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政治经济学还是新政治经济学?

昨天班级里聚会,很神奇的到了近50个人,基本全了,不仅对组织者的敬业深表钦佩。席间觥筹交错,连我这种不胜酒力的人都在此种热烈的气氛下不得不开怀痛饮,幸好吃喝节奏有度,只喝未醉。

席间听闻一同学考取了人大经院的研究生,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原来报的西方经济学调剂成了政治经济学。他言辞之中颇有失望之意,大抵源于那里更多的是从马克思的角度去做东西,故他还打算看一遍资本论。当然,资本论是一定要看的,只是我没勇气读完。不过说到政治经济学,我眼前一亮。记得前阵子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参见:[cref %e7%bb%8f%e6%b5%8e%e5%ad%a6%e5%ae%b6%e4%bb%ac%e7%9a%84%e7%a4%be%e4%bc%9a%e7%bd%91%e7%bb%9c%ef%bc%88%e5%ad%a6%e6%9c%af%e5%9c%88%ef%bc%89]),还曾顺带看了一下top的研究者们都是分属那些领域的,结果十有五六是political economy,这不禁让人觉得有点惊讶。不过后来继续看下去,也不觉得惊讶了。越来越多的微观和宏观建模的方法引入了政治经济学,国内做的比较多的貌似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模型,国外则更关注一些社会问题(这话其实说了等于没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内国外现在政治经济学都很热。国内的热体现于任何一个院校的经济学学生都要学习至少一个学期的政治经济学,像我们都要学整整一年。甚至连不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都要至少学习一个学期的政治经济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一部分。可以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大学生内是无孔不入。而国外的热更多的体现于这个领域关注的人很多,做出来的东西也多。

不过详细的看起来,却又觉得很讽刺。申请出国的时候,翻译成绩单我就很犹豫“政治经济学”该怎么翻,翻成"political economics"总觉得底气不足,还占据了8个学分,只有自己心里清楚这课学的是什么。不过幸好我们的初级宏微观不叫“西方经济学(宏/微观)”,要不翻成"western economics"老外们看了估计会觉得更诡异了。所以,虽然政治经济学在国内外都很热,但是很显然,在国内做的政治经济学应该更确切的称为“基于劳动价值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至少我觉得我那个要去人大读政治经济学的同学要做的会是这个东西。

依稀记得去年此时让我们提课程改革建议,当然有点走形式,但是我们还是说了很多真话(参见:[cref %e6%b2%a1%e6%9c%89%e6%95%b0%e5%ad%a6%e7%9a%84%e7%bb%8f%e6%b5%8e%e5%ad%a63rd-week-june])。当时我们一直主张在经济学专业开一门“新政治经济学”,至少作为专业限选课。后来大概是没老师愿意去讲,就这么搁浅了。而大家一直意见很大的“大一开一年政治经济学”却没法取消。我一直认为,现在国外在做的政治经济学应该在国内称为“新政治经济学”,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们了解什么是当代政治经济学关注的问题。不过话说回来,中国的政治体制确实是有着中国特色的,所以照搬国外的方法和思路可能是一件颇为危险的事情。Anyway,聊胜于无,至少应该知道人家是怎么想的。

现在国内好像有点一边倒的看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感觉,最鲜明的感觉是在人大经济论坛上,马克思主义版几乎成为了口水仗聚集地。我个人感觉马克思看问题的层次已经远不是表面,那些打口水战的人却正是只看到表面的人。一直觉得像国内本科这样的教育模式、把马克思经济学的思路强行灌输给大家(所有专业的学生),并不见得对其思想的普及有正面作用。学完劳动价值论,却不知道别人是怎么争论这个问题的,又怎么可以去真正理解劳动价值论的精华所在?毕竟这东西只是一家之言,而不是常识和共识,不宜当作公理一般的介绍给大家。

不知谁说的,“其实凯恩斯、熊彼特他们已经把经济学看得很透了,可能比现代大多数学者看得都透”。我想对于马克思主义,也只有看透的人才能讲清楚吧。

h

ttp://www.loyhome.cn/961.html961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还是说说高铁吧

今天去了趟长清,济南西边的一个县级市。交通方便了之后,原来一两个小时的车程现在只消半个小时左右,相当的舒服。长清本身并没什么让我好奇的,但是路上会路过正在修建中的“京沪高铁”。用我一位每周往返长清和市区N次的死党的话就是:“我是一点点见证他从无到有、慢慢修起来的,今天又多了一点儿”。

然后我被问了一个问题,简单,但是一针见血:为什么要修高铁?

