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本科毕业十周年记

不知不觉,2020年6月也就到末尾了。如果不是在家里蹲着,可能我也不会意识到这是本科毕业十周年的纪念日。时间就是这么残忍地流逝。既然记起了这个日子,不妨写一点纪念。

挺想感慨一句,岁月如梭。此时此刻,我躺在旧金山家里的床上,面对的是疫情导致的中美几乎断航。如果十年前你问我,我能想象到今时今日的生活吗?答案是,天方夜谭。十年前,我懵懵懂懂地准备去欧洲读书。我不知道出国意味着什么,我不知道人生后面会怎么样,我甚至不知道我会什么时候开始工作,从事什么样的行业。更不要说我会预测到我身在何方。这十年里面每一次小小的转折,回头看都是波澜壮阔。

十年前的此月,我和同学一番雄心壮志地赌了一个君子之约——给我们十年的时间,证明自己。我不知道我那同学是否还记得这个约定。虽然当时的约定有点初出茅庐不怕虎的幼稚之气,却在我心里缓缓缠绕了十年。无限的青春之气,在当年的无限可能中,梦想得以萌芽。

十年一晃而过,而我们注定不会在这种疫情的折磨中重逢。我甚至不知道对方身在何处,是否已经成家立业,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我好像看到过她的婚纱照,而除此之外并无联系了。本科毕业于我,意味着第一次长时间离开济南,且几乎一去不复返。偶尔回去探亲,看着越来越疏离的城市风貌,找不到一丝丝记忆可以扎根的土沙。我大概是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孵化期,至今脑海里还有很多顽固的记忆——比如最喜欢的黑虎泉流水淙淙,而曾经一起在护城河边漫步的小朋友们却人影模糊。时至今日,黑虎泉依旧是我心中那弯清亮的月牙,照耀着黑暗中的前行。

黑虎泉畔,摄于2009年7月

离开了济南,然后又发生了什么呢?记忆开始随着时间模糊,还好落园的存在多多少少可以帮我回忆起来一些关键节点。去欧洲读书,第一次知道什么是书中写的“背井离乡”的滋味。很多人18岁离家上大学,可能在本科四年已经渐渐心智成熟。而我,或幸运或不幸,直到22岁才开始补上这一课。依稀记得第一次在巴塞罗那的超市,一点西班牙语都看不懂,当年也没有iphone这般方便的智能手机,两眼一抓瞎地去买基本调料。依稀记得找到了盐(西语是sal,和salt足够接近),然后找不到糖(azúcar,和sugar就差得有点远了)。比划了半天,超市里不会英文的小姐姐居然带我找到了糖,想想那时候的日子也是颇为神奇。西语不会就罢了,英文也是纸上谈兵,从未真正在生活中实践过。还好大部分课程都是数学,然后写作可以慢慢查字典,阅读被几门大量读论文的课历练之后,也没什么障碍了。口语大概只能用简单的词和逻辑吧,不过也不碍。磕磕绊绊,书也就这么读过来了。

然后回国,机缘巧合在上海开始了工作,一晃竟也呆了三年半。当年的上海还是很神奇的,带给了我很大的冲击。依稀记得那个时候,周末是理所当然的应该在外面参加会议和活动的。周末在家里躺一天,几乎不是一个默认选项。和cos的小伙伴们愉快地玩耍,还靠着微博跟一些做经济学的人有着联系。后面大家慢慢成长壮大,只能感慨早年的机缘巧合。虽然人生很多事情充满随机,但至少在那个时候,我慢慢确定了职业的发展路径。意外的惊喜总还是有的。

2015年来到湾区,不知不觉五年半了,远远超过了我在上海呆的时间。渐渐习惯了三藩这座城市,颠沛流离中也开始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当时可能真的没有想太多,不知道再度出国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出国工作和出国读书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大概是习惯了人生的无限可能,所以并没有意识到这条路走得其实有些与众不同。后面在美国渐渐认识更多的朋友,在大家回忆往昔的时候,我难以代入自己的记忆,因为我的记忆实在是太不同了,跟美国的连系也不过是这几年的事情。好在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大熔炉,所以我虽然与众不同,但也不过是众多与众不同中小小的一个样本,大家并没有排斥。职业逐渐进入稳定期,也开始在不同的平台上展示不同的自己。有的时候终于觉得,自己脱离了那种懵懂的状态,对人生有着更多的把握了。可是这样,是不是也意味着,未来生活中的变数会少了很多呢?等我20年的时候再来写一篇纪念文,是不是只能诉一句,平平无奇呢。

