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游来游去

沿着数学的思维

有的时候会感慨,这个现实中的工作简直就是“毁人不倦”,各种工作永远是重复性无意义劳动居多,一个想法太fancy就往往不会被appreciate了。原来一个好朋友曾劝我,“今日的忍耐是为了有朝一日的 pay back”,总会有收获的时节的。但是我还是很悲哀的觉得,能不能让我不要觉得最近三年的知识积累都没有用呢?现在各种怀念写论文时候的快乐。

有个blog的好处就是可以不停的在whinning,然后若干年后可以看看自己当年到底在关注什么。刚才因为一位读者的留言翻到了两年之前学习复变函数时候写的一篇blog,看了看自己反而不记得那些是什么了。“留数”,这么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complex analysis算是被我遗忘的差不多了,除了“复平面”这么一个深入人心的思维框框以外。有的时候,学complex analysis, functional analysis, real analysis觉得真的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儿,不断的挑战自己的思维,但是最后,在economics里面如何漂亮的应用,我所见到的也就是那几个寥寥的著名例子。当然我承认,real analysis对于人的思维的升级和改造真的不是一个层次的,洞见力啊!

同样的,经济学里面那么多知识、模型,现在有多少又可以被我灵活的运用呢?我在不断的拷问自己。这也算是对于自己的一个考核指标吧:现在做的事情到底对未来有多大的意义。最多,也就是看看财经新闻的时候可以很不屑的对某些故意煽动情绪的分析嗤之以鼻,然后和别人纠结一下汇率、股市、房价等等其实我不怎么感冒的问题。不过,最近对我震撼最大的就是前几天去深圳玩的时候,跑到“深圳市博物馆”里面看了一下当年的深圳和改革开放前后的故事。真的,蛮有冲击力的,邓爷爷当年的洞见和魄力真的是让人钦佩万分!

这个时候才深深的意识到,上学的时候课本上一句“货币政策作用快、涉及面广”“财政政策作用慢、影响深”,即“一粗一细”之间的巨大差别。而现在,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吧。很简单的说,深圳的东西,出口到香港就可以享受17%的增值税返还,那么也就不足为奇为什么那么多深圳人周末去香港购物了。这么一个政策,我真的不知道它是在保护“出口加工贸易”这么一种产业模式,还是无力承受调整之后企业倒闭和失业增加的后果。可是,这个当年极大的带动了出口和就业的政策,还适应当前的国情么?我们的“内需”怎么可以承受这么一种不公平的价格杠杆呢?任何一个宏观模型,不都是以消费开始的么?没有市场价格下的消费,怎么可能有经济体的健康成长?

想到这里,觉得一个经济体的运作实在是有够复杂,一环扣一环的关系最终造就了终端产品的百花齐放。资本家会不惜一切代价的追求利益最大化,那么如果不能说服所有人、或者不存在一种可以让所有人信服的方法来维持平均分配主义,那么就应该按照市场的规则去玩这个游戏。财政政策永远是经济发展的擎肘啊。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我应该珍惜什么,那就是在这个四处漂泊的工作中,尽可能多的体会各地的文化、经济和发展模式,然后形成自己的洞见和判断。现实总是让人意外的,以前在象牙塔确实是井底之蛙了。

最后附上几张图片:“世界之窗”里面的微缩版Park Guell和Barça的真实版 :)很有穿越感啊!
深圳版:


巴塞版: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读书、写代码

在重温 Competitio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这本书。我不得不承认,anti-trust一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领域,最直接的和业界、经济政策相联。看看这些故事,看看背后的各种出于“市场效率”的考量,真的觉得世界是很美妙的。

没想到这个月会有这么多代码可以写。或许,像我这么一个极度讨厌“重复劳动”和copy、paste的人,思维永远会是,“这东西怎么写代码啊”……可惜啊,当年没好好学C,现在被R惯坏了,什么都用R来做,也越来越懒了。很多问题,一时R解决不了,就只能郁郁的手动处理掉。然后心里在想,“真心的,我会成为一个非常好的research assistant的”……呃,这是不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呢?

有的时候在想,应该如何定义“工作”一词?不断的、重复性的劳动,不厌其烦么?很显然,这不是我喜欢的,虽然明知道很符合亚当·斯密眼中的“分工”。很不喜欢浪费自己的时间,尤其是在做一些让我觉得本科研究生都白读的事情上。这个时候,“完美癖”就显得非常不合适了,看着很多东西就这么流出去了,最后索性任其自由……

哎,很多时候,连别人对自己的误解,都懒的解释了,这么的“顺其自然”好了。或许很多东西,一不值得挽回、二不值得留恋。因此,又何必浪费自己的时间与口舌……有时间,还是多读读书、看看论文吧。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雨雾飞扬

天晴总是不久的,南方多少要和阴雨濛濛连在一起。于是,上海便又被稀稀落落的雨水覆盖了。

有的时候在感慨,上海这座城市,太缺乏绿色了。到处都是水泥钢筋的现代感,偶尔有些绿色也是被高高的栅栏围在里面,走在路上只能无奈的窥视。公园是有的,但是好少。或许不公平,但这个时候我总是在怀念巴塞罗那的绿茵。尤其是在学校大大的Mac机房+书吧里面,向窗外望去一片绿树灿烂的感觉。