我最怕对宏观说三道四。我只能很简单的说了一下投资的乘数效应,当然通俗的多。然后她回我,“和茅于轼在网上说的差不多”。可惜我不能和此等牛人相比,但是这些最简单的道理都是相通的。然后我就开始说说我的观点:“这种投资(指的当时金融危机后的四万亿投资)就像给运动员打兴奋剂/强心针,隔三差五打一针,他就往前跑两步,但是最终伤害的还是运动员自己”。然后很无奈的补充了一句,“你想这么大的工程,投资好几百个亿,那么得有多少钱进入私家口袋,而那些人不正是有权的人么?所以在所难免”。后来念及整个高铁都是用混凝土架起来在空中的,跟绕城高速似的,又补充了一句,“其实有人说(忘记在哪里看的新闻了),这些钱如果用来修普通的动车铁路,就是现在这样能跑180km/h的,总里程可以至少翻一倍,而那样对于运输压力的缓解作用更大”。

记得读《凯恩斯传》的时候,书中就有说到,凯恩斯本人对于自己思想的数学模型化持有相当谨慎的态度。然而为了制定政策的需要,还是诞生了希克斯的IS-LM模型或者后来的IS-MP模型(请不要说这个模型是凯恩斯自己提出的,最多算做“凯恩斯主义模型”。另,怀念那个时代的Cambridge)。然而所有的数理模型的问题就是,简化了一些东西,这或许有悖凯恩斯自己的观点。记得前段日子有位学长给我说过,国外的宏观和国内的宏观很多时候不是一回事儿,因为政治体制的不同和社会运行方式的不同,中国人有时候难以理解国外宏观的运行机制,甚至觉得莫名其妙(我至今依然觉得宏观有些东西就是莫名其妙)。然而不知道为什么,或许和高鸿业老先生畅销的宏观经济学(考研)教材有关,周围的人格外喜欢凯恩斯模型。但问题是喜欢不要紧,但是如果只是单一的片面理解凯恩斯的政府投资观点,或许就有问题了。

我是觉得现在国家是没办法,骑虎难下,只能一次次的用宏观投资政策来挽救GDP下滑的趋势。其实从个人观点来说,我一直觉得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外来因素抑制了中国居高不下的CPI,还让那些依赖剥削劳动力的企业该倒闭的都倒闭了,有利于产业升级(虽然有点破坏性创新的味道)。但是现在,时隔近两年,回头看4万亿投资,却真的有很多让人觉得有种“盲目的把钱花出去”的感觉。高铁,这是最能让人一面欢欣鼓舞、另一面一片茫然的投资。欢欣鼓舞的是我国的动车制造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看着千里的高铁如巨龙般腾空而起确实令人欢欣鼓舞;而茫然的是,不知道修了这个铁路,真正有多大用处。我周围的人已经不止一次的向我表示过“高铁太贵,坐不起”的观点。我只能向他们解释说,高铁替代的主要是飞机商务舱的乘客,对他们来说时间比金钱重要得多,而上海和北京最不乏的就是这类高端消费群体。下一个问题就来了,高铁会打折吗?一面,铁老大素以“供小于求”的傲然姿态,只有零星的小恩小惠;另一面,飞机机票打折却是一项颇有学问的活。不好预测。因为如果铁老大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另有所图(除非它脱离官办色彩),那么高铁的价格对它来说也就无关痛痒了。

每当说起来高铁,最能拿来对比的就是高速公路。现实证明,京福高速、济青高速都在投入运行后的短短几年内达到设计饱和流量,现在已经有些不堪重负。因此,总有人会说京沪高铁也是“未雨绸缪”。我不反对这种观点,但是高速公路承载的绝大多数还是货运,而京沪高铁这么高的运行时速和运营成本,不会用来做货运吧?客运应该还是其主要目的。然而真的会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内有那么多的人要往返于京沪两地吗?这个没法预测,供给总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创造需求的。只能保持一种“谨慎的乐观”。

