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也被忽悠的一直对Poverty Action一类的组织很感兴趣。说白了,就是World Bank之类的组织和Harvard、MIT等一些高等学府里面的一群人打着扶贫的旗号跑到非洲去,然后开始各种各样的field experiments...当时有申请过J-PAL(幸亏没有得逞...),全称为The Abdul Latif Jameel Poverty Action Lab,网址为http://www.povertyactionlab.org,做的东西就是:
it has grown into a global network of researchers who use randomized evaluations to answer critical policy questions in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多么简洁达意啊——利用随机试验的评估方法、来回答战胜贫困行动中的、关键政策问题。
我为啥越来越不喜欢这些人呢?翻看最近几年的微观实证研究和development economics,一把一把的都是这样的paper,他们的方法也作为经典案例写入教科书。基本上他们Board名单上的这群人近些年的publication都是在这一系列框架下的。作为一个多少做过一点health economics的人,我是觉得这一系列的实验真的是在烧钱...打着对抗贫困解放全人类的大旗,然后见到的成果只是发了一篇又一篇的paper,真不知道有啥用。
个人总感觉跟Development economics沾边的经济学者,大都有那么一点“超凡脱俗”的特质,却总给人感觉有些怪怪的。说不上来的怪怪的。有些事情,当成了信仰,就不免感觉有时候甚是盲目了。我不是一个百分百的“市场经济”信仰者,也就是说我还是相信优秀的宏观或者微观政策是可以影响经济发展的轨迹的。但是,这个东西真的完全是试验可以回答的?且不说实验设计本身会有漏洞、execution 会有各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相比而言industry这一点做的要好很多吧?),收集数据的质量参差不齐,就是从计量一直努力靠近的internal validity 和external validity上说,我始终不觉得短期的实验效果可以那么好的在长期展现...太难了。
当然你可以argue这个东西是“聊胜于无”,至少说明我们观察到了这个问题、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一切都只是各种各样的尝试(pay the tuition)罢了。可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不是一直在强调资源的优化配置么?
还是有一直在看J-PAL定期的update,越来越觉得这些人的目的只是争取更多的未来政策制定的话语权。有了这些话语权,就像划定了一道“门外汉”的界限,门外的人就毫无说话的底气了。想到这里,多少有点胆寒了。
其实我是有点借题发挥...唉。看过的案例越多,越不信服...
4 replies on “Poverty Action???”
有这种感觉说明你开始看透了一些东西了。重要的是破除了一种迷信了。
看看你说的这个圈子里的领军人物 Duflo 和 Banerjee 的一本通俗读物 Poor Economics, 你也许可以对他们的逻辑更加了解一些。 个人觉得你对"发展经济学”看法略显片面。
读书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后面才一直在想,有没有更有效率的办法?感觉周围做这些事儿的人,最大的目标就是produce papers...甚至为此造数据、篡改结果.....至少operational的层面,问题太多了。
现在政策制定都需要Evidence Based,所以只能花很多钱来证明政策是否有效,同时了解政策的有效程度,就是类似对药品疗效的判定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