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互联网产业观察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不一样的亚马逊和Amazon

我这篇文章倒不是想给Amazon做什么宣传,而只是借机说一下最近的一些最简单的购物经历,顺便感慨一下制度、诚信的缺失。

可能在国内被各种卖家欺骗惯了,尤其是在淘宝早年的时候,购物一般都是额外的小心的。只是前几天还是不小心上了一次当。要做学历认证嘛,要翻译件嘛,还不能自己翻译,就找了一家很近的翻译公司做这个事情,价格也不便宜,但是想着事情那么多还是花钱买时间吧,于是就爽快的付了翻译费。然后翻译件拿到了,跑到认证地点去,人家却说这个翻译件不符合要求^#%#。无奈啊,只能又掏钱去做一次翻译,哗哗的人民币流出去还是觉得心疼的,毕竟自己赚的钱知道赚钱的辛苦之处啊。而后自然不甘心,去找第一家翻译公司,百般推卸责任,后来直接粗鲁的视而不见。我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跟他们耗着,于是315打个电话,又想到当时是用的信用卡所以也找到了信用卡发卡行,毕竟国外的信用卡消费还都是有保障的,可以在服务不到位、商家诚信有问题的时候通过银行交涉退款什么的。

315自然是两边打个电话说了一遍,然后就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把皮球踢给其他部门。呃,也罢,本来也没指着消费者权益被他们保护。信用卡发卡行自然是态度好的多,一路绿灯帮我调单之类的,但是最后也很无奈,通过银联的交易他们也没有办法退款什么的,只能按照我的投诉做一个不良记录,但商家还是建行那边的,他们也只能反映给银联。这个,也罢了,维权成本这么高的情况下我也犯不着发什么律师信之类的。权当花钱买教训了。

也许是在欧洲太习惯了人们之间默认的诚信,没有什么怀疑的。同时,这几天同样发生在我身上的另一件事则让我觉得实在是太过于鲜明的对比了。8月份的时候在Amazon买了两本英文书,当时怕丢选的还是稍贵一点的运输方式,本来说是预计9月底能寄到,结果现在都还没有收到。忍不住,就给Amazon发了个Email,看看能不能有什么音信,至少能给我个包裹号码之类的跟踪一下嘛。结果很快Amazon就给我回邮件了,还主动的退还了25刀的运费到我的信用卡里面!信中各种抱歉、还说一个月之后再没有收到就可以帮我重新寄或者退款之类的。我只是昨天忍不住小小的抱怨一下嘛,连电话都懒的打,没想到态度居然这么好!

其实倒也不意外,联想到7月份的时候换新Kindle的百般顺利,当时就对Amazon刮目相看。当我爸妈看到我几个电话就很快的拿到一个全新的kindle的时候,那种惊讶啊!是啊,在国内买个东西要是想退货,那难免和销售人员口水交涉一番。哪有Amazon这种顾客为上的服务态度。

除了态度之外,背后更多的是一些诚信问题。还是说美国好了,一系列的诚信体制让每个人、公司都知道违反诚信的高昂代价。信用卡的核心是信用,而不是国内理解的“透支”功能,否则不过是一张简单的贷记卡而已。其实我对招商银行的印象蛮好的,信用卡一直用的很舒服,但是客服也跟我很无奈的承认在国内信用卡机制的不健全和跟国外的差距,我们也只能容忍和谅解。我只是百无聊赖的抱怨了一句,信用卡的信用评分什么的对我们持卡人有这么全面严格的要求,却对商户没什么要求,真的是不公平啊!

联想到最近淘宝商城热热闹闹的“起义”活动,我就觉得真的是不能不涉及诚信体制的问题了。这东西,本科的第一篇论文就论及与此,没想到现在还在这么热热闹闹的上演。我从来都是支持淘宝提高进入门槛的,这才有利于过滤掉一些竞争力不足、打诚信擦边球的商家(虽然相比于完美市场会有效率损失,但这正是信息不对称下我们为信息付出的成本)。很多人不敢去淘宝买东西,我就说一句很简单的,去淘宝商城嘛!至少,不会有什么太多的假货。当然,商城本身的其他问题就不多说了,也难怪最近这么大力的整合凡客等垂直B2C网站。现在,淘宝已经拿自己的顾客资源来卖钱了,可见这么多年的市场培育还是有价值的。

