觉得复变函数确实是能开拓一下眼界的,还有泛函里面一些关于基坐标的定义,看来远远不是无源之水啊!

(忽然发现不知怎么将本文归类了……貌似没有数学这一类……读书有感吧!虽说读的是课本。)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经济里的流体力学[1st week, Nov]

这是我遇到的最无语的题目了,当时彻底被雷到了!而事实却是,这居然是我的复变函数coursework的题目。彻底疯掉。

今儿去问我那曾经学物理出身的导师,他也一时没有好的建议。我实在是想不出来经济里面有什么东西可以像液体一样流动,而后用复变函数进行分析。老师举例说“现金流”,然后我就彻彻底底的无语、再无语了。现金流有啥好分析的,真想不通。得有问题才能去分析啊,如斯生搬硬套的咋能成?

看来,接下来的几周有的是时间去纠结这个问题了。真无语。

还有一件无语的事儿,IELTS……我都把阅读考到9了,总分还是凄凄惨惨的7……为啥就不能给我个7.5漂漂亮亮的去申请???尤其是最诡异的写作,居然还是6,我觉得给我7.5都不过分。真不知道老外想让我们写到什么样子……

想想心情真是郁闷。不过也不打算继续去给它送钱了,7勉强也拿得出去……

接着往下说,还有一件事儿,就是要说说经院最帅的老师~张道奎。昨儿一群小女生在这儿犯花痴,我都受不了了。张老师,长得帅不是您的错,有气质也不是您的错,可是当老师就是您的错了。这么帅的人怎么能当老师呢?这不是让学生上课无法集中精力听课嘛!!!

算了,思路有点凌乱,就先写到这里吧。流体力学……55555

Categories
网络新发现

郭凯的经济学博客

我还是写点中文吧,免得被批判我的国文退化……说实话最近我确实是用英文用的比中文多得多,看的东西也是英文,交流也是英文……

恕我孤陋寡闻,今天在Google reader里面看到了别人分享他的一篇文章,才知道竟有如此神人,不禁移步他的经济笔记。

不过我很郁闷的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郭凯老师的信息。后来灵光一闪,果然英文的东西好搜的多。一下子就找到他的官方页面和CV了。密西西比大学的,呃,敬仰一下先:) 这个,我也搞不清他是哪里的了,有同名的混了混了,见谅。

一直以来很佩服的就是:一手写得专业水准的好论文,另一手写得妇孺皆懂的好散文。其实写文章真是一个很考验智商的活,一面可以写得生龙活虎,另一面也可以晦涩难弄,都在于一些文字游戏。我这么说是自己挺喜欢玩如斯的文字游戏的……故有此。

可能最近在关注经济学的“科普”的缘故,所以先后挖掘了郭艳茹、聂辉华和郭凯三位博客(参加:[cref %e5%ae%89%e4%b8%8b%e5%bf%83%e6%9d%a5%e8%af%bb%e4%b9%a61st-week-sep]、[cref %e5%bc%ba%e5%8a%9b%e5%b7%a5%e5%85%b7%e3%80%81%e8%b7%af%e5%be%84%e4%be%9d%e8%b5%96%e4%b8%8e%e7%8b%ac%e7%ab%8b%e6%80%9d%e8%80%83]),大言不惭的说一句,从科普的角度来看他们都写得比我好很多^_^ 当然各位也要相信我啦,毕竟我还年轻嘛,嘿嘿!年轻是最大的资本哦。说到这儿,我又对尹振东开始好奇了,啥时候轮到他在院里的论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的时候,我一定要去,呃,或许是“捧场”,或许是“砸场”。总之就是检验一下这人到底是正品还算水货啦!不知道为什么,我对经院新来的这些土鳖们格外的好奇,我特想知道的是,现在国内的经济学博士培养是不是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了?

