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游来游去

三藩的雨

在南湾住的时候,大家都在纷纷的抱怨加州不下雨。听听广播看看新闻都是加州大旱,号召大家节水。后面发现,其实这种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温和多雨还是事实的。只是雨比较受温度的影响,故而一般都是晚上和清晨,白天下雨倒是不太常见。

后面搬到三藩,才知道原来一年四季都可以阴雨绵绵。好不容易九月份温暖了几天,过了十月这又开始冷了,也开始不时地飘点小雨。不过倒也不至于措不及防,一般就是飘飘的,外套不透水便也不怎么担心。

下雨的三藩适合躲在暖暖的书店里。三藩的图书馆其实也是一个优雅的地方,只是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其周围有那么多流浪汉,每次路过都是提心吊胆地,后来索性不怎么去了。想不出来读什么书的时候,就毫无目标的在书架之间走来走去,随机的搜寻着有意思的话题。或许翻了几十页就累了,累了就累了,然后走几步还可以听听文学创造者的且问且答。虽然,我每次去city lights的时候都心生怀疑——他们是怎么养得起这个书店的?后来想想,作为三藩这样规模的城市,确实应该养的起一些先锋文化的标杆。如果没有city lights,三藩会不会变得平淡无趣?

每次我在三藩起起伏伏的小山路上开车的时候,都在期盼下坡时候的惊喜——有的时候是恶魔岛和其周围冰冷的海,有的时候是海湾大桥星星点点的光,有的时候是泛美金字塔包围在重重大厦之间的层峦叠嶂。加之风和云雾的变化,每一次的体验都是各有不同,却也让人分外沉醉在一种迷离的梦。

倘若雨再大一点,我是不是会分不清春夏秋冬?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三藩的秋天

在一个城市住一轮春夏秋冬好像是一个最基本的标准。每个季节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三藩的春天是初来多雨而后绿茵漫地,而三藩的夏天却笼罩在浓浓的海雾里瑟瑟发抖。终于夏天过去,秋天一扫夏日的寒冷,开始艳阳高照万里晴空,温暖的周末让人觉得舍弃室内的舒适便也值得。

正是秋日好风景。金门大桥清晰可见,湛蓝的海水配上飞舞的战机(上周有飞行表演)。好像我也不再去抱怨为什么野草依然枯黄,每天开过280高速的时候都饶有兴致的欣赏山脊那边的云彩变幻。三藩的秋日是格外迷人的。是一个属于城市的秋天,一个热闹喧嚣却沉迷在阳光的沐浴的秋天。

也许正是大家期盼了太久的秋高气爽,目不暇接的活动纷至而来。看不完的展览听不完的歌剧。翻出靓丽的裙子再也不惧怕寒风瑟瑟。我总觉得这样的日子有些奢侈,无可挑剔的奢侈。几乎踏遍了三藩的大街小巷,吃遍了中西珍馐。夫复何求。

这,大概就是真正生活在一个异国城市的意义吧。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外来务工人员碎碎念

初到湾区的时候,开始学习大家对于湾区的各个区域的通俗叫法——比如,南湾(south bay)、东湾(east bay)、半岛(peninsula)、北湾(north bay),然而对于旧金山大家却简单的称为“the city”。过去的一年,我一直在抱怨南湾的农村生活,虽然很多人告诉我南湾的生活已经是不错的了——在上上周去LA转了一圈之前,我是不相信这句话的。

相比于旧金山、the city,三藩是我觉得目前最顺口的(中文)叫法。前段时间出去晃了一圈,在欧洲呆了一个月,因为醉心玩耍,所以就算手机有网络我在各种社交媒体上也显得过于安静。直到昨天好友发消息问我最近干嘛去了怎么无声无息的,我才意识到,哦,原来我已经安静了这么久了。可是真的没什么好晒的——想说话的人就在对面的时候,怎么会去看手机呢是不是?在欧洲和许许多多的旧友重逢,这是一种非常让人兴奋的感觉——假如没有这些朋友在欧洲,我对这次旅行的期望可能也就没有这么高了吧。

相比于欧洲的古典城市,三藩还是一个年轻的多的城市。但是相比于过于现代化的上海,三藩又略显历史的痕迹。三藩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过多的依赖IT行业。据说在三藩的酒吧里面,你会遇见的除了码农就是跟码农相关的企业的从业人员。而以前三藩是金融城,也是艺术家的乐园。码农和科技新贵们用金钱入侵着这座曾经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或好或不好。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我也是入侵者——每当我在附近的老社区乱转看风景、碰到在维多利亚风格老房子里面住了好几十年的当地人的时候,我都有一种隐隐的羞耻感。曾经,我也是以“外来务工”的身份闯入上海,然后在跟上海老板谈笑风生的时候,他总会忍不住调侃一句“都是你们这些高学历的年轻人把上海房价推高了”。我既不愿承认也不愿否认。然后我从上海的外来务工转成了湾区的外来务工。

immigration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劳动者为了一些什么不远千万里搬家的时候,一定是新的地方有一些吸引移民的地方。外来务工总是困难的——不仅仅是语言和环境的陌生,更多是对一个新的社会规则的不熟悉。这又是每一个移民的共同问题,不论是靠脑力还是靠体力劳动谋得一个饭碗的。或许脑力工作者被本地人抱怨的会少一点——他们或许衣着靓丽,或许文质彬彬,或许深入简出,反正基本就是安静的在城市找一个角落生存着,但是他们和体力劳动者在某一个角度上是一样的——以更低的工资来换取了同样的工作。更低的工资不是指每一个具体的劳动者个体,而是整个劳动市场上由于供给的增加而降低了均衡价格。本地人可以抱怨体力劳动者抢了一些基本的工作——比如饭店服务员越来越多不会讲本地话,但其实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脑力劳动者——只是那些善于抱怨的人不跟他们直接接触更没有直接竞争,有竞争的人又已经没有时间来抱怨。

