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网络新发现

开放课程(Open Course)

最近这东西貌似在网上挺火的,我注意到它就是看新闻的时候,猛然间冒出来长达几分钟的介绍,惹得我心里长草便去网上搜了搜。果然,在国内的电驴社区这东西已经热得发烫。

看了一下,是Yale的为主,可能是因为有视频吧。记得以前MIT的开放课程做得挺早的,东西也很多,就是没有视频可以下,可能这也是为啥一直不温不火的缘故吧。这次Yale的视频可是极大的触动了国内某些习惯吃免费的午餐的同仁们的神经,几大字幕组也开始抢这个蛋糕。不过,说实话,以前看电视剧的时候对字幕组的翻译质量不太在意,反正大差不大就OK了。可是这次看了一下课程之一的博弈论,对其听译水平顿感怀疑……尤其是某些专业词汇的翻译,呃,一看就不是学经济学出身的。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翻译专业书籍,该领域的人士往往比纯外语专业的翻译的好。举个让人很无奈的例子吧,当时我看的是一愣一愣的。

罪证在这儿这儿,不知道谁抄的谁,惊人的一致。其实其他的还好,就这个让我受不了:

14 Backward induction: commitment, spies, and first-mover advantages 落后的感应:承诺,间谍,和先行者优势
15 Backward induction: chess, strategies, and credible threats 落后的感应:国际象棋,战略和可信的威胁
16 Backward induction: reputation and duels 落后的感应:声誉和决斗
17 Backward induction: ultimatums and bargaining 落后的感应:最后通牒和讨价还价

这个?我开始一看中文就楞在那儿而了,想想自己的博弈论真的是白学了,不知道啥是"落后的感应"。后来看了英文,才有点啼笑皆非的明白,原来是”逆向归纳法“……晕啊。这种词儿,翻译者若是有心的搜搜,应该不难找到大家广为接受的译法。其他的就无伤大雅了,比如可置信的威胁(credible threats)之类的。

感觉他们讲的满全面的,比如最后一课24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uctions and the winner's curse,居然说到winner's course,这个东西我只在博弈论的课本上看到例子过却对其模型记忆不太深刻。还有热的发烫的拍卖理论……真是的,我们博弈论课程都没讲这么多,可怜啊~我一直怀疑这到底是Yale的经济系本科生的课程还是面向全校的通选课,后来想了想国外有这么迂腐么,什么课大家喜欢就去选应该就可以吧。至少应该不会是数学院的博弈论,那么多证明可是真的会让人疯掉的。

哦,还有一个和经济有关的课程是金融市场,此外还有一些社科等等的例如”死亡“。这个地址就不一一列出了,请移步http://oyc.yale.edu/。之所以给这个地址是对现在的翻译有点,呃,疑虑,还是原版吧。别的不说,我真喜欢那个大讲堂的(算个Hall?),上起课来蛮有感觉的。当然,我更喜欢小讨论室,呵呵~人少话多而不是被强行灌输了。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互联网产业观察

也说“从众”

前几天看到张智勇(校友+学长,专注于电子商务)博客上的一篇读书笔记——再读《社会性动物》,让我突然间有些感慨。他讲了一个很经典的社会现象:从众。

我在看《社会性动物》,里面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是: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别人的信念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从众==
第一章说的是社会心理学最知名的理论:从众;从众是有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

为什么突然间对这个问题这么感慨呢?主要是联想到前些日子的新闻,比如武汉大学樱花盛开游人如织上海世博会试运行大混乱等等,无一不让人感慨中国之“人口众多”。当然媒体上的报道还是比较要面子的,不会说的这么露骨。只不过,连“围观”这个词儿都能这么火,我们又何必否认社会上这么普遍的从众心理呢?

那么我们日常中见到的从众现象又有哪些呢?学长的博客里面举了一些例子:

我曾经在工作中下意识的使用过从众的理论,比如说在网站改版的时候,大家知道,网民通常会反对的,这时候,如果我直接发一个公告,后面肯定一堆人骂……所以,如果我现在来做这个事情的话,可能就会稍微改变一些,首先,我会让意见领袖在公告下面支持我,这样,很多人就会想,那谁谁谁都说好,那就一定好,之所以我觉得不好,是因为我根本就没发现其中的美好吧?此外,我还会争取用事实说明改版到底为什么好,再加上我本身的公信力,把“好”内化到会员心里。

