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时代的焦虑

9.16 更新

感觉我这个引子效果太好了,大家一开始就被引发各种思考了。其实我的原意是,人若是不跟自己和解,烦恼和困难总是无穷无尽的,焦虑也便会是常态。我高中的时候焦虑考不上大学,考大学之后焦虑毕业没工作,出国之后焦虑申不到PhD(最后确实也就是申不到),工作之后焦虑交不起房租,后面又开始焦虑没有前进空间,快到30焦虑找不到男朋友(现在也没男票),等等。身在其中的时候,人总是自我为难的,无论旁人怎么劝解,都无法跳出来。每个人都会在意不同的事情,最终只能靠自己解脱。我的自我和解是,PhD读不到就读不到吧,也不影响我对于知识的好奇。男票找不到也没办法,总不能为了生娃儿生娃,最后害了孩子。自我焦虑没问题,通过别人来缓解、尤其是从别人身上找优越感来缓解,我觉得是误入歧途了,只会把事情变得更糟,而且对他人也是负面影响。如果积极地去看,焦虑其实是对自我弱点的认知的体现,所以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局限,承认且寻找对策,努力了没效果也正常,而不是过度放大情绪。

好了,后面的读者如果还想看原文,就继续往下。别被第一段误导就好。

—————-

今天胡乱扫了几眼新晋的微博网红,感觉青年群体的焦虑又上了一层。刚毕业不久在职场打拼的青年们,不断地在网络上展现这个时代的焦虑。码农们迫不及待地在一亩三分地晒包裹,纽约白领就开始vlog记录上班开会还不时分享一些“职场技巧”。最近几年明显感觉到微博上海外青椒们也开始焦虑,靠微博上晒晒自己的远见卓识获得一些赞许,才能抵抗生活中真实的压力似的。

当然这种行为并不新鲜,只是开放的网络让这件事情变得格外容易罢了。2010年左右我还在感慨,“墙”的建立让那个无限自由的属于整个世界的互联网产生了分隔。2021,我只能感慨,世界万变,人心不变,互联网总会在放大优点的同时放大缺点。这几年,我渐渐地不怎么用社交网络了。既没有分享自己生活的冲动,也没有窥视别人的欲望。关心我的人自然会发消息来问我,其他都是情感负担了,能省则省。

这些事情在我看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从相较于自己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群的关注中得到自我满足。劣势可以是身份地位、收入财富,也可以是外貌身材、家庭出身。反正总是要把自己最得意的标签贴出来,让那些尚无力获取的群体临渊羡鱼。这玩意儿好像福布斯财富榜似的——真正有权有势的人,一定在那个耀眼的榜单上吗?

纵观我认识的人,越是厉害的,越是无暇从他人身上索取肯定,尤其是不会从比自己更弱小的人群上。他们首先自我肯定,从而展现出真实的谦虚。其次,利用比自己厉害的人的肯定,来确定努力方向,更上一层楼。他们有限的精力,若是面向大众分享,也一定是隐去个人标签的专业知识,把自己作为一个纯粹的传播使者。这里就算做的事情类似,行为的动机是完全不一样的。按照康德的讲法,“自由地行动就是自律地行动,就是根据自己所立的法则而行动”。换言之,我做一件事情是因为我内心认可这件事情是正确的,而不是因为一些其他的私有欲望或者外界规则驱使。这里动机上的细微差别,展现到分享的内容之中,还是蛮明显的。观众们不是傻子,他们听得舒不舒服,不会自欺欺人。

不过,我也并不是自身清白。回头检视我十几年前做过的事情,很多确实也不符合上述标准,当时或自知或不自知。后面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才明白年少时道德上的薄弱。其实,对别人做任何评判都是无意义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和内心准则,我没有处于任何强加自我准则到别人身上的道德高地。只是想从自身经历感慨,道德的形成其实是对我自己内心自由的解放。当我的行事越来越多地可以遵循我的自由意志的时候,人生的焦虑就越来越少,内心渐渐获得了更多的平和。人最终,还是要与自己和解。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积极心理学

继续昨天的公开课话题。除了数学,最近还在看的就是心理学。也是哈佛的一门非常受欢迎的公开课,名字翻译得有点哗众取宠,Tal Ben-Shahar讲授的《幸福课》,其实更贴切的翻译应该是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youtube等都有视频,很好找到。这门学科基本就是在说,人们如何会觉得更加幸福快乐,而我们如何更好地认识自我感受。