只是,太多太多事情折射出来的都是背后的诚信体制的缺失:人们习惯了有空子就钻、有便宜不占白不占。如果说中国经济增长未来有什么大的阻力,我觉得诚信体制可以算是一个。良好的诚信体制有利于市场资源科学合理的流动,而诚信体制的缺失只会让这个市场越来越“柠檬”,资源的配置被扭曲、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被大幅增加。虽然诚信体制对于越小的经济活动越关键,但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底层微观经济活动诚信的缺失,必然可期宏观层面的更多问题。

至于为什么我说“亚马逊”不是Amazon,大家可以搜搜最近卓越亚马逊的新闻,貌似也有诚信危机啊!果然,什么国际公司到了中国都是难免“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不过,至于华尔街,那就另当别论吧。少数聪明人认为自己可以玩转地球,自然有童话破灭的时候。

Categories
互联网产业观察

怎能寄希望于不染青莲

我还是没忍住,索性说说对于百度最近被各种攻击的一些看法吧。

前段时间打开电视,习惯性的就调到CCTV 2 去了。我说过了,我还是经常看CCTV的,毕竟上面很多信息还是有用的。在我已然被隔离了一年不知道这些热播的电视剧说的是什么的今日,打开电视调到CCTV或许并不是一个坏选择。

然后很意外的看了很久对于Baidu的批判。虽然稍早的时候在网上看到大家说起这个事儿,但是还是抵不上自己看一遍来的深刻。貌似,前些年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报道。怎么,旧闻重提?

实话说,我原来是不用百度的,因为觉得上面的信息太繁杂,一个个辨认起来太麻烦,有的时候还是google更符合我的习惯。这就像开始的时候我是有点不信任淘宝的,因为淘宝上各种劣质品我未能幸免的被忽悠了好几次。但是现在我还是整天上淘宝买东西。为什么呢?因为淘宝商城确实是有很多好东西的,再说现在不是还有一个东西叫做“退货保险”么?怕什么!

说到百度,对我来说和早年的淘宝并无二致。这都是中国的互联网大环境在那里摆着的结果。你能指望一个企业来承担所有的社会责任吗?总是期望企业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真的公平么?为什么没人去要求工商部门更细致的监管?如果这些甄别信息的成本强加在一个企业身上,那么我们能期望的唯一结果就是一个更没有效率的搜索引擎。人家总是要养活自己的是不是?羊毛总得有出处。在经济学上,有个词儿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市场失灵 (market failure)。说的就是一种类似于“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当甄别信息的成本太高的时候,我们只能漠视劣质品充斥市场。

我还说说淘宝吧。记得当年第一篇正儿八经写的论文立题便立于机制设计,说的是淘宝各种交易机制为什么、在什么程度上有效。当年淘宝商城刚刚推出来,最大的区别就是进入门槛的提高,所以我写起论文来也很容易,一个机制设计上的改变就足以把劣质品驱逐市场。经过时间的检验,我感觉淘宝商城的认可度确实越来越高,也给予了一大批诚信的中小企业低成本进入市场并进行产品推广的平台。譬如我很钟爱的衬衣品牌:鲁泰。原来的时候要买鲁泰好不方便,要去实体店。去了跟营业员一聊来的都是回头客,因为鲁泰主要是做出口的,国内市场广告偏少,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东西。再者它价位也确实有点偏高,很多人可能不觉得衬衣值这么多钱。最近发现鲁泰出了一个低端品牌(虽然不是我最钟爱的格蕾芬……)挂在网上卖,物美价廉啊!一下子很爽的买了很多很多东西,家里人也都很满意。所以,我对淘宝商城总是蛮欣赏的,这样的一个平台确实造福了很多中小企业和消费者。

现在回头看当年的那篇论文虽然稍嫌幼稚,不过分析问题的出发点我还是觉得蛮好的——首先要给定的是一个噪音很大的市场,各种优质品、劣质品混杂,有效的信号传递实现起来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合理的机制设计是在保证信号的一定传递水平下、最小化社会成本的机制。这里的社会成本更多的是一种和市场上信息是完全的理想状况相比下、效率损失上的概念。毕竟,制度都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则需要用一个机会成本的概念来衡量和审视。

回到百度。作为一个企业,它的价值在哪里呢?当然,这里立足于我自己的价值观,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决于其创造的社会价值。简而言之,我们可以接受完全没有百度的日子吗?(假设没有其他的完美替代品)。如果有比百度更有效率的企业,那么显然的它早就占据市场了(剔除各种制度因素和进入壁垒)。百度固然不完美,但是它竞价排名本身的机制并不见得有错。

