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从信息经济学说起

有的时候有些事儿真是神奇,稍稍可谓殊途同归。记得原来的时候刚刚接触经济学,就对“信息经济学”这个颇为新潮的词儿感兴趣,有点一厢情愿的认为它和计算机、互联网联系紧密。可是真正接触,却发现原来不是那么回事儿,好不容易从那堆复杂的框架中解脱出来明白它在解决什么事儿,又纠结于那些公式中了。

而后,委托-代理框架反倒成为了我分析问题的常态,或者说有严重的路径依赖。有种本末倒置的感觉,毕竟这只是一种工具,而不完全是看待问题的一个方法。这点需要纠正,来源还应是客观的经济运行本身。不过,希望我不是在黑屋里抓黑猫。话说,没有经济学家们,除了升高一点失业率,还说不准整个经济形势会不会变差呢。这群人中太多无知而误导,大量无谓损失,原本经济的反而不经济了,还不知反省洋洋自得的。得失之间,权衡一下,难说。

现在看来,有必要澄清几个概念。信息经济学、网络经济学、以及所谓的wiki经济学/互联网经济学……自己去百科查一下吧。

不过,在范里安的《信息规则》一书中,他所提及的信息经济学大概还是网络运营这块儿的范畴。貌似他是商学院的?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本周学习感言[4th week, April]

总是感觉这阵子的生活过于慌乱,很多事情都是匆匆忙忙的去做,然后也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譬如总算考完了GRE AW部分,但是出来之后却没有任何感觉,好的感觉也没有,坏的感觉也没有,就好像只是去测了个无关痛痒的普通话而已。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生活的这么颓废。或者,有点怀疑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了。

周三下午的时候应付完那个有点无奈的发飙的老师,跑到经管楼和陈老师聊了一会,突然间不知道自己想做的究竟是什么了。昨天春游的时候和王洋也讨论了这个问题,出国有点不知道到底是为了什么。不想拿到PHD之后进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实在是厌倦了科研制度的黑暗,不知道这是公共品还是私有品了,反正是一团混乱。不想进某些“血汗工厂”,拿着自己的青春精力去换所谓的高薪。

这一周,匆匆忙忙的,为了赶一些事情,读了这些东西:

  •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GA Akerlof -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0
    一篇关于“柠檬市场(二手车市场)”的经典文章,叙述了不对称信息下旧货市场崩溃的可能性及事实情况。显然,这个是信息经济学课后的参考文献
  • FDI and Infrastructure 的一些文献。感觉中文的文章很少,只有一篇社科院的2005年的专门写过这个问题。更多的则是综合考虑FDI的情况。看了很多文献,发现我们不得不去做实证,理论上没什么好分析和创新的。我也对这个coursework很无奈,但是又不得不去做。所以这周大好的时间都浪费在搜集数据上了,目前选定的是昆山和东莞,想做一个两地的对比研究——因为产业结构等等实在是太像了。
  • 同时,为了应付实证要用的面板数据,我们不得不开始学习panel data那些什么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之类的东西。翻了翻伍德里奇那本书,开始稍稍明白一些了。最终还得仰仗欣欣姐的指点~
  • 《高级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拍卖和激励理论(Topics in Microeconomics:Industrial Organization,Auctions,and Incentives)》这本书,作为初步从中级微观走向高级微观的尝试(虽然以前也读过范里安的microeconomic analysis),主要关注的是“产业组织理论(基于博弈论)”和“拍卖理论”、“契约理论”以及牵扯到激励理论的“锦标赛模型”。用了一下午草草的看了看,总不能对不起花掉的近50大洋。有一些直观的感受和印象了,但是还是没有办法沉下心来好好的耗费时间去一个个的推导。或许这就是没有老师去讲,不是课本的书的悲哀。也许,只有用到的时候才会想起来去好好的看一看吧。懒惰啊!
  • 然后就是business week这种充满新闻的尖锐和独特的杂志,当时是为了找点GRE写作的感觉的,看完之后倒是收获不少。颇为欣慰的就是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在这半年的强制锻炼中增加了不少,从英文文献到各种杂志书籍,以及大片的英文网站充斥在浏览器之中,感觉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直接不是一个档次的了——写作时候的贫乏感!什么适合我的英文表述能力和中文能相提并论,我就大大的满足了。
  • 最后就是关于public choice的一些东西。很悲哀的发现作为经济学专业,“公共经济学”这门课居然不开,更过分的是财政学专业虽然开这门课,但是讲的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山大经济学院没有研究“公共经济学”的吗?或许我只能这样宽慰自己——就像去年感慨为什么不开“制度经济学”一样(好在这学期的徐超丽老师的法经济学几乎就是串着制度经济学讲的)。没有这门课,我所能做得就是感兴趣的公共选择理论的“投票制度”。记得第一次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还是学习中级微观和阅读科斯的论文、张五常《卖桔者言》和一堆散文集的时候(大概也就是那个时候才正儿八经的开始学习经济学,开始关注新制度经济学)。而后就因为课程的缘故中断了对于这一块儿的学习。直到前几天给导师发邮件,他建议我去看看“公共选择理论”,我才开始突然间又拾起这些东西,却一时找不到适合的书(布坎南 or Arrow?阿罗的东西我都几乎没看懂过哎)。或者现在,已经不应该依赖教材了?而是应该wiki一下找几篇经典论文读读了?
  • 要读的还有那些关于西方哲学史的东西,从《理想国》到《思想录》,还有很多很多……突然间觉得自己从未学过这些东西,大有悲哀之感~