然而外来务工在某种程度上对本地人来说也是一个共赢的事情——很多产业的发展需要规模经济。如果某领域人才不足够多,那么剩下的人才也不足以支撑这个产业,从而两败俱伤。一个产业发展起来又总会带动相关产业——物流、餐饮、娱乐、住房、购物。这些都是可以预见并且多方受益的。毕竟经济是一个多方互动,谁也难以再回归原始的自给自足的生存方式。人口增长永远是区域经济增长最明显且稳健的标志。

这样想想,我作为外来务工者对于“入侵”的羞耻感便减少了几分。我会想积极的认识当地人,从而更多了解我居住的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我会走出家门(就算不是为了抓pokemon),尝试街角那些屹立多年不倒的咖啡馆和饭店,然后旁听当地人的聊天。很多朋友评论说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西化——我不知道什么是西化,可能因为居住在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国家,所以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本地化。但这好像又是我无论住在哪里都会潜移默化形成的,只是希望贴近本地生活。其实论人口构成,三藩很大的比例都是华裔——其实是一个非常亚洲化的城市。

人生或许会有许多不同的篇章,现在这一篇大概可称为“活在当下”吧。反正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中,也没有什么是安稳而持久的。

Categories
游来游去

SFMOMA Reopen(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SFMOMA,全拼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是旧金山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去年的时候路过3rd st那边,看到了一个SFMOMA的商店却没有看到博物馆本身还蛮奇怪,后面才意识到原来SFMOMA在闭馆重建,昨天(5.14)刚刚重新开放。

第一天的票早早就被一抢而空,我也不是特别想去凑人多的热闹,就老老实实的没去。今天中午打开电脑,心里痒痒的就去看了一下,居然还有下午的票。点点鼠标买好票,打个电话呼朋唤友,然后出门走过去正好——这就是住在三藩城里面的好处啊,突发奇想也不要紧。 就好像以前在上海,经常眨眨眼睛翻翻地图哪里可以去,然后就开心的去了。

其实de young和legion of honor也有一点现代艺术展区,只是比不上SFMOMA这样多了。我开始还在奇怪为啥SFMOMA票这么贵($25),去了之后发现真的是值回票价——我逛了两个多小时大概也只草草看了三层楼,而他们一共有7层...果断回来买了一张年票,下次找个人少的时间慢慢去看,还可以带一位guest进去。

今天人还是很多的,拍照的时候经常要等好久才有一隙可以抓拍的片刻。说起来,我对现代艺术本来是不甚感冒的——有些真的是抽象到难以感受作者要表达什么。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审美的变化,外加开始花心思研究室内布置,渐渐的开始喜欢现代艺术的一些风格。不过SFMOMA还是有些抽象到让我实在是无力理解的作品,弄的我心里痒痒的想再去Fundació Joan Miró看一遍。

其实,逛各地MOMA最不能错过的就是他们的附带的商店,有各种稀奇古怪好玩的东西。比如网上前段时间大热的什么“打开的书灯”,还有各种现代的家居饰品什么的,看看玩玩真的是时间很快就消磨掉了。

不能免俗的上几张图吧。

DSC05826 DSC05825 DSC05806 DSC05798 DSC05771 DSC05765 DSC05744 DSC05723DSC05705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捡到的诗集

虽然最近一直在三藩活动,但是还是有一些一直想去而没机会去的地方。比如今天终于找到时间和理由来一家历史悠久的书店——City Lights Booksellers and Publishers。听名字就是一个很有感觉的地方,城市光线城市之光。以前留意过一些有趣的活动在这里,就大概估计这会是一个类似于诚品那样的书店,可以坐下来慢慢喝茶看书的。结果,我又以东方思维来推测西方生活了。这就是一个书店,一个纯粹的书店,一个不卖任何饮料的书店。

City Lights (城市之光书店)
City Lights (城市之光书店)

这个书店一进去就是密密麻麻的书架,然后随处可见的标示提醒着浮躁如我的都市人:坐下来,看本书(have a seat + read a book)。于是果断收起手机,随手翻起一本书,寻了一个安静的位置坐下。大概是也没想读一本很厚的诗集,于是随手选了一本薄薄的册子。本也没想读完,却没想到一打开就停不下来,然后竟然就坐在那里翻完了,伴随着心中感慨万千。严格地说,虽然这本书被放在poetry那边,但更像是文化记录的缩影,只是用诗歌这种形式来记录罢了。

IMG_3316

这本书的名字是,I am the Beggar of the World, Landays from contemporary Afghanistan. landay大概相当于歌谣,并不一定是用文字(暂不论语言)记录在纸上,而是以声音的形式进行传播和电子记录(这里还要多谢智能手机的发明,很多语音资料得以被很方便的记录下来)。我不是很了解这个书店的定位,粗粗扫了一眼大致以文学书籍为多,还有很多他们自己出版的。直接的感慨就是美国的文化还是很开放的,至少允许人们出版自己的所见所闻。一句题外话,原来只是感慨有墙的存在所以大家翻墙查阅电子资料不方便,上周一个朋友说其实在国内做人文研究也很苦,因为很多国外出版的书籍都买不到、甚至连图书馆里面也很难借到。这样想想,貌似像我这样随便走进书店然后偶遇一本自己可能感兴趣的书,可能也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了。不知道这样的隔阂,到底会造福谁。我们甘愿沉浸于禁锢的思想和快餐娱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