刚刚看到周涛的一篇文章:《科技日报》关于搜索信息规范与公平性的采访。他的大多数观点我还是赞同的,虽然从技术/算法角度出发的意味很强。我先承认一点很无耻的,相比于公平,经济学更关心效率。当然在效率的定义上我们可以考虑进去公平的因素,这里可能就牵扯到一个社会效用函数的问题:你怎么来衡量一个社会的效用?简言之,你觉得什么是公平的?行为经济学从个体的角度出发有一些涉及“公平 (fairness)”的模型,大致的做法就是在个体的效用函数里面引入一个项来考虑别人行为给自己带来的效用,有点从“外部性”角度出发的感觉。那么对于百度,如果我们假设它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经济个体),那么当外界对它的质疑真正影响到它的收益的时候,自然它会选择一些新的做法。所以从我的角度来说,开发新技术或者更简单的实施新算法(譬如周涛提出的个性化搜索)固然重要,但是这样的运营的成功大概是远远离不开一个合理的机制设计的。

最简单的机制设计理念从我的角度而言可以追寻到科斯定理,在这里或许可以阐释成不同的“物权/收益所得权”分配会造成最终结果的效率不同。这里这么说科斯定理,前提的假设自然是交易成本是存在的。在一个噪音很大的市场,交易成本非但不能被忽视、而且要足够的重视起来。现在我们所面对的互联网市场或许就是这么一个噪音很大的市场。可用的信号诸如信誉也不再一如既往的被人认可(譬如蒙牛的三聚氰胺、山西陈醋的勾兑),新入市场的个体更加是难以建立自己的信誉。那么,怎么能期望不通过机制设计就获得一个相对而言有效率的市场结果呢?

我并不是一味的鼓吹机制设计的重要性。从百度来说,如果他换算法,自然就是对市场机制的一种改变。只是除了算法的改变,还有一些其他的机制设计可能可以被实行。只是百度面临的问题不像淘宝那么直接(后者背后有具体的实物交易),所以我一时还真不知道什么样的机制对于百度这种状况是最佳的、又有什么措施是实践中可以实施的。有些东西或许真的要等待实验结果。

最后,还是说一句,别一味的指责百度了,这不是它一个人的错……就像我们去买地摊货,回来发现不好用或干脆不能用,你会第二天去找城管说立马给我取消这个夜市吗?毕竟还是有需求有供给的。如果大家都不是抱着占小便宜的心理(譬如那些搜索“信用卡套现”的,自己就明知违法吧?),那么很多时候提高警惕是可以防止被骗的。还有,新闻报道为了吸引大家眼球往往是非常有选择性的采取个例。极端个例当然是值得我们警示的,但也不用一拍子拍死所有人哈!在这个混乱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本身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和理智,不要太贪小便宜。天下怎么会有那么多免费馅饼呢是不是?我原来就很喜欢看淘宝社区的防骗技巧,蛮受用的!毕竟人多力量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互联网产业观察

也说“从众”

前几天看到张智勇(校友+学长,专注于电子商务)博客上的一篇读书笔记——再读《社会性动物》,让我突然间有些感慨。他讲了一个很经典的社会现象:从众。

我在看《社会性动物》,里面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是: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别人的信念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从众==
第一章说的是社会心理学最知名的理论:从众;从众是有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

为什么突然间对这个问题这么感慨呢?主要是联想到前些日子的新闻,比如武汉大学樱花盛开游人如织上海世博会试运行大混乱等等,无一不让人感慨中国之“人口众多”。当然媒体上的报道还是比较要面子的,不会说的这么露骨。只不过,连“围观”这个词儿都能这么火,我们又何必否认社会上这么普遍的从众心理呢?

那么我们日常中见到的从众现象又有哪些呢?学长的博客里面举了一些例子:

我曾经在工作中下意识的使用过从众的理论,比如说在网站改版的时候,大家知道,网民通常会反对的,这时候,如果我直接发一个公告,后面肯定一堆人骂……所以,如果我现在来做这个事情的话,可能就会稍微改变一些,首先,我会让意见领袖在公告下面支持我,这样,很多人就会想,那谁谁谁都说好,那就一定好,之所以我觉得不好,是因为我根本就没发现其中的美好吧?此外,我还会争取用事实说明改版到底为什么好,再加上我本身的公信力,把“好”内化到会员心里。

