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疲惫的感觉[2nd week, Oct]

最近两天精神特别的不好,一般说来从早上爬起来,到晚上十一点以前一直忙碌对我来说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自从周三从早晨九点爬起来忙到晚上11点重新拥抱柔软的床,接下来这几天一直是精力不济。想想八小时工作制是有道理的,像周三那般一天连续忙活14小时真是一件耗费精力的事情。何况对我这种一向标称效率而不是耗费时间的人来说。

这两天精神不济(话说,谁知道怎么可以有效的提神?),所以只是懒洋洋的听听课,而后该上自习的时间都华丽丽的昏睡过去了。尤其是昨夜特别的累,本来兴冲冲的带着电脑跑到资料室满心划算着可以做多少多少事情,但是实在是事与愿违的去了就趴下了,睡到九点半放弃了于是早早跑回宿舍了。而后一觉睡到天亮,快醒来时朦胧有种错觉我是在家里软软的大床上而不是宿舍那张又小又硬的小床。可见我睡得不是一般的沉。

这周,前半周忙忙碌碌、忙忙碌碌,我也实在是找不到更好的词儿来形容了,只能是:忙忙碌碌。而后,下半周就有点颓废了,懒洋洋的上课……上课。第一次在导师的课上居然挺不住睡着了,关键我还坐在第二排……现在我还有闲情逸致写博客,就可见我导师的脾气实在是很好……我想他也能理解这种疲惫的感觉吧,每次见他我都感觉他颇为疲惫……所以,那日他貌似很大度的对我视而不见了。

这周读的书不多,可能就是零零散散的看了一些文章,也不是特意去看的所以印象也不深。如前几日所说,听了一场彭院士的高质量的讲座,一边敬仰一边激发了我对他研究的东西的兴趣;还有一场dirty lecture,若不是保持基本的礼貌,我早就拂袖而去了。哦,还发现那个不认识的话很多的新老师居然就是那个杨瑞龙的学生,切……同是一个导师的学生,咋就差别这么大呢?看看人家聂辉华……真不是一个档次的。下一次居然是他讲,我真是颇为好奇他会弄些什么东西出来,所以在时间紧的要死的情况下还是纠结着要不要去听听……

看来经院一年一度的惯例:新留校的老师要进行“答辩”开始展开了。话说,其实听讲座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可能有很大的收益,也可能白白浪费时间。所以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最近还回了很多Email……说实话,若是两三天不看信箱,我估计我就没有打开信箱的勇气了。反正我已经很久没有打开QQ的勇气了,以至于现在每次偶尔登一次QQ就有若干人跟见了火星来客似的争先恐后的问候我“你还活着啊?”。拜托,我这么大个博客隔三差五的更新,您老儿们都懒的移步来看看我是不是健在……

最后发觉自己真的有写tutorial的潜力……昨儿花了一个多小时证明了一个不算是数学也不算是经济学、可是非得让我去用数学证明的经济学中问题。于是乎,一个tutorial就诞生了。但是很郁闷的是,只有7k的tex文件居然给我编译出来了2M还多的PDF文件,明明单薄的只有文字的两页。真是诡异、诡异!!!莫不是我电脑里面的编译系统出了什么问题了?我应该重装系统好好的配置一下texlive了,深深的鄙视miktex,自从某天开始只要我点击编译,然后等待时间就足以让我去泡杯咖啡然后喝完了。

总之这篇例行的一周总结写的毫无头绪,乱七八糟的就堆在这里了。最后补上一句英文,因为理论上对一两行英文大家习惯性的就略过去了,所以不去理解也好。

Next Monday I decide to go to Peng's class for graduates. It is sure that I will be ruthlessly shocked, but I want a try.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台上一小时

总算是熬过了这异常忙碌的一周,纷纷扰扰的事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最后难得可以安安静静的坐下来,打开书,品读。

周一的时候听了彭实戈老师的一场讲座,关于《金融中的风险度量》的问题。和以前的讲座同样,官方新闻稿有很多,但是我还是乐于在这里说说自己听讲座的收获。不得不说,彭老师确实是个大家,深入浅出的对于“非线性期望算子”的讲解让我对这种思想深深沉醉。说来惭愧,在山大待了这么久,居然都不知道彭老师具体是弄些什么的。我不想说太多恭维的话(别忘了诺贝尔没有数学奖),只是我觉得一种思想的提出远远比现实中的应用难得多。没有长时间的积淀,怕是难有如斯的见解。

