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读书有感

审美的变化

读完了李娟的《我的阿勒泰》,静静回味着她的文字平淡中的缠绵美丽。一种来源于诗意的舒展,不需要过多华丽的词藻。就像一团一团颜色一样,绽放在平铺的白纸上,灵动跃现,满满的生命力。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有人问我,你最讨厌读什么。我说,无聊的散文。我一度看书是更注重剧情的——那些对于风景和环境的描写,大都属于我一目十行的范围,极快地就可以翻完一本又一本小说。这样的习惯读读动不动百万字的武侠小说是没问题的,但是读《红楼梦》一类的著作就不适用了。四大名著,无怪乎我最喜欢《三国演义》,而最读不下去《红楼梦》,虽然最后也读完了。

十几年过去了,我却可以静下心来读李娟的散文,让我的思绪跟着她的文字飞行。这些年,我对于阅读的饥渴,远远超过了其他获取信息的方式。比如我很少看电影,和一位挚交坐下分析很久(他试图给我看各种稀奇古怪的电影),最终的结论是,我对于动态的美感的反应远远不及静态。这结论让我深以为然。我大概运动细胞比较慢,考验反应速度的游戏一律玩得很差,而坐在那里不限时间的脑力运动则更适合我(但这并不代表我会下棋。恰恰相反,围棋是我至今没搞明白趣味在何处的运动)。我会背着相机出门,对光线和色彩的感知或许比一般人更敏感一些,但是我却无法录制跳动的视频。一旦世界不是静态了,我就慌了。

相比于静态的图片,其实静态的文字更合我意。我曾经和上面提到的那位挚交解释,我喜欢文字是因为文字给予了我的大脑无限的想象空间。一旦文字落实在画面,这想象空间便少了几分。若是静态画面进一步落实到动态,那对我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一切都是实际的、具体的,而想象力则烟消云散。故而,我是见不得任何小说改编成电影的,除非我没有读过原著。雾里看花是有趣,看得太清楚了就素然无味了,往往还和预期背道而驰。

感觉年纪越大,我对于美的感知就越来越抽象了。每当站在高点眺望,我就开始脑补无限的故事。如果时间轴可以前后拨动,那么我就开始创作过去与未来发生的人和事。如果色彩可以变化,那么我就会在大片大片的单一色中补上一滴对比。或许不自然,但仿佛昭示了新故事的开始。

每一个人都是有趣的灵魂,倾听过的每一段故事都是岁月的馈赠。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夜半耕读「The Ph.D Grind」

最近的落园文章多少有点反常,从category来看原来少有更新的「游来游去」、「读书有感」和「日常应用」开始频繁的更新,而且频率连我自己都多少被吓到了。转折期想法和接受的新知识都比较多吧,所以文字也开始泛滥。

今天本来打算早早入睡的,前几天连着忙碌,多少还是有点吃不消了。不过,一切的plan夭折在打开「The Ph.D Grind」这个PDF的那一刹那--完全没想到自己会一口气读完100多页的纯英文回忆录,而且是在今天白天已经阅读了大量的英文书籍之后。但是,没办法,这部回忆录的主题实在是我太过于关心的了,如何survive in a Ph.D life?

常来的朋友们大致都知道我离开象牙塔已经一年整了,而且在可见的一段时间之内都不会折回去。可是这份纪实还是深深的勾起了我心底的疑问与渴望。一直在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how can you survive?没有一点点把握之前,申请Ph.D也白搭。至少五年的时间,人生最好的年华。这个赌注着实太大。

