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篇文章倒不是想给Amazon做什么宣传,而只是借机说一下最近的一些最简单的购物经历,顺便感慨一下制度、诚信的缺失。
可能在国内被各种卖家欺骗惯了,尤其是在淘宝早年的时候,购物一般都是额外的小心的。只是前几天还是不小心上了一次当。要做学历认证嘛,要翻译件嘛,还不能自己翻译,就找了一家很近的翻译公司做这个事情,价格也不便宜,但是想着事情那么多还是花钱买时间吧,于是就爽快的付了翻译费。然后翻译件拿到了,跑到认证地点去,人家却说这个翻译件不符合要求^#%#。无奈啊,只能又掏钱去做一次翻译,哗哗的人民币流出去还是觉得心疼的,毕竟自己赚的钱知道赚钱的辛苦之处啊。而后自然不甘心,去找第一家翻译公司,百般推卸责任,后来直接粗鲁的视而不见。我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跟他们耗着,于是315打个电话,又想到当时是用的信用卡所以也找到了信用卡发卡行,毕竟国外的信用卡消费还都是有保障的,可以在服务不到位、商家诚信有问题的时候通过银行交涉退款什么的。
315自然是两边打个电话说了一遍,然后就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把皮球踢给其他部门。呃,也罢,本来也没指着消费者权益被他们保护。信用卡发卡行自然是态度好的多,一路绿灯帮我调单之类的,但是最后也很无奈,通过银联的交易他们也没有办法退款什么的,只能按照我的投诉做一个不良记录,但商家还是建行那边的,他们也只能反映给银联。这个,也罢了,维权成本这么高的情况下我也犯不着发什么律师信之类的。权当花钱买教训了。
也许是在欧洲太习惯了人们之间默认的诚信,没有什么怀疑的。同时,这几天同样发生在我身上的另一件事则让我觉得实在是太过于鲜明的对比了。8月份的时候在Amazon买了两本英文书,当时怕丢选的还是稍贵一点的运输方式,本来说是预计9月底能寄到,结果现在都还没有收到。忍不住,就给Amazon发了个Email,看看能不能有什么音信,至少能给我个包裹号码之类的跟踪一下嘛。结果很快Amazon就给我回邮件了,还主动的退还了25刀的运费到我的信用卡里面!信中各种抱歉、还说一个月之后再没有收到就可以帮我重新寄或者退款之类的。我只是昨天忍不住小小的抱怨一下嘛,连电话都懒的打,没想到态度居然这么好!
其实倒也不意外,联想到7月份的时候换新Kindle的百般顺利,当时就对Amazon刮目相看。当我爸妈看到我几个电话就很快的拿到一个全新的kindle的时候,那种惊讶啊!是啊,在国内买个东西要是想退货,那难免和销售人员口水交涉一番。哪有Amazon这种顾客为上的服务态度。
除了态度之外,背后更多的是一些诚信问题。还是说美国好了,一系列的诚信体制让每个人、公司都知道违反诚信的高昂代价。信用卡的核心是信用,而不是国内理解的“透支”功能,否则不过是一张简单的贷记卡而已。其实我对招商银行的印象蛮好的,信用卡一直用的很舒服,但是客服也跟我很无奈的承认在国内信用卡机制的不健全和跟国外的差距,我们也只能容忍和谅解。我只是百无聊赖的抱怨了一句,信用卡的信用评分什么的对我们持卡人有这么全面严格的要求,却对商户没什么要求,真的是不公平啊!
联想到最近淘宝商城热热闹闹的“起义”活动,我就觉得真的是不能不涉及诚信体制的问题了。这东西,本科的第一篇论文就论及与此,没想到现在还在这么热热闹闹的上演。我从来都是支持淘宝提高进入门槛的,这才有利于过滤掉一些竞争力不足、打诚信擦边球的商家(虽然相比于完美市场会有效率损失,但这正是信息不对称下我们为信息付出的成本)。很多人不敢去淘宝买东西,我就说一句很简单的,去淘宝商城嘛!至少,不会有什么太多的假货。当然,商城本身的其他问题就不多说了,也难怪最近这么大力的整合凡客等垂直B2C网站。现在,淘宝已经拿自己的顾客资源来卖钱了,可见这么多年的市场培育还是有价值的。
只是,太多太多事情折射出来的都是背后的诚信体制的缺失:人们习惯了有空子就钻、有便宜不占白不占。如果说中国经济增长未来有什么大的阻力,我觉得诚信体制可以算是一个。良好的诚信体制有利于市场资源科学合理的流动,而诚信体制的缺失只会让这个市场越来越“柠檬”,资源的配置被扭曲、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被大幅增加。虽然诚信体制对于越小的经济活动越关键,但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底层微观经济活动诚信的缺失,必然可期宏观层面的更多问题。
至于为什么我说“亚马逊”不是Amazon,大家可以搜搜最近卓越亚马逊的新闻,貌似也有诚信危机啊!果然,什么国际公司到了中国都是难免“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不过,至于华尔街,那就另当别论吧。少数聪明人认为自己可以玩转地球,自然有童话破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