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读书有感

捡到的诗集

虽然最近一直在三藩活动,但是还是有一些一直想去而没机会去的地方。比如今天终于找到时间和理由来一家历史悠久的书店——City Lights Booksellers and Publishers。听名字就是一个很有感觉的地方,城市光线城市之光。以前留意过一些有趣的活动在这里,就大概估计这会是一个类似于诚品那样的书店,可以坐下来慢慢喝茶看书的。结果,我又以东方思维来推测西方生活了。这就是一个书店,一个纯粹的书店,一个不卖任何饮料的书店。

City Lights (城市之光书店)
City Lights (城市之光书店)

这个书店一进去就是密密麻麻的书架,然后随处可见的标示提醒着浮躁如我的都市人:坐下来,看本书(have a seat + read a book)。于是果断收起手机,随手翻起一本书,寻了一个安静的位置坐下。大概是也没想读一本很厚的诗集,于是随手选了一本薄薄的册子。本也没想读完,却没想到一打开就停不下来,然后竟然就坐在那里翻完了,伴随着心中感慨万千。严格地说,虽然这本书被放在poetry那边,但更像是文化记录的缩影,只是用诗歌这种形式来记录罢了。

IMG_3316

这本书的名字是,I am the Beggar of the World, Landays from contemporary Afghanistan. landay大概相当于歌谣,并不一定是用文字(暂不论语言)记录在纸上,而是以声音的形式进行传播和电子记录(这里还要多谢智能手机的发明,很多语音资料得以被很方便的记录下来)。我不是很了解这个书店的定位,粗粗扫了一眼大致以文学书籍为多,还有很多他们自己出版的。直接的感慨就是美国的文化还是很开放的,至少允许人们出版自己的所见所闻。一句题外话,原来只是感慨有墙的存在所以大家翻墙查阅电子资料不方便,上周一个朋友说其实在国内做人文研究也很苦,因为很多国外出版的书籍都买不到、甚至连图书馆里面也很难借到。这样想想,貌似像我这样随便走进书店然后偶遇一本自己可能感兴趣的书,可能也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了。不知道这样的隔阂,到底会造福谁。我们甘愿沉浸于禁锢的思想和快餐娱乐吗?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擦肩而过的全球化,我印象中的「重庆大厦」

每每写这类文章,总是倾向于带点煽情的、随意流淌的感觉。五月份去香港,在书店里无意的一瞥看到了《世界中心的贫民窟:香港重庆大厦》这本书,如获至宝,欣然收入囊中。迄今约有一月光阴,该写点东西刻画一下记忆的片段了。

关键词1:背包客的天堂

几年前,很随性的说走就走,然后就跑到了香港。事先没有什么计划,到了香港打给了几个好朋友,然后一个人先来接我。首先便是找个住处。我们行走在熙熙攘攘的弥敦道上,我的注意力还停留在两侧琳琅满目的店铺,朋友便指引我进入了重庆大厦。我们排队等待电梯,我年少无知的没有去试图理解周围人奇怪的目光。最后花了很低廉的价格在重庆大厦的某一层寻得了一间小屋。然后扔下行李,我们就开心的跑到附近的海港城逛街去了。那不是我第一次去香港,却是第一次在香港寻找旅馆。完全无知,只感觉重庆大厦和旁边的美丽华什么大厦之类的没什么区别,反正香港那种几十年的老楼都写着xx大厦的。那时候也对香港的宾馆没有概念,只是不会去住青年旅舍罢了。

朋友说,重庆大厦的咖喱很有名。嗯,我脑子里那时满是港式点心,完全对咖喱无反应。当时在楼下的卓越还是莎莎买了很多东西,记不清了。反正感觉香港好便宜。然后就跑去和朋友们聊天喝咖啡品甜点了。

在下一次去香港住的便是旁边的喜来登,那个时候也没感觉为什么喜来登就可以比重庆大厦贵那么多。房间也是小小的。光线也没有特别好。嗯,那时我对香港的感知只有尖沙咀这一块儿,完全不知道港岛那边和这边有什么不同,除了海洋公园和跑马地在那边。嗯,那个时候完全不知道重庆大厦的传奇。

直到后来,看了《重庆森林》,才恍然感悟到这座大楼在香港文化中的印记。王家卫的奇幻迷离的叙事方式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无数的冲击,原来我曾经呆过的地方可以是那么的传奇。看这本书里面说到,很多香港本地人穷其一生也没进过几次重庆大厦,大厦里面的旅馆也不招待本地客,据说是为了防止黑帮渗入,总之很神奇的感觉。