我非常感谢命运的眷顾,在我盲目的就是想拿到Ph.D offer的那年,2010年,把我狠狠的拒之门外,然后用一个类似的master项目把我收留。master的一年,是从research角度最最productive的一年。虽然没有一篇文章投出去,但是这一年思想的自由与research life的体验,让我切身体会了可能到来的Ph.D life是什么样子。而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更多的自己,知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到底还要做多少准备。当年没有留在UPF让很多老师朋友都多多少少不理解,而现在回头看依然觉得自己当时的决定虽然仓促武断,还有若干突发因素干扰,但终究还是正确的。离开象牙塔的这一年,重新感受到生机勃勃的感觉。我又不得不再次感谢命运的眷顾,在某些时刻总可以帮我痛快的下一些本应纠结的决定。

这本书让我欲罢不能,只是因为作者叙事的腔调和平实的文风。深有同感,虽然所处的field还是有区别的。很欣赏最后总结的那句,「读Ph.D最大的收获不是研究上的突破,也不是学历上的荣耀,而是在人生的一段时间、用心地做一件事情,得到了坚韧而诚实的品质」。作文易,做人难。

夜已深,不知还有多少的问题足以让我辗转难眠。有的时候苦笑自己好好的学什么动态规划和那一堆线性非线性的最优化方法,总是在试图计算自己离最优路径是不是偏离了太远。一个ultimate goal在那里,就忍不住不断调整方向盘。其实有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更加放手而随心,相信曲径通幽呢?

最近新的冲击太多,每天都在摄入大量的信息并试图形成自己的思考,多少有点脑力吃不消了。每天早晨定时起床、出门、穿越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都觉得人生仿佛「Groundhog Day」那样不断重复播放,需要不断努力才能打破并突破。却也钦佩那些在魔都奋斗寻梦的打工仔打工妹们--我怕是受不了work for living这样的艰苦吧。有的时候,人的懦弱真的很顽强,远远比不上那些无路可退时刻的无可选择的坚持。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再读「数学之美」

今天难得的一点专注时间,打开了「数学之美」,实体书的阅读果然还是比较舒服。

和Google黑板报版相比,正式出版的版本的确增加了不少的内容,如果想深入的多了解某个算法一点,会合适的多。不过某种程度上感觉,没有黑板报版那么引人入胜了,写作风格变得更严谨了。

书不是很厚,加上排版比较宽松,其实看起来还是蛮快的。看到后面,突然对“条件随机场”这种东西产生了莫名的好奇感,然后匆匆的看过去,还是蛮好玩的。在过去的一年中,慢慢的揭开了自然语言处理的各种面纱,这个领域还真的是蛮好玩的,也看到那么多聪明的中国人在此不懈耕耘造就的各种神奇。比如,我用来打这篇日志的输入法——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他越来越聪明的可以捕捉到我想说什么,打字的过程已经不会影响到思维了。对比以前用智能ABC的日子,突然觉得生活真的是美好了许多。而这一切背后的辛勤劳动,都离不开算法的支撑和我们对于数字信息理解的深入。

此外,还顺便看了一眼奇异值分解(SVD),以及MapReduce,反正对于各种可以降低算法复杂度的思路,都是很能裨益工作的。曾经很多人不知道“线性代数”这门课有什么用...从我个人经历来说,从学完它就一直在用,各种用。简洁的神奇。

还是挺好的一本书,就是浅了一些,有些深入的东西可能确实比较难以直观的描述出来。Machine learning果然还是需要下苦工的一个领域。

Categories
我的生活状态

旧俗沿袭

今天终于强迫自己坐下来写一篇拖了好久的文章——其实应该在月初就写完的,没想到后来各种事务叠加,导致生活一直很“动荡”,也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写东西了。只是些一个introduction的部分,就让我绞尽脑汁——怎么可以把文章卖的更好?

写作固然是有层次的,最高的层次大概就是“深入浅出”——无论读者是什么背景,都能多多少少的从阅读一篇文章中受益。虽然是在写学术论文,虽然文章的idea和基本骨架都在那里的,但是还是要琢磨一下怎么把这个故事讲的更生动诱人是不是?写作的过程大概就是不断的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关心这个”的过程,这大概也是一种与语言无关的共识。英文也可以生动,不仅仅在于怎么用词,用词只是文采;还在于怎么架构一篇文章,让人读起来觉得一气呵成,有意思!