购物网站里面的销售排行榜,也都是基于从众理论的,所以他的使用还是很广泛的。我基本上想买书的时候,都会去新书排行榜看看……

说到这里,如果你是个喜欢标榜特立独行的人,那么是不是突然间发觉自己的很多行为是不是已经习惯了“从众”呢?我们上豆瓣去看书评、上电驴去下载最热门的影片和游戏、上校内(人人网)去看那些被人转过来转过去的热文,这一切不都是一种从众行为吗?可是为什么,我们会这么选择呢?学长的文章中提到:

从众的动机不同,一种是在想获得奖励、免受惩罚,这可能是社交或者物质意义上的,比如不让别人觉得自己傻,举个例子就是大家都骂XX网站,你要是不骂会不会显得不合群啊、无知啊?(这事情总发生,一般这时候我就闭嘴);另一种是想获得恰当行动的信息,比如说你不知道什么数码相机好,就看别人怎么说;在这里, 我觉得,口碑营销的基本立足点就是社会心理学上的从众理论。

我们单说后一种行为。我比较依赖的网站有几个,其中一个就是“大众点评网”。因为总有朋友聚餐之类的活动,大家还都喜欢尝个新鲜,所以一般我都会先去大众点评网看看哪里有什么好吃的,然后直接打电话订好或者查查路线直线前往。其实在大众点评网,我作为一个浏览者,所看到的仅仅是一些去过的人给出的评价,有好有坏。但是一般说来如果这家不好,很少有人勤快到上网之后再来长篇大论一番——除非它不好的过分了值得上网去骂骂。所以大多数看到的还是正面的评价,当然也不乏一些“枪手”。可是我为什么会依赖大众点评网呢?很简单,信息不对称。

举了例子,你刚到一个旅游景点,也没有当地的熟人来带着你玩,那么你会去哪里吃饭呢?设想一种极端的情况,当地只有一条美食街,所有的饭店都在这条街上。那么你难道会一家一家的尝,直到找到满意的为止吗?当然不会。我们一般会做的就是去各个店门口看看里面有多少人,然后选择一家人最多(或相对较多)的,进去吃。这里我们暗含着这么一个假设:如果他家的饭不好吃,就不会有这么多人都受骗了,所以集体行为一定是理智的。

这个例子是不是越看越眼熟呢?想想你家周围,是不是有新的小吃店刚开业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排长队去买所谓的“掉渣渣烧饼”、“武汉鸭脖”?难道你就没有发觉,其中很多人都是店家请来排队加塞的吗?再想想IPOD每次出新品,是不是都会看到一则新闻“忠心粉丝凌晨开始排长队”呢?

我们再回到信息不对称。因为信息不对称,所以如果你随机选(比如扔骰子、抛硬币)之类的,那么就会有很大的风险。或者,你一定要选到一家很好的店,所以只能挨家挨户去实地考察,这无疑是很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搜寻成本过高。于是乎为了降低风险或者降低搜寻成本,我就会先去网上看看别人的评价。这一点很像“声誉”机制,只不过大众点评网把我们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声誉放到网上了,让大家都能享有这些信息。我一直认为“声誉”机制的存在是一种有益的,对买卖双方都有益处。一方面,买方降低了搜寻成本;另一方面,卖方可以保持市场中的良性竞争,让那些不法商家退出市场。事实上,这正是我去年冬天一篇论文通过一系列委托-代理模型证明的第一条结论(其实我后面还说到,我们为保持这种声誉机制实际上是付出了隐性成本的,正所谓“声誉溢价”)。

好了,暂停“学术营销”。我只是想说明,从“降低交易成本”这个意义上,从众心里是一种基于生活经验的理性选择,在现实中它也是一种理性利己的行为。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营销专家们开始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特点,制定销售战略。当然广告并非是不好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广告是一种商家“可置信的承诺”,因为如果没有实力他是不会下血本做广告的。然而,博弈论中对于这种例子的分析有些太过于简单,当考虑到动态策略的时候,或许我们才会发现营销专家们的高超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经济学还是社会学,都提供了看待这种现象的一种角度。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社会学越来越吸引我,他的很多想法都是和经济学很近,却能提供一个新鲜的视角的。

回到营销。无论怎么说,营销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的心理。前段时间看了一篇纪实小说,很震撼,是慕容雪村的《卧底传销23天》。摘录几段:

我不禁感慨:传销真是浪费生命。我们生活在城市中,却完全与世隔绝,不能与当地人接触,不 能读书,不能看报,不能看电视,除了每天两堂洗脑课,上午半小时,下午半小时,其余时间全在无所事事地闲逛。

很多自负聪明的人就是这么被骗的:听着他们似是而非的歪理,一天比一天糊涂;听着他们的恭维,一天比一天自大。再加上宗教般的仪式、军队般的纪律、日日灌 输的谎话,再坚定的人都会动摇,从怀疑到茫然,从茫然到相信,从相信到狂热,一步步落入彀中……他们每天都吃不饱,也不敢吃饱,传销团伙内有个愚蠢之极的说法,他们全都深信不疑:每天吃多少米、吃多少菜,全是国家规定的!

