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亲密关系中的心理咨询模式

前段时间见了一位老朋友。人到中年,经历了婚姻重组,整个人好像也被打碎重新拼起来一样。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以为人家都会充分地享受单身生活,毕竟也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结果没想到几年没见,新的人生伴侣已经就位。

这一对儿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大部分我见过的亲密关系(包含但不仅限于婚姻,恋爱,甚至暧昧),多少都是相似多于相异。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一直觉得大部分人走入亲密关系都是因为共同的回忆,然后这种穿越时间的共鸣将两个人紧紧地绑在一起。这一对儿却是不太一样,两者在前半生并无任何交集,然后也找到了舒服的相互支撑模式。女方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她与生俱来的倾听技能。她会温婉地问问题,引导他人来思考一些人生中举棋不定的决定。和她聊天就像和心理咨询师(英文为Therapist,亦有治疗的意思)一样,只会让人慢慢释放压力。男方属于挺骄傲的那种,显然对自己要求过高就会产生无数的心理负担,这时候两个人相处变成了心理支撑就很重要了。

不知不觉的,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在亲密关系中寻找的不再是相互依存,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他们开始寻求理解,寻求倾诉,寻求平静。沟通,无论是语言上的还是行动上的,都变成最为重要的情感支撑。当然,年龄的增长往往也赋予人们更多的宽容性,有足够的力量和独立性来理解与自己不一样的世界与人际。

一方面是为朋友找到一份舒适的亲密关系而高兴,另一方面也是启发了我亲密关系到底可以如何帮助身在其中的个体。这种相处模式变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彼此启发,彼此扶持。两个人都可以真实地活出自我,同时在亲密关系中达到另一层面的均衡,自然也颇为稳固。

有一说一,单向的Therapist模式是不可持久的,还是需要互动。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积极心理学

继续昨天的公开课话题。除了数学,最近还在看的就是心理学。也是哈佛的一门非常受欢迎的公开课,名字翻译得有点哗众取宠,Tal Ben-Shahar讲授的《幸福课》,其实更贴切的翻译应该是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youtube等都有视频,很好找到。这门学科基本就是在说,人们如何会觉得更加幸福快乐,而我们如何更好地认识自我感受。

说实话,这门课有点长。不知道是这门课面向本科生的缘故、教师本身演讲固有的煽动性,还是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普遍问题,我觉得从逻辑体系来讲,它还欠缺一些严密。很多理论仿佛都是来源于直觉的,然后做一个似乎有道理的实验,就可以证实或者证伪了。最近若干年有不少心理学实验(尤其是在实验室里面的小型实验)事后翻车的例子,让人对这套逻辑难以完全信服。不过基于人类认知事物的本性——尤其是对自己并没有那么熟悉的领域——我们是倾向于轻信符合自己固有直觉,而对挑战我们直觉的理论会百般苛刻。鉴于无数次数学可以用严密的推导打脸我们的直觉,任何学科其实都不应该失去基本的批判性思维。

基于上述原因,我是抱着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来看这么课的,否则这就跟宗教传道没什么区别了。里面多少还是有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可以拿出来讲一下。