说实话,这门课有点长。不知道是这门课面向本科生的缘故、教师本身演讲固有的煽动性,还是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普遍问题,我觉得从逻辑体系来讲,它还欠缺一些严密。很多理论仿佛都是来源于直觉的,然后做一个似乎有道理的实验,就可以证实或者证伪了。最近若干年有不少心理学实验(尤其是在实验室里面的小型实验)事后翻车的例子,让人对这套逻辑难以完全信服。不过基于人类认知事物的本性——尤其是对自己并没有那么熟悉的领域——我们是倾向于轻信符合自己固有直觉,而对挑战我们直觉的理论会百般苛刻。鉴于无数次数学可以用严密的推导打脸我们的直觉,任何学科其实都不应该失去基本的批判性思维。

基于上述原因,我是抱着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来看这么课的,否则这就跟宗教传道没什么区别了。里面多少还是有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可以拿出来讲一下。

  1. 人们对快乐的感受。基本上的道理就是,我们本身有一个长期的快乐基准线(baseline),然后短期的快乐水平围绕着这个基准线波动。课中的例子是获得终身教职(tenure)前后的调查。对于美国学术界的助理教授们来说,能拿到终身教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整个激励机制设计的最终目标。调查显示,在拿到tenure以前去调查马上要经过评审的人,如果他们拿到或者没拿到会有什么感受。很一致的答案就是拿到会在接下来的人生中一直开心上天,没拿到则会伤心欲绝。在评审结果刚出来的时候,再去调查这些人,果然拿到的很开心没拿到的很伤心。可是过了几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这种短期冲击几乎消失了——事前快乐水平比较高的人无论拿没拿到还是很快乐,事前就不快乐的人就算拿到了tenure也没有一直快乐下去。这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确实无论是从自身的经验还是听到的故事,天大的事情,在刚发生的时候总会深深的影响个体。时过境迁,人们最终还是会回到日常。
  2. 自我暗示很重要。人其实是个很奇怪的动物,有的时候活在信念之中。这种信念有可能是基于宗教信仰的,也有可能是基于价值观之类的。总之,人需要依靠环境给予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而最终实现一件事情还是依赖于自身坚持不懈地去做这件事情,这里就有了自我暗示的角色。
  3. 亲密关系。和我看到的其他心理学或者社会学的发现类似,主要是1)认清感情和事业一样,是一个锻造(cultivate)而不是发现(finding)的过程。没有天造地设的工作,自然也不会有浑然天成的爱情。2)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友情,人和人相处不可能没有矛盾冲突。学会积极面对矛盾和处理冲突,才能经营有益的感情。3)感情、尤其是爱情的确立,并不是一个盖章确认(validate)的事情,而只是一段相互了解的开始。一个你很欣赏的人愿意和你相处,只是更了解彼此的开始,而不是即刻证明你本身有多优秀。一段健康的感情意味着彼此的坦诚以待和相互关心,这才会真正增加人们的安全感。4)积极的互动模式。被自己爱着的人否定是极其痛苦的,而被自己所爱之人鼓励则是非同凡响的。好的感情需要彼此鼓励的互动模式,而不是善意的敷衍(nice but passive reaction)。
  4. 自尊(self-esteem)。感觉中文的自尊和这里英文并没有对应的特别确切。Self-esteem更多的有一些自信的成分在里面,大意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同。自尊在这里被分为三类:依赖型,独立型和无条件型。依赖型就是对自己的认同强烈来源于他人的评价、习惯性地去把自己跟其他人比较,这也是我们最普遍看到的。比如考试分数,比如亲友的评价,比如各种奖章荣誉之类。有趣的是,依赖型Self-esteem可能会展现出不同的样子,比如极度的自傲和自恋。正因为自我认同不足,所以披上一些看似坚硬的外壳来伪装自己,而且很可能是一种在非常自信与非常不自信之间不停摇摆的状态(即稳定性很低、方差很大)。独立型则更进一步,可以开始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比较,不那么依赖于他人。无条件型则是进入了一种更高的境界,做事情只在于动机本身,过程便是自我实现,结果和评价完全不重要。这三种境界的划分还挺好玩的,虽然是渐进的,但是更有可能是每个人同时在各个层次有不同比重,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5. 心理咨询和写日记等等对话的方式,其实和一段坦诚布公的感情一样,是一种基于真实的对话。谎言的心理成本是巨大的,人终归还是希望活得真实。

我对于这门课最大的疑虑可能就是过于处方化(prescription-ized)的针对各种问题的解决方式,大致包括锻炼、养成习惯、冥想等等。心理学能划分、解释这些东西已经很不容易了,还可以开出具体的处方,实在是有点自负了。很多假设不过是有几个相关的实验来佐证,而他并没有批判性地引用那些负面的例子,多少我是觉得信息上有所偏颇的。当然回到人的认知本性,去年nips的时候,Celeste Kidd说他们研究发现人是很容易建立信念的,所以我还是保持这种将信将疑的态度吧。能有一种框架来分析自己固然是好的,却也不见得是真理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