回顾这五彩斑斓的十年,感觉我一直没有放弃挑战自己。随遇而安好像一直不是一个选项。前面五年,用尽气力追逐一个飘渺的梦。后面放弃了,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自嘲一句人生的努力还算没有白费。因为逐梦,我也断然放弃了很多东西。事后回想,可能如果知道自己会是现在这个样子,那我过去的选择真的是挑了一条无比崎岖的路径。可是,如果没有经历过那些崎岖,我可能也不会如今日这般感激岁月的眷顾。人生没有对比的时候,可能会更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经常跟朋友说,很多选择其实不重要,最后殊途同归。命运的大潮之下,个人的奋斗只是一厢情愿。可能结局虽然不会相差悬殊,但是过程中的风景不同,刻画出来的人生轨迹也便落下了不同的颜色。今日如此珍视自由,也是因为自由创造了太多的可能性,让我不知疲倦地奔跑。若是人生早已给定,或者我早已知道答案,那么这种刻苦铭心的奋斗感,可能就灰飞烟灭了吧。

或许,我在十年这个节点上,还是没有达到十年以前自己所设想的,攀登高峰从而一览众山小。不过至少前面还有一些山可以爬,而我远远没有看到这个世界的尽头。岁月最大的诱惑就是它的不确定性。不知道未来的十年,随着容颜的衰退,是否可以在其他方面得以精进。但又有什么所谓呢,时间是最公平的,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富有或贫穷,健康或疾病。人生的起起落落,才是最有意思的期盼吧。如果突然间失去了一切物质所有,我还有没有东山再起的信心?至少目前来说,还是有的。

保留着这一点点奋斗的精神,为本科毕业后第一个十年画上句号。下一个十年,或许等待我的,是更加波澜壮阔的人生。

Categories
游来游去

对欧洲的纪念(三)

印象中的瑞士是高山湖泊,处于欧洲心脏却高高在上,独立而保守的经营着自己的小领土。对瑞士的钟表和铁路闻名已久,到了瑞士,惊讶的是苏黎世过关的速度....那些同飞机的人呢?仿若一把白盐,飘进水里就融化了。意外的是,苏黎世用烟和雨来欢迎我。烟,并不是袅袅炊烟,也不是晨雾弥漫,而是真真实实的带着烟草味的烟雾。我一直不甚习惯于烟草的味道,只能自我勉励步履匆匆。

还没有来得及好好拥抱瑞士,就踏着晨光登上了飞往马德里的班机。自我嘲讽地感慨居然是第一次去马德里,真不知道我那年是有多么的虚度时光。马德里是个热情的姑娘,明媚的笑容温暖了阳光。有幸拜访前同事的自家餐馆,跟他美丽的阿根廷女厨娘畅谈食物的美好。一日的暴走掩盖在酒精的雀跃中,听着当地的历史与八卦,仿佛穿越了时光嗅到了金戈铁马的张扬。一碗凉凉的番茄冷汤,点缀了整个夜的温凉。

小憩之后回到巴塞罗那。我甚至有点不敢坐飞机,怕在飞机降落前看到巴塞罗那的海滩和Barcelona这几个字母就难易自抑。在高铁站毫无意外的迷路了,然后恍然间居然穿梭到了Estacio de Francia。多么熟悉的站名,在我西班牙语退化到日似的情况下依然记得的站名。至此不需再看地图,沿着熟悉的海滨大道、淹没在拥挤的度假人潮。多么熟悉的街道,多么陌生的场景。没有人跟我打招呼,也再也不会遇到那年那些熟悉的面孔。沙滩和海都没有变,我也没有变的更勇敢。