说到底,我还是对中国现在这种“不负责任”的经济增长方式有所担忧(参见:[cref %e4%ba%ba%e6%b0%91%e5%b8%81%e8%af%a5%e5%8d%87%e5%80%bc%e5%90%97])。近些年来,各方面各层次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财富有集中趋势(虽然我没证据),环境代价越发明显。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要不改变以GDP为标准的政绩评价模式,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恐怕就很难改变,尤其是具体到区域经济上。中国现在有很多所谓的“明星县”“百强县”,有特色产业有实干精神的领头人。但是,这种依赖领导自身远见卓识的事儿,实在是不得不凭概率了。我只能说,我听到了太多太多周围的同学对我讲述他们的家乡是如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工业的,而发展工业的福利又是如何被少数人所占据。

本来不想提12跳,但是还是说一下好了。今天看到韩同学(最近上纽约时报那个韩同学)的一篇博文,有些震惊于他一针见血指出的话:

心理辅导是没有用的,当我看见我们的女人搂着有钱人,有钱人搂着官员,官员搂着老板,老板搂着林志玲,你怎么给我心理辅导?一打听,同学们混的都更惨,有混的好的男同学,那是靠家里,有混的好的女同学,那是嫁的好,别人都羡慕你在富士康有社会保障,按时发工资,安排住宿,加班还给钱,你说你像个机器,别人说自己像包屎,方圆几百公里内,连个现实的励志故事都没有,这就是很多中国年轻人的生活。

想到了一句话,曾经我因之而引以为傲的、觉得中国的制度优于北欧、更有活力的,现在却有些怅然若失了。有篇中共陕西省委党的文章有类似的观点:

正常情况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管个人所处的条件是否优越,努力大、贡献多者收入高,努力小、贡献少者收入低;一类是不论个人努力大小,贡献多少,处于优势条件者收入高,处 于劣势条件者收入低。前一类收入差距取决于个人努力,后一类收入差距则是由个人所处的条件优劣决定的。……社会和谐的标准就是社会成员人人享有经济上的机会均等

或者,我更乐意说的通俗些:如果一个社会是健康的,那么每个在底层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自身努力,爬到社会上层去。也就是说,你的父母只能决定你的出生,但决定不了你的未来

可惜现在看来,并非如此乐观。社会逐渐的在,僵化。如果年轻人都失去希望,那么未来还有什么指望。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说说最近读的书吧 [3rd week, March]

在过了两周每天只是等待的日子之后,觉得人生还是不能太过被动和消沉。记得刚开学的时候去图书馆搬回来几本书,放了那么就也该好好读读了。寒假最后还是成功的消灭了《凯恩斯传》,刹那间那叫做成就感啊。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之大并非一言一语可以表述的清,总欲提笔写一番感受却总也不知道应该从何下笔,也就一直没有写下来。

前几天睡觉前翻了翻《国富论》,猛然间发现自己手里的那本商务印书馆版的居然是王亚南翻译的。读了一些,不禁感觉确实是大师风范。不过或许《国富论》并不适合睡觉前翻翻,一是心情难免有些浮躁,精神也不够振奋;二是容易越看越兴奋以至于彻夜无眠。大一的时候老师就说学经济的学生必看的有《国富论》《通论》以及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可怜《国富论》我只读过节选,《通论》几乎没有读过,马歇尔那本更是觉得遥远。大三的时候老师又问我们,有谁看过这三本书,刹那间觉得无地自容。已然三年,这些经典著作却也觉得依旧那么遥远。哦,这里我或许漏了一本《资本论》,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马克思的东西一定要在对实际世界有了很深的理解和感悟之后才能去读,否则就是隔雾看花,不知道他到底想表述什么。我学的太少,理解不了,也便不想如斯为难自己。系里有几位老师在此方面颇有造诣,只是无缘聆听教诲,或许有些遗憾。只愿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大四毕业之前能静下心来读个一章半节的,或许也好。

