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从败家开始说消费者行为

今天上午纠结了好久,最后还是下决心去买了一本书。还是国内好啊,以前买书的时候从来不纠结。美国的书真心贵...

Screen Shot 2015-05-06 at 11.21.56 AM想想这个前后纠结的过程,还是蛮有意思的,所以写写玩玩。

1. 购买行为取决于商品带来的效用?

传统的经济学讲供求曲线,就是随着价格的上涨,需求量会增加。供给曲线我们不管,单单说需求曲线。之所以有需求曲线,是假设对每个个体来说,购买该样商品会带来一定的效用(utility)。比如最简单的食品,至少吃东西能果腹,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了。

每个人会对消费同一样东西有不用的(预期)效用,比如我觉得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阅读价值可能有200块,所以它标价100块我也会去购买。换一个完全对机器学习不感兴趣的人,他可能觉得这本书对他的效用就是0,所以哪怕只有10块钱他也不会去买。众多个体的效用分布就组成了需求曲线(即整个群体来讲,可以接受价格与购买人数的分布图)。

如果按照上述理论,我应该没有任何犹豫的、自从我知道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效用(200块)大于他的售价100块的时候,我就应该去买了。可是我为什么在剁手之前还是纠结了很久呢?

1.0 单个消费者的消费决策

纠结的原因之一可以用传统经济学来解释:我是一个消费者,而且我有着预算约束。预算约束就是说,我这个月工资只有1000块,然后我500块要付房租,然后300块要吃饭,这些都是刚性的,那么我只有200块可以自由支配来买其它东西。那么我这个月既想买书,又想买衣服,又想买首饰,又想攒钱买新的iphone、又想出门去旅游,可是我的预算约束告诉我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为了最大化我这个月的感受,我必须从这么多项目里面选择我可以负担得起的、且带给我最大化效用和的组合。这就是传统的一个单个消费者的决策过程。

非要用数学语言的话,就是 max sum(utility_i)  s.t. sum(price_i) <= budget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静态的模型:我只考虑本期,有多少预算花多少。如果我预期我下个月会突然间有一笔10000块的奖金,那么故事是不是会有所不同呢?最简单的我可以去找朋友们借钱,先把想买的都买了,然后下个月奖金到账了还款就好了对吧?这就是金融的作用了:当我有流动性约束(手里暂时就这么点钱)的时候,我还可以去“透支”未来的收入,从而达成当期的消费习惯。比较常见的就是我一下子买不起一个iphone,那么我可以去用信用卡分期支付,12期的话每期钱也就没那么多了呢。当然代价可能是我要付一定的利息....

1.1 书的效用(utility)

说起来还有一个问题。我怎么知道一本书的效用等价于多少钱呢?或者这个东西是可以简单的用钱来衡量的吗?而且书还可以去图书馆借,那么我为什么还要花钱去买呢?古话说的好,“书非借不能读也”。

我仔细想了想,对我来说,很重要的还有一点是,书买来的可以放在我的书架上...然后每次有人来找我问问题,我就可以在解释完之后、很傲娇的说,更多的细节在这本书里面呢。所以可以用来挡问题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1.2 书的厚度与价格

很多时候我看到一本书的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可以这么贵?然后默默的往下开始找页数。比如上面这本,看到它有1280页的时候,我就释然了,感觉好像还是合理的...这也是一种对于书的消费心理吧,虽然不是厚度决定价格,但是往往一本比较厚的书可以让人多少原谅一下卖价。可是话说回来,美国的书一本书有半本附录和文献什么也不是稀罕事儿。

