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外来务工人员碎碎念

初到湾区的时候,开始学习大家对于湾区的各个区域的通俗叫法——比如,南湾(south bay)、东湾(east bay)、半岛(peninsula)、北湾(north bay),然而对于旧金山大家却简单的称为“the city”。过去的一年,我一直在抱怨南湾的农村生活,虽然很多人告诉我南湾的生活已经是不错的了——在上上周去LA转了一圈之前,我是不相信这句话的。

相比于旧金山、the city,三藩是我觉得目前最顺口的(中文)叫法。前段时间出去晃了一圈,在欧洲呆了一个月,因为醉心玩耍,所以就算手机有网络我在各种社交媒体上也显得过于安静。直到昨天好友发消息问我最近干嘛去了怎么无声无息的,我才意识到,哦,原来我已经安静了这么久了。可是真的没什么好晒的——想说话的人就在对面的时候,怎么会去看手机呢是不是?在欧洲和许许多多的旧友重逢,这是一种非常让人兴奋的感觉——假如没有这些朋友在欧洲,我对这次旅行的期望可能也就没有这么高了吧。

相比于欧洲的古典城市,三藩还是一个年轻的多的城市。但是相比于过于现代化的上海,三藩又略显历史的痕迹。三藩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过多的依赖IT行业。据说在三藩的酒吧里面,你会遇见的除了码农就是跟码农相关的企业的从业人员。而以前三藩是金融城,也是艺术家的乐园。码农和科技新贵们用金钱入侵着这座曾经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或好或不好。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我也是入侵者——每当我在附近的老社区乱转看风景、碰到在维多利亚风格老房子里面住了好几十年的当地人的时候,我都有一种隐隐的羞耻感。曾经,我也是以“外来务工”的身份闯入上海,然后在跟上海老板谈笑风生的时候,他总会忍不住调侃一句“都是你们这些高学历的年轻人把上海房价推高了”。我既不愿承认也不愿否认。然后我从上海的外来务工转成了湾区的外来务工。

immigration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劳动者为了一些什么不远千万里搬家的时候,一定是新的地方有一些吸引移民的地方。外来务工总是困难的——不仅仅是语言和环境的陌生,更多是对一个新的社会规则的不熟悉。这又是每一个移民的共同问题,不论是靠脑力还是靠体力劳动谋得一个饭碗的。或许脑力工作者被本地人抱怨的会少一点——他们或许衣着靓丽,或许文质彬彬,或许深入简出,反正基本就是安静的在城市找一个角落生存着,但是他们和体力劳动者在某一个角度上是一样的——以更低的工资来换取了同样的工作。更低的工资不是指每一个具体的劳动者个体,而是整个劳动市场上由于供给的增加而降低了均衡价格。本地人可以抱怨体力劳动者抢了一些基本的工作——比如饭店服务员越来越多不会讲本地话,但其实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脑力劳动者——只是那些善于抱怨的人不跟他们直接接触更没有直接竞争,有竞争的人又已经没有时间来抱怨。

然而外来务工在某种程度上对本地人来说也是一个共赢的事情——很多产业的发展需要规模经济。如果某领域人才不足够多,那么剩下的人才也不足以支撑这个产业,从而两败俱伤。一个产业发展起来又总会带动相关产业——物流、餐饮、娱乐、住房、购物。这些都是可以预见并且多方受益的。毕竟经济是一个多方互动,谁也难以再回归原始的自给自足的生存方式。人口增长永远是区域经济增长最明显且稳健的标志。

这样想想,我作为外来务工者对于“入侵”的羞耻感便减少了几分。我会想积极的认识当地人,从而更多了解我居住的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我会走出家门(就算不是为了抓pokemon),尝试街角那些屹立多年不倒的咖啡馆和饭店,然后旁听当地人的聊天。很多朋友评论说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西化——我不知道什么是西化,可能因为居住在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国家,所以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本地化。但这好像又是我无论住在哪里都会潜移默化形成的,只是希望贴近本地生活。其实论人口构成,三藩很大的比例都是华裔——其实是一个非常亚洲化的城市。

人生或许会有许多不同的篇章,现在这一篇大概可称为“活在当下”吧。反正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中,也没有什么是安稳而持久的。