话说,成天叫嚷着去听郭艳茹的课,至今也没付诸行动;叫嚷着去听彭老师的课,明天还不知道起不起的来;叫嚷着好多好多事事儿……但是我都没有去做,唉。看着list上面还有那么多事事儿等着我去,我真想跟导师学学啥叫作“遗忘”。

华丽丽的跑题儿了~呵呵,回到正题。郭老师的博客地址大家一搜就能搜到,不过我还是在此注一下好了:http://kaieconblog.spaces.live.com/

唉,啥时候我也能有这么长的时间静下来好好写点经济分析的文章。I promise that I'll write in two versions: one for ordinary readers, and the other for academic use.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疲惫的感觉[2nd week, Oct]

最近两天精神特别的不好,一般说来从早上爬起来,到晚上十一点以前一直忙碌对我来说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自从周三从早晨九点爬起来忙到晚上11点重新拥抱柔软的床,接下来这几天一直是精力不济。想想八小时工作制是有道理的,像周三那般一天连续忙活14小时真是一件耗费精力的事情。何况对我这种一向标称效率而不是耗费时间的人来说。

这两天精神不济(话说,谁知道怎么可以有效的提神?),所以只是懒洋洋的听听课,而后该上自习的时间都华丽丽的昏睡过去了。尤其是昨夜特别的累,本来兴冲冲的带着电脑跑到资料室满心划算着可以做多少多少事情,但是实在是事与愿违的去了就趴下了,睡到九点半放弃了于是早早跑回宿舍了。而后一觉睡到天亮,快醒来时朦胧有种错觉我是在家里软软的大床上而不是宿舍那张又小又硬的小床。可见我睡得不是一般的沉。

这周,前半周忙忙碌碌、忙忙碌碌,我也实在是找不到更好的词儿来形容了,只能是:忙忙碌碌。而后,下半周就有点颓废了,懒洋洋的上课……上课。第一次在导师的课上居然挺不住睡着了,关键我还坐在第二排……现在我还有闲情逸致写博客,就可见我导师的脾气实在是很好……我想他也能理解这种疲惫的感觉吧,每次见他我都感觉他颇为疲惫……所以,那日他貌似很大度的对我视而不见了。

这周读的书不多,可能就是零零散散的看了一些文章,也不是特意去看的所以印象也不深。如前几日所说,听了一场彭院士的高质量的讲座,一边敬仰一边激发了我对他研究的东西的兴趣;还有一场dirty lecture,若不是保持基本的礼貌,我早就拂袖而去了。哦,还发现那个不认识的话很多的新老师居然就是那个杨瑞龙的学生,切……同是一个导师的学生,咋就差别这么大呢?看看人家聂辉华……真不是一个档次的。下一次居然是他讲,我真是颇为好奇他会弄些什么东西出来,所以在时间紧的要死的情况下还是纠结着要不要去听听……

看来经院一年一度的惯例:新留校的老师要进行“答辩”开始展开了。话说,其实听讲座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可能有很大的收益,也可能白白浪费时间。所以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最近还回了很多Email……说实话,若是两三天不看信箱,我估计我就没有打开信箱的勇气了。反正我已经很久没有打开QQ的勇气了,以至于现在每次偶尔登一次QQ就有若干人跟见了火星来客似的争先恐后的问候我“你还活着啊?”。拜托,我这么大个博客隔三差五的更新,您老儿们都懒的移步来看看我是不是健在……

最后发觉自己真的有写tutorial的潜力……昨儿花了一个多小时证明了一个不算是数学也不算是经济学、可是非得让我去用数学证明的经济学中问题。于是乎,一个tutorial就诞生了。但是很郁闷的是,只有7k的tex文件居然给我编译出来了2M还多的PDF文件,明明单薄的只有文字的两页。真是诡异、诡异!!!莫不是我电脑里面的编译系统出了什么问题了?我应该重装系统好好的配置一下texlive了,深深的鄙视miktex,自从某天开始只要我点击编译,然后等待时间就足以让我去泡杯咖啡然后喝完了。

总之这篇例行的一周总结写的毫无头绪,乱七八糟的就堆在这里了。最后补上一句英文,因为理论上对一两行英文大家习惯性的就略过去了,所以不去理解也好。

Next Monday I decide to go to Peng's class for graduates. It is sure that I will be ruthlessly shocked, but I want a 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