这是一种关于仪式感的旅行。去一个自己生活过的城市,重新做一遍当年觉得再寻常不过的事情。然后,在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建筑里面,抚摸着墙壁的斑驳,闭上眼睛就看到了鲜活的记忆。我们曾经欢笑,我们曾经哭泣。我们曾经构成了我们唯一的记忆。只可惜,再也没有人,会那么绅士的,为我打开那扇门。真的,如果有的选择,我们可不可以都不曾勇敢。

在巴塞熟悉的街道上,木然的机械版走过。风景还是那么熟悉,拖着箱子走过的线路便是重放的昔日电影。加上一点昏黄的光线是不是更显的怀旧?一杯又一杯的Sangria,味道陌生而熟悉。坐在海边的饭馆里,面对着一盆漆黑的海鲜饭和远处的海浪,串起的是一个个海鲜入饭的回忆片段。穿梭在学校的走道里,木讷的跟别人讲,给我点时间,我要好好的选个角度、调整相机、拍出一张满意的照片。然而实际上,我只是借着摆弄相机的借口故意的拖延着。我其实根本不想面对任何照片。没有照片,其实就没有很多残忍的回忆。

鲜血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肆意的流淌。我无泪以对。说了无数遍的再见,真的只是期冀着再见一面。地球这么小,很多人就这么消失成facebook上的一串字母。字母不时的欢呼雀跃,隔着屏幕却无力触及身体的温度。

好冷。好热。好多借口。好多再见。容易的是飞跃重洋,不容易的是再度相见的心情合拍。怀念,或许一直未曾同步。

可以选择,我宁愿记忆自然流失,只留下一点点会刺得很痛的快乐与伤悲。在这样恍惚的神情中,我好像慢慢的开始看懂,线条和圆圈的象征,那个有幸久居地中海边的Joan Miró。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美好的时光是忙碌中有闲暇可打发

人生经历过或快或慢的一些节奏。读master的那年还是比较忙碌的,很多deadline赶很多paper要写,但也觉得蛮开心的。一方面是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专心的泡在图书馆里一个人傻傻的兴奋或发狂;另一方面,也是巴塞罗那这座城市给了人一些生活的情调。每月一日的免费博物馆日,骑车十分钟可到的音乐厅画廊,随便走走小巷子里面的手工艺品店,还有穿梭在居民区内的甜点和酒窖珍藏。和同学们研究一下分布在校园不同角落的自动咖啡机哪个更好喝,周末顺便去海滩上懒懒的晒太阳。对的,这样的调剂让人不觉得忙碌是可怕的。略有闲暇,无数的方案可以打发。

工作的第一年经常很忙,忙到记忆都有些中断。然而那样的忙碌却单单是忙碌,因为一旦闲下来只想窝在家里睡过去。完全没有精力调节生活的情调。上海的艺术氛围远不如它金碧辉煌的购物广场,走来走去的文艺青年捧本线装书就在地铁上傲然。太不随性,太过于符号化。在纸醉金迷的城市里,看不到年轻人的美好梦想。走进过一家又一家咖啡馆,只觉得小资书吧和星巴克连锁也没有什么气质上的两样。我嗅不到自由的味道。对我这种物质欲尚远不如口腹之欲的人来说,在这个城市活得多少有些麻木和迷茫了。我需要新的目标,来忙碌,来折腾。

死得轰轰烈烈,也比活得行尸走肉强。期待,破茧。
7-31-12-spongilla-fly-cocoon-img_7739图片来自naturallycuriouswithmaryholland

Categories
游来游去

青藏行纪(三):修行之道

修行之道
总有那么一些邮件,收到的时候让你泪流满面。最近借着ebay的reference check,联系并顺便和几位教授update了一下我的近况。看到一位的回信,那种天然的关心,让我对着屏幕不禁泪水盈眶。在巴塞只呆了短短一年啊,没想到还有这么持久的联系。感动。联系起前阵子郁彬一封又一封的回我们这些小孩子的邮件,真的是越来越怀念research的氛围。学术圈,纵然有种种不好,但他的那一些好还是让人不断回味的。话说最近一位朋友在考虑quit phd,哎,机会成本超高啊。再容我感慨一下,没做好准备前我是不会去这么折磨自己的。

DSC02849
In Lhasa Museum, Lhasa.

