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说,那些“有知识没常识”的人挺讨厌的,尤其是某些喜欢在媒体上夸夸其谈的家伙们,仗着自己受过正规严格的经济学训练就一副“经济学万能”的样子四处招摇,然后抛出一些让人觉得“有知识没常识”的观点,有的时候多少有些让人哭笑不得。说到这里,郭凯是个例外,他的博客是少有的又有知识又有常识的,有的时候真的挺佩服的,不知道他的那么好的直觉是哪里来的——总觉得这东西不单单是读论文就能积累的。
不过最近才意识到,原来另一面、有常识没知识也是很可怕的。可怕的不是这种人很多,可怕的是你要跟他们一起做一个项目。这个毕业论文简直整的我抓狂,难道没听过“人月神话”(见:[cref %e5%86%8d%e8%ae%ba%e2%80%9c%e4%ba%ba%e6%9c%88%e7%a5%9e%e8%af%9d%e2%80%9d])的悖论么?整一堆人进来就一定高效了?没有科学的管理模式,我们面对的只是高昂的沟通成本。尤其是论文这种东西,真的是,人越多越坏事,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我算是知道“进退维谷”的感觉了。唉,是不是当时就挑错了人呢?应该挑一堆更聪明点的,或者哪怕是free-rider也无所谓啊,一群有常识、还乐意表现的人凑在一起,我真的是无奈啊无奈啊。每当此时,我都不由自主的去blame欧美某些高校的经济学训练模式——纯技术训练、本科两三年速成。搞得现在我对某些名校的崇拜情结荡然无存了——整个就是投行培训班,一点直觉都没有,学了一堆高深的理论和技术工具,至于怎么应用一点思路都没有(总结俩字:工匠)。唉。
我刚来的时候觉得特自卑,数学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什么这书那论文都没看过。后来才发现,那些本科顶着名校光环的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嘛,尤其是学“经济数学”的,真的就是三高+数学,做个调查连基本的调查方法都不知道,更别提什么问卷设计和数据整理了,更别提什么项目评估了。我后来发现,嗯,虽然不济,但咱也多少学了三门经济(学)史,知道前后大概是怎么来的;还蹭了一些统计方法的课,至少对社会调查啥的有个基本概念;初级中级高级宏微观一步步来都没缺啥,无论质量咋地基本还是有点直觉的。那群没学过其他课程直接“三高”出身的,我真的是有点受不了了。
有常识,是说有些人有工作经验,整天知道把工作经验摆在桌面上,然后洋洋洒洒的批判现实中经济学应用的问题。没知识,不是说他们真没知识,我是觉得他们经济学真没学懂,除了会考考试做做题之外(当然我自认某些课程我也是应付考试),说到自己的“研究问题”,就一点直觉都没有了。然后我说多少要包装一下,用经济学惯用的数理模型和计量方法,没想到这又成了嘲讽“经济学家的自傲”的最佳契机。我,我,我……拜托各位大仙,大家都是学了好几年经济学的人了,您就对经济分析的美丽一点都没有体会到?
总而言之,就是各种可怕集一身。还有我最受不了的就是Deadline恐惧症,不到deadline不紧张,呃……咱笨鸟先飞不行么?!?!
注:此文纯属抱怨,所以只捡着坏的说,其实好处还是有很多的。人都是这样,不高兴的时候就只看到事情不好的那一面,而简单的忽略了好的那一面。算了,木头都进水了,还是赶紧刻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