前几天写了好多关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东西,中文的英文的都有,毕业论文也大致拟定在这个范围内。只是一时间感觉理解尚有差距,不知道怎么和以往学习的经济学知识良好的沟通起来,所以只感觉一片迷茫,不知道论文从何下手、如何选题切入。从网上搜了搜,国内的相关著作甚少,社会学方面的也不多,仅存几本可以作为基础了解的书。只从图书馆找到了一本《社会网络分析法》,立刻跑到遥远的却也风景如画的老校区借了出来。其实曾经在老校区那边住了十余年,只是那时尚未进入大学校门,小时候只知道去操场玩耍而已。后来上了大学,家也搬了,离老校区就很远了,去的次数也少了。其实,老校区有哲社学院、法学院、政管学院等很多人文学科的院系,所以老校区图书馆里面珍藏的人文巨著很多。只可惜,临近大学毕业才深深的体悟到自己人文科学知识的欠缺,欲所有弥补,却也不能急在一时,只有就近下手。说起来,那日在老校,坐在哥特式教堂后面路边的石阶上,绿茵茵的草坪将冬日的阴霾一扫而空。随手翻起刚借出来的书,调皮的春风着急的翻页,使得我顾不上吹散的发丝,狼狈的按住书页。而在那时那刻,却似乎第一次觉得自己是在读大学。这种自由的吸取知识的味道,在这四年中被考试压迫的罕有。突然间似乎多多少少明白钱学森对中国大学的那种批评,不只是表面态度那么简单。

这本《社会网络分析法》写的很简单,毕竟是导论性质的,又是从事社会学研究的人士所撰写,省略了很多数学细节,因此颇为易懂。尤其是看惯了经济学书籍里面堆满的公式,此书仅以插图简单说明的表述反而更觉得清晰一些。最有意思的是因为涉及到很多分析软件的使用,会时常提及一些计算机尤其是数据库的东西。看着那些熟悉的架构,一下子想起来自己大一大二的时候自学数据库的那段日子。那个时候却不是觉得未来能有什么用处,只是想随便考个试,应付一下写程序的任务,加之一种自娱自乐的心情罢了。估计打死也想不出在若干年后,居然会帮我轻松的跳过一些关卡,却也是始料未及,唯有偷笑。想到这里,再想想那时所受的那些辛苦和耻笑,却也云淡风轻了。这本书看得很快,因为其中和经济、管理交叉的东西有不少。而我平时比较关注微观的文章,对劳动经济学和管理学习惯关注的那些问题较为熟悉,所以很多东西看到社会学家的分析方法,在熟悉之余时常有拍腿称妙之感。不知不觉,已然读了一半了。或许不够精细,却有助于我去理解社会学家如何看待问题。

还有几本书是从新校图书馆顺手牵来的:一本是《图论导引》,也不知道写的怎么样只是想看看作为了解只用,毕竟上学期运筹学图论学的少了些;还有一本是夏道行的《泛函分析第二教程》,垂涎已久,看到就抢了出来。只是上学期泛函考成那样,无脸见人,这书也多少缺乏一些打开的勇气了。说起来,本来这学期应该好好去听听实变的,因为我现在特别想建立一种“概率是一种测度”的观念。这个概念很早有之,却一直不甚清晰,大概是不够熟悉的缘故。因为此次的社会网络分析中我多少想引入一些不确定性的分析,自然离不开概率。虽然不学实变只看概率上的东西也能做,但是不免觉得缺少了一环逻辑上的思维层次。若是再因为理解不够犯下什么错误,便更是不容饶恕的了。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英文的神奇

可能是中文博客给过我种种神奇的经历了,所以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英文博客却是好玩的紧,总有一些事儿出现让我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很神奇。

前几天更新了一篇日志,说的是我想写的一个题目,或者说我觉得足可以从本科毕业论文写到博士毕业论文的一个题目——如果我还有机会继续读下去并且打算拿到一个博士学位的话。没想到很快的就被某网站利用了,真神奇。如果不是trackback的机制,我估计也不知道原来还有如此神奇的事儿。可惜那个网站貌似是金融的,我在上面溜达了一圈实在没发现什么感兴趣的东西,而后灰溜溜的闪人了。

唯一有些疑惑的是,感觉那不是一个关于学术的网站……我就想难道我写的东西就这么的具有“广阔”的现实应用价值,以至于学术圈还未曾发现就被嗅觉灵敏的商业人士闻到了金钱的味道?真的是……(原谅我的自恋吧,哈哈。)