Categories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巴塞罗那的移民

记得小时候就在各路媒体上被熏陶“华夏儿女无处不在”,当时却没啥切身的感受。到了巴塞罗那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生活原来是多么的依赖各国移民。酱油醋这些最基本的原料就不说了,肯定是中国超市里面可以找到又便宜又正宗的;就连实在受不了头发的疯长决定剪一剪头发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事儿还真得去中国人开的理发店里面搞定,要不以我的破烂西班牙语和人家比划半天怕也拎不清楚。除了中国移民,这边还有很多巴基斯坦和印度移民,找什么椰浆之类的去他们店里准没错。还有忙碌的中午随手买个物美价廉快捷方便的kebab,八成也是巴基斯坦人让你可以不用付出特别高的价钱。话说,现在连barceloneta这边的海鲜店都有好多是巴基斯坦人开的了,可见巴塞罗那这座城市是多么的依赖外来移民。

中国的移民们很有意思,刨去留学的(高端)人群不说,这里(欧洲)的移民主力军还是浙江人,很多人是举家前来;这个和美国遍布的华人来源于广东福建沿海一带为主颇为相似。当然,一方面说到移民就不得不承认很多人是事先偷渡过来的,毕竟很多人开始的时候不可能顺利的拿到签证,只是靠家庭亲属们先期在这边安顿下来,然后各种掩人耳目的先在欧洲住下来,然后开始“黑三年白三年”,最后等着大赦拿到合法入籍(N多论文有论及亲戚这种社会网络在移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社会网络分析在经济学中的一大应用便是论及移民和劳动力市场)。以欧洲现在的低生育率和高人力成本,若是离开这些移民,怕是日子过得要颇为艰辛。

有意思的是,跟这边的中国移民打交道却不那么容易。记得刚来巴塞罗那的时候Jordi师兄就说过“这边的中国人总是以一种奇异的方式和你打交道”(只凭记忆,大概意思不够精准)。去中国超市买东西,他们会很热情的和你扯东扯西,但是却没有亲切感。我所在的UPF里面是有很多移民的后代在读本科的,有意思的是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保留相当之好。今天去凯旋门旁边的中国商店转悠,那些夫人们就像在国内一般,边看店边闲扯,一口青天口音的普通话,却也不碍的理解,一下子让我感觉仿若在中国。看中了一条裙子,原则上是不零卖的,我软磨硬泡耍可爱装可怜,老板还是卖给我了。4欧,我掏钱的刹那顿时震惊了。就算是在国内,这个价格也买不到这样的裙子——棉质布料,还有很多装饰。就算是特价的,就算是短裙,也太便宜了。然后顺带仔细看了看各个价签,衣服大都集中在5-15欧不等,虽然是批发价。然后不禁想起中国的“世界工厂”角色,这个人工成本得多低啊,才能把一条成品裙的售价在千里之外的巴塞罗那压到4欧。记得前几天路过某服装店,橱柜里的一件职业装很好看,但是标价几乎是把国内的标价直接把人民币换成了欧元。吐了吐舌头,非我消费的起的,只能兴叹一下然后乖乖的走开。

然后离开服装店的时候,瞥见一个大大的送货卡车,上面很简洁的书写着“XX物流”四个中国大字——恍然间,若不是周围的欧式建筑佐证,我真的以为是在中国。

另一则故事则是前段时间,正逢当地的一个节日,一个朋友的朋友说去教堂,我本以为是去看热闹,便欣然前往。结果我们坐了两站地铁,到达的却是一个中国在当地的“教堂”——说实话只是一个很大的一群中国人的聚会地而已,门口的牌子上写着“基督教教会”几个字算作标识。后来听说,里面组织庞大,几乎在巴塞罗那各个华人企业的老板都在其中有份。聚会的都是中国人,都是一口流利的中文,清一色的中国式装扮,而几乎没有留学生的踪影。看着中国的中年妇女帮中国小女孩整理衣服,刹那间觉得这种移民群体还是蛮排外的。虽然很多人的西班牙语也是很流利,却怕更多是出于生意的需要而不是自己想融入西班牙文化的吧。至少,从第一代移民的孩子身上,生在长在西班牙的孩子身上,看不到什么浓烈的西方文化的印记。听说有个小女孩找了一个西班牙男朋友,还被父母各种反对;另外一个小女孩则巨希望在UPF毕业之后,能回中国找个工作……从她们的描述中,感觉中国还是她们的“mother land",西班牙、或者巴塞罗那,只是异国他乡而已……相比而言,从我接触的另外一些美国华裔来说,他们身上更多的是美国的印记,那种文化的烙印真的是太强烈了。

移民对巴塞罗那有很多冲击,当地人的利益受到影响,所以总在不停的抱怨。譬如,我一个当地同学的妹妹在读高中,就抱怨说因为外来移民越来越多,很多人西班牙语不灵通但还是被安排在当地的高中,导致整个课堂无效率之类的。后来我们还因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讨论,最终她们以此为题做了一篇毕业论文,这便是后话了。有意思的是,虽然他们经常对移民抱怨,但是主要针对的是拉美移民,而对亚裔多少持一种中性甚至偏好的态度。亚裔在这个社会里,或许地位还是不低的吧。