  1. 人们对快乐的感受。基本上的道理就是,我们本身有一个长期的快乐基准线(baseline),然后短期的快乐水平围绕着这个基准线波动。课中的例子是获得终身教职(tenure)前后的调查。对于美国学术界的助理教授们来说,能拿到终身教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整个激励机制设计的最终目标。调查显示,在拿到tenure以前去调查马上要经过评审的人,如果他们拿到或者没拿到会有什么感受。很一致的答案就是拿到会在接下来的人生中一直开心上天,没拿到则会伤心欲绝。在评审结果刚出来的时候,再去调查这些人,果然拿到的很开心没拿到的很伤心。可是过了几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这种短期冲击几乎消失了——事前快乐水平比较高的人无论拿没拿到还是很快乐,事前就不快乐的人就算拿到了tenure也没有一直快乐下去。这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确实无论是从自身的经验还是听到的故事,天大的事情,在刚发生的时候总会深深的影响个体。时过境迁,人们最终还是会回到日常。
  2. 自我暗示很重要。人其实是个很奇怪的动物,有的时候活在信念之中。这种信念有可能是基于宗教信仰的,也有可能是基于价值观之类的。总之,人需要依靠环境给予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而最终实现一件事情还是依赖于自身坚持不懈地去做这件事情,这里就有了自我暗示的角色。
  3. 亲密关系。和我看到的其他心理学或者社会学的发现类似,主要是1)认清感情和事业一样,是一个锻造(cultivate)而不是发现(finding)的过程。没有天造地设的工作,自然也不会有浑然天成的爱情。2)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友情,人和人相处不可能没有矛盾冲突。学会积极面对矛盾和处理冲突,才能经营有益的感情。3)感情、尤其是爱情的确立,并不是一个盖章确认(validate)的事情,而只是一段相互了解的开始。一个你很欣赏的人愿意和你相处,只是更了解彼此的开始,而不是即刻证明你本身有多优秀。一段健康的感情意味着彼此的坦诚以待和相互关心,这才会真正增加人们的安全感。4)积极的互动模式。被自己爱着的人否定是极其痛苦的,而被自己所爱之人鼓励则是非同凡响的。好的感情需要彼此鼓励的互动模式,而不是善意的敷衍(nice but passive reaction)。
  4. 自尊(self-esteem)。感觉中文的自尊和这里英文并没有对应的特别确切。Self-esteem更多的有一些自信的成分在里面,大意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同。自尊在这里被分为三类:依赖型,独立型和无条件型。依赖型就是对自己的认同强烈来源于他人的评价、习惯性地去把自己跟其他人比较,这也是我们最普遍看到的。比如考试分数,比如亲友的评价,比如各种奖章荣誉之类。有趣的是,依赖型Self-esteem可能会展现出不同的样子,比如极度的自傲和自恋。正因为自我认同不足,所以披上一些看似坚硬的外壳来伪装自己,而且很可能是一种在非常自信与非常不自信之间不停摇摆的状态(即稳定性很低、方差很大)。独立型则更进一步,可以开始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比较,不那么依赖于他人。无条件型则是进入了一种更高的境界,做事情只在于动机本身,过程便是自我实现,结果和评价完全不重要。这三种境界的划分还挺好玩的,虽然是渐进的,但是更有可能是每个人同时在各个层次有不同比重,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5. 心理咨询和写日记等等对话的方式,其实和一段坦诚布公的感情一样,是一种基于真实的对话。谎言的心理成本是巨大的,人终归还是希望活得真实。

我对于这门课最大的疑虑可能就是过于处方化(prescription-ized)的针对各种问题的解决方式,大致包括锻炼、养成习惯、冥想等等。心理学能划分、解释这些东西已经很不容易了,还可以开出具体的处方,实在是有点自负了。很多假设不过是有几个相关的实验来佐证,而他并没有批判性地引用那些负面的例子,多少我是觉得信息上有所偏颇的。当然回到人的认知本性,去年nips的时候,Celeste Kidd说他们研究发现人是很容易建立信念的,所以我还是保持这种将信将疑的态度吧。能有一种框架来分析自己固然是好的,却也不见得是真理那样。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社会学角度的爱情与婚姻

最近读书和获取的知识很杂,大概是本科以来最广泛地涉猎一些自己不甚熟悉的领域。社会学除了跟经济学联系的那一块儿,我其实并不是特别熟悉。最近试图学习一下一个新的分析角度,就开始看了一些简单的社会学的东西。

比较有意思的是社会学对于爱情和婚姻的分析角度。很多人说到爱情,第一反应就是心理学,因为是人和人之间的互动。而从经济学的角度,非常冷冰冰的,爱情不重要,婚姻就是一个合同契约,写明了利益共同体和风险分担。社会学在这个话题之上居于两者之中,而某种程度上更像组织学——从人类本身是社会性动物这一角度,来看待为何爱情和婚姻会发生,为何以这种组织形式出现。

