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网络新发现

又来用数字挑逗民意

昨晚看到一篇广为流传的房奴文章,比如网易上转载的,实在是让我忍无可忍,决定抄起笔来对付一下这种用数字挑逗民意的行为。真受不了~~~

首先这类文章都会有一个很鲜亮的标题,比如这里的“三代房奴面面观:一代赚满 80后才是真正房奴”。房奴,80后,这两个词加起来就够吸引眼球了,还有“三代”,真的是三代通杀。其实我也没资格批评别人,前段时间写个SAS笔记还搞个“七天搞定SAS”这种噱头,明显动机不纯。

不过题目吸引人也就罢了,正文读下来八成要让人义愤填膺一番。感觉自从今年春天借给松鼠会做讲座的机会,看了一眼现在的新闻之后,就对各种挑逗的方法有了更强的免疫力。

挑逗民意最最典型手段就是以“个例”代替群体。这句话怎么说呢,其实就是不断的举出各种极端的例子。比如这篇文章,对于三代人,各找了一个代表:

70后:于先生

-年龄:35岁

-职业:某金融行业公司品牌策划室经理

-房产:南三环外丰台西马厂区域两居

-2007年购买时单价:6500元/平方米

-2012年该项目二手房单价:约29000元/平方米

35岁的于先生说,目前为止,自己还是一名房奴,但相比2007年买房那会儿,已经轻松和洒脱多了。

80后:陈女士

-年龄:31岁

-职业:广告公关公司合伙人

-房产:东城区富贵园

-2006年购买时单价:10000元/平方米

-2012年该项目二手房单价:38000元/平方米

我就看不大明白了,明明两个人才差了4岁,购房也只差了1年,怎么就被归为两代人的代表了?两个人的故事也没什么大的差别嘛,房价都翻了三四翻的样子。这两个其实还好,最让我看不下去的就是最后一个90后的例子:

90后房奴:生活乐趣才是王道

-人物:赵悦

-年龄:22岁

-职业:资产管理公司销售

-房产:朝阳区小悦城

-2012年4月购买时单价:37000元/平方米

-2012年该项目二手房单价:38000元/平方米

将90后这一代称作房奴可能并不准确,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刚刚念完大学,但已有不少人也挤进了买房大军。但相对于80后的不堪重负,90后房奴更加轻松,从来就没觉得这是他自己需要承担的。

赵悦是一个重庆姑娘,2011年在英国念完书便来到了北京,父亲是重庆一家国有企业的老总,靠着父亲的关系,她很容易就在北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找了一份工作,每月薪酬将近8000元。

赵悦告诉记者,回国没几个月,家里就掏钱给她在朝阳的小悦城买了一个小公寓。这个楼盘位于朝青路上,距离年轻人扎堆的大悦城只有800米,那里聚集着优衣库、H&M等潮店,还有天天人满为患的各种麻辣香锅。“买这房子主要还是因为公寓不限购,而且一个人住也够了。”

赵悦选中商住两用的公寓不在限购范围之内。按照当时的房价,40平米的loft,单价38000元左右,一套房子150多万,不过这样的产权只有40年。“我其实对房子并没有感觉,从来也没觉得回国之后就要买房子,是父母觉得应该有个固定的房子。”

家里为她付了8成首付,只是象征性地贷了一点款,这是因为父母不希望赵悦花钱“月月光”。现在,赵悦每个月要还2000多块钱房贷,这一还款额在北京这样一个城市并不高。但即便是这样,赵悦还是觉得钱不够花。看看赵悦的生活账单,几乎80%钱用在了娱乐消费上,而她自己永远都不太清楚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

由于小悦城还没有交房,赵悦在离金融街不远的官园租了一套精装一居室,房租5000元。这里几乎成了金融街的后花园,聚集了大量在金融街上班的小白领。如果全靠赵悦的工资,8000的工资交完房贷、房租,就剩下不到1000了,这点钱还不够她打车的。

赵悦父亲对她比较严厉,但她母亲则更宠爱她,直接给她交了一年的房租,即便这样,赵悦还是寅吃卯粮,经常刷爆信用卡,母亲经常替她还款,还时不时地暗中接济她一些零花钱。

对于国人热衷的房子,赵悦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她自己数了一下,父母的房子、爷爷奶奶的房子加上购买的小公寓,在北京、重庆总计有六套房子。“我都不明白还不够么,我没法理解大家为什么这么热衷于买房子。然后把所有的钱都用来还月供,而每天的日子都过得惨兮兮。”

看看这些数字: 月收入8000(不算低),房租5000,贷款首付80%...一个个都是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通篇下来,90后被描述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啃老族和富二代。可是,我们都知道,举例是最常用的论述方法,可是也不能总找最极端的例子吧?田忌赛马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总不能拿最差的和最好的比吧?

