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读书有感

捡到的诗集

虽然最近一直在三藩活动,但是还是有一些一直想去而没机会去的地方。比如今天终于找到时间和理由来一家历史悠久的书店——City Lights Booksellers and Publishers。听名字就是一个很有感觉的地方,城市光线城市之光。以前留意过一些有趣的活动在这里,就大概估计这会是一个类似于诚品那样的书店,可以坐下来慢慢喝茶看书的。结果,我又以东方思维来推测西方生活了。这就是一个书店,一个纯粹的书店,一个不卖任何饮料的书店。

City Lights (城市之光书店)
City Lights (城市之光书店)

这个书店一进去就是密密麻麻的书架,然后随处可见的标示提醒着浮躁如我的都市人:坐下来,看本书(have a seat + read a book)。于是果断收起手机,随手翻起一本书,寻了一个安静的位置坐下。大概是也没想读一本很厚的诗集,于是随手选了一本薄薄的册子。本也没想读完,却没想到一打开就停不下来,然后竟然就坐在那里翻完了,伴随着心中感慨万千。严格地说,虽然这本书被放在poetry那边,但更像是文化记录的缩影,只是用诗歌这种形式来记录罢了。

IMG_3316

这本书的名字是,I am the Beggar of the World, Landays from contemporary Afghanistan. landay大概相当于歌谣,并不一定是用文字(暂不论语言)记录在纸上,而是以声音的形式进行传播和电子记录(这里还要多谢智能手机的发明,很多语音资料得以被很方便的记录下来)。我不是很了解这个书店的定位,粗粗扫了一眼大致以文学书籍为多,还有很多他们自己出版的。直接的感慨就是美国的文化还是很开放的,至少允许人们出版自己的所见所闻。一句题外话,原来只是感慨有墙的存在所以大家翻墙查阅电子资料不方便,上周一个朋友说其实在国内做人文研究也很苦,因为很多国外出版的书籍都买不到、甚至连图书馆里面也很难借到。这样想想,貌似像我这样随便走进书店然后偶遇一本自己可能感兴趣的书,可能也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了。不知道这样的隔阂,到底会造福谁。我们甘愿沉浸于禁锢的思想和快餐娱乐吗?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懒散的年末

不知不觉2015年也到了尽头了。想想从14年开始打算搬家,不知不觉的也已经在美国住了一年了。最近进入了一种特别慵懒的节奏,不想去长途旅行,只想安安静静的呆在村里,吃吃逛逛。

年末的休假选择了一种特别的方式——去报了一个英语培训班。大概只是想好好的学一下英语吧。一方面是继续努力的纠正口音,这都是早年上学无知时候欠下的债,只能现在一大把年纪慢慢还。不停的训练口腔里面的肌肉,倒也是蛮好玩的一件事情。另一方面是把快扔给老师的英文语法重新捡起来,什么the怎么用啊,时态怎么用啊,介词怎么用啊…基本上就是各种对于记忆力的训练。说什么语感,其实就是看的多了见的多了,然后自然而然的就这么用了。做了这么一个决定大概也是想了半天之后不知道干什么好。出门开车玩太累,坐飞机又不想制定行程,打开地图画了个圈也没有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最后索性天天往返三番,一边是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一边也是调整一下状态。人总不能一直懒散下去,有一种紧迫的节奏还是比较舒服的。

想想最近一年,想得最多的大概就是不同的人。试图理解在这边遇到的每个人心里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比较舒服的大概就是大家都是直呼姓名,我是觉得这是一种特别拉近关系的处事方式。观察不同人的心里和行动其实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情。口是心非的人哪里都会有,所以从文字或者话语中揣测别人的想法就变得很好玩。我好像是把这些当作一种对于异国文化的学习过程了...