学校附近不远有个中国快餐店,当我们时间紧来不及做饭,或者不是饭点(当地下午两点晚上八点以后才开饭,吾等经常为此饿死),就会跑到这家餐店里面吃很便宜的中餐。有意思的是,这家店里面的电视永远播的是中国电视剧或者《非诚勿扰》之类的国内节目,店员也是一口中文,从来不让人觉得不中国。还有一次我们想找个地儿看法网李娜的决赛,很多店找遍了都没有,最后居然在一家小店里面看到了网球的红土场,就闯进去了。结果老板夫妻俩也是中国人,然后大家一起很兴奋的看网球,看到李娜夺冠的时候一起欢呼,老板们连客人都懒的招呼了,却是有意思的紧。还有中文报纸、中文广播台等等,整个欧洲的华人都被各种渠道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有的时候觉得文化是一种符号,时间久了或许就只剩图腾可以敬仰了。身在巴塞罗那,本身就是加泰罗尼亚和西班牙两种文化的融合,我的西班牙语又不灵光,很多时候只是和一群说英语的同学们混迹在一起。那天和另一中国女孩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聊天,突然间冒出来俩大叔级男子,说要和我们合影——我们开始却听成了帮他们拍照,直到后来意识到是要和我们合影。事后我们哈哈大笑,看来不只是中国人崇洋媚外,外国人也是蛮稀罕黑头发黑眼睛的嘛,这和我们小时候看到一个老外就兴奋的大叫然后拉着合影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嘛。也有另一种解释是西班牙人本身就是很热情,所以也可以单一的解释为热情,只是我没有很多机会深入他们的文化体会罢了。

前两天写论文的时候整天抱怨说中国的历史记录很全(什么地方志真的全的很),但是大多是描述性的记录缺乏量化的数字,搞得我搜集数据的时候各种痛苦。现在看来我这么一篇本意论述巴塞罗那移民的文章,却也只能说说亲身经历的一些故事而已,并没有什么数据可以支持我的任一论断,我也不便妄自的下什么论断了。这里,或许只是一种如实的记录吧,不见得如小说或者报纸上的故事那么精彩和波澜壮阔,只希望朴实也有它自己的意义。写字台旁边的抽屉里静静的躺着回国的机票,已经躺了整整十个月。回国的日子越来越近,心也越来越切。在外面呆的时间长了,还是希望回去的啊。嗯,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中国美食!美食!Here I come!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结的和离的

这俩词儿放一块儿或许显得不太好,煞喜?最近身边结婚的一群,商量好了似的,让我看的是目瞪口呆不知道该不该攒钱若干年后婚宴上送点礼金。还有分手的,毕业日即分手日,每年都见到的常景,只能说这世界感情还是干不过现实。

今儿看到一童鞋贴在网上的寻女友要求,有趣得很,拿出来晒晒:

1 必须是北方人 不是欺负南方人 我们的生活习惯不一致 大家都受罪就不好了
2 烟台人(血缘太近对下一代不好)和济南人(我对济南真的没感)免谈
3 最好是个北京人 这样我儿子也能申请北京的经济适用房了 (有点猥琐)
4 身高(爹矬矬一个 妈矬矬一窝 哥懂得)165-(不能穿上跟鞋比我高 我不反对大女子 但是我很大男子)173
5 家里的世交都免谈 (我是和你来感 和你家无关)
6 必须是海归 最好有美国籍 这样我就是美国人他爹
7 我的事你可以管 我的家事你别管 某些人懂得 不要拿我爹妈来压我
8 本科必须是山大的 大家懂得

注,此人为威海男,家中财富未知,但至少有钱足够他奔赴Boston深造。这贴可谓现实的很。刚看新闻说陈水扁大佬在米国买了个豪宅才价值55万美金,这钱折合人民币能被山西煤老板们耻笑死:俺们在北京买楼那都是以单元计的,至少也得8位数吧?