还有就是很喜欢彭老师说到的一个词儿:dirty work。现在dirty work实在是太多了,比如今天晚上把我整得昏昏欲睡的某个讲座,乱七八糟的大杂烩,如果非要评价什么,那只能说“这篇论文确实用了大量时间”。不想提了,实在是无聊。

iid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中文译作“独立同分布”。彭老师所做的,就是放松了同分布假设提出一种新的“中心极限定理”,我想这个若是普及开来,对于相关的学科,比如计量经济学,影响将是巨大的——正如彭老师本人所说的“革命”。我只是想知道对于独立这种假设,有没有更好的放松办法……或许在未来,一切皆有可能。话说,我曾想做一些和预期有关的东西,以后有时间再详细的说说,暂且按下不表。

罗嗦了这么多,是因为今天下午讲了一个小时的中级微观习题课,却深深的体会到过程的艰辛。我对自己的微观经济学功底还是很自信的,至少自己能看懂马斯克莱尔那本microeconomic theory。但是真正把自己的理解用平实的语言叙述出来,让别人理解,就是一件破费功夫的事情了。昨天晚上吃完饭不到7点开始备课,在电脑前面连续工作了五六个小时直至十二点多终于做完了一个课件。画了很多图,觉得illustrator不足以胜任还特意把Flash装上了,辛辛苦苦的折腾了好久,只是希望这些东西可以帮助他们去理解中级微观背后的那些经济思想,然后再完美的融合到数学表达式里面。当然,我不知道自己做的成不成功,还有待时间检验。至少,我想,聊胜于无吧。因为中级微观在以后的经济学的学习中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我做的时候生怕不清晰误导了他们。查阅了很多资料,我想这是当年学中微的时候所完全不会去做的事情。这也达到了当时跟导师说的目的之一:examine my knowledge of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讲了不到一个小时,然后顺利的把准备好的东西讲完了。还有一些残留的小问题需要下次课再进一步清晰。看来备课所需要的时间,确实远远多于讲课所展现的那几十分钟。当老师真是一件辛苦的事儿,这也促使我以后绝对不会继续呆在学校这个象牙塔里面——责任太重大了。下一次课是两周以后,看来又有的辛苦了。只是希望一则不会辜负导师的信任,二则不会白白浪费来听课的同学的时间,三则不让自己失望。想到这里,再多的辛苦,却也值得了。

最后有句话,值此一年之际,一吐为快: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无论如何,将我领进经济学殿堂的这份莫大的恩情,值得我去全力以报。

Thank you so much, dear Yue.

Categories
互联网产业观察

《电信竞争》与中国电信产业格局

最近不知道是不是跟Laffont有缘,总是不断的接触到跟他有关的讲座和教授。

今儿晚上去听了东南大学的胡汉辉老师的讲座,题目是“《电信竞争》后的改革与发展”,他本人正是Laffont这本著作中文译者。

胡老师对于IO领域很有研究,而且他的讲座也很与众不同——提出的问题远远多于讲座授课本身。这是让人非常喜欢和高兴的,因为这代表着他是一个乐于学术交流的人。在讲座中他提到了许多问题,同样的我在这里只选取最深刻印象的一点来说说。

通信网络和电力输送网络的融合?这大概是今天最出乎我意料的一种说法了。三网合一(固话、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还可以让人比较容易的接受,再加上有线电视网络也还可以理解。但是现在如果输电网络也加进来,那么真的有些不可思议了。

我向他提的问题是关于日本电信发展模式和中国移动网络重复建设的。因为中国的模式更多的遵循英美,然而日本现在确实是电信产业发展的最为迅速和良好的。从政府规制的角度,其实更应该研究一下日本的模式而不是一味的学习欧美。后面那个问题,其实也颇为让人无奈,因为电信产业到后面就是几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了,而不仅仅是从效率和经济的角度来建设了。因为已经有了两张网络,如果弃其中之一不用,也成为了巨大的沉没成本。现在中国又一味的推行TD,虽然精神可嘉,但是真的适合中国的发展模式吗?我们真的强大到可以用自己的3G网络了吗?

真的希望,TD是下一个王选和激光照排机,而不是“水变汽油”之类的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