以前我很好奇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沉迷传销,后来渐渐明白:原来谎 言真有无穷的魔力,只要坚持说谎,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再坚强的人也会动摇,再荒谬的事也会变成真理,不仅能骗倒别人,连自己都会信以为真。去上饶之前,我自恃有点阅历,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决不会被洗脑,现在不敢这么说了:我在里面只有短短的20多天,而且别有用心,时时都要警惕,所以才能保持清醒。如 果时间再长些,把我终日浸泡在谎言之中,所见无非恶人,所闻无非歪理,我会不会变成一个狂热的传销徒?天知道。

所谓传销,利用的不过是一个人沦落在一个特殊群体中,被日日夜夜的洗脑的过程。在这么一种特殊的环境下,你必须选择“从众”,于是乎久而久之,连自己都对“众”的观点深信不疑了。想想也是,“病毒营销”利用的不也是人们的这个特点吗?想当年开心网的邀请好友策略,很多人说“收到第一封邀请加入的信不以为意,当连续收到第二封、第三封,突然发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邀请自己的时候,怎么能不对这个东西好奇?”。营销所利用的,无非于此。

其实,说到“点评”,在经济学上更倾向于认为是“口口相传”。很多研究市场行为的对此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探讨,刚看到的一篇是Michael老师的Impact of Online Consumer Reviews on Sal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roduct and Consumer Characteristics (原文在这儿)。这篇文章有很多结论,但是我感兴趣的是他对于“长尾理论”的证明——评论会更显著的影响那些互联网使用经验丰富的用户,使他们关注并不是那么热门的商品。此外指出了一点很有趣的事儿:线下的促销会降低线上评论的效果——我感觉就是如果网上说A里的蛋糕多么多么好,但是到了蛋糕店发现A里隔壁的好利来在促销,他家的蛋糕看起来也不错,那么我就有可能转投好利来了(事实上我经常这么干)。不知道为什么,我近半年总是在接触管理学和marketing science之类的文章,很多时候自己写论文去找参考文献,到最后看着zotero或者bibtex列出来的文献列表,恍然间有种错觉——大半都是商学那边的。或许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我接触的电子商务比较多,所以就算是从经济学的视角去看,也会不由自主的考虑到一些营销的问题。同样不知道为什么的是,很意外的发现Michael老师研究的东西都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不是有句话叫做“当你发现一个东西很有意思,兴致勃勃的去研究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被人研究过了”吗?说实话,此时我不知道应该是欣喜,还是郁闷了。不过看看结论,印证一下一些想法和直觉,也是不错的。所以我也甘愿做一个“布道者”了。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The world is FLAT! [4th week, Nov]

今天一觉睡到下午6点,准确的说应该是中午吃完饭又睡着了……然后懒洋洋的打开邮箱,淹没在满目的英文中(话说,我的中文最近退化的厉害,我强烈感觉每天用英文写的东西绝对比中文多的多的多!!!),然后突然间很兴奋的发现一封邮件!!!

一个外国人,名字怪怪的,姓的第一个字母L左边竖上还有一个小点,鬼知道是哪国人。还好他写的是英文(要不我肯定直接当垃圾邮件删掉了),然后我就饶有兴致的看起来这封信。不是很长,他告诉我它通过Google搜索到了我的英文博客(不是中文博客哦),然后发现了我的一个Manuscript(也就是未成文的ideas),对那个topic很感兴趣,问我有没有什么相关的资料。我当时那个兴奋啊!我那篇topic是关于虚拟世界里面的通货膨胀问题的,结果貌似周围没有几个人对这个topic感兴趣,自己也没找到新的idea(我得好好补补宏观),就搁置在那里了。这次终于有个老外被我钓上来啦,哈哈!当时的心情只能用一个词儿来形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也就是说,我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英文博客虽然更新不多(-_-)但是还算有用的,嘿嘿。真是见证了弗里德曼(是那个记者不是那个经济学家)那本著名的书的题目:The World Is Flat! 通过互联网一切都有可能!!!

