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读书有感

博物馆里的埃及和埃及古城的埃及

可能我的艺术细胞不是天生特别敏感吧,小时候逛博物馆一直会感到无趣。后面长大了,人文知识多一些了,逛起博物馆来多少有点意思了。但长久以来,我觉得在博物馆最无奈的就是,很多时候很难建立我跟玻璃对面的文物的联系。不知道对方的故事的话,其实挺难引起情感的共鸣的。

在诸多艺术形式中,或许画作比古董物件理解起来稍微容易一些。毕竟画作就一小块儿二维平面,创作者必须绞尽脑汁来研究如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张力一般还是很突出的。物件就难了,创作者纵有无数心思,他首先要满足物件本身的功效,艺术展现往往不是第一位的。这就是我在参观很多知名博物馆的埃及展厅的感觉。木乃伊,雕梁画柱,象箸玉杯,无一列外都毫无生气地摆在冰冷冷的展厅里。我有限的艺术想象力完全不足以在脑中浮现他们原本的样子。

后来终于找到机会去了埃及,流连在卢克索古城,才真正看到了有生气的古迹。一棵棵巨型石柱,原来是组团支撑起入门长廊的宏伟。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壁画,原来只是忠实地记录着宗教的传说。他们不再被分割成一块块毫无生气的死物,而仿佛只是睡个午觉,任游人们来往不息。

类似的体验其实不仅限于文物。小时候会去动物园看动物,然而猛兽们丧失了野性的气势,旁观者也不会感到造物主的多元和奇妙。一个个展馆走下来,大同小异,动物们都不怎么有灵性。后面有幸在一些动物的原生栖息地看待他们自由奔腾、飞翔、游泳的样子,才感受到到野性本身的张力。生物才真正是生的,生生不息的。

啰嗦了这么多,除了描述一下这些年四处游荡的一些感受之外,更多的是发现读书也有这般道理。小时候只喜欢读小说,因为情节是跌宕起伏的。读不进哲学,因为完全不能消化个中精妙。现在,多谢时间赋予我的阅历,越来越可以在哲学书籍中得到一些共鸣。后面发现,我深有所感的哲学,其实是借助哲学本身产生的历史背景去理解的。柏拉图的理想国离不开希腊当时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氛围,洛克的社会契约理论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大众思潮和诉求,并由美国建国发扬光大。单纯去读道理本身,其实多少有点浮沙筑高台,仿佛领悟了什么却找不到根基的联系。嵌入历史背景去读,哲学也便拥有了时代的生命力,生机勃勃。

最近在一点点试图理解最晦涩的康德。不求甚解,但求寻得一丝联系。

Categories
游来游去

流淌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这一次从巴塞罗那飞回来的时候,特意留心了一下里程。嗯,第一趟4个小时,3000公里;转机后7800公里,加起来10000公里有余。若用时区来计算,则是东八区和东一区的差别,跨不过的时间。

转机在开罗,相比于大多数人的行程来说,这不是一个常见的选择。记得去开罗的时候,正好在暮色中飞过埃及绚美的景色。在飞机上,远远的望见尼罗河静静的流淌,却不知在哪里埃及法老们曾经娓娓地诉说。那一瞬,明知自己是过客,连签证都没有根本跨不过埃及的海关,可是下了飞机后还是贪婪的站在航站楼的落地窗前,不想放过一丝丝属于这片悠久文明的光芒艳艳。

有些歌词总会让人多多少少的印象深刻,伴随着那些不知何时嵌入脑中的旋律。在巴塞罗那的最后几日,和一众好友终于有时间漫步于巴塞的各个小巷,且听风吟。终于,被调教的就算是在阳光直透的沙滩,也不会妄图用任何的伞来遮蔽。巴塞罗那的灿烂阳光,或许在我踏上回程飞机的那一刹那,就已然失去了。北京的天,济南的天,这几日总是阴沉沉的。让人多少也提不起来精神。

有句话很喜欢,相逢的人总会再相逢。很多人觉得离别很痛苦,或许只是因为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吧。如果能再见面,那就没有人会说再见。一句see you,还是和goodbye有很大的区别的。或许这也是我刻意的把离别的瞬间变得简单,然后背过身来哗啦哗啦的泪流满面。失去总是失去,不管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

电脑的时钟依然显示着巴塞罗那时间,同样的是我的生物钟。这个时候才感觉到我对巴塞罗那的眷恋,一种不同于简单的旅游、一瞥而过的眷恋。难得的是回忆并不悲伤,云淡风轻。这时候,是不是忘记了,泪的味道,居然是咸的?

很快的,就要相隔地球的两端了。12个小时的时差,正是日夜颠倒的最好阐释。在未来的旅途上,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在一种多多少少的迷茫中,勇敢的探索着。生命,大概没有什么是注定的吧。相逢便相逢,相离便相离。不用特意的挽留,留也留不住。

时间还是在流淌,流淌过心里面那些多日不曾见阳光的角落。一股清新的空气袭来,能不能吹散沉积已久的灰。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再华丽的词藻,也拗不过时间的流逝。可是,我还是喜欢温庭筠的花间漫步,喜欢秦观的“宝帘闲挂小银钩”。也终于在北京阴沉沉的暮霭中,体味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念去去,无语,凝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