记得读硕士的时候周围总有人会不时的提醒我,“economists are terrible writers”,弄得我总是在小心翼翼的写论文。经过一段时间的、尤其是以数理为重的经济学训练,很多人收获的是一种纯学术思维的写作方式:罗列各种学术词汇、直奔学术关心的问题、介绍自己的解决策略、结论。这样的简洁明了并没有任何错,对学术界来说也是一种高效的沟通方式——但是不好卖。尤其是在经济学这么一个高产的社会科学分支,那么多文章,看都看不完,读者凭什么particularly关心你这篇啊?你跟其他人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么?诚然,学术写作是要沿袭一些既定的模式和规范的,但是还是有足够的空间可以灵活变通的是不是?尤其是在这个intro part……

今天提起笔来写这篇paper,才意识到自己已然难以脱离一种学术词汇罗列的恶习了。是啊,那些耳熟能详的词汇放在那里,业内的人一下子就知道说的是什么事儿、为什么要这么说,多有效率啊。我又不是写科普文章,要不要太通俗啊!但是假设读者什么都知道是一种非常天真的做法,尤其是在经济学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你关心的事儿别人未必曾有耳闻。如果不写清楚点,人家怎么知道你说的问题到底是不是个问题啊。好难的权衡!

唯一体会到的一点就是作为一个常年写blog的人,堆积文字永远是我最擅长的……管他英文中文,一不留神几千字就洋洋洒洒的摆在那里了。然后开始痛苦的审视到底哪些是必要的、怎么删繁就简。写blog还有一个好处啊,或者说是把我惯坏了:很多时候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根本不用太关心前后的逻辑什么的,以至于经常跑偏。但是写学术文章不行啊,这东西是要严格遵循逻辑的。浪费读者时间就是对读者的不尊重——另外不要让读者们get lost,要不人家就懒得读完您的大作了是不是?

说了这么多,我也该乖乖的回到我的论文去了。看了看上一个版本的日期,已经被我快拖了一个季度了。这怎么对得起我一贯的高效的作风啊?嗯,正好这两天北京天气不好,还是把自己乖乖的关在宾馆里面,老老实实的敲键盘,哈哈。

[p.s. 突然间很羡慕那些有时间跟完一部电视剧、通关一个游戏的人……我突然发现自己有时间就宁愿睡觉、睡觉,就那么懒懒的躺在床上就好^_^ ]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批判性分析

虽然说我一直有保持一定数量的中文阅读,但是回来后还是明显的感觉到很多东西都显得陌生了。到家后终于有时间小憩一会儿,打开电脑认认真真的看一下报纸和杂志,尤其是后者,以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Google Reader可谓是我赖以生存的阅读工具,里面搜集了比较对我胃口的一些文字。我不是很喜欢订阅纯新闻——大多数新闻看看标题不就知道啥事儿了么,要是真的感兴趣关键词扔到google news里面搜一下不就什么都知道了。相比而言,我更喜欢订阅评论似的东西——其中最合我胃口的东西,就是《南都周刊》。我也忘记了怎么发现这东西的,不过读起来一直觉得很舒服,就一直读下去了。

那天在北京,路过报亭的时候,才知道《南都周刊》真的是有纸质版的。我一直觉得这么有点“左倾”的东西,可能在市场上压力重重吧。《南方周末》已然好久没有看过了,不知道《南都周刊》和《南方周末》又是什么关系。

喜欢读《南都周刊》的一个理由就是,这东西是周刊,更新频率刚刚好——月刊太慢,注定只能谈一些深入的东西;日报太快,注定谈不了深入的东西。周刊大致是一种两者之间的平衡吧。有些时候,我把《南都周刊》当新闻看,也不过是草草扫过标题;大多时候,还是会静下心来单独抽一部分时间来看过所有的段落的,毕竟它很少让我觉得写的很无聊。