不过度兴奋了,说说前几天就一直想写(可惜博客挂掉)而没写成的东西。是Taiyun推荐给我的一本书《西方文化中的数学》([美] M·克莱因著)。当时刚从图书馆借出来,心里就凉了半截:咋这么厚啊!书还被前面那些厚颜无耻的阅览者画得面目全非——拜托,有点公德好不好,谁不知道你家荧光笔多啊,不用到这里来显摆!

而后这周开始我就经常背着它去某些着实无聊但又不得不去的课,不时翻开看看,读个一两章而后休息休息。这本书真的写的很好,翻译的也不错。我原来认为数学一直是不注重历史脉络的,但读这本书,从柏拉图到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欧拉、拉普拉斯、笛卡尔、柯西、达尔文、拉格朗日、哥白尼、牛顿等等,我还没看到高斯就已经完全沉浸在一种数学和哲学的美丽之中了。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伴随着整个人类对于世界认知的发展,一切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顺理成章。原来,数学也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不用管以前发生了什么的……数学的历史、或者更确切的说、哲学的历史,也是也有意思的。

现在大致读了一半有余,由开始的随便翻翻到现在的敬仰之情滔滔不绝,我开始越来越深的被这本书的思维影响着。原来一直知道数学很神奇,但是都是懒洋洋的学一些解法,并没有试图真的去用数学的思维看待一些问题。原来只是敬仰数学王子高斯,现在则觉得他最伟大的地方就是无与伦比的抽象能力。而这种能力,源于对生活的深刻洞见,这么拨开云雾见天明、透过表面看实质的思维,着实意味深远。

不想再多说什么,每一章其实都有能拉出来扯好多东西的内容,如果我再写下去估计就成了一本更厚的评注(浅薄的读后感而已)了。还是那句话,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有志之士理应亲自翻开一阅。

还有很多很多事儿,今儿悍然的发现居然把信用卡刷爆了……今儿下午也很囧的发现把自己用英文写的东西翻译为中文后几乎不通顺(强烈怀疑是不是自己写的!!!)……而后又把下周上课的课件弄完了。博弈论好讲,可是福利经济学实则是我的软肋。试试看吧。

Categories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Equilibrium makes economics a science? [3rd week, Nov]

题目用英文只是因为不知道怎么确切的用中文表达了。最近一直泡在数学里,很多思维大大的被改造了。不过很庆幸自己先学了经济学,否则就真的可能变成数学院某些“只有智商不见情商”的愣头学生们了。或者,万幸?

想起来这个题目,是突然间记起一直以来人们在争执的“经济学到底是不是硬科学”一问题。我不是如彭实戈之类的大家,无资格做什么评判,积累也远远不足。只是最近一直在努力的领悟泛函到底想说什么,一点浅薄的见识就是泛函中有一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列紧性”,也就是任意数列都存在收敛子列。这个东西可不得了,要知道类似于Banach之类的完备、赋范线性空间都是列紧的。那就很有研究的味道了~

那么,收敛意味着什么呢?当然,一方面是一个“有界”的概念,但是我个人觉得可能更重要的是一种“确定性”的思想。在压缩映像定理里面,我们证明了不动点的存在然后一堆方程就可以直接“迎刃而解”了。不动点这个东西推广到概率里面,那更是有意思的紧。不动,意味着方差为0;收敛,意味着均衡的存在。那么,一下子新古典经济学里面很多东西的存在就可以解释了。

最最简单的就是角谷不动点->纳什均衡->博弈论,一下子提供了一种看待问题的新的角度,是数学工具的更新让原来一些只能存在于思想意识中的概念得以规范的数理化,然后证明出来一系列漂亮的结论。

我窃以为,经济学中间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均衡”。经济学之所以超越其他社会科学而一枝独秀,最早就是从“一般均衡”理论的提出让其他学科难以望其项背。均衡的概念,贯穿与微观的供求分析中,贯穿于多人博弈的纳什均衡,贯穿于宏观经济增长模型的稳定,贯穿于动态市场结构的收敛均衡。所以说,均衡实在是在经济学中无处不在。而且这是一个和最优化并不矛盾的概念,有的时候两者甚至还是一致的,这一切都源于数学式子和经济学概念之间的完美映射。

记得当时去听彭老师讲座,他一开始就提出了各个时代各个地域哲学对于“不确定”和“确定”的定义。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就是把原来不确定的事情先推导出来一个对应结果的概率,而后再进一步研究影响概率的条件以期最终能得到一种“确定性”。

从wiki对于science(科学)一词的定义,或许多多少少映证了我的理解:

Science (from the Latin scientia, meaning "knowledge") is, in its broadest sense, any systematic knowledge-base or prescriptive practice that is capable of resulting in a prediction or predictable type of outcome.

