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物理的入侵

最近看到好多人在叨唠编辑的事儿,比如这个。 然后突然间就回忆起来去年的一件事儿。像当年为了申请Ph.D,很天真的忙活了半天写了一篇application paper,然后时过境迁,就琢磨着干脆投出去好了。和导师一合计,就选了国内某管理学期刊准备试试身手。当年考虑到本科生身份,自然要拉上个老师显得更为专业一点(这个国内期刊对于本科生的歧视不是一般严重啊,除了那种交钱就能发的,其他的据说看到是本科生的稿子直接就不审了)。当然,专业人士自然会专业的修改一下,然后文章就某种程度上华丽丽的升级了……这个是后话了。再者其实文章发不发对我来说其实也没啥实质性影响了:一是现在回头看当年写文章真的写得蛮幼稚的;二是我对那个领域/问题也没啥兴趣了。有趣的是,那个管理学期刊很快的返回来了一个拒稿的审稿意见,很简单:本刊不宜发表。我当时就纳闷了,又不是事关政治,怎么还不宜发表?后来人就闪了,自然也就不关心了。只是看到yihui兄的一句话,颇有同感,就又把这事儿想起来了:

我没什么发表论文的经验,以前在国内的时候发过几篇质量一般般的中文文章,审稿过程很平淡,编辑几乎没什么实质性意见。

嗯,像那么抽象的审稿意见,我真的是开眼界了。不知道是编辑还是审稿人,实在是忙碌得没时间给我们多写几行字么?哎。

继续说下一件事儿,是最近又有人对经济学家们的社会网络(学术圈)感兴趣了,然后email飞过来。只是我看到email的时候,顿时感觉百般无奈(如果您还在看我的blog,请不要太介意,我是对事儿不对人,说说最近的现象和感受而已,海涵!)。在邮件中有这么一句话:

我曾想用热交换方程表述知识的交流

我不知道各位看到这句话是什么感触,反正我的物理警觉细胞一下子就被激发了。这个,我这个物理白痴真的应付不来啊。话说原来只知道有“金融物理学” 这么个东西,现在却渐渐的感觉到物理学对于社会科学的入侵——更直白一点,对于经济学的入侵。UPF以宏观见长,有一批人整天测个波动什么的,就跟物理学几乎没啥方法论上的区别了,听了一次讲座听得我那个云里雾里啊。这个RBC模型真的是造福了一群人……我是有点讨厌这个东西的,一点经济学直觉都没有—— 或者说,受限于我所学到的知识,还没能领悟这个高深模型之后的经济学直觉。然后看看现在的经济学研究,好多物理学或深或浅的痕迹。呃,是一种方法论上的殊途同归么?

最后,呃,今天脑子很抽风地去听了一个管理学讲座。本来以为是IO (industrial organization)的,因为题目很IO:

Variety and Prices in Supermarkets: Can Store Competition Hurt Consumers?
André Trindad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直到走进教室恍然间觉悟,除了Hansen之外别无econ的人,才懊悔得不得了怎么闯进来了一个管理学的讲座……这个topic其实满有趣的(要 不我也不会去了),但是好可惜啊这个speaker实在是讲的很boring,到最后我实在支持不住就那么昏昏欲睡的倚在角落里(幸好我还有个墙可以依靠……)。这个,讲座就不能讲的稍稍有趣一点么?就算广大Ph.D们在过去的若干年忙于科研、没有时间锻炼演讲的技巧,也不至于这么无聊吧……唉,多好的一个题目啊,可惜了。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自然实验,社会行为,etc.

老天原谅我在这个考试周前万分紧张的时间还奢侈的写日志吧。这篇日志起源于我今儿上午很奢侈的看了一会最新一期的AER。 我实在是太怀念AER红色的封皮了,想当年,天天泡在院里资料室的时候,几乎每一期AER、QJE、JPE都会翻翻,看看人家都在干嘛,虽然也知道这些期刊上的文章某种程度上都是有些陈旧的了,不过关注一下他们的idea也是一件不错的事儿嘛。

没想到来这边之后,反而失去了不禁阅读这些期刊的机会。所以今儿看到AER的时候,那种久别重逢的兴奋,溢于言表。

这期AER上有两篇文章很吸引我,至于详细的内容我列在英文博客上了(谁让我先打开了英文博客然后开始写东西呢?这里再把所有的东西都翻译一遍实在是太无趣了,索性就不翻译了)。先说一个人,李欣(Sherry Xin Li ),是其中一篇文章的作者。让我怀念的是今年春天在清华蹭课蹭讲座听的时候有听过她的讲座,是当时少有的感觉很有意思的东西——在《第二人生》这个网络游戏里面做的一些实验。她让我关注的一大原因是她的很多research是基于网络市场的,而我自然很关心网络市场是怎么被经济学家们研究的。AER的这篇有点类似于对豆瓣的研究,关注的是一个电影评价网站,什么情况下人们会更乐于奉献之类的。蛮有趣的,关系到公共物品和社会行为,都是我感兴趣的话题。