购物网站里面的销售排行榜,也都是基于从众理论的,所以他的使用还是很广泛的。我基本上想买书的时候,都会去新书排行榜看看……

说到这里,如果你是个喜欢标榜特立独行的人,那么是不是突然间发觉自己的很多行为是不是已经习惯了“从众”呢?我们上豆瓣去看书评、上电驴去下载最热门的影片和游戏、上校内(人人网)去看那些被人转过来转过去的热文,这一切不都是一种从众行为吗?可是为什么,我们会这么选择呢?学长的文章中提到:

从众的动机不同,一种是在想获得奖励、免受惩罚,这可能是社交或者物质意义上的,比如不让别人觉得自己傻,举个例子就是大家都骂XX网站,你要是不骂会不会显得不合群啊、无知啊?(这事情总发生,一般这时候我就闭嘴);另一种是想获得恰当行动的信息,比如说你不知道什么数码相机好,就看别人怎么说;在这里, 我觉得,口碑营销的基本立足点就是社会心理学上的从众理论。

我们单说后一种行为。我比较依赖的网站有几个,其中一个就是“大众点评网”。因为总有朋友聚餐之类的活动,大家还都喜欢尝个新鲜,所以一般我都会先去大众点评网看看哪里有什么好吃的,然后直接打电话订好或者查查路线直线前往。其实在大众点评网,我作为一个浏览者,所看到的仅仅是一些去过的人给出的评价,有好有坏。但是一般说来如果这家不好,很少有人勤快到上网之后再来长篇大论一番——除非它不好的过分了值得上网去骂骂。所以大多数看到的还是正面的评价,当然也不乏一些“枪手”。可是我为什么会依赖大众点评网呢?很简单,信息不对称。

举了例子,你刚到一个旅游景点,也没有当地的熟人来带着你玩,那么你会去哪里吃饭呢?设想一种极端的情况,当地只有一条美食街,所有的饭店都在这条街上。那么你难道会一家一家的尝,直到找到满意的为止吗?当然不会。我们一般会做的就是去各个店门口看看里面有多少人,然后选择一家人最多(或相对较多)的,进去吃。这里我们暗含着这么一个假设:如果他家的饭不好吃,就不会有这么多人都受骗了,所以集体行为一定是理智的。

这个例子是不是越看越眼熟呢?想想你家周围,是不是有新的小吃店刚开业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排长队去买所谓的“掉渣渣烧饼”、“武汉鸭脖”?难道你就没有发觉,其中很多人都是店家请来排队加塞的吗?再想想IPOD每次出新品,是不是都会看到一则新闻“忠心粉丝凌晨开始排长队”呢?

我们再回到信息不对称。因为信息不对称,所以如果你随机选(比如扔骰子、抛硬币)之类的,那么就会有很大的风险。或者,你一定要选到一家很好的店,所以只能挨家挨户去实地考察,这无疑是很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搜寻成本过高。于是乎为了降低风险或者降低搜寻成本,我就会先去网上看看别人的评价。这一点很像“声誉”机制,只不过大众点评网把我们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声誉放到网上了,让大家都能享有这些信息。我一直认为“声誉”机制的存在是一种有益的,对买卖双方都有益处。一方面,买方降低了搜寻成本;另一方面,卖方可以保持市场中的良性竞争,让那些不法商家退出市场。事实上,这正是我去年冬天一篇论文通过一系列委托-代理模型证明的第一条结论(其实我后面还说到,我们为保持这种声誉机制实际上是付出了隐性成本的,正所谓“声誉溢价”)。

好了,暂停“学术营销”。我只是想说明,从“降低交易成本”这个意义上,从众心里是一种基于生活经验的理性选择,在现实中它也是一种理性利己的行为。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营销专家们开始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特点,制定销售战略。当然广告并非是不好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广告是一种商家“可置信的承诺”,因为如果没有实力他是不会下血本做广告的。然而,博弈论中对于这种例子的分析有些太过于简单,当考虑到动态策略的时候,或许我们才会发现营销专家们的高超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经济学还是社会学,都提供了看待这种现象的一种角度。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社会学越来越吸引我,他的很多想法都是和经济学很近,却能提供一个新鲜的视角的。

回到营销。无论怎么说,营销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的心理。前段时间看了一篇纪实小说,很震撼,是慕容雪村的《卧底传销23天》。摘录几段:

我不禁感慨:传销真是浪费生命。我们生活在城市中,却完全与世隔绝,不能与当地人接触,不 能读书,不能看报,不能看电视,除了每天两堂洗脑课,上午半小时,下午半小时,其余时间全在无所事事地闲逛。

很多自负聪明的人就是这么被骗的:听着他们似是而非的歪理,一天比一天糊涂;听着他们的恭维,一天比一天自大。再加上宗教般的仪式、军队般的纪律、日日灌 输的谎话,再坚定的人都会动摇,从怀疑到茫然,从茫然到相信,从相信到狂热,一步步落入彀中……他们每天都吃不饱,也不敢吃饱,传销团伙内有个愚蠢之极的说法,他们全都深信不疑:每天吃多少米、吃多少菜,全是国家规定的!