我并没有系统性地去学习社会学对于两性关系的分析。零零散散地看了一些论文和讲座(主要是复旦大学沈奕斐老师的)。学而不思则罔,有些共鸣之处,做一些简单的笔记。

首先有个角度很有意思。爱情和婚姻是社会文化的体现。比如以前流行的琼瑶小说,大家要看的就是门不当户不对的逆袭,爱情作为一种挣破传统枷锁的力量。以当今的眼光去看,很多剧情和三观设定不免过时,然而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爱情的期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女性在社会分工中的改变(比如女性大规模地读书、工作),很多既有的爱情和婚姻的设定已经不再适用,而文化却有着自己的滞后性。这可以从代际之间的观念差别看出,亦可以预期,我们与我们的后代之间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更有趣的是,这种社会经济对于个体角色的影响,在性别之间体现了极大的差别。男性相对来讲,受到的冲击小一些,可能只是以前通过体力现在更多通过脑力来劳动。女性则在受益于经济独立的同时,对于爱情和婚姻产生了不一样的需求。比如,我们现在很少听到依靠爱情来打破故有约束,某种程度上社会已经变得更为自由。比如,我们不会再去羡慕梁山伯与祝英台,因为女性完全可以接受全面的学校教育,和梁山伯自由恋爱。我们不需要借助爱情的独特力量,就可以达成自己想要的很多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讲,爱情曾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而在一个越来越开放和包容的社会,爱情的“放大”效果是在逐渐消亡的。在这种情况下,爱情回归本质,成为两个人开始相互熟悉和交往的促进剂,成为了婚姻的第一步阶梯。社会学在这个议题上有很多研究,从流行文化到经济基础,两性之间的进步和差别一清二楚。

从爱情到婚姻并不容易。我们某种程度上,希望爱情不要物质化。越是跟物质无关,爱情仿佛就越纯洁越高尚。但是当我们面对着日益攀升的房价,当劳动收入已经不足以改变大部分人的阶级的时候,可以恋爱却不可能结婚就成为了一个现实。我觉得“热恋冷婚”这个词特别贴切,它如实地反映了爱情和婚姻对于伴侣需求的不一致。如果一个人只按照对于爱情的需求去谈恋爱,那八成是没法走入婚姻的,因为我们对于婚姻的需求和爱情差的太多了。我们希望谈恋爱的时候那个人天天陪着,而结婚之后如果对方不出去上班赚钱还经常控制你的人身自由,这婚姻怕是要崩的。同样的特质,在爱情和婚姻中呈现出来的竟是不一致的价值判断。从这个角度看,能从爱情走到婚姻的,在磨合过程中没有崩塌的,一般都是相对来讲差别没有那么大的。激情、亲密和忠诚,一步一步的推进,考验的是不同层面的特质和匹配。这也是社会学分析很厉害的一个地方,把抽象的爱情和婚姻关系拆解开来,寻找最本质的需求匹配。

如果走入婚姻,那么婚姻的稳定又靠的是什么呢?很多人觉得婚姻是一个稳定的支点——所以我们希望对方尽可能的不要变化,自己也不要变化,然后就可以在一个地方白头偕老。这自然是最好预期的。其实这里我觉得有一点很危险。人越是期望在这个变化中的世界找到一个不动点,那么一旦出于各种原因这个不动点变化了,那么整个世界是不是就要坍塌了?比如,一个不可控力夺去了我们的伴侣,难道我们就真的只能寻死了吗?按照小说里面描述的,是的,殉情就是这么来的。

事实是,可是人不可能不变化,所以我们退而求其次,希望大家变化的方向是一致的,这样还是可以白头偕老。如果变化的方向不一致,那么婚姻就可能需要一些别的条件来约束或者支撑,比如物质,比如经济,比如家族,比如法律,等等。甚至,虚无的“缘分”(例如基于生辰八字的配对),也是可以支撑下去的基础。抑或,我们干脆接受大家都是在不停变化、未来世界不可预料这一事实,然后两个人达成共识,所需要的是一个无论世界和个体怎么变化都会存在的东西,比如快乐,比如精神共鸣(包括好玩)。年轻的时候,可能牵着手去看星星就足够快乐了。年龄稍长,可能两个人有了自己的家会很快乐。快乐并不是一个单一定义出来的东西,而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快乐却可以是一直存在的。