那么,为什么经济学总是难以堂而皇之的称作“科学”?是因为它的无法验证性?

总所周知,科学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他的同胞兄弟:技术。科学是推动技术前进的力量,而技术是的的确确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的。虽然学了那么多经济学,也受了多派对于经济增长观点的影响,但是我始终还是认为主导社会进步的是科学而不是制度。无论如何,科学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也是需要天才的。虽然现代经济学总在关注制度,从微观的机制设计到宏观的经济体制和乃至法律,一切都是在比较着不同的制度,但是我还是窃以为这恰恰是一种经济学目前举步维艰的表现。

如果经济学确实是一门科学,那么它要做的就是从理论推导出应用,而后真正的去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上周在答Taiyun问的时候(参见:[cref %e7%ad%94taiyun%e9%97%ae3%ef%bc%9a%e7%bb%8f%e6%b5%8e%e5%ad%a6%e7%96%91%e9%9b%be%e9%87%8d%e9%87%8d%ef%bc%9f])曾经涉及经济学家与经济危机的问题。我的解释是经济学还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我们远远还没有达到能去预测的地步,甚至连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自己都看不清。所以在这样的意义上来说,虽然经济学在追求着均衡和确定性,但是还远远不够。

再回到数学。学了一些数学后,目前觉得数学最大的问题就是从“有限”到“无穷”的跨越。这个问题或许更应该说是一个哲学问题,但是它确实是在任何的数学领域中都有着深深的影响。为了绕过它,有了一系列的概念和假设,也有了一系列的约束。此类问题非吾等凡夫俗子可解,暂且搁置。只是在此问题上想通一点点,估计就成了叱咤风云的人物了。

然而经济学,却在此问题上差得远。其实某种程度上,或许有限与无穷、确定与不确定、收敛与发散等等都是一个哲学问题,只是不同层次上的表象而已。然而还未登上山峰,因此无法“一览众山小”,只能在山脚下妄自揣测。但愿不是井底之蛙,空谈无益。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经济学的多元化 [1st week, Oct]

以前也说过,我不是很喜欢“经济学帝国主义”这个词儿,虽然贝克尔的那本《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参见:[cref %e6%b5%ae%e8%ba%81%e7%9a%84%e6%97%b6%e5%80%99%ef%bc%8c%e5%bc%80%e5%a7%8b%e8%af%bb%e4%b9%a6%e5%90%a7%ef%bc%81])写的真是不错。我更于用多元化这个词儿,也就是diversity。

很少在落园提及某一期的期刊,可能书评会远远多于对一篇文章的评价,更何况一本组织无序的期刊。只是今天想说说最近的一期《经济学(季刊)》。原来的时候 还精力充沛的把资料室架子上看得过去的经济学期刊都大概翻翻,但是现在很懒了,不想花费时间去鉴别文章质量的好坏,索性只看《经济研究》、《经济学动 态》、《经济学(季刊)》这三本了,偶尔也会翻翻《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社会科学》之类的,但是少许多。越看,越觉得《经济研究》官味十足,但是《经济学 (季刊)》就活泼的多,这也是为什么每次看季刊都能忍不住笑出声来的缘故。这一期,有很多好玩的研究,比如有个实证检验“网络游戏厂商是不是利用消费者成 瘾来定价”的文章。其实道理说起来很简单,无外乎成瘾后需求弹性更趋于刚性,或者从博弈论里面说选择继续购买的效用增大(不参加游戏的保留效用减小),总 之就是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下降。但是作者的独到之处就在于,我们都知道这个事实,但是却少有人真正用实证数据去研究。当然这篇文章具体的消费者效用函数 还有很多技术层面上的东西,一言难详尽。有兴趣者可以自己去翻翻。总之,这一期季刊让我觉得经济学还是活的,而不是一潭死水。虽然可能某位不太同意我的意 见,拒绝把那些“非主流”的东西加入到经济学领域里面。但是我觉得还是多元化的趋势对经济学发展比较有利。

最后得说说一件让人颇感无奈的事儿,最近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我们学了那么多“激励理论”“信号传递”模型,但是真正用到自己身上,却是这么的乏力。不知道传递什么样子的信号可以达到“分离均衡”,成功的脱颖而出。经济学如何真正学以致用?真是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