然后不出意外,看到一篇和social network相关的。是一篇网络博弈的。今年数数看已经看了不少网络博弈的东西,开始的时候其实对这玩意不太感冒,后来看多了也觉得多少有点意思了。这篇文章很能迎合我们的直觉,记得有一次看到一个朋友写过这么一个故事(貌似以前在说从众行为的时候有提到过):

我曾经在工作中下意识的使用过从众的理论,比如说在网站改版的时候,大家知道,网民通常会反对的,这时候,如果我直接发一个公告,后面肯定一堆人骂;所以 我后来再发此类的公告,都会先找几个人在下面说点好话,但是我发现,即便如此,后面的人还是照骂,我就奇怪了,你们咋不从众呢?后来想想,是因为在网络 上,人们之间互不认识,也对不上脸,所以就不担心其他的人觉得自己怎么那么蠢?也就不介意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所以,如果我现在来做这个事情的话,可能就会稍微改变一些,首先,我会让意见领袖在公告下面支持我,这样,很多人就会想,那谁谁谁都说好,那就一定 好,之所以我觉得不好,是因为我根本就没发现其中的美好吧?此外,我还会争取用事实说明改版到底为什么好,再加上我本身的公信力,把“好”内化到会员心里。

这里虽然是一种对于从众心里的应用,但是换到一个社会网络的角度,就是一个人们对于信息摄取过程的区分。有些人乐于在搜集信息上投资,这部分人经常被产品销售商定位于“尝鲜者”,类似于某某新科技刚出来就被某些狂热粉丝追捧。有些人乐于投资在建立社会网络的联系上,以期从社会网络中获取更多的信息。这样,在一个社会网络/群落中就形成了一种博弈。这篇文章说的就是这种博弈均衡的存在以及影响的因素,虽然模型相对比较简单,数学上的技术处理也挺无聊的,但是看看这样的直觉上的启发感觉还是蛮好的。突然发现某种程度上,找回对于经济学的触觉最好的方式或许就是多多的读一些东西,首先不能局限于那些整天赶着人跑的problem set,其次也不能屈就于被动的在讲座上被灌输一堆数学公式。毕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模型背后的经济意义才是更为重要的。作为一个普通人,谁关心为啥“囚徒困境”一定有纳什均衡解呢?只要知道均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可以被改变就可以了。

呃,回到复习中去了,毕竟现在是考试周了没有时间用来挥霍了。然后接下来开始关注我的master project,天知道这会不会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唯一一篇以写论文的方式写的东西了。这次有意思的很,会做一些social network的应用,而且很可能是在health economics领域,这大概是我以前从来不曾预期、周围了解我的人也不见得预料的到的一种组合吧。不知道最终会做成什么样子,但愿不会太让人失望。不过考试周啊考试周,唉。当学生就是如此命苦啊。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物理、量子和经济

突然间想起来那天听讲座的时候旁边是一物理学院的,在面对他得知我是经济学院的之后那种诧异的表情,为了让气氛不那么尴尬,我就开始滔滔不绝的“忽悠人”了。其实,我去听讲座的目的蛮单纯的,就是漫漫暑假在家里闷的发慌了,找个理由出去溜达一圈而已。但是既然遇到物理学院的,就不得不漫天闲扯。我就特别厚脸皮的给人家说,“我曾经拿了好几本量子物理的书来研读,试图搞明白点什么,最后却始终不知所云,真的是天书啊!”人家自然奇怪的问我闲着没事儿看什么量子物理……其实,当年我就是被一句不知道从哪里看到的话忽悠了,说“经济学和量子物理之间有某种神秘的联系”……然后就头脑发热的去看量子物理了,还一个个找开过这门课的物理学院的信息学院的死党们求他们给我灌输点量子物理的思想。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一无所获。

其实,前几日我在想,经济学有联系宏观和微观的问题,物理学其实也有。他们研究粒子、研究整体,但是为什么他们就能研究的那么和谐?好吧,你可以说物质是客观的,而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经济人则是主观的,所以两者不一样。但是反过来,粒子的运动却也是难以预测的,要不也不用布朗运动等等一系列复杂的公式来描述了。说到布朗运动,金融里面用的越来越多。难道说,量子物理已经开始慢慢渗入经济学,那么所谓的“金融物理学”又是研究什么呢?(关于金融物理学,这里有一点科普材料,不过我也没怎么看懂,只知道跟复杂网络有莫大的联系)

