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城市,语言与印记

我看的电影电视剧不怎么多, 自我归因是我的情感其实很丰富,容易入戏太深。偶尔沉浸一两次无妨,天天沉浸这就要命了。情感丰富的体现之一就是代入感,容易把自己带入到戏中人物的情感波折之中。若对方所处的情景、地方或文化又是我略知一二的,那就更要命了,会让我不自主地联想起来很多前尘往事。

我是个一直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习惯的是密集的楼房里面大家各自忙碌的身影。然而我生活过的那些城市,每一个给我留下的印记又是个有不同的。生活过和旅游过的城市区别挺大的,因为只有认真地去生活过,才会更努力地融入当地的文化,学习当地的语言,才会在心里狠狠地扎根。在中国,北方和南方的文化已然不尽相同。在美国,西海岸的风情独自摇曳。在欧洲,南欧和西欧又相互纠缠。居住城市的变化也伴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和心境的变化,在每一个特定的时点发生的故事并不会那么容易再重复一遍。

最近在看《繁花》。因为年少时在上海生活过一些时间,稍稍能听懂一些上海话,便更有了代入感的韵味。很多东西会随着时间流逝, 却并不是雨过无痕,心中多少留了个交流承载着那时的印记。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勇敢的人,在二三十岁的年龄做了很多看似疯狂的事。回头看,有的时候会惊诧于自己当年那里来的毅然决然的行动力。眼瞅着奔四十岁越来越近,却发现这份勇气已然变成了个性中无法磨灭的一部分,无论外界环境已经如何天翻地覆。这或许是年少的时候在上海滩听过了太多的传说,这或许是旧金山的淘金热和硅谷的创业交错,这或许是巴黎的批判风情和巴塞的特立独行,年少的我血液中一直沸腾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绝不会像平淡如水的现实妥协。

每一场冒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一时冲动的。或许是生活过的城市在我身上留下了这般印记,也或许是我不经意间选择了这些气质特殊的城市。空气中交织的是那些鲜活的记忆片段,亦是倔强的个性。

永不言败。越是困难,越是折磨,越磨练人的心性。

Categories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巴塞罗那的移民

记得小时候就在各路媒体上被熏陶“华夏儿女无处不在”,当时却没啥切身的感受。到了巴塞罗那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生活原来是多么的依赖各国移民。酱油醋这些最基本的原料就不说了,肯定是中国超市里面可以找到又便宜又正宗的;就连实在受不了头发的疯长决定剪一剪头发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事儿还真得去中国人开的理发店里面搞定,要不以我的破烂西班牙语和人家比划半天怕也拎不清楚。除了中国移民,这边还有很多巴基斯坦和印度移民,找什么椰浆之类的去他们店里准没错。还有忙碌的中午随手买个物美价廉快捷方便的kebab,八成也是巴基斯坦人让你可以不用付出特别高的价钱。话说,现在连barceloneta这边的海鲜店都有好多是巴基斯坦人开的了,可见巴塞罗那这座城市是多么的依赖外来移民。

中国的移民们很有意思,刨去留学的(高端)人群不说,这里(欧洲)的移民主力军还是浙江人,很多人是举家前来;这个和美国遍布的华人来源于广东福建沿海一带为主颇为相似。当然,一方面说到移民就不得不承认很多人是事先偷渡过来的,毕竟很多人开始的时候不可能顺利的拿到签证,只是靠家庭亲属们先期在这边安顿下来,然后各种掩人耳目的先在欧洲住下来,然后开始“黑三年白三年”,最后等着大赦拿到合法入籍(N多论文有论及亲戚这种社会网络在移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社会网络分析在经济学中的一大应用便是论及移民和劳动力市场)。以欧洲现在的低生育率和高人力成本,若是离开这些移民,怕是日子过得要颇为艰辛。

有意思的是,跟这边的中国移民打交道却不那么容易。记得刚来巴塞罗那的时候Jordi师兄就说过“这边的中国人总是以一种奇异的方式和你打交道”(只凭记忆,大概意思不够精准)。去中国超市买东西,他们会很热情的和你扯东扯西,但是却没有亲切感。我所在的UPF里面是有很多移民的后代在读本科的,有意思的是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保留相当之好。今天去凯旋门旁边的中国商店转悠,那些夫人们就像在国内一般,边看店边闲扯,一口青天口音的普通话,却也不碍的理解,一下子让我感觉仿若在中国。看中了一条裙子,原则上是不零卖的,我软磨硬泡耍可爱装可怜,老板还是卖给我了。4欧,我掏钱的刹那顿时震惊了。就算是在国内,这个价格也买不到这样的裙子——棉质布料,还有很多装饰。就算是特价的,就算是短裙,也太便宜了。然后顺带仔细看了看各个价签,衣服大都集中在5-15欧不等,虽然是批发价。然后不禁想起中国的“世界工厂”角色,这个人工成本得多低啊,才能把一条成品裙的售价在千里之外的巴塞罗那压到4欧。记得前几天路过某服装店,橱柜里的一件职业装很好看,但是标价几乎是把国内的标价直接把人民币换成了欧元。吐了吐舌头,非我消费的起的,只能兴叹一下然后乖乖的走开。