1.3 书的包装与价格

Screen Shot 2015-05-06 at 2.37.14 PM

美国买书还有一点很好玩的,硬皮(hardcover)和软皮(paperback),一般同样的书两个版本的价钱还是会差不少的。这里面的逻辑据美国人民给我讲,是因为一般书刚上市的时候先出硬皮,然后可以卖比较贵的价钱,然后过段时间再开始卖软皮。基本上就是一个价格歧视了。急着看?忠诚粉丝?不好意思您多付点钱呗。比较可悲的就是这本书虽然已经是六年前的了(2009年出版),但是还是只有硬皮版本...又沉又让人多付钱,唉。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到另一个经典的经济学模型:正版软件。正版软件的定价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软件的复制和传输几乎是没有成本的(最多走点流量、或者很早以前就是盗版碟),所以简单的来讲就是第一份正版是肯定至少有一个人来买的,而这个人买了之后大家就可以免费拷贝了(假设盗版就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不存在加密解密验证什么的)。所以有人建了一个模型表示,其实正版的销售收入就是预期会买正版的人数*定价。比如我们预期定价100块会有10个人会来买正版,那和定价1000块有1个人来买正版对于厂家来说其实是一样的...反正其他人最终都会得到免费的拷贝。

当然这个现在已经不适用于这个云时代了,随处可以下载、软件免费服务收费等等的,互联网的定价模式已经完全离开这个模型了。仅仅想到了就顺便提一下。

1.4 电子书与价格

说起来图书还有一个很好玩的事儿。我每次搬家的时候都一边各种免费图书大派送、另一边咬牙切齿的说,我再也不买纸质书了。先不说违背版权的什么下载pdf这种,就说出版社授权的电子书、比如kindle上面的,我每次买的时候还是会多多少少的纠结一下。比如我今天买的这本书,有kindle版但是也没便宜特别多(一半是8-9折的样子),所以我想了想加上可以摆在书架上面炫耀这种因素作祟,最后还是去买了纸质版。我好像常买的kindle版就是那种小说什么,读完了一遍肯定就再也不会拿出来翻翻了,也不想搬家占地方(基本就是那种只要搬家就开始送人的书)。所以到现在我买书给自己的底线就是,这本书搬家的时候你确定要一起搬走么?确定的话那就买呗...

国内倒是很多电子书单位定价真的很低,有点像jobs当年把一张cd拆成单曲出来卖的意思。这里的定价学问就更多了...所以说定价是经济学永远的话题呀。

话说我的kindle也已经开始埋灰了....唉。

1.5 同伴效应与价格

同伴效应(peer effect)说起来也是很好玩的一个消费者心理。上面我们一直在说一个孤孤单单的消费者,他总在自己跟自己纠结。同伴效应就是说,本来其实我也没有特别想要某本书,但是架不住周围总是有人提到这本书如何如何好,别人买到了之后经常拿出来引经据典什么的。久而久之我就开始俗称“长草”,然后总会有要么忘了要么“拔草”的一天。所以说女人败家之处还在于,你不是一个人在消费!你是一群人在消费!

这本书也是长草了有段时日了,经常说到什么的是我就心里在想,如果这本书在这里就好了,我就可以直接把书拿出来说服你们了。来来回回几次,我想买过来的心情就越来越急切——直到下单的刹那开始释放焦虑。

1.6 预期效用与定价

说来还有个很好玩的事情。我买这本书的时候,一看到价格是差不多100块,我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这么贵,那肯定值得买”。这多少有点像奢侈品——买的时候稍微肉痛一下,然后才觉得买吧买吧。也就是说消费本身不是一个纯粹的效用和成本的问题,而是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享受。譬如小时候,如果谁过年攒了好久的压岁钱零花钱什么买了一个游戏机,那不知道要羡煞多少周围的小朋友。所以买东西的时候那种“颤抖”与纠结的心情,本身也是要计入消费行为带来的效用的。类似的例子如拍卖,拍卖本身斗志斗勇也是挺好玩的一件事儿,很多人往往在这个过程中会因为“赢家”带来的满足感而愿意多付出一点钱呢。我在想这本书如果只买20块,我估计毫不犹豫的就像买各种日用品一样“一键下单”了,反而少了各种乐趣和拆包裹时候的满足感。(所以说女人是有一种天然的受虐心理么?)(更多

1.7 书的价格与运费

在国内的时候,我区别自己对一个东西的耐心与否,一般就是看我从哪里买:如果我特别急着要,一半是找一个可以提供当日或者次日送达的b2c网站买、甚至自己跑到实体店里去找;如果不是很急着要,那么我就慢慢的在网上淘,然后也不在意买家所在地(一般江浙沪还是比较快的),反正慢慢的能寄到了就好了。

