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总量和人均的迷惑游戏

这篇文章写了有一段时日了,只是断断续续的没写完,所以一直没发布。如今还是有些不甚满意的地方,慢慢修改也好。

1. 责任在哪里?

关于中国,由于总所周知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一谈什么东西我们总是会自觉不自觉的说起来人口这个问题。很简单,你看报纸上鼓吹GDP的时候总 是说我们“GDP总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还大有什么米国麦国都不用放在眼里的滔滔架势;另一方面,一谈到污染,就扯上什么“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居 世界第九十二位”,好像这个全球变暖跟中国全然无关似的。真是,长期看这种报道的结果就是你会觉得中国真的是日益强大,然后所谓的民族自尊心开始无休止的 膨胀;然后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津津乐道我们的增长是无害的,一切的错误都是那些发达国家不好好坐火车非要自己开车跑来跑去、不节能不环保过量烧汽油烧 的。

这像什么呢?简而言之,有好处的时候就舔着脸说自己多么多么厉害,然后一副雄赳赳气昂昂舍我其谁的形象;一说要负责任了,就摆出一副“唉我家的日子 也很难过啊”的穷酸象,标榜自己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所谓“事实”。总说美国“双重标准”,又反倾销又反补贴(这里的道道是,如果一个国家是“完全市场经 济地位”,那么一般进行反补贴;如果一个国家是“非市场经济”,那么只进行反倾销),但是我们自己何尝又不是把川剧变脸的功夫发挥到了极致:一说国际话语 权,就是一副大国姿态当仁不让;一说承担责任,该哭穷哭穷能闪则闪,管他什么形象。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总觉得有点哭笑不得。作为一个大国,迟早是要承担 自己应有的责任的。

2.敬畏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还有一种态度让人很不理解:一味的憎恨日本、藐视韩国、俯看印度,还有一种把台湾视作囊中之物的状态。日韩这里就不多说什么了,我想说的是印度。

国内对于印度的研究相比于其他国家来说可能略微偏少,很多人了解印度更多是通过宝莱坞的电影攻势。然而在我身边,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印度这个国家人民 的坚强之处:在美国、在英国、在欧洲大陆,无所不在的印度人一点都不逊于无缝不入的华夏儿女。只是我一度很不解,因为周围的人对印度多多少少都有一点看不 起的感觉,一张口就是先入为主的“印度阿三”。可是,想想小时候我们接触的东西:印度飞毯、耍蛇人、咖喱,还有那个西天取经的总所周知的故事,为什么我们 反而渐渐丧失了对印度的崇敬?

现在越来越觉得,印度真的是值得敬畏的一个国家。虽然相比于中国,可能印度有着更多的发展问题,但是印度人的开放和坦然,可能恰恰是我们可以学习 的。印度的宗教和民族问题绝不亚于中国,但是他们各民族之间却取得了相对的平衡和和平;印度的人口问题颇为严重,但是至少他们有足够的粮食养活自己的人 民。我周围接触到的印度人,勤奋、好学、不怕吃苦、敢于承受,一点都没有民族优越感和大民族主义,虚心的接受各种文化的熏陶,同时还保持东方文化中惯有的 含蓄与家庭团结观念。这样的人接触多了,让人越来越敬畏这么一个国家和人民。我在想,我们所谓的民族自豪感是哪里俯拾即来的?如果不能够把自己的地位放 低,有怎么能看到别人的优点、从而虚心的学习?当然,这或许并不是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问题,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如何把自己的位置摆低,或许也是一个逐渐学 习的过程。

3. 总量和人均的游戏

有句唐诗说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里姑且放弃它本身的描述的环境,说一下总量和人均这个绝佳的迷惑人眼球的游戏。

从最简单的经济增长说起。一说GDP,中国人总会不由自主的反映过来我们的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每年还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但是人均呢?好像没有人真正关心人均GDP。难道人均没有意义吗?

摆几个2010年的数据来看,来自IMF(world bank数据差不多,所以不再重复):

首先是米国,United States,名义人均GDP$47,132位列11,按购买力平价排第6.