DSC02844
In Lhasa Museum, Lhasa.

今日,沿着虔诚的居士轨迹,沐浴了大小昭寺的光辉。较之罗马天主教的气势,藏传佛教另有一番韵味。平和,安静。走过一座座鎏金的塑像,张望着一片片昏暗的壁画。所谓气势,埋藏在那一次次瞻仰中。更有到访西藏博物馆,精心的回味了一下西藏和平解放的故事。整体来说,佛教给人的感觉就是平和,不争不执,淡然笃定。修行之路漫漫,掩不尽个中心酸。如何才能放弃那多么浮华的束缚,一心的简单的追寻内心的平和与自由?我不知道,也做不到。还需要尘世浮华的洗礼,才能知道哪些是过眼烟云,哪些值得永生珍惜。只张张嘴声称自己万物皆空肯定是不够的,没有被诱惑难道不是因为诱惑不够大吗?谁能抗拒生活的温柔呢?是不是失去一次又一次的身外之物,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呢。

DSC02830-r
Jokhang Temple, Lhasa.

隐居属于人生理想之一,但现在看来多少难嫌做作的味道。不要像孟浩然那样,为了隐居而隐居,最后自己耐不住寂寞跑出来一边叫唤什么功名利禄只是身外之物,另一边暗暗攒足力气各种求。修行怕不能只流于形式吧。想想,还是先不谈什么追求这么远了,还是琢磨一下如何在这个浮躁的尘世中过得更舒服吧。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享受付出和奋斗的过程。

DSC02815-r
On the top of Jokhang Temple, Lhasa.

不知为何,或许一个人的旅程特别容易让思念泛滥。突然想起十几年前,那个同样温润如玉的夜晚,我和一位共同成长的朋友的对话:“有些事情,我觉得当时想明白了,可若干年后回头看看,发现其实当年要想的其实还有很多”。是啊,总试图让自己想明白很多事情,人生在规划好的轨迹上不想偏离太远。可是,其实每每,只是年少无知罢了。从这里看,理性预期既有合理的地方,又不见得那么合理。

DSC02798-r
Inside of the Jokhang Temple, Lhasa.

然后,就算是曾经那么惺惺相惜的碰撞,也都湮灭在时间洪流中了。我唯一比他幸运的一点是,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于是苦也是甜。希望时间,不要残忍地让那颗曾经也澄澈空明的心灵,被太多污浊。

Though our ways diverge, please always keep our dreams in heart.

这样,就算冬天,也不觉得太孤单寒冷吧。

DSC0279-r0
Lhasa's typical house, Lhasa.

DSC02865
Ceiling of a typical Lhasa restaurant, Lhasa.

DSC02805-r
Inside of the Jokhang Temple, Lhasa.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雨雾飞扬

天晴总是不久的,南方多少要和阴雨濛濛连在一起。于是,上海便又被稀稀落落的雨水覆盖了。

有的时候在感慨,上海这座城市,太缺乏绿色了。到处都是水泥钢筋的现代感,偶尔有些绿色也是被高高的栅栏围在里面,走在路上只能无奈的窥视。公园是有的,但是好少。或许不公平,但这个时候我总是在怀念巴塞罗那的绿茵。尤其是在学校大大的Mac机房+书吧里面,向窗外望去一片绿树灿烂的感觉。

DSCN0051

窗外的天气阴沉,心里也就阴阴沉沉的。从成都回来之后,开始不停的看论文、看论文,一是感觉上几个月没有好好的看论文,陌生了;二是也想知道现在大家都在关注一些什么。或许看论文也越来越挑剔了,总是在试图找一下文章中是不是有unique的观点和新的想法,而很多文章都是一如既往的没营养。最后,或许还想保持一点数学的sense吧,免得日后连个公式推导都不会了,那就太凄惨了。

DSCN0021

有的时候,也在感慨没有时间再去那么细细的逛博物馆了。不知道为什么,无论上海博物馆还是四川博物馆,都让我有一种“苍老”的感觉。记得巴塞的博物馆都似乎很年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