到了美国还是如此。因为这本书比较贵,反而在选“运输”的时候我选择了“两日免费送达”,一般不急用的便宜的日用品我都是选择“慢慢送吧、记得额外送我一块钱”。所以说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纠结了之后,在下单之后选“运输”的那一刹那我反而是更没有耐心了。

但是我又想了想,如果亚马逊问我,“多付1块钱次日送达”和“免费1周送达”,我估计我可能还是会选免费的选项...此时心里嘀咕的大概是“我已经付了这么多钱了你凭什么还要我付钱?” 然后一边选了免费送达一边气鼓鼓的关掉网页。所以也有研究说明,“Customers love free shipping too much so they even 'pay' for it"。人们的心里永远是,从我这里拿走是是很难的!(英文的意思就是,一家免费送货的东西 可能比 另一家商品价格+运费 还要贵,但是人们就是喜欢免费送货所以宁愿多付钱买第一家的,来源)。

Screen Shot 2015-05-06 at 2.35.47 PM

2. 耐心与非耐心 (贴现效用)

其实上面反复提到的一点就是“耐心”。说起来“耐心”是经济学理论里面很好玩的一个东西,不仅仅是在微观的消费理论、宏观模型里面也会有动态规划(有限期、无限期)那些,也是要对每一期的效用贴现什么。直觉上来说,就是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拿到手为准,俗称“活在当下”。

这里的表现比如,我花钱越多就希望越快拿到越好,虽然我明明知道明天我可能就没有这么在乎这个东西了——下一次的幸福的感觉要等到包裹送到的星期五...这算冲动型消费吗?

3. 消费与啰嗦

话说回来,我之所以会在这里这么啰啰嗦嗦的写这些东西,其实只是因为一早花掉了100块钱去买那本书。然后各种心如血注,需要唠唠叨叨的发泄一下。但是又不能太明显,所以就跑到这里打字写blog来了,还要拿出那么一堆看似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只是为了说明“我不是在乱花钱哦,我还是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我的一切行为都是理智上说的通的”。哈哈哈哈。说白了,女人就是爱给自己找理由 T_T

------------------------

大家看着玩就好,不要当真....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从激励相容说起市场营销

以下为某天早晨打车来上班的十几分钟路上乱想到的,海涵。
---------------------------
有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被microeconomics毒害太深...整个思维体系全是架构在其之上的,不管是最简单的供求和弹性之类,还是更强调互动的game theory...相比而言,我的macroeconomics直觉就差了很多了,除了能偶尔侃侃税制、社保和房市,我实在是不知道还有什么好关注的宏观经济动向。

大家都在一窝蜂的挤入金融市场,各种各样纷杂缭乱的手段都有,真是集各学科智慧于大成。所有人都在预测、预测。其实预测和信息这东西,只有在“你先于市场知道”的时候才有价值,你知道别人也知道,这信息就已经富含在预期里面了,价格就已经包含了这部分预期。前两天看到新华社一常驻纽约和纳斯达克证交所记者说,美股其实比较好预测——是的,几乎有什么新闻就有什么相应的反应。这也就是说对于大家都知道的信息,价格的反应是很有规律可循的。

看了那么多模型,我还是觉得金融的本质是博弈——你需要比别人先知先觉,不管是以什么方式。更有资本的,就是去找体制的漏洞,所以有索罗斯搅乱英国和香港汇率市场(商务印书馆的索罗斯三部曲不妨一读:金融炼金术、开放社会: 改革全球资本主义、索罗斯论全球化);或者引领市场,比如巴菲特对于投资的带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比亚迪的案例了)。神话之所以成为神话,就是他们是领先而且不可复制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说了这么多金融市场,只是想多少建立一点概念:这个「机制」是一个多么神奇而好玩的东西。玩过魔兽或者三国杀的朋友们或许都对游戏平衡设计印象颇深,这是多么活生生的机制设计案例呀。扯回到市场营销嗯...