然后看看我们的邻居:新加坡Singapore     42,653 (PPP折算57,238,居第三)、日本Japan     42,325 (PPP33,828, 24位)、韩国Korea, South  20,165 (PPP29,791,25位),还有台湾Taiwan $ 18,303 位列37或者PPP34,743位列 21。

再看看欧洲,18     法国 France     40,591、19    德国  Germany     40,512,连东欧都是 44      克罗地亚Croatia     13,527 、67    罗马尼亚  Romania     7,390 ,还有南美的落后者83     秘鲁 Peru     5,196……

图示如下:

world economy-GDP per capita

那么我们在哪里呢?中国China, People's Republic of     4,283——95位,就算按购买力平价,也是93 位7,518。 当然要看人均的话印度也好不到哪里去……找到一个简单的图表,附在这里:

GDP per capita of china and india

嗯,你还那么乐观么?人均代表了什么呢?简而言之,它是反映了每个人生活水平的改善。不过考虑到社会分配未必公平的事实,这种总量GDP增长的果实可能更多的被某些利益阶层更多的获取了,而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享受经济增长的果实。

还有GDP增速的问题……好吧,告诉我你不关心CPI增长都会赶得上火箭研发了……这种增长真的有意义吗?要知道我们常说,中国GDP增长低于8% 其实相当于负增长,所以当你看到10%的增长大概可以自动理解为2%,要知道米国经济增速也就是这水平,不过人家基数很大啊……这样看来,只是一味鼓吹 GDP总量的增长又代表了什么呢?先看看中国的人口吧!

那么归根到底,为什么这里我总在强调需要关注“人均”而不是“总量”呢?其实很简单的一个事情,对于每个平民老百姓来说,人均GDP的增长可能和自 身生活质量的提高更紧密相关——尤其是医疗保险、社会保险这些社会福利性质的东西都是平均到人均的。当然,如果从现在开始中国的人口保持稳定,那么GDP 总量的增速和人均GDP的增速也应该是一致的。可是话说回来,首先我们关注GDP总量的时候绝对数值的意义可能不大,而增速更为重要;其次,回到上面说 的,中国(实际非名义)GDP的增速大概需要减掉8%才是有效的增长,所以实际上人均GDP的有效增长也是很慢的;再次,这里人均GDP的增速潜意识里假 设了人均GDP=人均收入,以及分配是绝对公平到每个人身上的——而是在现实中往往是不可能的。社会两极分化的状况不会在近期彻底改善,经济增长的果实或 许还是被既得利益阶层无情的摄取了。作为一个平民老百姓,到底能得到多少经济增长带来的实惠,还有待考证。

暂时就想到这些,最近跟很多同学谈了谈有关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问题,也发现个人观点之间的巨大差别——颇为有趣。大概是这学期选了一门development economics的缘故,越来越关心经济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统计数字游戏。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结的和离的

这俩词儿放一块儿或许显得不太好,煞喜?最近身边结婚的一群,商量好了似的,让我看的是目瞪口呆不知道该不该攒钱若干年后婚宴上送点礼金。还有分手的,毕业日即分手日,每年都见到的常景,只能说这世界感情还是干不过现实。

今儿看到一童鞋贴在网上的寻女友要求,有趣得很,拿出来晒晒:

1 必须是北方人 不是欺负南方人 我们的生活习惯不一致 大家都受罪就不好了
2 烟台人(血缘太近对下一代不好)和济南人(我对济南真的没感)免谈
3 最好是个北京人 这样我儿子也能申请北京的经济适用房了 (有点猥琐)
4 身高(爹矬矬一个 妈矬矬一窝 哥懂得)165-(不能穿上跟鞋比我高 我不反对大女子 但是我很大男子)173
5 家里的世交都免谈 (我是和你来感 和你家无关)
6 必须是海归 最好有美国籍 这样我就是美国人他爹
7 我的事你可以管 我的家事你别管 某些人懂得 不要拿我爹妈来压我
8 本科必须是山大的 大家懂得

注,此人为威海男,家中财富未知,但至少有钱足够他奔赴Boston深造。这贴可谓现实的很。刚看新闻说陈水扁大佬在米国买了个豪宅才价值55万美金,这钱折合人民币能被山西煤老板们耻笑死:俺们在北京买楼那都是以单元计的,至少也得8位数吧?