只是想问几个问题: 70、80后就没有月光和啃老族了么?70、80后在20出头的时候(现在90后的年纪)就不会寅吃卯粮么?拿70后的经理和80后的合伙人,跟一个90后的小销售比,这样公平么?

好好的文章,就从来不能保持客观。相比而言,有时候我觉得CCTV的新闻采访靠谱多了...纵是这样大家都在不停的咒骂。哎,新闻什么时候能保持中立性呢?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文字的风格

一份普通的结果分析报告被我硬生生的写了成一篇标准的实证计量文章,可怜那个给我耐心的一点点解释这东西为什么不work的人……突然间觉得也不过是一两年的时间就被一篇篇学术论文成功的毒害至深了。强迫自己坐下来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重新审阅那份报告,恍然觉得真的是不知所云。

顿时沉寂……本以为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一直是很好的,突然间才发现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尽如人意。倘若当时拿出来几分写blog的耐心,或许也不至于写成那么技术化。然后顿时开始怀疑自己的blog是不是也越写越失败,越来越没有耐心静下来好好的分析一个问题,用最最通俗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两日两次往返杭州,顿时感觉自己已然有了“住在上海、工作杭州”的潜质。不过想想,貌似很不划算的样子。大家更愿意住在杭州,反过来吧~每次都躲在一个书店上面的很低调的咖啡厅里面,静静的等待中午的阳光渐渐暗淡。然后突然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好快,然而事情再也不象在象牙塔里面那样可以一一的计划着来,各种随意和冲击。突然发现,真正需要集中注意力工作的时候,其实根本不需要什么咖啡来提神。那东西,或许只能用来应付老师上课吧。

越来越觉得自己笔下的文字失去了细腻的感觉,越来越简练和固定,缺乏新意。翻看五六年前那些为了某些节目而写的策划案,顿感一种悲哀——年少时期的创造力和飘扬的文字,难道就这么渐渐被时间沉淀了么?是因为忙碌淹没了创造性,还是越来越没有那种完美的执着。突然觉得,很多事情走的太快,好想稍稍停下来喘口气。

然后心里还压了好些事儿。比如没改完的paper,比如各种许诺了要做的事情。一点点的理顺之后,觉得自己好像在玩一个游戏的endless模式似的。或许,年底的时候我需要一段时间的vacation时间,放逐自己。

去年此时依稀在感慨失去了经济直觉,莫非每个秋天都是一种历练的时节?春去秋来,一切终将回归正常的。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教育与科研精神

很少起这么大的一个题目,只是今天看到了一些“旧闻”,颇有种“有感而发”的情绪,所以就忍不住写下了这个题目。

文中提及的是OECD的PISA测试,我们先不管对于这个测试本身的争议,它大致反映了各国中学教育的水平。上海于2010年首次加入这个测试(共34个国家地区),结果自然“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

China’s 15-year olds also took the test. They ranked 1st, 1st, and 1st.

猛地一看我还以为是发泄情绪呢,后来发现分别是三样测试的成绩。搜了一下关于pisa的新闻,关于这个结果的评论大多集中于这个测试到底可不可信。很多人觉得上海是一个特殊的样本,毕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可是我却觉得不尽然——如果我们单单看成绩,尤其是高考成绩的话,上海大致是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吧?我一直觉得上海好在素质教育,很多人多才多艺。所以很多人对于中国“应试教育”的批评,或许对上海不怎么适用。

中国重视教育,这个貌似是和东方文化一脉相承的,文中还有提及类似的香港、新加坡和日本的表现也都不俗。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中国的领导层几乎都是工程师或科学家出身,这怕是不太常见的——听说美国的政治家大都是律师出身。我无意争论这两者的好坏利弊,或许谁也无法短期内看得太清楚。只是这样的差异,倒也颇有意思。想想自己,弄得我这个学“人文学科”出身的倒是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立足了。

今天晚上和两位学长一起吃了一顿饭,顺便聊了很久很久。期间我提到一个模型,然后他们就开始帮我分析模型的事儿。分析了半天,就说到建模的精神的问题。我一直特别感激这学期碰到了Motta这么好的一位老师,非常强调直觉,而且他的直觉真的不是一般的好。有人说,建模建复杂了不是本事,建的简单才叫做本事。Motta就是有能力把复杂的模型简单化,取其精髓,把故事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让人一眼看透逻辑。这样的能力真的是让人惊叹——无论是面对同行学者、学生还是政府官员或产业界人士,他都能娓娓道来,大家都听得明白。这样的能力,着实难得!