唯一庆幸的是那一次没有遇到火灾,否则以书中描述的大厦消防设施来看,怕是小命难保。

关键词2:最好的咖喱

上面说到很多本地人一辈子也没进过几次,那少有的几次怕就是为了舌尖上的贪念,来吃吃咖喱的。曾经有印度朋友说过,伦敦的英国菜烂得一塌糊涂,却有好吃地道又卫生的印度咖哩,这大概是一种殖民的印记。可惜我一直没有机会去伦敦,也就一直没有机会品尝那里的正宗印度咖哩。

在香港,在重庆大厦,其实行色匆匆的人群中印度人并不少,只是我也没有特别的兴致一个人去重庆大厦底层的那些餐馆点一桌印度咖哩。想想其实有些颇为遗憾。以前是没有那么的贪婪,后面则是多多少少不敢进去了。其实明知道重庆大厦对于非港人来说都是蛮安全的,只是那种怪异的氛围、那种被周围人目光灼烧的感觉颇为难耐。

我不知道那些小贩们会不会试图推销我廉价的电子产品,我都是匆匆行过目光都不敢乱扫;后面看这本书上说除了经商的还有很多职业妓女,我也在想当时哪些是妓女哪些是收租婆哪些是老板娘哪些是清洁工。貌似很多第三世界的肤色,很多清洁工貌似是菲律宾或者印尼人,其实我也不太分得清;有些商贩确实黑黑的壮壮的,现在想想应该是书中说到的非洲商人;还有很多操着粤语却可能是大陆过去的小老板们。林林总总,大厦里面的气味依稀记得并不刺鼻,可是在那其间穿梭的诡异感受无形中加剧了一些气味上的感官上的刺激。

这种当时无知事后顿悟的体验,人生大概也没几次。前一次大概还是在巴黎的先贤祠,默默地看过一群坟墓毫无感觉,出门的时候无意的找到一册中文手册才恍然大悟的跑回去又膜拜了一遍。逛过了重庆大厦,才看到这本纪实,不禁再次恍然。

关键词3:全球化缩影

很多时候媒体上充斥着诸如“港人排外”的言论,可是一般此类体验都与一个独行的女孩子无关。唯独两处:高级酒店和的士。在香港住酒店,我一般是跟前台说英文的,感觉他们的英文多数还是比普通话流利的。打车,英文搞不定,普通话就要承受司机爱理不理的态度。后面学乖了,酒店里面拿一张名片卡,直接给司机看名片。其他时间大都是借助公共交通,反正游客可能去的地方也不多。

可是港人排外,这个外是单指大陆人,还是所有国籍?从入境政策上看,未免有点过于针对大陆了。香港给大多数国家的免签都是发达国家的,应该是英国“暂借”时期的残留。在日不落帝国的光辉下,香港应该是属于某些联盟之类的,可以直接相互免签的。后面不属于英联邦了但这些政策也没有一时改掉。免税港的发展更促进了贸易往来,高端的全球化可能更体现在繁荣昌盛的金融业,而低端的全球化便缩影于香港一个个重庆大厦般的“独立自治体”中。香港警察是少有干涉重庆大厦里面的。这不得不说在尖沙咀这种繁华核心区是访客们一时难以想到的。

香港在很多大陆人看来是自由的代言词。可以买到禁书,可以不用翻墙,可以不用交税,可以不用担心食品安全,等等在大陆有点越来越稀缺的自由。重庆大厦则又是香港繁华中心的自由港。你不知道刚刚和你擦肩而过的那个送货小哥是不是打黑工,也不知道老板贩卖的是不是合法商品。大厦入口的那几个货币兑换处据说有着全港首屈一指的汇率和货币种类选择,以及从高效到廉价任君选择的跨境汇款方式。多种货币对应的是多元的人的故乡。高端的全球化衍生了热钱赖以生存的免税群岛们,而低端的全球化却也离不开这些游走在光明和黑暗边缘的地上地下钱庄。

至今难以想象,那些非洲远道而来的拓荒者们是怎么在两周不到的时间,扫荡着廉价的商品,然后塞满几个外表破烂的旅行箱,还要练就一番油嘴滑舌的本事来应付本国腐朽而贪婪的海关。这其中的风险自担,而早期拓荒者的回报也相当可观:买房、娶老婆、当老板。念及此想想我们天天趴在网上海淘美国的便宜货,然后各种找人带回来,真的是弱爆了。完全没有冒险家精神。

这些是一类人群的故事,却也是重庆大厦的故事。早起的拓荒者并不依赖网络互通有无,他们就是站在重庆大厦街边的7-11便利店,在夜色下面日复一日的重复或者更新着那些对话。有些人还在,有些人走了,有些人新来。这个群体有着极强的流动性,涌动的荷尔蒙带动了性服务以及毒品的需求。然而却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好像这些都是重庆大厦本来就有的生活印记。生意无所谓肤色,无所谓种族。都在异乡,都没有主人家可以作客。