对于个体来讲,为什么还需要爱情和婚姻呢?尤其是在很多婚姻的原有功能都可以被其他社会性服务替代的时候。我觉得有一个角度很好玩,就是亲密关系教给了我们如何跟更不一样的人相处。我们最舒服的可能就是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因为各种观念相对磨合。一旦遇到另外一个人,他们有着不同的原生家庭和生活观念,那么这里面的冲突就变得很有意思。我们一开始都是逃避的,因为这样子的冲突会让我们觉得不舒服。然而随着一步步的前行,亲密关系教会我们去如何接受不一样的其他人,建立同理心,从尊重到适应,这其实是人作为一个社会性动物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一课之一。一般朋友其实很难教会我们这一点,因为大家多少还是相敬如宾的。比如我特别不喜欢别人讲脏话,可能朋友讲讲我也就忍了,毕竟不是天天听。如果是自己的伴侣,有这么突兀的缺点,我可能早就炸了。亲密关系才是我们真正要踏出超越友情的界限,去学习如何在一个新的关系中,取得共赢。当然,共赢不是没有成本的,往往这个成本还很巨大,因为我们要学会放弃很多,才能去接纳新的东西。放弃其实是很痛苦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爱情和婚姻都是我们为了实现一个新的、与过去不同的目标,而不得不磨练和放弃的现有状态的过程。那这里面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动力,而动力的强大与否一般取决于自己是不是知道目标,换言之,知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上学的时候,大家的目标很单一,我们就是要考上大学,而考大学就看分数,所以分数就成为了唯一的阶段性目标。动力有了,我们就可以放弃很多其他的,比如颜值(省下化妆和健身的时间来学习),比如美食(与其花几个小时做饭,不如随便点个外卖),诸如此类。亲密关系中,我们一般也在寻求一样其他途径无法得到的,或者成本极其高昂的。比如,孩子,现代医学技术可以试管婴儿,而一系列的从育婴到教育一条龙服务,足可以取代伴侣在育儿过程中的很多角色。可是这里面的经济成本甚至个人的时间成本是非常高昂的,毕竟要去通过其他手段来弥补伴侣的角色缺失。比如精神共鸣,我们可以聚三五好友,引吭高歌,然而这很难时时发生。伴侣的存在,有时候扮演的是一个常在身边挚交好友的角色,来抚慰我们心中的那一丝需求。我们看到每一对夫妻可能都是不同的,原因就是他们可能从婚姻关系中寻求的是不同的东西,对他们来讲,通过其他渠道和手段难以获得的东西,从而达成一种稳定的结合状态。

这世上有谁真的是完全不可取代吗?其实很难了。只是取代的成本可能异常高昂,或者需要极高的代价去搜寻。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帮我们降低了很多搜寻成本了,即便于此,我们还是有太多的特质是难以轻易观察到的,更何况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对于伴侣的需求其实也是在变化的。这个问题上,很可能,并没有人可以得到最优解。就像一个线性规划,最后一般就是落在某个交点上,毕竟各种约束太多了。到这里,好像更多的就是经济学的一些观念了,毕竟有个笑话嘛,一个问题一旦可以重写为最优化问题,经济学家就知道如何求解了。聊以自嘲。

好了,啰嗦了这么多,只是我试图去理解爱情和婚姻存在的一些基础,无论是生理的、心理的,还是社会的、经济的。这并不能告诉我如何找到另一半,也甚至回答不了一个问题,我需不需要另一半,毕竟我天性是喜欢不确定性的。每个人还是要去亲自尝试,或对或错,然后做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选择。有些人相对幸运,很快就找到合适的了。或许我在这方面运气欠佳,但也不愿盲从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