当然,有现实的就有浪漫主义的,比如身边这位幸福的刚领证的孩子:

你没房,我也没车
也许这些年我们还是只能蜗居在7㎡的小房间
但是既然嫁给你
我已做好准备
我们白手起家,一起打拼
这就是我想要的幸福
爱你,只是爱你

多好啊,看着一边是大海平静,一边是高楼耸立,谁都不碍着谁。这世界或许永远都是一个矛盾体,一边是理想浪漫一边是现实残酷。早晨还可以喝着牛奶美滋滋的看着新闻上播放“世界上最迷人的职业”,下午就得对着无良拆迁感叹世道凄凉。

话说,我家周围也有一地儿在拆迁,但没拆到我们院儿里来也没人挂横幅静坐闹事儿,所以也乐得无事清闲。只是最近闲的有点过了,对某些人堵路检查的做法心中颇有怨气。堂堂二环路怎么也不是你们村自己的,有什么权利堵着大家的路一辆辆车检查?尤其是每次都是在公交车上被堵,心里那个不舒服啊,我们遵纪守法天天纳税,这帮吃纳税人钱的却整天耀武扬威好像我们犯了什么法似的要证明自己的清白才行。真是让人一肚子怨气却只能忍着。原来总信奉自由市场经济,觉得拆迁补偿问题根本就是一个市场价格问题,双方协商就好了。后来看多了才明白这里面猫腻有多少,也难怪一个同学还曾半开玩笑的跟我说“有个肥差你去不?旧城改造!老有钱了~只要你能镇得住那群人”。

再说说小产权房。最近国土资源部可谓下猛药,没收了一批小产权房。我一直在想的问题是,小产权房的存在恰恰映射出了低收入阶层对“安得广厦千万间”此等痴人说梦的觉醒,只求一遮风避雨之所,因此甘冒随时被没收的风险。这个侧面可以看出,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的“夹心层”生存有多么困难。记得我一同学曾感慨,在他们家乡她家如何有个独栋的小房子,可容一家三代七八口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一旦进入城市,她家是不可能帮她承担什么首付的,实在是杯水车薪。但即便如此,她还是没有回到家乡的愿望,宁愿毕业后艰辛的在城市中奋斗,从蜗居一直到拥有自己的大房子。我想她的路至少还不太困难,优异的成绩加上名校研究生,至少可以保证她几年后毕业有个相当不错的去处。但是,和我们同龄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的“城市梦”就显得格外的遥不可及。上个月在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时候深深的感触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然而在我花掉大半天时间慢慢赏析的城市案例馆的时候,却深深的被中国的几个案例所触动——不是他们的发展奇迹,而是无一例外的土地利用和变相出让的方式。或是工业反哺农业、或是开发房地产引进外来资金,几乎没有“一夜之间农村变城市”的神话是跟土地无关的。或许这些例子中的村民是幸运的,至少他们放弃了土地之后还有生活的维系方式。毕竟更现实的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周边土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被吞噬,造成的是失地农民凄凉生活。“城乡结合部”,这个词深深的刺痛了太多人的心。为什么拆迁这么难?很简单,如果你是公平的按照市场价格的拆迁(尤其包括未来的可能收益),那么双方的交易自然是自愿的。如果你非要强迫人家放弃土地,那么任何人力能及的抵抗都是可以预见的。总说财产私有权,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么多地方,私有权总是被赤裸裸的厚颜无耻的侵犯。城市,真的只是让一小部分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吗?

经济发展总是以“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为目标的,可惜跟很多人讨论过这个问题,无论是资历很深的经济学家,还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抑或非经济学圈内人,多少表现出来的都是觉得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生活的全面改善——也就是说,人们并没有活得更幸福。当然幸福的衡量是个问题,我们总在多少的鄙视希腊高福利带来的人们慵懒,在他们的财政危机中还幸灾乐祸,却不知中国国内即使没有财政危机人们的生活也只是被一次次的美好的希望所支撑着。希望有个大房子、希望孩子们可以享受最好的教育、希望自己年老之后可以享受高水平的医疗,这样的简单梦想支持着无数的青年人奋斗。然后很多人半途上翻然醒悟,带着自己最宝贵的财富,或是人力资本、或是多年来的储蓄,断然决然的移民他乡。可以说,近些年来的“技术移民”的数据是很可观的,更直观的感受或许可见于近几年放弃高考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很多时候这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教育体制的问题,我想可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保障等等问题。总在指责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么失败,那不如去看看高等教育之后人们的生活多么绝望吧。北大清华的天之骄子,也不免为了一个北京户口、一套不过七八十平米的房子而黯然心碎。至少出国,还有继续梦想的可能。因此每每在背红宝书的时候,想想“一个单词多少美金”,很多人就这么咬咬牙挺过去了。我相信这其中有很多的人是理想主义、为学术梦想而奋斗,但相对的,或许正是没有足够好的环境让国内也足以承载他们的理想吧。