碎语

经济,贸易,娱乐,人性。有底线有上限,每个行业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规则和秘密。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人类学者,他的文字灵动而充满人性。而冰冷的是法律,是一群人们用来制约人性的规则。重庆大厦不远便是星光大道,往西是天星小轮的码头,怀旧的游客或者繁忙的本地人往来不绝;往东是红磡隧道和体育场,见证着穿梭港岛的车流和一场又一场音乐盛会。往北是商业街和九龙公园,繁华或安静。如果不是历史无意间造就了这么一个独特的存在,谁也不会把重庆大厦规划于这么繁华的市中心。我们理解的无论是贫民窟还是避风港,都仿佛是城乡结合部的事情。然而他存在着,便有他的意义,无论是顽强还是无赖。

说到底我还是个无意闯入的游客。没有过多的交谈,躲避着纷杂的眼神。好像坐着越野车在非洲草原行驶一般,里面和外面永远隔着一层玻璃,一层彼此难以理解的屏障。

Categories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读书有感

从网上交易征税争议说起

这几年一直有对网上交易(中小卖家)是否征税的舆论争议,随便一搜新闻,淘宝就是一个箭靶子——

美帝的eBay日子也不好过...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去翻一下美国税法对于销售税的规定。

--------------下段比较罗嗦,不关心细节这可以跳过-----------

这要起源于上世纪98年,克林顿还在的时候,通过的一项《互联网免税法案》,英文原名是Internet Tax Freedom Act。从wiki上抄一下法案的基本内容:

This law bars federal,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from taxing Internet access and from imposing discriminatory Internet-only taxes such as bit taxes, bandwidth taxes, and email taxes. The law also bars multiple taxes on electronic commerce.

简而言之,就是联邦和地方政府都不得对互联网接入征税,且不得对比特、带宽和电子邮件征税。翻了翻原始法案文件,第720页开始,到后面说了multiple taxes的定义:

IN GENERAL.—The term ‘‘multiple tax’’ means any tax that is imposed by one State or political subdivision thereof on the same or essentially the same electronic commerce that is also subject to another tax imposed by another State or political subdivision thereof (whether or not at the same rate or on the same basis), without a credit (for example, a resale exemption certificate) for taxes paid in other jurisdictions.

简单理解一下(sorry,我不是学法律的,很可能不准),就是多州不得对一项电子商务交易重复征税。2007年的时候,这项法案延续到2014年11月1日(Internet Tax Freedom Act Amendment Act of 2007)。而实践上,大多遵循1992年的一项最高法院的裁决

In Quill Corp. v. North Dakota, the Supreme Court ruled that a business must have a physical presence in a state for that state to require it to collect sales taxes.

-------------罗嗦完毕-------------

也就是说,只要没有实体店,州政府就不能强制征收消费税。有趣的就是2013年,市场公平法案(Marketplace Fairness Act ),主要内容就是对虚拟商店也要征收消费税或者使用税。众议院目前还没表决。

[声明]:下面关于eBay的知识均来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开渠道,与本人工作无关,在这里只是陈述。所有结论由文章作者负责,不代表公司观点。

那在eBay上,现在的销售税是怎么征收的呢?

Normally buyer do NOT pay tax on eBay unless the following 3 criteria all meet:

  1. The seller is a Business seller.
  2. The seller has a physical presence in buyer’s shipping address state.
  3. That state charges sales tax.

也就是说,只有从eBay上的在买家所在州拥有实体店的商业卖家那里买东西、且该州征税,那么消费者才需要为此付税。一般的案例就是Macy‘s或者bestbuy这样在eBay上开网店的。所以一般在eBay上买东西的时候,结帐是看不到sales tax这一项的(美国都是价外税,如果有销售税会在账单上写明的)。这么看,线上卖家就比线下卖家多了免付税这个优势(虽然征税是直接针对消费者征收的,但是税负的实际承担者取决于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弹性)。直白的讲,如果我在网上买一件东西包邮需要$100,家旁边的店也卖$100,但是我在店里买需要交9%的税(以加州为例),那么如果不急用,我为啥不在网上买呢?

终于铺垫完了背景,现在来看AER 2014年1月刊的一篇paper:

Einav, Liran, et al. "Sales Taxes and Internet Commer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4.1 (2014): 1-26.
这篇paper主要就是探讨,当某个州提高消费税率的时候,对实体店和网店的影响是怎么样的。他们用的只是eBay的数据,结论是:
every one percentage point increase in a state's sales tax increases online purchases by state residents by almost 2%,while decreasing their online purchases from state retailers by 3.4%.
也就是说,消费税每上升1%,会导致该州居民网购增加2%、从本地零售商网购减少3.4%(因为需要交税)。下面看一下这个结论是怎么一步步得出的。
首先看一下美国各州的消费税率:
2014-02-12 14_23_01-SalesTaxes(1).pdf - Adobe Reader