营销其实无非就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你有一堆起始营销资源,然后投放到各个渠道,然后衡量一下各个渠道的投入产出比(ROI),然后根据产出决定下一期怎么优化后继续投入...这说起来和其他投资并无二致之处。对于不同层次的营销人员来说,区别可能是营销资源的量不同、资源的形式不同(钱,时间,精力,实体物质等),再就是可选的营销渠道不同、对于每个渠道的掌控能力和信息不同、ROI的衡量方式不同。这么再去看各种形式的营销,大致也就是在这个框架之内,没什么太神秘的。只是这个环节比较多分工比较细,大家在不同环节上努力罢了。

说个最常见的营销资源投放案例吧:我有一堆优惠券,怎么发放?(瞬间想起小时候去KFC门口,然后一个和蔼可亲的肯德基爷爷塞到我手中一把KFC优惠券的场景了...拿到券的瞬间就不会在KFC还是麦当劳这个问题上犹豫了)优惠券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其实就是变相的价格歧视——有路子找到优惠券的可以享受更低廉的价格,而没有路子的就只能原价付款了。所以我们要找出来的目标群体无非就是:价格敏感的、在买与不买之间徘徊不绝的。这样才能发挥优惠券的最大功效嘛——你给那些一天三顿非KFC不吃的人发券有什么意义?他们本来也要来吃的。找到这样的合适群体,就是建立"参与约束";而使得合适群体做出你想要的行为,就是"激励相容"了。一个机制设计的成功,无非就是满足如上两点。

所以我现在在看到手里经过的分析任务之时,总会不自觉的去开一分钟小差考量一下,这东西满足"激励相容"么?然后默默的继续工作...同样的,经常会在收到各种促销短信邮件的时候,考察一下店家是不是足够聪明...如果有明显的套利机会(过度相容了),就会立马实行:比如某品牌的药妆,我每次都是在其淘宝旗舰店打5折的时候买一年的量囤着,然后等明年打折的时候再去买。类似的例子还有一些,基本就是在我的时间耐心与价格敏感之间寻的一个平衡点,然后就可以优化一下消费流。所以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很符合"贴现效用最大化"的理性消费者...

还是说一个更让大家熟悉一点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例子吧。我们一直期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是又在求职和招人的时候不自觉的考量人家的学历。学历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学历不等于能力?

一方面,学历是你受教育的体现,也就是在取得学历的过程中完成了一定程度的知识积累。当然一定程度的学校录取证实了你一定程度的才智,但是也不是只有天才没有汗水就可以毕业的。更有意思的是,知识的积累往往是厚积而薄发,或者说是个非线性的...这也是为什么在衡量劳动者劳动价值的时候会放入受教育年限和其二次方的一个缘故(至少我是这么理解那个著名的xx公式中的二次方项的)。

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信号:如果你是能力低下的人,那么完成学位需要付出的痛苦会有很多,这样就使得只有能力强一点的人才会选择更高的学历。因此,学历成为了能力的一个信号。

但问题也来了:这个信号区分度如何?显然是比较粗的。再者,这个机制的顺畅运行显然不仅仅是录取阶段的公平考核及没有经济负担能力等现实约束,而且更多是学习过程的努力付出。我隐约觉得中国的研究生扩招就是把两个重要环节的标准都放低了,所以这个信号的作用越来越差,噪音越来越多。研究生找工作难不单单是一个经济大形势和供给增加导致失衡的问题。

医保体制可以研究的就更多了,比如挂号费到底应该怎么设置才合理,医生的劳动价值怎么可以被体现出来...这都是微观经济学基础上的机制设计研究的问题。当然经济学也在脚踏实地的解决更多现实的问题。我一直觉得经济学给出的是抽茧剥丝分析问题的框架,而不像某些经济学家一天到晚只会在媒体上骇人听闻。我现在看到某些人的微博夸夸其谈的言论真是一阵胃里泛酸。

Categories
互联网产业观察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那些埋伏在互联网公司的经济学家....