大部分时间我觉得美国是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社会。美国有很多种族、很多肤色,但是确实很少见不同肤色的聚在一起。美国的社区会被大家标记为白人社区、印度社区、墨西哥人社区、越南社区等等。当然还有中国社区,只是中国社区大致还要分成广东人社区和其他移民社区。我这里完全没有任何贬义——我也有好朋友是从小生长在这里的广东移民后裔。他们完全是另外一个悲惨的故事,一路奋斗上来成家立业,个中辛酸远远不是我们这些跑过来工作读书的可以简单的理解的。 就算在公司,也很少见到不同种族聚集在一起,譬如食物好像就是一道天然的壁垒。自从开始坚果过敏之后,我觉得尊重不同人的饮食习惯真的是对于不同民族的最基本尊重。很久以前一个好朋友跟我说,每个民族的食物都是他们的骄傲,所以无论出门在哪里,多应该去尝试和试图习惯当地的食物,毕竟有那么多当地人是被当地食物养活的。好像不知不觉的我也开始践行这样的尝试。好像在美国,我也没怎么去吃过中餐,除了和中国同事们一起去偶尔开开荤。除了美式煮海鲜和大块烤肉之外,我好像也会偶尔想去吃吃chesse burger,而各种鸡蛋吐司华夫饼的美食早午餐也变成了经常的想念。也会去跟一群同事们吃素食,觉得其实素食还是能做出来不少花样的。唯一需要检讨的大概就是我做饭的时间真的是屈指可数。好像越来越不愿意花费时间在厨房,不知道是不是一种挺悲哀的事情。嘴越来越刁,厨艺越来越差。

这一年我在试图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一些。以前很多事情就算不喜欢也只是默默的忍受着,现在则是要么果断的说不,要么付诸行动远离。好像耐性是有点越来越差了?或者说是对于越来越多的事情变的越来越不在乎,而会越来越在乎那少数关键的事情。反正有得必有失,所以如果只是得到更多而不失去什么,那好像不是很公平呢。很多伤心的事情大概就是想想就过去了吧,人总要往前看,move on。这是一种成熟还是冷血?

好像,有这么一个安静的周末,懒懒的睡起来,然后找个人来人往的咖啡馆,点个精致的甜品,静静坐着,打开电脑,写点东西,记录一下,偶尔发发呆。这种人群中的安静还是挺让人享受的。加州还是一个相对热情和平静的地方,人们还会多少谈一下梦想。舒缓的音乐配上点餐的喧闹,也是挺有一种市井之中生活的味道。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los gatos可以这样休闲。希望这样的生活应该是一直可望而且可及下去的吧。

2015.12.19 于 Fleur de Cocoa, Los Gatos.

Fleur de Cocoa, Los Gatos
Fleur de Cocoa, Los Gatos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美好的时光是忙碌中有闲暇可打发

人生经历过或快或慢的一些节奏。读master的那年还是比较忙碌的,很多deadline赶很多paper要写,但也觉得蛮开心的。一方面是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专心的泡在图书馆里一个人傻傻的兴奋或发狂;另一方面,也是巴塞罗那这座城市给了人一些生活的情调。每月一日的免费博物馆日,骑车十分钟可到的音乐厅画廊,随便走走小巷子里面的手工艺品店,还有穿梭在居民区内的甜点和酒窖珍藏。和同学们研究一下分布在校园不同角落的自动咖啡机哪个更好喝,周末顺便去海滩上懒懒的晒太阳。对的,这样的调剂让人不觉得忙碌是可怕的。略有闲暇,无数的方案可以打发。

工作的第一年经常很忙,忙到记忆都有些中断。然而那样的忙碌却单单是忙碌,因为一旦闲下来只想窝在家里睡过去。完全没有精力调节生活的情调。上海的艺术氛围远不如它金碧辉煌的购物广场,走来走去的文艺青年捧本线装书就在地铁上傲然。太不随性,太过于符号化。在纸醉金迷的城市里,看不到年轻人的美好梦想。走进过一家又一家咖啡馆,只觉得小资书吧和星巴克连锁也没有什么气质上的两样。我嗅不到自由的味道。对我这种物质欲尚远不如口腹之欲的人来说,在这个城市活得多少有些麻木和迷茫了。我需要新的目标,来忙碌,来折腾。

