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读书有感

重读《凯恩斯传》(二)

昨天读了一大半,剩下了一小半,今天继续。

凯恩斯毕竟还是以经济学家的身份为大家所熟知的。以前读书的时候经常感慨经济学真的是什么都学,除了经济学原理本身之外,我们还得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政治、法律、数学、统计、计算机,甚至于物理——有些思维总是想通的不是?大概就还跟化学还没啥交集吧,连生物都有交集(一是跟生统和流行病学什么的有交集,二是跟神经经济学有交集)。

学的乱七八糟其实对于人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这也是我觉得为什么在西方教育体系下面,其实人文学科是比较难学的。对于理(工)科来说,极度的打磨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是最主要的训练,而对于人文学科则有点考验见海纳百川的功夫——如何把零碎的散落在各个角落里面的东西或紧或松的串联起来。

以前最茫然的就是去艺术博物馆,尤其是当代和现代艺术博物馆。大概这几年在欧洲呆过、在上海的时候也全国四处晃荡、到了美国更是百无聊赖的去各个博物馆闲逛,反而对于当代艺术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兴趣——对色彩明艳的感知,对抽象和具体的平衡,对构图和遐想的感悟。有的时候艺术需要一点空间感,很多作品没有足够的空间是难以诠释它的魅力的。

我觉得凯恩斯投身经济学多少有点是被当时的时事早就出来的——一战、二战,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人们的不安和焦虑产生了对偶像式的经济学家的诉求。如果他完全生长在一个和平年代,那么搞不好他会成长为哲学家而不是注重在某一个具体领域吧。

他当年对经济学的评价至今品来还是蛮有意思:

(经济学)是一种很容易的学科,但很少有人能够表现优异。

这个悖论的解释在于,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必须是多种天资的组合...他必须是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至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还必须同艺术家那样既超然又不被人收买,但有时又如同政治家那样离现实世界非常近。

IMG_1926

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其实是感慨万千的。以前学的学经济学很累,主要是发现对于知识的需求是一个指数增长过程——学的东西越多,不知道的越多、相关的知识越多,于是越发有压力去涉足更多的相关领域。而今读起来,凯恩斯作为一个如此聪明的大脑,当年在经济学还未如此扩张的情况下,便已经感慨出来这里面类似“玄学”的味道——我这里用玄学其实是中性(至少不带贬义)的,因为这个系统实在是过于复杂,以至于我们现在对其的认知太有限。

其实无论是凯恩斯当年还是后面的卢卡斯,对于宏观经济学的理解都有很深刻的一点——这个系统本身是一直在变化的。每当我们对于(处于相对静态的)系统的运转规律更了解一点并加以干涉的时候,系统本身就变了,然后以前放诸四海皆准的原则就不准了。这是一个互动和动态博弈的过程,人们只能一点点的沿着自己的足迹去认知这个系统的下一个可能的阶段,而无法站在一个非常高的高度来鸟瞰整个局面各种可能的变化。每当我们有一点点发现,然后这个世界又变了,这是一种其实对于研究者来说非常可怕却又让人兴奋的状态。真的,很多问题到最后抽象出来都是哲学问题了,因为大家实在是困惑难解。凯恩斯在伊顿公学和剑桥(信使会)都受到了相当密集的哲学训练。我虽然不是特别理解在一个人未经世事(处于象牙塔中)的时候如何可以去感悟哲学的深刻,但或许不同的大脑就是不同的吧,有些思维先建立起来、然后慢慢用生动的事实来充实也不错。

还有一段二战前后、马克思主义大为兴盛的时期,凯恩斯对于《资本论》的评价也蛮好玩。背景自然是大萧条、二战的可能阴云下,人们对于前途道路的迷茫的探索。无论是希特勒对于法西斯主义的探索,还是马克思对于社会主义的探索,都给予了绝望的人群一点希望的光芒。总有人们是相信只有彻底的不同的改变才是改变,而正如凯恩斯所评价的,“俄国是一个难得的拿整个社会做实验”的例子,生在这样的时代也不免让人兴奋。

FullSizeRender

凯恩斯将《资本论》和《古兰经》相对比,也是蛮有趣的一番相较。“我不明白为何这两本书都能是世界上的一半人口为它们而战?它让我困惑。”说起来倒是给予了当年的《资本论》一个很独特的位置。读《凯恩斯传》,从他父母的结合、到他的出生、上学、工作,一步一步,我一直最大的感慨就是真的是“时势造英雄”。同样的,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除了英伦大地上的思维勃发,欧洲大陆人们也开始对于未来有着不同的认知。在没有一个认知的体系可以主导的年代,百家齐放的想法确实有意思的很。而其实“信仰”这个东西也是蛮有趣的,以前洗脑的结果就是对信仰是一味的排斥(虽说另一种更为严重的洗脑就是对信仰盲目的跟从)。突然想起,凯恩斯说到信仰也是蛮好玩的,大意为“我们这代人毁灭了新一代的信仰,所以他们是不幸的;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接触了这些信仰并毁灭了他们,所以我们是幸运的”。