嗯啊,自从著名的微观经济学家Varian跑到google兼职之后(话说Varian这厮最著名的八卦,就是自己在买新彩电之前,各种搜集数据建立模型,然后经过各种最优化选择了最佳时点入手...不就是买个电视嘛,至于这么学以致用嘛~),经济学帝国主义展露出其雄心勃勃的志向——无底线的渗透到各个行业各个环节。有的披着数量分析的外衣,有的带着策略决策的高帽,总之就是各种高端各种名正言顺。然后看看他们发出的paper嘛,什么呀,还是economists这群人自己的逻辑规则。哎呀呀~

最近看AEA系列的文章,发现了两位埋伏在互联网公司的大神,Justin M.RaoDavid H. Reiley,貌似原来都在Yahoo!后来一个跑到了google一个投奔了Microsoft。然后这俩人还到处在econ期刊上面灌水,嗯嗯,小小谴责一下~你们又不评tenure神马的,干嘛总抢有限的publication资源啊(好吧其实这俩明明是过着我羡慕而暂时不可得的生活...)。

本来先看到的是这俩人发在JEP上的,关于垃圾邮件的:

Rao, Justin M., and David H. Reiley. 2012. "The Economics of Spam."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6(3): 87–110.

然后顺藤摸下去,找到了俩人的网站(作为具有geek气质的经济学家,这俩人果然都有独立网站~),然后就看到了更多的papers:

The Good News-Bad News Effect: Asymmetric Processing of Objective Information about Yourself (local copy) (joint with David Eil AEJ Microeconomics July 2011

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Correlated Online Behaviors Can Lead to Overestimates of the Effects of Advertising (local copy)  (joint with Randall Lewis and David Reiley). Proceedings of World Wide Web Conference 2011 Research Papers

嗯嗯,这两篇看起来也很有意思(对他们研究NBA的那些文章表示~米有兴趣)。这三篇中,最符合我现在的迫切需求的就是最后一篇——在线行为中的相关性与互联网广告效果评估。米办法,现在整天对着各种评估,各种错综复杂让人经常抓狂。还是看看文章舒服一点。

现在开始说一下最后这篇文章。记得刚刚到eBay的时候,就有被问到,“怎么从correlation到casuality?”。当然,呃,计量注重的因果推断只是狭隘的统计意义上的因果,不过还是比correlation有着实质进步的。因果推断的方法,嗯,很多,只要解决了内生性问题,什么都好说。那么,好吧,最simple and elegant的就是随机分组实验了,因为是随机,所以分组变量一定是外生的,所以估计了一定是一致的。然后就是根植IV理念的一系列方法,然后就是对付无法观测变量的panel data方法...时序我实在是不了解,所以这里就不知道了(最悲哀的是为什么总被问到时序的问题啊,个体的数据是多么好的面板分析base啊,为什么一定要损失信息弄成一些时序指标呢?)。

回到文章。一开始作者就提到了互联网广告效果评估的一个经典“相关行为偏差”案例:

案例1: 用户行为的相关性与估计偏差

Yahoo!在首页上为某大厂商展示了其品牌广告,之后评估由其带来的相关的关于该品牌的搜索行为。没有对照组的时候,他们使用用户在campaign开始前一个星期的各种浏览行为作为控制变量,然后发现campaign带来的提升效果约在871%到1198%之间,可谓 too good to believe。

然后大家就有疑虑了,作为一个经常访问Yahoo!的用户,自然相比于那些不怎么常来的人有更高的概率看到该广告(在线广告一般定义exposure,即被展现即作为treatment),而且他们作为资深用户更有可能去搜索一些关键词。这样,就出现了这两个变量的高度正相关——搜索却不是在线广告直接引起的,而是用户本身特性决定的。然后大家就会说了,那么干脆把campaign开始前用户的搜索行为也作为一个控制变量好了。但是这个东西实在是不稳定,每天之间波动实在是太大。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被展现过广告的用户for sure会比那些没有展现的用户更活跃,所以本身就是一个selected sample,也没有很好的控制变量可以完全的消除这里的选择性样本问题。而在采用了随机对照试验之后,最终的估计量是5.4%,也就是说实际上直接由广告带来的相关搜索只有5.4%的提升量。

然后就有人说,哦,都是同一站点的行为嘛,自然可能相关性比较强。那么不同站点之间的行为,是不是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就会比较弱一些呢?然后就不会这样干扰结果了?于是,作者进行了第二个实验。