=尽信书不如无书,何况一人半夜痴语?读过就忘了吧=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还是说说高铁吧

今天去了趟长清,济南西边的一个县级市。交通方便了之后,原来一两个小时的车程现在只消半个小时左右,相当的舒服。长清本身并没什么让我好奇的,但是路上会路过正在修建中的“京沪高铁”。用我一位每周往返长清和市区N次的死党的话就是:“我是一点点见证他从无到有、慢慢修起来的,今天又多了一点儿”。

然后我被问了一个问题,简单,但是一针见血:为什么要修高铁?

我最怕对宏观说三道四。我只能很简单的说了一下投资的乘数效应,当然通俗的多。然后她回我,“和茅于轼在网上说的差不多”。可惜我不能和此等牛人相比,但是这些最简单的道理都是相通的。然后我就开始说说我的观点:“这种投资(指的当时金融危机后的四万亿投资)就像给运动员打兴奋剂/强心针,隔三差五打一针,他就往前跑两步,但是最终伤害的还是运动员自己”。然后很无奈的补充了一句,“你想这么大的工程,投资好几百个亿,那么得有多少钱进入私家口袋,而那些人不正是有权的人么?所以在所难免”。后来念及整个高铁都是用混凝土架起来在空中的,跟绕城高速似的,又补充了一句,“其实有人说(忘记在哪里看的新闻了),这些钱如果用来修普通的动车铁路,就是现在这样能跑180km/h的,总里程可以至少翻一倍,而那样对于运输压力的缓解作用更大”。

记得读《凯恩斯传》的时候,书中就有说到,凯恩斯本人对于自己思想的数学模型化持有相当谨慎的态度。然而为了制定政策的需要,还是诞生了希克斯的IS-LM模型或者后来的IS-MP模型(请不要说这个模型是凯恩斯自己提出的,最多算做“凯恩斯主义模型”。另,怀念那个时代的Cambridge)。然而所有的数理模型的问题就是,简化了一些东西,这或许有悖凯恩斯自己的观点。记得前段日子有位学长给我说过,国外的宏观和国内的宏观很多时候不是一回事儿,因为政治体制的不同和社会运行方式的不同,中国人有时候难以理解国外宏观的运行机制,甚至觉得莫名其妙(我至今依然觉得宏观有些东西就是莫名其妙)。然而不知道为什么,或许和高鸿业老先生畅销的宏观经济学(考研)教材有关,周围的人格外喜欢凯恩斯模型。但问题是喜欢不要紧,但是如果只是单一的片面理解凯恩斯的政府投资观点,或许就有问题了。

我是觉得现在国家是没办法,骑虎难下,只能一次次的用宏观投资政策来挽救GDP下滑的趋势。其实从个人观点来说,我一直觉得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外来因素抑制了中国居高不下的CPI,还让那些依赖剥削劳动力的企业该倒闭的都倒闭了,有利于产业升级(虽然有点破坏性创新的味道)。但是现在,时隔近两年,回头看4万亿投资,却真的有很多让人觉得有种“盲目的把钱花出去”的感觉。高铁,这是最能让人一面欢欣鼓舞、另一面一片茫然的投资。欢欣鼓舞的是我国的动车制造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看着千里的高铁如巨龙般腾空而起确实令人欢欣鼓舞;而茫然的是,不知道修了这个铁路,真正有多大用处。我周围的人已经不止一次的向我表示过“高铁太贵,坐不起”的观点。我只能向他们解释说,高铁替代的主要是飞机商务舱的乘客,对他们来说时间比金钱重要得多,而上海和北京最不乏的就是这类高端消费群体。下一个问题就来了,高铁会打折吗?一面,铁老大素以“供小于求”的傲然姿态,只有零星的小恩小惠;另一面,飞机机票打折却是一项颇有学问的活。不好预测。因为如果铁老大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另有所图(除非它脱离官办色彩),那么高铁的价格对它来说也就无关痛痒了。