DSCN0051

窗外的天气阴沉,心里也就阴阴沉沉的。从成都回来之后,开始不停的看论文、看论文,一是感觉上几个月没有好好的看论文,陌生了;二是也想知道现在大家都在关注一些什么。或许看论文也越来越挑剔了,总是在试图找一下文章中是不是有unique的观点和新的想法,而很多文章都是一如既往的没营养。最后,或许还想保持一点数学的sense吧,免得日后连个公式推导都不会了,那就太凄惨了。

DSCN0021

有的时候,也在感慨没有时间再去那么细细的逛博物馆了。不知道为什么,无论上海博物馆还是四川博物馆,都让我有一种“苍老”的感觉。记得巴塞的博物馆都似乎很年轻的。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Academic Day

昨天从杭州回来,顿时感到如释重负,事情做完了,自然心里舒畅一些。

然后,今天列了列这周需要做的事情,终于没有什么说是要几点几点必须做完的了。然后长吁一口气,想起来需要改的paper。其实论文这东西,写不写纯属一种对于学术偏执的热情。我还是很喜欢看到一点点contribution to existing literature的,先不管这个contribution有多大。于是写起来,也便多了几分感觉。顿时感慨,大多是时候做事情的热情真的只是单纯的来源于喜欢和责任感啊——尤其是后者,若不是责任感在那里,真的感觉很多事情都没有必要做。与此同时,发觉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越来越严重,不喜欢把一个不负责任的东西交给别人,那样怎么对得起放在第二行的自己的名字呢?虽然很多时候也没有放自己的名字在那里了……

今天,除了接接电话之外,定位于一个academic day,更多的是指让自己的思维回归学术化一点,用经济的角度重新审视过去几周的事情,再就是准备一下接下来的两个conference。

话说,这次R会议要讲的题目终于定下来了, Experiments in Social Networks and Analysis in R,有点绕口是不是?中文更绕口,我都不知道怎么翻译好了。田野实验的方法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而随机实验的方法尤其对社会网络这种本来内生性问题很严重的领域提供了一个寻找一些答案的方法。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前后在这个基础上做了一个实验设计、还有后续的一篇更完整的论文,现在又开始真正的run一些实验,所以觉得这个题目至少有一点话可说。只是不知道多少人会感兴趣了。话说,我应该先把《社会实验的特殊性》一系列感想文章一点点写出来,果然实践出真知啊。

R会议上海会场在一点点前进,不时看着慢慢变长的报名列表心里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幸福感 ^_^ 能见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自然是一件格外开心的事情。现在真的是每天都离不开R了,各种该用R的、其实并不一定非用R的事儿都交给R来处理了,工具依赖啊。发现RStudio这个“编辑器”很好用,很好用……然后又在下Revolutoin了,不知道会不会有新的惊喜。

还有很多东西值得一点点期待吧。心情有张、有落也算正常,不过总体上还是一种满积极的状态,毕竟没有白来的丰收,相信今日的辛苦付出都是会换来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回眸时的会心一笑。算作一种小小的希望吧。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文字的风格

一份普通的结果分析报告被我硬生生的写了成一篇标准的实证计量文章,可怜那个给我耐心的一点点解释这东西为什么不work的人……突然间觉得也不过是一两年的时间就被一篇篇学术论文成功的毒害至深了。强迫自己坐下来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重新审阅那份报告,恍然觉得真的是不知所云。

顿时沉寂……本以为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一直是很好的,突然间才发现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尽如人意。倘若当时拿出来几分写blog的耐心,或许也不至于写成那么技术化。然后顿时开始怀疑自己的blog是不是也越写越失败,越来越没有耐心静下来好好的分析一个问题,用最最通俗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两日两次往返杭州,顿时感觉自己已然有了“住在上海、工作杭州”的潜质。不过想想,貌似很不划算的样子。大家更愿意住在杭州,反过来吧~每次都躲在一个书店上面的很低调的咖啡厅里面,静静的等待中午的阳光渐渐暗淡。然后突然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好快,然而事情再也不象在象牙塔里面那样可以一一的计划着来,各种随意和冲击。突然发现,真正需要集中注意力工作的时候,其实根本不需要什么咖啡来提神。那东西,或许只能用来应付老师上课吧。

越来越觉得自己笔下的文字失去了细腻的感觉,越来越简练和固定,缺乏新意。翻看五六年前那些为了某些节目而写的策划案,顿感一种悲哀——年少时期的创造力和飘扬的文字,难道就这么渐渐被时间沉淀了么?是因为忙碌淹没了创造性,还是越来越没有那种完美的执着。突然觉得,很多事情走的太快,好想稍稍停下来喘口气。

然后心里还压了好些事儿。比如没改完的paper,比如各种许诺了要做的事情。一点点的理顺之后,觉得自己好像在玩一个游戏的endless模式似的。或许,年底的时候我需要一段时间的vacation时间,放逐自己。

去年此时依稀在感慨失去了经济直觉,莫非每个秋天都是一种历练的时节?春去秋来,一切终将回归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