案例2:网站之间交叉行为相关性

Yahoo!在Amazon上放了一段30秒的视频广告,以推销Yahoo的一项服务。然后他们发现,在接下来的一周之内,这些看到该广告用户的中,使用Yahoo!这项服务的用户大概提升到以前的3倍!可见这个广告是非常之有效啊!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同样的时间段之内,另一组用户看到的是是一段政治广告。作为control group,这些用户对于该服务的使用量也差不多增加了2倍——也就是说,可能是其他的一些campaign或者用户的自然增长导致了活跃用户的增加,而不是直接的源于这段视频广告。对比之后,该广告的效果只能用“微乎其微”来形容了。

所以,不同网站之间的行为可能是高度交叉相关的,不能简单的忽略这种行为相关的可能性去采用一些简单的观测评估。否则,往往估计效果会大大的偏离实际。

案例3:广告会造福竞争对手?

一个在线服务商在Yahoo!上展示了2亿次广告,但是很可惜,Yahoo!无法追踪到该广告为服务商直接带来的用户转化量。不过“幸运”的是,在这段时间,他们追踪到了该服务商的一个竞争对手的新用户注册量。于是,“不幸”的结果发生了——看到广告的当天,用户更可能去注册竞争对手的网站用户。莫非,这段广告不仅仅让投放者收益,而且也造福了竞争对手?(比如促进了消费者对于一项新服务的认知度,我们习惯称之为正面的“溢出效应”)

还好,当时Yahoo!也设置了对照组,发现其实对照组的用户在这段时间之内也有很多人去竞争对手网站注册。所以其实这种溢出效应基本为零,不用担心啦~竞争对手用户数上升可能是与此同时其他促销或者广告行为的影响,与这段广告没什么关系的。

嗯,其实这篇paper本身米有什么technical的难度,稍稍学过一点本科计量经济学的应该都能顺利的看懂,不过几个案例还是蛮有说服力的。唯一稍稍遗憾的是,这篇文章的style还是太economist taste了,不是那么的符合业界人士的思维路径...

我想在此基础之上,稍稍多说几句关于“实验设计”的事儿。随机实验很简单的,解决了很多内生性相关性问题,是一个典型的“better data + simple method = better results"的例子。同样的,很多时候如果可能,提高数据的质量而不是寻求更复杂的模型,往往是解决问题最省力的办法。这里的数据质量不仅仅是说“除噪”这些基本功,而也包括数据是不是贴近分析目的设计和搜集的。去年写了一系列的“社会网络中的实验”,一直在说一个优雅的实验设计会带来多么优雅的分析。当然很多的时候,一些客观的现实问题导致实验也只能被优化到一个特定的层次。其实一直在想的是,连续的实验该怎么设计

有的时候,因果关系不需要一次次的挖掘,实验也不需要每次都做,毕竟实验都是有成本的。如果能设计出来一系列优雅的实验,那么很多问题就可以一次性的干净利索的回答,不好么?不过既然在这里说到这些,说明日常的工作中还是存在很大改进余地的。嗯,有空间才有成长,挺好的~

p.s. 其他两篇papers也会稍后介绍~嗯嗯。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重看“理性经济人”假设

“理性经济人”假设怕是所有人学习当代(西方)经济学最一开始接触的假设。每当论及这个假设,我就不禁想起当年曲创老师的启蒙叫法“厚颜无耻的自私的理性经济人”。理性经济人虽然没有直接的标明“自私”,但是随着期望效用函数(expected utility)的引入,当我们最大化一个效用函数的时候,多少已经暗含了“自私”这一层意义(当然你可以随时的把别人的效用放在自己的效用函数里面来说你也关心其他人,这样而言就更有了一层外部性的考量)。不知道各位是否还依稀记得诸如MWG等经典微观教材在一开始介绍“选择(choice)”的时候,总是在反复强调completeness(中文译作完整性?)和transitivity(传递性)以定义一个选择的理性。