这又有点像昨日说到的实用主义了——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实际中可以被检验(证实或者证否)的道理,而最好的检验的便是战乱的年代、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波折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我搬到美国这一年多的时间,最大的感慨就是美国实在是太安逸了——太稳定了。硅谷算是一个创新的区域吧,但是你看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无非是简简单单的节奏。看美国大选,最热的依旧是经久不衰的移民、种族、医保等等。这个社会稳定到了一定程度、以至于大家失去了想象的空间与压力,而不同于主流派别的学说也就难以发出足够的声音(话说早些时间的AEA居然有个heterodox专场,也是有趣)。

说来,这也跟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有关。既然没办法“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那么面对实际的挑战,我应该如何找寻一条相对安静的道路?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想象的空间可以很宽广。我一时大概是不会有什么答案了,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可以体会波折之中的兴奋与灵感,注意到一些以前未曾注意或者懒得注意的生活侧面,然后给自己一些更加新鲜的启迪与想法。

这本书还没有完全读完,大概还有个几十页。所以我也不知道会不会写下(三),可能有些想法,可能也没有什么想法。不过还是蛮喜欢这种毫无功利心的读书的状态——我也不知道自己想看的是什么,那就随便看看随便记记,灵感也不是说来就来的,还是有一些积淀才能共鸣吧。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哈哈,所谓承诺

前段时间一直在上IO,然后终于讲到了那个“可置信的承诺”的问题。记得去年在北京旁听机制设计的时候,就一直在惦念着这个commitment的事儿,劳烦好几位博学的学长学姐们解释了好久……终于,这次轮到自己重新学一遍了。

其实commitment也就是那么回事儿,有点“事后毁约”的味道,因为事后就不是最优了嘛!记得有个经典的例子是数码产品,一开始为了吸引大家购买,厂商会特别豪气的承诺“永不降价”,让那些心存犹豫心理的消费者赶快掏腰包。可是产品上市一个多月后,如果再不降价,厂商就赚不到更多的钱了,所以不降价是一个非常不激励相容的选择。然后大家就会选择性记忆,该降价降价,该促销促销。记得这个故事当时是暗喻苹果来着,好像还跟索尼搭上界了。嗯。

这个例子就是典型的承诺可不可以置信的问题。话说,可能是跟最近发生的一些事儿有关,我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在爱情中人们的承诺。显然,爱情这个东西是强烈依赖距离的,距离远了看不着摸不着,所谓爱情必然就那么淡去了。long distance love有很多结局,大多数成功的无非就是双方都保持着对对方的承诺,然后终于等到了可以常相厮守的那一刻。这里就有一个承诺的问题:毕竟大家都在不断的遇到新的人、新的事物,总有诱惑,那么是什么可以保持住承诺呢?记得在这些模型中大多都会涉及到“完美贝叶斯均衡”的概念,而这样的概念又强烈的依赖于信念——嗯,只有对未来相聚保持一定的信念,才会有力量坚守吧。不过话说回来,这个东西不是那么的理性啦,所以到底经济学或者博弈论的模型有几分的解释力,还有待考量。

话说最近这个“贝叶斯均衡”可是整的我够受,social learning……真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就脑袋一热挑出来这么一话题来写毕业论文。各种痛苦煎熬啊。不过也好,强迫自己不断的阅读各种文章,嗯,各种文章,光zotero里面就存了快200篇了吧,可见写论文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我该埋怨一下我的coauthor么,毕竟是他坚持要写应用的文章,所以弄得我不得不读了几十篇关于青少年行为、HIV/AIDS等等的文章,虽然有意思,但是好累啊!我宁愿看故事哈哈,还是给我份报纸吧!

嗯话说最近很有意思啊,流行起来了“私奔体”:两位投资界大佬居然就这么华丽丽的在众目睽睽下私奔了。我也顺带体验了一把微博的力量,虽然我已经跟不上潮流啦~这个,到底是爱情的力量呢?反正我总觉得这故事有点过于罗曼蒂克了!有意思啊。由此可见,当制度带给人们悔约的成本很高的时候,这个制度本身就有问题了。不过话说回来,记得在各种实证研究里面当离婚的条件变低之后,往往受益的都是女方啊(当然受害的自然是孩子,唉)。不知道这一次,如果真的牵扯到离婚,是不是会有新的故事呢?制度的成本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关于什么样的制度是最优的,马克思和所谓的西方经济学家各持己见(话说根据前一段时间的一个在经济学家圈子里面的调查,马克思还是很受欢迎的!略逊于亚当斯密、李嘉图等。而且马克思本身也是西方人吧)。关于制度,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若是改日有时间,会在这里再说说,嗯。

今儿就到这儿吧,各种欢乐啊~好久不见“私奔”二字了,该有多么的华丽啊!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政治经济学还是新政治经济学?