读的越多,尤其是读到牵扯到经济学方面的报道,感觉很多时候一种自然而然的批判性阅读就出来了。听百家之言,但是也不是尽信之。长久以来,多多少少的共识是国内有一批喜欢关注中国国情的经济学研究者,这是一件好事;这些人也乐于在媒体上扩大经济学的影响力,这自然又是一件好事。只不过,林子大了,难免有一些人说话的目的就是混淆视听,简而言之就是“屁股决定嘴巴”,为谁做事为谁说话。我诚然不是一味的附庸说“西方经济学”就是对的或者就应该拿来做标准衡量他们的言论,只不过至少我们需要在逻辑上自圆其说是不是?尤其是牵扯到宏观的东西,很多时候没有绝对的标准来衡量对错,这个时候能让人信服的言论必然是可以完整的自圆其说的。

相比而言,我越来越讨厌某些“专家”滥用经济学术语,来一味的煽动情绪。记得上几个月写论文的时候,总听到一个同学嘀咕说“大多数经济学家的文笔都很烂”,当然他是指的美国那边,“把有意思的东西都写的干巴巴的”。国内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擅长舞文弄墨、或者有这个时间和激励去舞文弄墨,只是从我的观点来看,越来越难得看到一些客观的诚实的经济学分析了。这里有些原因是很多问题很大,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自然当我读到某些文章的时候会从某些角度argue一下,虽然不代表我自己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另外的问题大概就是很多文章只是披上了经济学美丽的嫁衣。

不知道有多少人经历过GRE这么一个考试,其中AW部分,翻译为“分析性写作”,有一条可以被用作批判的理由就是“选择性样本”。很多人大概考完试就忘了吧,不会再去在意这种分析方式。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仔细看看现在的报道,大多数还是一种乐于选择一个极端样本来煽动情绪的。小概率事件发生了就发生了,但是不要一味的去强调和扩大嘛。除了一定的警示作用,我想不出这样的夸大意义何在。

总有人会留言或者email问我关于一些事情的看法,尤其是在某些经济学家放出一些惊人的言论之后。当然,首先受限于我自身的知识,很多东西我真的不知道答案。经济学虽然给我提供了一个分析问题的工具,但我还是倾向于不知道的时候就不说得太多为好。能说的只是,阅读的时候不妨保持一点基本的批判态度——但不是一味的否定,很多事情只是to what extent, it is right. 何必太计较绝对的是非。

嗯,如果让我推荐一下经济学博客,我看了一眼现在Google Reader里面还剩下的、我几乎每篇必读的只有郭凯经济笔记都是骗银地。这两者风格不同,郭凯特别象是一派宗师,是难得的可以对宏观大问题娓娓道来的;兰小欢则有点剑走偏锋,喜欢研究一些有意思的小问题,有的时候亦能以小见大。至少,从长期来看,他们是有责任的在写博客的经济学研究者。如果不想看有些古老的一些经济学出版物,如[cref %e6%8e%a8%e8%8d%90%e7%bb%8f%e6%b5%8e%e5%ad%a6%e5%85%a5%e9%97%a8%e7%9a%84%e5%a5%bd%e4%b9%a6%e7%b1%8d%e2%80%94%e2%80%94%e3%80%8a%e5%bc%97%e9%87%8c%e5%be%b7%e6%9b%bc%e7%9a%84%e7%94%9f%e6%b4%bb%e7%bb%8f],或者有点小偏的《魔鬼经济学》,那么这两位的博客还是值得长期一读的。

附带一条让我有点小高兴的消息:毕业论文拿了个A+(9.5/10)。记得去年毕业论文也是这个分数来着,但是相比而言今年的对我来说含金量更高一点吧。这也是这一年唯一一个A+,一般能拿个A心里就蛮开心了。在我离开学校的这一刹那,这么一个消息,多多少少是一种对于这些年来努力的小小肯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