好了,啰嗦完了这么多,我也不再哀叹了。昨天做了一件很费心的事儿,就是把自己的简历草草的写了一下,然后开始在招聘网站上四处投了。希望暑假能有个地方去实习,目前倾向的有:零售业、物流业和银行。证券保险我就不去了,那点儿金融投资学的知识还不够丢人的。

还有,昨天的春游很开心,虽然水濂峡那个破地方……还有没碰到辛辛苦苦帮我送吃的来的小C……真是对不住他!还在回来的路上买了两个黄金灿灿的瓜(貌似品种叫”伊丽莎白“?,图片附下),好甜啊!生活真是幸福!
2008325101025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对于信息经济学教材/参考书目选择的一点建议

这学期在Dr Yue的提醒下,很不自量力的跟着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一帮研究生GGJJ听信息经济学这门课。不过对于不自量力的去旁听的另外一门课,陈强老师主讲的宏观经济学,则是非常有动力,绝对不会逃……这个是后话,暂且按住不表,日后一定详细阐述。

我们用的是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的信息经济学引论:激励与合约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Incentives and Contracts. 此外还有张维迎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拉斯缪森的《博弈与信息》等等书目作为参考。

当然对于信息经济学教材/参考书目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对于课程目的的制定。大概因为是授课对象都是研究生的缘故,选择的教材比较难。里面数理模型一堆,不禁让初学者望而生畏。而在我看来,建立一种思想应该是所有课程最最首要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今年寒假期间仔细的看了一遍拉丰和David Martimont的《激励理论第一卷——委托代理模型》,所以听起课来只需要大概反映一下数学模型之间的不同,还好可以多多少少理解。但是对于一个没看过拉丰或者其他作者关于委托代理模型的东西的人来说,个人感觉一上来就接触一堆复杂的数学模型真的是很不利于理解这个问题。当然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这里的连续模型和一些假设可能更有利于分析问题和建立模型,可能更贴近研究生需要研究问题写论文的要求。

如果有人问“信息经济学教材那本好?”,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信息经济学教材/参考书目的选择(限于自身水平和接受能力,仅供参考),还是推荐拉丰的那本书作为一个入门教材,其实看过国内的很多文章不少还是核心期刊的都是直接抄的拉丰的模型去分析问题,而且也就足够了。简单问题的复杂化多多少少显得没有必要,对于学习来说可能一步步来会更好一点,先去理解这个问题和模型,然后再在数学模型加以扩展和形式的创新就足够了。

当然,严格要求也有严格要求的好处,学习的过程多一点挫折和痛苦,学出来会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成就感。所以对于很聪明基础很好的学生来说,直接接受最前沿的理论和教育未尝也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人而异还是。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鱼与熊掌的选择

古人曰,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似乎也成了亘古不变的真理。

今天溜回家里,懒懒的躺在床上,希望可以在这个略有些混乱的学期理出一点生活的思路。听了一个星期的课,却发现自己的逃课计划几乎全盘泡汤,只能老老实实的呆在教室里面学习。更是发现这学期的课程表从周一到周五排得满满当当的,加上晚上的,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也很难保证每天的GRE复习时间。我想,这大概就是一种宿命吧。

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选择为好,而且信息经济学对我来说确实也是比较重要。真是纠结啊,我不知道怎么样可以达到效用的最大化,或者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冲突。

这么的喜欢着经济学,今天浸浴在经济史的氛围中贪婪的享受着。这一周的时间感觉自己得到了许多,从而也开始眷恋这种学习生活。可是我真的不知道或者说没有把握在这么多课程还有GRE可能还有论文的压力下能够坚持下来,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能够多么顽强的生存。

Coffee,还有什么可以节约时间的我想我都会统统利用起来。时间现在是我最最稀缺的资源,谁让我不得不面对自己把自己置于的背水一战的窘境。唉,这就是我的命么,好凄惨的一年。

或许还是会坚持着完善课程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吧,GRE这东西毕竟只是一个考试,只要是考试就必然是纸老虎,不怕不怕。然而丢失了自己的专业,那才是最最无从挽回的代价呢。所以,GPA才是王道!其他的能放的都暂且放一放吧,目标还是要少一点好。

至于论文,我想还是会写一些东西的,要不生活岂不是太无聊了,大好岁月不可能全部耗费在GRE上,听课的时候找点思路写写论文也是一件不错的事儿。看看这学期自己的进步也不错。

另外,汪丁丁的博客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最新的CCER的经济学思想史这门课已经把参考文献挂出来了。北大就是北大,CCER更是名不虚传,两篇参考文献分别是实验经济学和心理经济学方面的前沿,汪丁丁大概也在关注的就是这些东西。我打算试着去好好的跟着学学,虽然没有课堂那般优越的环境,但是还是希望可以很好的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增强阅读原版文献的能力。HOHO,加油咯~

Categories
English 事儿关经济

Protected: 博弈论的精彩/The wonderful Game Theory

This content is password protected. To view it please enter your password be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