然后离开服装店的时候,瞥见一个大大的送货卡车,上面很简洁的书写着“XX物流”四个中国大字——恍然间,若不是周围的欧式建筑佐证,我真的以为是在中国。

另一则故事则是前段时间,正逢当地的一个节日,一个朋友的朋友说去教堂,我本以为是去看热闹,便欣然前往。结果我们坐了两站地铁,到达的却是一个中国在当地的“教堂”——说实话只是一个很大的一群中国人的聚会地而已,门口的牌子上写着“基督教教会”几个字算作标识。后来听说,里面组织庞大,几乎在巴塞罗那各个华人企业的老板都在其中有份。聚会的都是中国人,都是一口流利的中文,清一色的中国式装扮,而几乎没有留学生的踪影。看着中国的中年妇女帮中国小女孩整理衣服,刹那间觉得这种移民群体还是蛮排外的。虽然很多人的西班牙语也是很流利,却怕更多是出于生意的需要而不是自己想融入西班牙文化的吧。至少,从第一代移民的孩子身上,生在长在西班牙的孩子身上,看不到什么浓烈的西方文化的印记。听说有个小女孩找了一个西班牙男朋友,还被父母各种反对;另外一个小女孩则巨希望在UPF毕业之后,能回中国找个工作……从她们的描述中,感觉中国还是她们的“mother land",西班牙、或者巴塞罗那,只是异国他乡而已……相比而言,从我接触的另外一些美国华裔来说,他们身上更多的是美国的印记,那种文化的烙印真的是太强烈了。

移民对巴塞罗那有很多冲击,当地人的利益受到影响,所以总在不停的抱怨。譬如,我一个当地同学的妹妹在读高中,就抱怨说因为外来移民越来越多,很多人西班牙语不灵通但还是被安排在当地的高中,导致整个课堂无效率之类的。后来我们还因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讨论,最终她们以此为题做了一篇毕业论文,这便是后话了。有意思的是,虽然他们经常对移民抱怨,但是主要针对的是拉美移民,而对亚裔多少持一种中性甚至偏好的态度。亚裔在这个社会里,或许地位还是不低的吧。

学校附近不远有个中国快餐店,当我们时间紧来不及做饭,或者不是饭点(当地下午两点晚上八点以后才开饭,吾等经常为此饿死),就会跑到这家餐店里面吃很便宜的中餐。有意思的是,这家店里面的电视永远播的是中国电视剧或者《非诚勿扰》之类的国内节目,店员也是一口中文,从来不让人觉得不中国。还有一次我们想找个地儿看法网李娜的决赛,很多店找遍了都没有,最后居然在一家小店里面看到了网球的红土场,就闯进去了。结果老板夫妻俩也是中国人,然后大家一起很兴奋的看网球,看到李娜夺冠的时候一起欢呼,老板们连客人都懒的招呼了,却是有意思的紧。还有中文报纸、中文广播台等等,整个欧洲的华人都被各种渠道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有的时候觉得文化是一种符号,时间久了或许就只剩图腾可以敬仰了。身在巴塞罗那,本身就是加泰罗尼亚和西班牙两种文化的融合,我的西班牙语又不灵光,很多时候只是和一群说英语的同学们混迹在一起。那天和另一中国女孩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聊天,突然间冒出来俩大叔级男子,说要和我们合影——我们开始却听成了帮他们拍照,直到后来意识到是要和我们合影。事后我们哈哈大笑,看来不只是中国人崇洋媚外,外国人也是蛮稀罕黑头发黑眼睛的嘛,这和我们小时候看到一个老外就兴奋的大叫然后拉着合影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嘛。也有另一种解释是西班牙人本身就是很热情,所以也可以单一的解释为热情,只是我没有很多机会深入他们的文化体会罢了。

前两天写论文的时候整天抱怨说中国的历史记录很全(什么地方志真的全的很),但是大多是描述性的记录缺乏量化的数字,搞得我搜集数据的时候各种痛苦。现在看来我这么一篇本意论述巴塞罗那移民的文章,却也只能说说亲身经历的一些故事而已,并没有什么数据可以支持我的任一论断,我也不便妄自的下什么论断了。这里,或许只是一种如实的记录吧,不见得如小说或者报纸上的故事那么精彩和波澜壮阔,只希望朴实也有它自己的意义。写字台旁边的抽屉里静静的躺着回国的机票,已经躺了整整十个月。回国的日子越来越近,心也越来越切。在外面呆的时间长了,还是希望回去的啊。嗯,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中国美食!美食!Here I 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