以前我很好奇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沉迷传销,后来渐渐明白:原来谎 言真有无穷的魔力,只要坚持说谎,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再坚强的人也会动摇,再荒谬的事也会变成真理,不仅能骗倒别人,连自己都会信以为真。去上饶之前,我自恃有点阅历,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决不会被洗脑,现在不敢这么说了:我在里面只有短短的20多天,而且别有用心,时时都要警惕,所以才能保持清醒。如 果时间再长些,把我终日浸泡在谎言之中,所见无非恶人,所闻无非歪理,我会不会变成一个狂热的传销徒?天知道。

所谓传销,利用的不过是一个人沦落在一个特殊群体中,被日日夜夜的洗脑的过程。在这么一种特殊的环境下,你必须选择“从众”,于是乎久而久之,连自己都对“众”的观点深信不疑了。想想也是,“病毒营销”利用的不也是人们的这个特点吗?想当年开心网的邀请好友策略,很多人说“收到第一封邀请加入的信不以为意,当连续收到第二封、第三封,突然发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邀请自己的时候,怎么能不对这个东西好奇?”。营销所利用的,无非于此。

其实,说到“点评”,在经济学上更倾向于认为是“口口相传”。很多研究市场行为的对此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探讨,刚看到的一篇是Michael老师的Impact of Online Consumer Reviews on Sal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roduct and Consumer Characteristics (原文在这儿)。这篇文章有很多结论,但是我感兴趣的是他对于“长尾理论”的证明——评论会更显著的影响那些互联网使用经验丰富的用户,使他们关注并不是那么热门的商品。此外指出了一点很有趣的事儿:线下的促销会降低线上评论的效果——我感觉就是如果网上说A里的蛋糕多么多么好,但是到了蛋糕店发现A里隔壁的好利来在促销,他家的蛋糕看起来也不错,那么我就有可能转投好利来了(事实上我经常这么干)。不知道为什么,我近半年总是在接触管理学和marketing science之类的文章,很多时候自己写论文去找参考文献,到最后看着zotero或者bibtex列出来的文献列表,恍然间有种错觉——大半都是商学那边的。或许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我接触的电子商务比较多,所以就算是从经济学的视角去看,也会不由自主的考虑到一些营销的问题。同样不知道为什么的是,很意外的发现Michael老师研究的东西都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不是有句话叫做“当你发现一个东西很有意思,兴致勃勃的去研究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被人研究过了”吗?说实话,此时我不知道应该是欣喜,还是郁闷了。不过看看结论,印证一下一些想法和直觉,也是不错的。所以我也甘愿做一个“布道者”了。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说点生活中的经济学——买菜

这个题目起的真的挺俗的,不过我也想不出更好的题目了,就借用茅于轼老人家的《生活中的经济学》吧。

今天要说的是非常平常的一件事,买菜。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总得有原料啊,所以必须买菜(挺废话的)。不过不买不知道,真正隔三差五买起来才知道家庭主妇原来是这么有学问的一项工作。原来一直不理解为啥老太太们喜欢比较不同超市的海报,然后东买点西买点。现在才明白,原来市场竞争并没有使得各个超市的价格达到完全的一致,由于地理位置、货源等等因素,各家的不同商品之间还是有不小的差价的,从而吸引不同的消费者,各自赚取一点垄断利润。这个,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最最简单的“差异化竞争”,换个时髦点的词儿就是“蓝海战略”。

买菜买多了就知道,最好的买菜的地方绝不是超市。超市里面的菜普遍不够新鲜,而且包装好的菜价格贵的离谱。所以日常饮食所需的菜还是得依赖菜市场。我每天可以去的菜市场大概有四五处,有的稍稍远些,有的近一些,有的正规些,有的凌乱些。然而买了一些时日,就发现这些菜市场之间的价格还是相差不小的。比如春笋,在一个小区小路边上就是3-4元一斤,而到了一个社区菜市场就能买到6元,几乎翻了一倍。同样的还出现在香菇身上,超市里的香菇大概4元,路边卖的也差不多4元,但是社区市场里就能卖到6元以上。但是同样的黄瓜西红柿茄子这种日常菜,路边和社区菜市场价格几乎没啥差别。当然你可以怀疑说社区菜市场的菜是不是质量高一些啊?但在我看来也没啥区别。那么为什么这些菜贩们足以成功的保持这种差异化定价呢?或者称之为经济学上的“价格歧视”呢?