Categories
游来游去

行在途中

刚刚结束了一段旅行,时间不算长,和这一年来的旅行大抵一致,一周左右的时间。但是跑的很远,连夜火车就已然到了几千公里之外。大漠边陲,风沙漫漫,却也有青海湖的明镜秀美,更震撼于丹霞如彩虹般绚丽。大自然之神奇,不可言喻。

行在途中,路在思索。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且不说李白杜甫吟诗作游,想想徐霞客当年只身入山的壮举,怕是足以让当代这些号称“资深野驴”的户外爱好者望洋兴叹。于是乎,在《徐霞客游记》之后,又念及《老残游记》的世态民生(读书读得少,一时想不起其他的游记),却再也不敢以游记作标题来舞文弄墨,其实无论如何也逃不出贻笑大方。

旅行有很多意义,陈绮贞唱出了一些,却也不尽然。相机,这个让众多旅者又爱又恨的装备,我还是潜意识的在抗拒。原来觉得没有相机难以成行,后来发觉相机会阻碍亲眼饱览美景的酣畅淋漓,现在却又发觉相机还是有它存在的意义。我依旧没有带相机,早晨5点天蒙蒙亮爬起来,翻山越岭爬到张掖丹霞、爬到山顶静静等待日出的时候,突然觉得相机并非必要。用眼球看到的日出,才是最美的。那种磅礴的气势,就算镜头记录的下来,却震撼不到心里。

有人说,行者无疆。行者固然行走的地方始终是有限的,但是心灵确实是可以无疆的。这也是我这一路感受最深的。一路西行,越来越用心去体会不同人们生活的状态。原来说,经济是虚的,是一堆堆宏观指标堆积出来的对社会发展的定量记录。现在才知道,经济活得是多么的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百姓并不像微观经济学的假设那样冷血和呆板,经济发展也并不是一个lucas模型就可以描述的。经济是真真切切融入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而模型描绘的是最具代表性的那一面。由此而再度恍悟,为什么凯恩斯说经济学家并不单纯的是经济学家,而是伦理、社会等等融入一体的。

旅行让人惊叹,同时思维放纵在无边的牧场。有了一些好的idea,有的或许可以从商,有的或许可以成文,却也都不重要了。永远的,idea不是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执行。只有变成现实,idea才实现了有点像马克思所谓的”惊险的一跳”——价值增值。行在途中,疲惫的是肉体和身躯,享受的是视觉盛宴和特色美食,而成长的,是心灵对于生活的感悟。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头像与关注度——《魔鬼经济学》研读感言

最近一直在研究中级微观老师推荐的《魔鬼经济学(freakonomics)》一书,很有趣的经济学原理的展示。虽然有的时候会感觉里面的一些理论有点奇怪,但是作为一本畅销书来说,生动的语言或许是吸引眼球的绝佳武器。

其中第三章有讲到“信息”的价值。主要是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后果各异来说明的。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信息不对称是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事儿了。但是作者说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儿。

在导致网络约会失败的诸多因素当中,“没有张贴照片”无疑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因。(不一定要张贴你本人的照片;你完全可以在网站上贴一张更好看的陌生人的照片,可这种做法有时反而会给你带来麻烦。)跟那些张贴了自己照片的男性用户相比,一个没有张贴自己照片的男性用户通常只能得到1/4的回应率;而一位没有张贴照片的女性所得到的回应数量只有张贴者的1/6。即便是一位收入不高,教育水平低,工作没前途,长相不吸引人,身体超重,有些秃顶的男性用户,一旦他把自己的照片贴到了网站上,他所得到的回应率也会高于那些自称“年薪20万元,极其英俊”但却没贴照片的用户。

其实这个现象在风靡的校内网很容易看得到。对于没有贴出真实头像而且不认识的用户,人们大都慎之又慎,不愿意轻易接受好友申请。但是如果贴出真实头像了,哪怕之前并不认识,也会很好奇的加为好友。

这大概就是人们对于human beinigs的生物特征的一种本能偏好。这也可以解释一部分博客贴出博主的真人实拍之后——哪怕不够帅不够漂亮——会更好的吸引读者的缘故,而且不论是独立博客还是大众化博客。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说一说联想到的关于博客一点事儿。其实对于博客的阅读一般分两种:猎奇心理和求知需求。前者主要是针对名人和自己身边的朋友,后者则主要是找寻自己需要的资料。博客一般由于原创性相对较高,所以比较容易得到“抄袭者”的青睐。当然,这也是高质量的资料的来源。而且博主一般都是“生动的人”,也就是说,不仅仅在访问他的思想,更多的时候可以通过Internet和他交流。这也是很多人热衷于种种博客尤其是习惯于RSS订阅的人的心理吧。

其实说到这里,主要是想到我要不要贴张照片出来……呵呵,有没有必要呢……

最多只能证明一个问题,我是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