当然,有现实的就有浪漫主义的,比如身边这位幸福的刚领证的孩子:

你没房,我也没车
也许这些年我们还是只能蜗居在7㎡的小房间
但是既然嫁给你
我已做好准备
我们白手起家,一起打拼
这就是我想要的幸福
爱你,只是爱你

多好啊,看着一边是大海平静,一边是高楼耸立,谁都不碍着谁。这世界或许永远都是一个矛盾体,一边是理想浪漫一边是现实残酷。早晨还可以喝着牛奶美滋滋的看着新闻上播放“世界上最迷人的职业”,下午就得对着无良拆迁感叹世道凄凉。

话说,我家周围也有一地儿在拆迁,但没拆到我们院儿里来也没人挂横幅静坐闹事儿,所以也乐得无事清闲。只是最近闲的有点过了,对某些人堵路检查的做法心中颇有怨气。堂堂二环路怎么也不是你们村自己的,有什么权利堵着大家的路一辆辆车检查?尤其是每次都是在公交车上被堵,心里那个不舒服啊,我们遵纪守法天天纳税,这帮吃纳税人钱的却整天耀武扬威好像我们犯了什么法似的要证明自己的清白才行。真是让人一肚子怨气却只能忍着。原来总信奉自由市场经济,觉得拆迁补偿问题根本就是一个市场价格问题,双方协商就好了。后来看多了才明白这里面猫腻有多少,也难怪一个同学还曾半开玩笑的跟我说“有个肥差你去不?旧城改造!老有钱了~只要你能镇得住那群人”。

再说说小产权房。最近国土资源部可谓下猛药,没收了一批小产权房。我一直在想的问题是,小产权房的存在恰恰映射出了低收入阶层对“安得广厦千万间”此等痴人说梦的觉醒,只求一遮风避雨之所,因此甘冒随时被没收的风险。这个侧面可以看出,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的“夹心层”生存有多么困难。记得我一同学曾感慨,在他们家乡她家如何有个独栋的小房子,可容一家三代七八口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一旦进入城市,她家是不可能帮她承担什么首付的,实在是杯水车薪。但即便如此,她还是没有回到家乡的愿望,宁愿毕业后艰辛的在城市中奋斗,从蜗居一直到拥有自己的大房子。我想她的路至少还不太困难,优异的成绩加上名校研究生,至少可以保证她几年后毕业有个相当不错的去处。但是,和我们同龄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的“城市梦”就显得格外的遥不可及。上个月在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时候深深的感触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然而在我花掉大半天时间慢慢赏析的城市案例馆的时候,却深深的被中国的几个案例所触动——不是他们的发展奇迹,而是无一例外的土地利用和变相出让的方式。或是工业反哺农业、或是开发房地产引进外来资金,几乎没有“一夜之间农村变城市”的神话是跟土地无关的。或许这些例子中的村民是幸运的,至少他们放弃了土地之后还有生活的维系方式。毕竟更现实的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周边土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被吞噬,造成的是失地农民凄凉生活。“城乡结合部”,这个词深深的刺痛了太多人的心。为什么拆迁这么难?很简单,如果你是公平的按照市场价格的拆迁(尤其包括未来的可能收益),那么双方的交易自然是自愿的。如果你非要强迫人家放弃土地,那么任何人力能及的抵抗都是可以预见的。总说财产私有权,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么多地方,私有权总是被赤裸裸的厚颜无耻的侵犯。城市,真的只是让一小部分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吗?

经济发展总是以“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为目标的,可惜跟很多人讨论过这个问题,无论是资历很深的经济学家,还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抑或非经济学圈内人,多少表现出来的都是觉得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生活的全面改善——也就是说,人们并没有活得更幸福。当然幸福的衡量是个问题,我们总在多少的鄙视希腊高福利带来的人们慵懒,在他们的财政危机中还幸灾乐祸,却不知中国国内即使没有财政危机人们的生活也只是被一次次的美好的希望所支撑着。希望有个大房子、希望孩子们可以享受最好的教育、希望自己年老之后可以享受高水平的医疗,这样的简单梦想支持着无数的青年人奋斗。然后很多人半途上翻然醒悟,带着自己最宝贵的财富,或是人力资本、或是多年来的储蓄,断然决然的移民他乡。可以说,近些年来的“技术移民”的数据是很可观的,更直观的感受或许可见于近几年放弃高考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很多时候这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教育体制的问题,我想可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保障等等问题。总在指责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么失败,那不如去看看高等教育之后人们的生活多么绝望吧。北大清华的天之骄子,也不免为了一个北京户口、一套不过七八十平米的房子而黯然心碎。至少出国,还有继续梦想的可能。因此每每在背红宝书的时候,想想“一个单词多少美金”,很多人就这么咬咬牙挺过去了。我相信这其中有很多的人是理想主义、为学术梦想而奋斗,但相对的,或许正是没有足够好的环境让国内也足以承载他们的理想吧。

=尽信书不如无书,何况一人半夜痴语?读过就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