我一直在想建模的事儿,一方面是写论文不得不做,另一方面也是对于自己经济学直觉的一次审视。这一年来,多多少少感觉自己的经济学直觉貌似有点降低了,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这边太过于强调技术上的训练,多多少少总是在压迫自己做习题,所以很多时候就不知不觉的放松了对思维能力的训练。这次写论文,直觉不足的问题第一次耀眼的暴露在自己眼前。我一直是想让自己做到“无论是用数学还是文字,都是能把事情讲清楚的”,但是现在看来我的直觉还不足以支持我到这么高的一个境界。当然,我根本无法和Motta相比,毕竟他在竞争政策和反垄断领域浸淫了数十载,这些东西都看的通通透透了。我只是想follow自己的想法,然后表述一个自己脑海里面喜欢的故事。

突然间越来越体会到为什么说“社会科学家应该是越老越值钱”了,却记不得是何年何月听何人如此训教过了。对于一个社会,作为年轻人真的很难说理解它为什么这么运转,只有长期的浸没在里面,才能看得通透并知道如何融会贯通。去年的时候觉得,我还有许多东西要学,所以不能离开学校;现在看来,我还是有许多东西要学,只是学校里面未必能学到了。记得去年做决定离开学校的时候多多少少有些伤悲,毕竟喜欢了经济学这么久;现在却觉得这并不是完全的离开经济学,而是从另一个层次去体会经济学。这一年,给了我很好的一个机会肯定自己学习技术层面东西的能力,实分析和高宏彻底见证了技术层面的积淀;这一年,也深深让我体会到社会经验的不足,学校这个象牙塔可能不再适合我了。没有一项好的应用经济学研究是可以脱离真实生活直觉的。我一直有点固执的认为,就算是做理论经济学的研究,也是需要从应用经济学中获得的直觉来支撑的。连应用都做不好,又怎么可能完全架起来“空中楼阁”呢?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有常识没知识

经常说,那些“有知识没常识”的人挺讨厌的,尤其是某些喜欢在媒体上夸夸其谈的家伙们,仗着自己受过正规严格的经济学训练就一副“经济学万能”的样子四处招摇,然后抛出一些让人觉得“有知识没常识”的观点,有的时候多少有些让人哭笑不得。说到这里,郭凯是个例外,他的博客是少有的又有知识又有常识的,有的时候真的挺佩服的,不知道他的那么好的直觉是哪里来的——总觉得这东西不单单是读论文就能积累的。

不过最近才意识到,原来另一面、有常识没知识也是很可怕的。可怕的不是这种人很多,可怕的是你要跟他们一起做一个项目。这个毕业论文简直整的我抓狂,难道没听过“人月神话”(见:[cref %e5%86%8d%e8%ae%ba%e2%80%9c%e4%ba%ba%e6%9c%88%e7%a5%9e%e8%af%9d%e2%80%9d])的悖论么?整一堆人进来就一定高效了?没有科学的管理模式,我们面对的只是高昂的沟通成本。尤其是论文这种东西,真的是,人越多越坏事,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我算是知道“进退维谷”的感觉了。唉,是不是当时就挑错了人呢?应该挑一堆更聪明点的,或者哪怕是free-rider也无所谓啊,一群有常识、还乐意表现的人凑在一起,我真的是无奈啊无奈啊。每当此时,我都不由自主的去blame欧美某些高校的经济学训练模式——纯技术训练、本科两三年速成。搞得现在我对某些名校的崇拜情结荡然无存了——整个就是投行培训班,一点直觉都没有,学了一堆高深的理论和技术工具,至于怎么应用一点思路都没有(总结俩字:工匠)。唉。