死得轰轰烈烈,也比活得行尸走肉强。期待,破茧。
7-31-12-spongilla-fly-cocoon-img_7739图片来自naturallycuriouswithmaryholland

Categories
游来游去

周末两日在无锡(文艺篇)

下面转为正常篇。周日无锡很给面子,虽然天阴沉沉的,但是没有下雨。生物钟果然被我调过来了,在IC那么又大又软的床上我居然都没睡过九点(ps 无数人表示我自己一个人住IC简直是太浪费了,呃~来日方长)。爬起来整理一番,毛华的玉兰饼用作早餐,然后就跑到酒店对面的无锡博物馆里面去了。很赞的博物馆(除了外形诡异之外),里面布置的很精致很有文化底蕴的感觉。毕竟江苏多才子嘛~虽然博物馆本身资源有限,但是无锡名人大家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捐赠了很多很精致的文物,尤其是书画!弄得我一直在想要是自己有个书房,能挂上一二幅如斯水准的水墨画,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另外了解了很多无锡家族的故事,感觉错过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真是遗憾呢。这里多谢被我拉出来一起犯二的xiaobean童鞋,在无锡居然有这么一个忠实的读者(他说看过我每一篇博文),我真的是有点受宠若惊。不过眼前的人知道你那么多故事,或大或小,这种感觉也挺诡异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我基本对对方一无所知,对方却知道我的大多数所以都不用解释,呃,还好不是谈判,要不我一定一败涂地啊。anyway,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种感觉...

DSC05312-r

Inside of the Wuxi Museum, Wuxi.

然后跑到天福苑去吃正宗的无锡菜,无锡排骨太湖一锅鲜什么的,我真的是个彻头彻尾的吃货...吃货填饱了肚子,就开始无锡四处转悠,XX故居一路经过了很多,崇安寺也去阿炳纪念馆凑了凑热闹。而后受前段时间「明朝那些事儿」的影响,对顾宪成等敬仰之情开始生长,于是就去了东林书院。这群人真会选地方啊,难怪可以那么遥远的影响朝政。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虽比不上拙政园的精雕细琢,却因其琅琅读书声瑟瑟琴鸣乐超出一筹。游人不多,大致是正在修葺的缘故,但却正合了吾等喜欢清静的人之心意。那是一个回不去的辉煌岁月,是无锡现在再多有钱的主儿也盖不住的时代气势。每次在江浙游览,都对这种人文的细致滋生着强烈的崇敬感。

DSC05340

无锡排骨

DSC05394

灯笼,东林书院

DSC05403

朗朗读书班,东林书院

下午,惠山古镇。虽然有刻意人为的嫌疑,但是还是很喜欢这种略带穿越的感觉。碰到拍婚纱照的女子,灿烂的红裙飘扬在这灰白色的水调船头,鲜明的对比冲美好的冲击着视线。遗世而独立的超脱气质。

DSC05442-r

黑白色系,惠山古镇

DSC05465

红娘子,惠山古镇

DSC05524

专注,惠山古镇
犯二的事实有的时候需要一点点见证,比如穿着公司的文化衫拎着IC的纸袋子...哈哈,水乡做背景,真的又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呢!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滴~!嘻嘻。

先锋书店,小资而文艺的下午茶时间。翻着泡沫的冰红茶,一下子勾起来在上大学时候喝掉的那一杯右一杯,那和朋友们在各种咖啡馆度过的一个又一个美好的下午或者晚上。那美好的,青春年华。

DSC05584-r

窗外的画?

DSC05575-r

光影的艺术,先锋书店

夜幕微降,启程回上海。不再是我心中的魔都,它在我眼中越来越美好。享受着生活的滋味与节奏,不愿浪费大好的年华。岁月,留下了些许痕迹,沧桑了阅历,却掩不住心底越来越浓厚的好奇。

本次无锡之行出片率较高,故后文多图,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