每当说起来高铁,最能拿来对比的就是高速公路。现实证明,京福高速、济青高速都在投入运行后的短短几年内达到设计饱和流量,现在已经有些不堪重负。因此,总有人会说京沪高铁也是“未雨绸缪”。我不反对这种观点,但是高速公路承载的绝大多数还是货运,而京沪高铁这么高的运行时速和运营成本,不会用来做货运吧?客运应该还是其主要目的。然而真的会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内有那么多的人要往返于京沪两地吗?这个没法预测,供给总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创造需求的。只能保持一种“谨慎的乐观”。

说到底,我还是对中国现在这种“不负责任”的经济增长方式有所担忧(参见:[cref %e4%ba%ba%e6%b0%91%e5%b8%81%e8%af%a5%e5%8d%87%e5%80%bc%e5%90%97])。近些年来,各方面各层次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财富有集中趋势(虽然我没证据),环境代价越发明显。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要不改变以GDP为标准的政绩评价模式,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恐怕就很难改变,尤其是具体到区域经济上。中国现在有很多所谓的“明星县”“百强县”,有特色产业有实干精神的领头人。但是,这种依赖领导自身远见卓识的事儿,实在是不得不凭概率了。我只能说,我听到了太多太多周围的同学对我讲述他们的家乡是如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工业的,而发展工业的福利又是如何被少数人所占据。

本来不想提12跳,但是还是说一下好了。今天看到韩同学(最近上纽约时报那个韩同学)的一篇博文,有些震惊于他一针见血指出的话:

心理辅导是没有用的,当我看见我们的女人搂着有钱人,有钱人搂着官员,官员搂着老板,老板搂着林志玲,你怎么给我心理辅导?一打听,同学们混的都更惨,有混的好的男同学,那是靠家里,有混的好的女同学,那是嫁的好,别人都羡慕你在富士康有社会保障,按时发工资,安排住宿,加班还给钱,你说你像个机器,别人说自己像包屎,方圆几百公里内,连个现实的励志故事都没有,这就是很多中国年轻人的生活。

想到了一句话,曾经我因之而引以为傲的、觉得中国的制度优于北欧、更有活力的,现在却有些怅然若失了。有篇中共陕西省委党的文章有类似的观点:

正常情况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管个人所处的条件是否优越,努力大、贡献多者收入高,努力小、贡献少者收入低;一类是不论个人努力大小,贡献多少,处于优势条件者收入高,处 于劣势条件者收入低。前一类收入差距取决于个人努力,后一类收入差距则是由个人所处的条件优劣决定的。……社会和谐的标准就是社会成员人人享有经济上的机会均等

或者,我更乐意说的通俗些:如果一个社会是健康的,那么每个在底层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自身努力,爬到社会上层去。也就是说,你的父母只能决定你的出生,但决定不了你的未来

可惜现在看来,并非如此乐观。社会逐渐的在,僵化。如果年轻人都失去希望,那么未来还有什么指望。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人民币该升值吗?

虽然我是比较讨厌被问及这类的“宏观问题”的,因为说了也只是哗众取宠,既不能改变什么也无法投机到什么,不过也不能一点都不关心。我的观点很简单:该,而且一定会升值。答案简单只是为了立场鲜明,当然其中考虑颇多,只是最后归结于此而已。