呃,话说那天最让我震惊的,就是和我一起海阔天空一通乱扯的那位仁兄,问我“你们是不是博弈论用的比较多”。我说是啊,微观里都是那玩意儿啊。他说,他最近在研究“量子博弈”。听到这个词儿,我顿时囧了。然后他细细的跟我说下去,他们遇到什么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引入博弈论来研究之类的,最后我就听得云里雾里的,只能不懂装懂瞎点头了,然后索性把博弈论往学数学的身上推的一干二净……其实,真的,我们就用个均衡的存在性,而至于均衡为什么存在,我至今对纳什均衡存在性的证明还是模模糊糊的,只知道用到了不动点之类的东西。

有的时候感觉,学经济的以前背景是各行各业的都有,理工科的尤甚。虽然需要排除掉一些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混个好薪水来转经济的(其实我更建议目标于此的去转金融吧,远比经济来钱快),但还有一些多少有点学术追求的吧。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好像没怎么听说经济学这两年大量的引入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除了数学)[补充:搞理论计算机的也有些跟经济有关,差不多就是从算法和计算复杂性的角度去研究博弈论--感谢李明飞童鞋],经济学跟物理的结合甚少,至于什么化学生物之类的更是八杆子打不着了(除了生态经济学,但感觉生态经济学没怎么改变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只是一个交叉学科的应用而已)。既然这些学科到最后都是“哲学”,那么思维上多少应该相通才对嘛。

扯远了,其实我想说的就是,量子物理对于宏观和微观的看待方式,是不是可以适度的借鉴到经济理论中来?这样个体和总体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可以看得更清楚一点?现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东西相差越来越远,他们关注的甚至少有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可是有必要这么割裂一门学科么?诚然,数学也被分割为几何代数以及很多细微的领域、物理学也是如此,但是经济学的分割我总是感觉奇奇怪怪的。宏微观先切一刀,然后再细分其他的领域。而其思维的出发点之不同,弄得宏微观真的越来越像两门学科了。当然,分割并没什么不好,作为一个学经济的,总是会习惯性的认为,分工是更高效的。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找寻经济直觉 [3rd week, April]

最近在CCER蹭课听的时候,龚强老师提到一个事儿,那就是:

如果你想用某种理论做模型,你必须首先对这个东西烂熟于心,仅仅看到它知道怎么推导是远远不够的——你要有不用数学能把它表述清楚的能力。

我想这,应该称之为一种学经济学学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直觉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恐怕远远比一两个模型来的重要。然而实际上,在上中/高级宏微观的课的时候,大多数时间都迷茫在一堆复杂的数学推导里,很难再跳出来把它理顺,抽取其中的经济思想作为直觉性的东西。

就这一点说说我自己的体会。开始学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时候用的是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这本书很好,但是一开始我们不可避免的陷入从初级微观经济学到中级之间的数学过渡困难。曾记得那个时候整天就是推来推去,各种数学公式,做了上千的练习题也大都是数学推导上的技巧。一个学期下来,感觉到似乎没学到什么。有句话说,读书的境界就是把书“先越读越厚,再越读越薄”。所以上完中级微观,考试之前已然可以达到书中内容烂熟于胸的境地。可是接下来再去读拉丰的《激励理论》之时,却又觉得此书甚厚。

恍然间半年过去了,夏天由于想用拉丰的框架写论文,就又翻出来当时的读书笔记,结果还是觉得越读越厚,不知道怎么和自己的思想融会贯通。想必是对其框架理解还是不透彻,对自己想分析的问题抽象能力还是有限。于是再度放下。

秋天的时候,开始做中级微观的TA。我的任务其实蛮轻的,只是隔三差五上一次习题课而已(见尾注),内容也是我自己定。吸取了去年自己学中级微观的教训,所以我关注了很多计算技巧上的东西,也关注了一些背后的经济学直觉。这个时候时隔一年,再读范里安的书,突然觉得无比的顺畅,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这样假设”,或者“为什么结果是这样”了。原来慢慢的学习之中,反复领悟到的经济学原理此时终于可以和数学完美的对应起来。这一个学期的习题课,感觉我所收获的远胜于自己把书再读五六遍。

更有意思的是,11月份开始写搁置了半年的论文之时,突然觉得对拉丰的框架一下子明白了不少,写起来也格外的得心应手。加上高级微观里面略略的读了哈佛三教授那本《微观理论》,所以更加能接受一些数学表述方法。于是乎,论文水到渠成。此时方明白,原来仅仅学过一个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不断的反复接触其他东西的过程中融会贯通,让他从一个理论框架的层次到完全的形成一个分析的脉络和直觉,才可以真正应用到自己的东西里面去。