这学期修了Micro II,上半部分是Massimo Motta的competition policy,讲的很是有意思,暂且按住不表;下半部分是Larbi的behavioral econ和decision theory的结合,讲的也蛮有意思的,至少逼着我看了半天vMN、A-A和Savage三种expected utility的表述。联系起我对Keynes的好感更多来源于他在概率论上面的造诣,这些理论就多少也显得很有意思了。贯穿整个下半部分课程,我们多少回顾了近几十年来各位著名经济学家在维护理性经济人假设(或更具体的,期望效用理论)上面所做的各种努力,比如ambiguity aversion, regret aversion, hyperbolic discounting/time consistency, temptation, fairness等等有趣的理论及对应的modeling方法。看来看去,虽然不知道实用价值有几分,却也乐得凑个热闹。

昨天和UPF的一个Ph.D吃饭,不禁聊起来这么多年学习经济学的体会之类。我前段时间大概还感慨过现在才意识到自己本科的时候修过三门经济史课程是多么的幸运,昨天又感慨了一下曾经修过的几门经济法课程又是多么的实用。当年有幸摊上一位很好的经济法(economic law)老师,虽然给分不高,但是从她的课程中真的是收益颇深,尤其是涉及到公司法合同法等等切身相关的法律,现在之所以没有沦落成法盲还真的多亏了当年的训练。有意思的是,后来法经济学学了很多反垄断法,国家税收学了很多税法,保险学学了很多保险法,最后概括起来我的经济类法律知识还是蛮全面的哈哈……而且很多法律条文和执行之间还有一段距离,条例和实例结合起来学也是颇有意思的。反垄断法就不用说了,现在听Motta的课感觉中国的反垄断法真的很有意思啊,该模糊的地方模糊,该清晰的地方清晰,足够的猫腻留下哈哈。想起当年听到张昕竹说起草反垄断法的种种不易,真的是“有法总比没有好”,哪怕这个法律后来的实践总是让人看得云里雾里——譬如我就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商务部否决了可口可乐和汇源的并购案。我没有听说任何关于此案的横向并购模拟的数量分析,不知道当年的博弈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某种程度上,我多少觉得有点作秀的味道了——既然我们有了这么一个法律,多少要实践一下是不是?

回正题。之所以说到经济类法律,更多的是因为当时说到了现在中国的保险。我不知道大家对于保险的印象如何,反正我近几年是接二连三的被保险震惊啊。保险的本意是分散风险,结果在中国某些乡村的实践中,保险却不幸沦为了变相的传销——保险是由代理人提成的,这个法律是允许的。但是在实践操作中,现在保险代理人提成最多可以达到50%,这是什么概念?我不相信剩下的50%刨去保险公司运营的费用之外,还足够在危机发生的时候支付赔偿。从某种程度上,现在的保险让我觉得有点Ponzi game(庞氏骗局)的味道。城市里的我不好说什么,在农村,很多人文化程度比较低,所以根本不理解什么是保险,也不知道这玩意背后的权利义务是什么。他们仅仅是被几个罕见的赔保的例子所吸引(一般是某村某人出车祸死了,然后被赔付了几十万云云),经保险代理人的三寸不烂之舌一忽悠,就投保了。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养老保险的保费是需要连年交的,以为交一次就万事大吉了,直到第二年又要交钱的时候才知道这有点无底洞的味道——若是退保,几乎拿不回分文。另从保险代理人的角度,他们很多人只是负责卖保险,才不关心赔付等等,尤其是有些保险是“平均时间维度上的风险”的,日后一旦有事情发生,我估计某些小保险公司非直接破产不可。有人会怀疑我危言耸听,但是当年看到一个小县城没什么其他的公司,一条街上都是装修的富丽堂皇的保险公司的时候,还会认为这东西没有任何泡沫?