大家所担心的人民币升值的恶果无外乎是“出口下降”“经济增长减缓”。确实,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远超过投资和消费),出口确实攸关中国经济命脉。可是,我认为目前的出口方式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经济增长方式。珠三角的生产模式让人震撼,我始终想不明白中国人怎么能把一张光盘成本降低至几分钱,一双鞋也就几美元。然而论及“绿色GDP”(虽然该概念尚有争议),估计没几个地方政府敢出来晒晒账本。这种对于环境和普通劳动者的剥削,我认为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而无论怎么说,我们做一切事情追求的目标都只是“活得更幸福”而已。可是当前的经济增长大多数的果实被少数人和政府占有了,并非分享在创造它们价值的普通劳动者身上。姑且不论利益分配,我想说的是我们必然面临出口结构调整。波特有著名的“菱形理论”,从这个观点看来广大发展中国家都是在被发达国家剥削着。换言之,美国人民的低生活成本是建立在剥削全球人民的辛勤劳动成果之上的。看看他们卖给我们什么,IPOD, 法拉利……这些东西都是他们脑力劳动的高附加值产品和垄断地位所赚取的超出市场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我不想说“脑力劳动换体力劳动”的问题,只想说,难道我们不能出口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吗?“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后者才是奔向美好未来的康庄大道。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我坚信“比较优势论”。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十几亿的人口,这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市场。然而面对现在接近或已经处于“刘易斯二元转折点”的情形,中国劳动力的潜力已经几乎挖掘殆尽。农民工工资上涨我认为是极其正常的、且是对他们以往遭受的不公平的剥削的一种弥补而已。中国有一些企业我是欣赏的,他们有创造力、有实干精神,这才是真正的贸易优势。仅仅靠着“汇率低估”所带来的利润,这种贸易模式必然是畸形的而且难以长久的。

再说说金融和金融衍生品。这两个词儿太过于复杂,以至于很多时候我都不愿意提及。简单的说,“金融”本来是促进经济流通的血液,就像人体的血液负责运输氧气一样。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是发达国家“制定规则”,发展中国家只能四处碰壁到处吃亏而已。看着那么多人拼死拼活的进四大、投行,当然我不反对这是一种对于自身价值的实现过程(我其实可以理解华尔街的高薪制度),但是这么一种追求个人薪酬的“个体理智”是不是某种程度上造就了“囚徒困境”的“集体非理智”?毕竟制定游戏规则的人,看问题的层次永远高出一筹。

其实平心而论,我不是一个有着很强的国家观念的人。虽然看奥运会的时候也会为中国的国旗升起油然自豪,但是看待问题并不是建立在一种国别立场上的。我认为人民币该升值,只是一种公平的回归。我们低价换回来的外汇,如果不花出去交换成实际的产品,那么永远都没有意义。升值可以使得人民币购买力更强,可以购买更多国外的优质产品和服务,这对于国内的整体福利水平提高应该是有益的——从李斯特的观点来说,对于国内朝阳产业的保护(尤其是关税)也不过是十几年为宜。例如,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中国人“花钱买教育”的观点是很高明的。纵然大英帝国及其嫡系从教育产业中收益颇丰,美国各州也开始加紧教育输出以解决政府财政问题,但是长期来看教育水平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和财富所在。最简单的,看看高等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就知道了,虽然只是一个平均数,但是还是说明很大问题的。就算不论及国家,我也觉得那些拼死拼活把孩子送出国的父母是有道理的(虽然我不完全赞同)。他们的劳动直接或间接的创造的外汇,应该有权利让下一代来得到应得到服务,尤其是教育服务。而汇率对于享受各种国外产品和服务来说,或许比关税还重要。

人民币难以升值的一大考虑因素就是“上世纪的日本悲剧”——当然如果你认为它是个悲剧。我觉得日本人很聪明,他们的外汇很多都是靠着创新赚来的,并不是简单的拼劳动力和资源(何况他们本身资源就很有限)。当然现在日本的整体压力比较大,经济形势总体也颇为低迷,但是这一切不完全是汇率造成的。他们只是在一场金融游戏中失败了,残存的经济实力还是足以傲视群雄。中国虽然是后来者,但是时过境迁,我们纵然要以史为鉴,却也需敞开门户收回自己应得的利益。

一点点不成文的建议:继续缓慢的升值吧,边走边看是有道理的,只要不被那些金融大鳄们钻了空子,这场游戏我们还是有很大赢面的。当然,下一步经济发展的重点绝对是“调结构”,而且是要忍痛割掉一些鸡肋的。

注:该文仅为本人在有限所学之下的浅薄观点,不做预测、不做建议。诸位看看便罢,如若当真,后果自负。

Categories
经济、IT观察与思考

Equilibrium makes economics a science? [3rd week, Nov]

题目用英文只是因为不知道怎么确切的用中文表达了。最近一直泡在数学里,很多思维大大的被改造了。不过很庆幸自己先学了经济学,否则就真的可能变成数学院某些“只有智商不见情商”的愣头学生们了。或者,万幸?