我刚来的时候觉得特自卑,数学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什么这书那论文都没看过。后来才发现,那些本科顶着名校光环的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嘛,尤其是学“经济数学”的,真的就是三高+数学,做个调查连基本的调查方法都不知道,更别提什么问卷设计和数据整理了,更别提什么项目评估了。我后来发现,嗯,虽然不济,但咱也多少学了三门经济(学)史,知道前后大概是怎么来的;还蹭了一些统计方法的课,至少对社会调查啥的有个基本概念;初级中级高级宏微观一步步来都没缺啥,无论质量咋地基本还是有点直觉的。那群没学过其他课程直接“三高”出身的,我真的是有点受不了了。

有常识,是说有些人有工作经验,整天知道把工作经验摆在桌面上,然后洋洋洒洒的批判现实中经济学应用的问题。没知识,不是说他们真没知识,我是觉得他们经济学真没学懂,除了会考考试做做题之外(当然我自认某些课程我也是应付考试),说到自己的“研究问题”,就一点直觉都没有了。然后我说多少要包装一下,用经济学惯用的数理模型和计量方法,没想到这又成了嘲讽“经济学家的自傲”的最佳契机。我,我,我……拜托各位大仙,大家都是学了好几年经济学的人了,您就对经济分析的美丽一点都没有体会到?

总而言之,就是各种可怕集一身。还有我最受不了的就是Deadline恐惧症,不到deadline不紧张,呃……咱笨鸟先飞不行么?!?!

注:此文纯属抱怨,所以只捡着坏的说,其实好处还是有很多的。人都是这样,不高兴的时候就只看到事情不好的那一面,而简单的忽略了好的那一面。算了,木头都进水了,还是赶紧刻舟吧。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小憩

刚刚混乱中答完了第一门考试:topics in development economics。从这门课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很多,无论是研究的方法也好,直觉也罢,总之受益匪浅。不过这exam答得一塌糊涂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儿,哎,毕竟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啊,怎么可能舒舒服服地去跟一堆phd们竞争一门课程。所以,就算fail掉也不会太伤心,不像考试之前的百般忧虑了。

后天,是亲爱的Thijs的考试,作为Lugosi 和Ghazala之后我最喜欢的老师,我怎么可以不好好学习呢?嗯,要努力的复习,复习啦~不过高级宏观,真的不是我所擅长哎,就算知道怎么去解那一堆变态的随机动态规划,又有什么用?一点直觉都没有,都没有……所以,我也不对这门考试抱有很高的期望了。该怎么样怎么样吧,反正我就学了那么多,这玩意儿也是临时突击不来的。

话说最近有一则关于一个朋友的好消息(blog在此),他placement到BC去了,Boston College 啊~听着名字都敬仰不已,像吾等连申那儿的phd都不敢想,人家就华丽丽的拿到教职了!呃,果然是牛人一抓一把……前段时间还听taiyun说cos的一位主力干将拿到harvard数学的offer了,还是做他最喜欢的因果推断……牛人本来就挺多,可是当你意识到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都这么牛的时候,种种汗颜啊!都说,social network是内生的,我怎么就没有看出来哪里有一点点相似性呢?是谁说的把你的朋友平均一下就是你的水平来着?such a lie! 看来我是属于把平均水准拉低的那一撮位于分布最低端的了……各种自我谴责啊。嗯,我实在是想不出除了某种概念上的“性别优势”,我还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混了……纯属混啊,混啊,看着一封据信到来就知道自己有多么容易被戳穿了,人家录取委员会的眼睛是雪亮的,水货行货一眼就看出来了,所以我还是乖乖的守着本分不做什么幻想了,该干啥干啥,该写文章写文章,该考试考试,该复习复习,该读书读书,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话说,世界还有一点好不公平的,为啥这么多人都已经结婚了呢?5555,我难道已经变老了么?周围的一群人都已经“修身齐家”,只等“治国平天下”了,而我这还在整天跟个没长大的孩子似的,“无忧无虑”的享受生活呢。差距啊差距啊。当周围这群人都抱小孩的时候,我是不是应该知趣的躲远一点,然后发扬阿Q精神,自我安慰的说“事业重要,一切随缘”呢?嗯,这貌似还真是个不错的主意。我现在知道什么叫做peer effect了,当你看到一个又一个步入婚姻的殿堂,然后升级为人父人母的时候,全世界就只剩下一个词儿了:各种羡慕嫉妒恨啊!

好了,玩笑似乎开得有点过度了,是时候乖乖的离开电脑,到古老的图书馆里面找一张桌子安安静静的看书了。毕竟还是个学生的命,一点辙都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