这个时候,有多少人还可以坚持“理性经济人”和“市场是有效率”的说法,认为大家投保是一种理性的风险厌恶的选择?对于保险这个制度本身我还是相当有好感的,但是具体放到市场实践操作中,却又是另当别论了,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保险市场发育极其不完全的情况下。人们经常说“银行、保险和证券”是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可惜在中国保险明显成为了金融体系的短板,若是大家相信“短板理论”那么中国的金融市场怕还真是落后在世界发达国家后面几十年。我和那位金融的Ph.D一聊就说起来当年我们的《货币银行学》这门课——要么是教材陈旧的要死,要么是完全不知所云的上了一次英文翻译课。据他说,很多金融衍生工具在国内就是闻所未闻,然后各种胡乱翻译导致很多人到最后也不知道那些工具到底是什么。刨去我对金融的偏见不说,就中国的金融教育水平我们又有什么期望能在人才云集的国际公司的较量中更胜一筹?只能是被人家制定的规则玩弄吧。

了解我的人可能知道,我一直对rational expectation(理性预期)有一些想法,当然这个和理性经济人还是有天壤之别的。对于理性经济人的一大“辩护”是,如果人们都是“利他”而非“利己”的,社会不见得会更有效率。这是那个模型弄出来的我忘了,只记得大致意思是“利他”并不见得真正能够满足他人的需要,只有自己才可以真切的了解自己的需要。从这个层面,又可以对“共产主义”留下一个问号。我对共产主义的理解还是比较浅薄,随便说一说,欢迎较真儿。当真正实现共产主义的时候,人们是“各司其职,各取所需”。我想不出的是,譬如我大学毕业要找一个合适的岗位,如果没有市场竞争我怎么可以知道我更适合干什么?换言之,我的“比较优势”在哪里呢?我是应该当一个律师还是一个打字员?共产主义对于完全信息的要求怕是有点太高了,这里必然要有一个对社会方方面面都了若指掌的“中央计划者”。不知道这样子的对于信息的要求是不是有能被实现的一日——换言之,制度都是有成本的,信息也不可能是免费的。

说到这里,我真想时间倒退半个世纪听听当年兰格的辩论。学了半天经济学,多少要对“政治经济学”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是不是。想想当年的“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的嘛。那么看一面不如两面都看,学了半天的经济学应该回头重温一下那些经典巨著了——譬如,我一直没有勇气读完的《资本论》。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推荐经济学入门的好书籍——《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读后感

最近在考试期间闲来无事读了读《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Hidden Order the Economics of Everyday Life),感觉是一本很好的经济学入门书籍,故在此推荐给有志于学习一些基本经济学知识的人。

其实类似的经济学家散文集和入门知识指引很多,国内的很多名家也写了很多值得一读的书,比如汪丁丁的散文集系列、张五常的《卖橘者言》和其他散文集等等。这里有一个书单,可以供大家参照:

1: 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

2: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三版)

3: 小民说话

4: 活学活用博弈论

5: 风的颜色

6: 寻找麦田

7: 魔鬼经济学

8: 卖桔者言

9: 随意集/张五常作品系列

10: 凭阑集--张五常作品系列

查看豆瓣豆列:http://www.douban.com/doulist/204848/

其实推荐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每本书也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读完了也都能多多少少有些收获。可是经济学不都讲究一个效率嘛?虽说此效率非彼效率,但是还是在阅读顺序的选择上可以经过优化节约时间的(我就感觉自己没有经历这方面优化,只能自己摸索着,浪费了许多时间,虽然收获可能也更多一点)。

其实我一直不赞成使用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那两本教材,虽然错误不多也很凝炼,但是对于理论的阐述不够形象只是在强制的灌输结论,以至于大三开始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时候稍稍有些吃力和不适应。以我看来,曼昆和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的书任选一本都可以,尤其推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样的话过早适应西方经济学思维对于以后的学习是很有好处的。当然,那些为了应付考试的除外,这里只是针对学习和思想形成来说。

《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这本书很浅显易懂,很好的介绍了一些基本经济学原理,就算是经过一段时间经济学锤炼的人再回头看还是能够发现有所启迪的。因为道理虽然很简单,但是当和生活这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现无穷的乐趣,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上那些理论的罗列和背诵。这本书对于整个微观经济学的脉络都有一个很好的演示,而且来源于生活,让人觉得很亲近,很贴切,易于接受。这也是这本书特别放在这里推荐给大家的缘故。

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请参见下一篇文章:针对读经济学专业文献的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