想起来这个题目,是突然间记起一直以来人们在争执的“经济学到底是不是硬科学”一问题。我不是如彭实戈之类的大家,无资格做什么评判,积累也远远不足。只是最近一直在努力的领悟泛函到底想说什么,一点浅薄的见识就是泛函中有一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列紧性”,也就是任意数列都存在收敛子列。这个东西可不得了,要知道类似于Banach之类的完备、赋范线性空间都是列紧的。那就很有研究的味道了~

那么,收敛意味着什么呢?当然,一方面是一个“有界”的概念,但是我个人觉得可能更重要的是一种“确定性”的思想。在压缩映像定理里面,我们证明了不动点的存在然后一堆方程就可以直接“迎刃而解”了。不动点这个东西推广到概率里面,那更是有意思的紧。不动,意味着方差为0;收敛,意味着均衡的存在。那么,一下子新古典经济学里面很多东西的存在就可以解释了。

最最简单的就是角谷不动点->纳什均衡->博弈论,一下子提供了一种看待问题的新的角度,是数学工具的更新让原来一些只能存在于思想意识中的概念得以规范的数理化,然后证明出来一系列漂亮的结论。

我窃以为,经济学中间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均衡”。经济学之所以超越其他社会科学而一枝独秀,最早就是从“一般均衡”理论的提出让其他学科难以望其项背。均衡的概念,贯穿与微观的供求分析中,贯穿于多人博弈的纳什均衡,贯穿于宏观经济增长模型的稳定,贯穿于动态市场结构的收敛均衡。所以说,均衡实在是在经济学中无处不在。而且这是一个和最优化并不矛盾的概念,有的时候两者甚至还是一致的,这一切都源于数学式子和经济学概念之间的完美映射。

记得当时去听彭老师讲座,他一开始就提出了各个时代各个地域哲学对于“不确定”和“确定”的定义。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就是把原来不确定的事情先推导出来一个对应结果的概率,而后再进一步研究影响概率的条件以期最终能得到一种“确定性”。

从wiki对于science(科学)一词的定义,或许多多少少映证了我的理解:

Science (from the Latin scientia, meaning "knowledge") is, in its broadest sense, any systematic knowledge-base or prescriptive practice that is capable of resulting in a prediction or predictable type of outcome.

那么,为什么经济学总是难以堂而皇之的称作“科学”?是因为它的无法验证性?

总所周知,科学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他的同胞兄弟:技术。科学是推动技术前进的力量,而技术是的的确确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的。虽然学了那么多经济学,也受了多派对于经济增长观点的影响,但是我始终还是认为主导社会进步的是科学而不是制度。无论如何,科学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也是需要天才的。虽然现代经济学总在关注制度,从微观的机制设计到宏观的经济体制和乃至法律,一切都是在比较着不同的制度,但是我还是窃以为这恰恰是一种经济学目前举步维艰的表现。

如果经济学确实是一门科学,那么它要做的就是从理论推导出应用,而后真正的去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上周在答Taiyun问的时候(参见:[cref %e7%ad%94taiyun%e9%97%ae3%ef%bc%9a%e7%bb%8f%e6%b5%8e%e5%ad%a6%e7%96%91%e9%9b%be%e9%87%8d%e9%87%8d%ef%bc%9f])曾经涉及经济学家与经济危机的问题。我的解释是经济学还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我们远远还没有达到能去预测的地步,甚至连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自己都看不清。所以在这样的意义上来说,虽然经济学在追求着均衡和确定性,但是还远远不够。

再回到数学。学了一些数学后,目前觉得数学最大的问题就是从“有限”到“无穷”的跨越。这个问题或许更应该说是一个哲学问题,但是它确实是在任何的数学领域中都有着深深的影响。为了绕过它,有了一系列的概念和假设,也有了一系列的约束。此类问题非吾等凡夫俗子可解,暂且搁置。只是在此问题上想通一点点,估计就成了叱咤风云的人物了。

然而经济学,却在此问题上差得远。其实某种程度上,或许有限与无穷、确定与不确定、收敛与发散等等都是一个哲学问题,只是不同层次上的表象而已。然而还未登上山峰,因此无法“一览众山小”,只能在山脚下妄自揣测。但愿不是井底之蛙,空谈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