最近被毕业论文弄得很无奈,已然一个月过去了,定下题目之后毫无任何进展。看了一些论文找不到启迪之处,只能怪自己论文题目选的太偏,以至于把自己弄得这么被动。遥想当年马科维茨数学博士毕不了业,弄个二阶距到金融学里面造了个“马科维茨有效性边界”,就从经济学毕业了。我这个题目都跨到社会学去了,那我能不能跟社会学系商量一下,我从那边毕业算了,经济学这边让我毕业真的有些难啊……我真的连序言里面的marginal contribution在哪里都写不出来。话说,在山大的时候只知道marginal contribution,总想着不要弄个“no contribution”出来。最近在CCER听了一些课才知道,原来marginal contribution对应的不是no contribution,而是“original contribution”。唉,这层次显然不一样啊。我连original contribution此词都不知道,又何以做得出来呢?欲得其上,方得其中;欲得其中,只得其下吧。这时才知道,环境的差距。

比较受打击的差距还有一个,那就是言及出国,CCER里面的都在说什么MIT、斯坦福、Yale之类,最多也就说到个威斯康星……这让我这个从美国前10到50收了6封拒信的人情何以堪……好在我脸皮厚的很,装作无知少女,继续跟他们扯……唉,生活是辛苦的,像我这样自信心被打击到如斯地步也是自作自受了。

再说说最近的另一番感悟吧。落园右边栏最上边写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原来一直以此话自勉,而最近恍然发觉此话应另作理解:兼济则达,独善则穷。若有一份兼济天下的心,“达”只是自然而然所至。兼济天下的同时,天下的脉络自然向你展开,必然可达。这有点类似“微软和腾讯永远倒闭不了”的论调,因为社会需要它们。一个认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越大,自己被社会所给予的也就越多,必然“达”。然而只是独处一室,默默独善,则难免落入“穷清高”的窘境。所以想想还是不要等到“达”再去兼济吧,应该多做一点有益于社会的事儿,那么我的人生价值自然而然就体现出来了。人生一世,匆匆几十载,何必纠结于此一时的得失。这样想着想着,也就想开了,被若干学校拒掉的事儿也就淡了许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既然在接受着失败的考验,那么就不能太过于消沉了。Anyway,在任何境况下,都有最优路径。纵然不是全局最优,但是在全局最优达不到的情况下,我也应该寻找局部最优。谁知道“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哪里呢?所以既然未知,那么就自己努力的去找寻吧。

最后,今天去蹭了一个很好的讲座,是关于并购的。原来做并购的课题的时候不喜欢,所以做了一半就没再继续。而今天听到的讲座却让我想到很多东西,才发现并购这个东西看得层次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就大不相同。如此说来,是我以前目光短浅了。讲座题目为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Strategic Alliances,发在了Rand Journal,论文可以在CCER网站上下下来。唯一我想说的是,其实关于“联盟(alliance)”和“并购(merger)”的建模区别,还可以体现在信息结构上。把私有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加以界定,或许也会有好玩的结果。当然,Larry Qiu他们的做法也很高明,解出来的结果也很漂亮,也难怪Salant看到他们的论文之后觉得是最近二十年来该领域的最大突破(不知道有没有之一)了。这个model很有意思,尤其是可以和国际贸易相结合,很多东西都可以弄得很漂亮!暂且记下,日后说不定能借鉴不少东西。

p.s. 有想看中级微观习题课课件的可以移步我的英文站点:http://www.cloudlychen.net/papers.html#impre。打包了大部分东西,还有些零散的更正和图之类的就没放进去……可能还有一些typo,容忍哈。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听听讲座 [1st week, April]

最近听了一些讲座。北京的学术交流确实感觉多很多,想听讲座的话基本上天天都有。

昨天听了一个金融的讲座,是我很不熟悉的一个领域。题目为“商品资产中的泡沫: 检验与来源”。听的也是云里雾里的。听完之后对金融更没兴趣了……唉。大致了解了一点关于“泡沫”的检验方面的东西,也知道了一些金融上的故事——大宗商品指数。如斯而已。

今儿又跑去人大听一个IO的,(插曲:又碰到昨天那个prof了,世界真小)题目是:Optimal Privatization in a Mixed Duopoly with Consistent Conjectures。这个还有点意思,混合双寡头垄断+一致性信念。不过突然间发现一些概念既熟悉又陌生,什么two-sides market之类的,觉得似曾相识却又想不起任何一篇文献来,大概是曾经读别的文献的时候出现过这个词儿没怎么在意吧。不过相比于昨天,今天的讨论氛围好的很多。有些东西大致也了解一些了,虽然貌似还是比较遥远。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这边的讲座都是老师居多,零零散散的一些学生八成还是老板带过来的。不过也挺好的,空荡荡的一个教室里面就那个十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