Fine... 最近一直在读凯恩斯的传记,实在是受益匪浅。这都读了一个月了,还没读完,不过万里长征也算是看到了尽头。凯恩斯的传记很有意思,越看到后面,搭在他的思想变化的脉搏上,就越让人感到兴奋。感触和体会真的很多,几乎每夜都在一种崇敬和兴奋交杂的心情中入眠。其实每天看完了都有一堆话想写下来的,可惜睡醒了就忘记了。简单的拎一点出来吧:对于数据的态度。书中提到“凯恩斯不是利用数据来证明自己的理论,也不是从数据中归纳出结论”,他有着非凡的数学才华,对于数据却更讲究直觉——“他从数据中发现问题、找寻灵感”。

“找寻灵感”说起来貌似也很容易,但是真正做起来往往就出现“做理论做得好的最后都转到计量去了”这种尴尬的境地。原来我一直坚持计量只能拿来作为论据辅佐证明理论模型的缺陷,但是看到凯恩斯的观点,才恍然大幅应该回归数据本源——我们生下来对于数据的态度,不就是如此吗?何必沉浸在计量方法的花里胡哨却忘记了我们为什么收集、分析数据?此言大有“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神奇功效。看到凯恩斯那种对于自己的理论谨小慎微的态度,才体悟到一个负责任的社会科学学家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不是吗?倘若都有此心,那么怎么会有dirty work甚至于学术腐败造假呢?

呃,华丽丽的跑题了。算了,先到这里吧,睡觉去了。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空虚[2nd week, Jan]

考完最后一门,突然间觉得生活失去了目标,或许是接连忙碌着,都没有喘息之机,反而习惯了。突然间没有事情做了,生活归于平淡,还有些来不及适应。

泛函华丽丽的挂掉了,人家说“没有挂科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于是我就在临近毕业之前华丽丽的挂掉了一科,不知道明年还用不用参加大补考……唉。果然不是我的,永远不是我的,泛函这种东西不是我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以搞定的。

或许可以先打两天游戏放松一下,顺便把那本厚厚的《凯恩斯传》读完了……实在是太厚了,整整100万字,天知道那个作者怎么写的,天知道那个翻译的人怎么缩译的(据说原著是三卷-_-)……我读着都觉得累。然后再忙些什么我暂时也没想好,虽然很多事儿都拖着没有做,但是实在是太懒了,不想动手做,就干脆一直拖下去了。

还有,明后天是考研的大日子,希望小贺顺顺利利的如愿以偿的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读研,毕竟上财还是比较国际化的,不失为一个学习金融的好地方。可惜我对金融这东西实在是不开窍……话说,那天忽悠她和小杨让她们毕业论文导师请吃饭,嘿嘿。我的招还是蛮高的嘛~

今儿刚刚诉说了一下“空虚”下午就被抓到资料室充当苦力去了,那么多老师的科研成果一个个录入到XX系统中,当时就想干脆写个JS脚本给他一条条从Excel读进去算了……后来还是没敢在老师面前这么放肆,只好不停的CTRL+C/V粘进去了。多亏了傲游的智能填表,省却了我好多时间(不过我好久都没用傲游了……)。看了看那些老师们的论文,挺有意思的,啥题目都有,啥杂志都有,当然,这个水平的参差不齐可见一斑。还有那个XX基金立项,更是有意思的紧。最让人诧异的是《经济研究》的重要地位,发一篇等于其他核心期刊发5篇,哇!连英文杂志都难以望其项背。说起来想起Yihui兄前几日邮件中的一句话,擅自摘引过来,默认这厮不会有什么反应的:

某一年《统计研究》的一个大编辑去人大统计学院讲座,挥舞着膀子讲到“我们要超过《经济研究》”我就心想,丫丫个呸的,你一统计研究,盯着人家经济研究干嘛,天大地大,统计那么多路,为啥跟人家经济研究过不去。

话说,下午一老师还过来跟我打岔,说让我帮忙阅卷去……一个年级300多份卷子啊,额滴神哪!要是真的阅起来,怎么也得一整天的功夫哩。呃……可怜某些学弟学妹们的命运就要毁在我的手中了……真是,这学期又是上课,又是讲座,又是卷子的,加之碰到N多人上来就问“你是(谁的/哪个方向的)博士?”之类的话,顿时觉得自己好老啊。为了让自己稍稍年轻点,还是沉寂一点的比较好。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