首先就是地租。说到这个词儿大家别觉得一夜之间回到解放前就好。“租”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含义可深可浅,我这里就指的摆摊位的租金。在社区菜市场,毫无疑问租个摊位要比你在马路边摆摊贵一些。但是也有好处,周围居民每天必去、人流稳定,再者不用担心被驱逐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区菜市场里面的小贩们成本要比路边小贩高一些,所以价格贵一些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居民们都知道路边小贩东西便宜,那他们还会去社区菜市场吗?又为什么黄瓜等家常菜各处差价无几呢?

这就要说到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概念。对于黄瓜等常见菜,经常买经常吃,超市上的海报也会经常登出来促销信息,所以大家对价钱大致有数,社区菜市场的小贩们也不敢漫天要价。但是对于春笋等不是每家都会买的菜(仅限北方),很多人偶尔买一次两次也不会太关注价钱变动趋势,所以就算贵他们也觉得应该就是这样吧。用博弈论的角度来说就是他们的耐心程度决定的“贴现因子”高于小贩们。这就是由于小贩们拥有春笋实时价格的“私有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导致买菜者为之付出的“信息租金(information rent)”,后者成为小贩们的“超额利润(premium)”。多简单的一个事实道理啊,就足以解释信息经济学中这些重要的概念。

那么我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应该如何最优化我的选择呢(即经济学中的“最优规划问题”)?很显然我需要考虑时间、价钱、质量(菜的新鲜度)等等因素,他们都在我的“效用函数”(utility function)里面。而我所能决定的就是去哪里买,也就是买菜地点是我唯一的“选择变量”。我之所以指出时间因素,是因为需要说说“交易成本”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把所有市场的所有蔬菜价格信息都查一遍,然后选择最物美价廉的买。但是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如斯的话我有着很高的“交易成本”,这里体现为时间,它决定了我要降低我的“搜寻成本”。如果简单的把时间作为一个“约束条件”,比如每天一个小时,那么我就不一定可以达到"全局最优解"(first-best),而只是一个局部最优(second-best solution)的甚至可能只是边角解(corner solution)了。所以,考虑到交易成本,我最后的选择就是固定的去一家买菜,离我比较近价格也比较适中。

那么我的选择为什么是一家呢?这里就要说到“声誉”和“消费者忠诚度”的问题。毫无疑问,我选定了一家之后我对他家的东西信任度就要高于其他的家,他就有可能利用我的信任赚取超额利润。对我来说,或许被他多赚一星半点也不要紧,因为我对价格不是特别的敏感,而且每天都买的话变动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重要的是,我降低了我的交易成本,使得我的时间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到别的事情上面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都市白领宁愿去超市买菜的缘故吧,一则价格不会太离谱,二则质量稍稍放心些,三则环境也好些。其实对于卖家来说,他更重要的是积累“声誉”,因为若有一次价格要得过高(道德风险)而我日后跟其他家比较的时候发现了的话,那么他就会永远的丧失我这个顾客(博弈论中的“触发策略trigger strategy”,或者叫“冷酷策略”)。所以,考虑到长久的利润,他是不会漫天要价的(无限期动态博弈均衡)。

好了,说了这么多,很多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就全融在里面了。经常有人给我说“经济学就是骗人的”,我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说。只是我觉得,它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比如著名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一书作者范里安就曾经在买电视之前做了一个很漂亮的model,决定了他购买电视的最优时机和策略选择(就像我们国内是平时买还是等到五一十一促销买)。用好了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至少对于生活来说,多少还是有些便利的。

p.s. 今儿下午听了斯坦福一professor讲的“健康保险选择”问题,联系一下美国前段时间的“奥巴马医保改革议题”通过,确实感触到学术界对于实体政策制定的帮助。如果认为经济学是骗人的,那么没有经济分析、国家政策只是盲人摸象,就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