昨天班级里聚会,很神奇的到了近50个人,基本全了,不仅对组织者的敬业深表钦佩。席间觥筹交错,连我这种不胜酒力的人都在此种热烈的气氛下不得不开怀痛饮,幸好吃喝节奏有度,只喝未醉。

席间听闻一同学考取了人大经院的研究生,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原来报的西方经济学调剂成了政治经济学。他言辞之中颇有失望之意,大抵源于那里更多的是从马克思的角度去做东西,故他还打算看一遍资本论。当然,资本论是一定要看的,只是我没勇气读完。不过说到政治经济学,我眼前一亮。记得前阵子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参见:[cref %e7%bb%8f%e6%b5%8e%e5%ad%a6%e5%ae%b6%e4%bb%ac%e7%9a%84%e7%a4%be%e4%bc%9a%e7%bd%91%e7%bb%9c%ef%bc%88%e5%ad%a6%e6%9c%af%e5%9c%88%ef%bc%89]),还曾顺带看了一下top的研究者们都是分属那些领域的,结果十有五六是political economy,这不禁让人觉得有点惊讶。不过后来继续看下去,也不觉得惊讶了。越来越多的微观和宏观建模的方法引入了政治经济学,国内做的比较多的貌似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模型,国外则更关注一些社会问题(这话其实说了等于没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内国外现在政治经济学都很热。国内的热体现于任何一个院校的经济学学生都要学习至少一个学期的政治经济学,像我们都要学整整一年。甚至连不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都要至少学习一个学期的政治经济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一部分。可以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大学生内是无孔不入。而国外的热更多的体现于这个领域关注的人很多,做出来的东西也多。

不过详细的看起来,却又觉得很讽刺。申请出国的时候,翻译成绩单我就很犹豫“政治经济学”该怎么翻,翻成"political economics"总觉得底气不足,还占据了8个学分,只有自己心里清楚这课学的是什么。不过幸好我们的初级宏微观不叫“西方经济学(宏/微观)”,要不翻成"western economics"老外们看了估计会觉得更诡异了。所以,虽然政治经济学在国内外都很热,但是很显然,在国内做的政治经济学应该更确切的称为“基于劳动价值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至少我觉得我那个要去人大读政治经济学的同学要做的会是这个东西。

依稀记得去年此时让我们提课程改革建议,当然有点走形式,但是我们还是说了很多真话(参见:[cref %e6%b2%a1%e6%9c%89%e6%95%b0%e5%ad%a6%e7%9a%84%e7%bb%8f%e6%b5%8e%e5%ad%a63rd-week-june])。当时我们一直主张在经济学专业开一门“新政治经济学”,至少作为专业限选课。后来大概是没老师愿意去讲,就这么搁浅了。而大家一直意见很大的“大一开一年政治经济学”却没法取消。我一直认为,现在国外在做的政治经济学应该在国内称为“新政治经济学”,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们了解什么是当代政治经济学关注的问题。不过话说回来,中国的政治体制确实是有着中国特色的,所以照搬国外的方法和思路可能是一件颇为危险的事情。Anyway,聊胜于无,至少应该知道人家是怎么想的。

现在国内好像有点一边倒的看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感觉,最鲜明的感觉是在人大经济论坛上,马克思主义版几乎成为了口水仗聚集地。我个人感觉马克思看问题的层次已经远不是表面,那些打口水战的人却正是只看到表面的人。一直觉得像国内本科这样的教育模式、把马克思经济学的思路强行灌输给大家(所有专业的学生),并不见得对其思想的普及有正面作用。学完劳动价值论,却不知道别人是怎么争论这个问题的,又怎么可以去真正理解劳动价值论的精华所在?毕竟这东西只是一家之言,而不是常识和共识,不宜当作公理一般的介绍给大家。

不知谁说的,“其实凯恩斯、熊彼特他们已经把经济学看得很透了,可能比现代大多数学者看得都透”。我想对于马克思主义,也只有看透的人才能讲清楚吧。

h

ttp://www.loyhome.cn/961.html961

Categories
读书有感

对前辈的敬仰——凯恩斯《我们后代在经济上的可能前景》读后感

学习经济学这么长时间,读了很多书,也在正规的科班好好的学习了很多方法论。但是总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框架中,会分析问题但是走不出来思考其缺陷和现实的冲突。这也是最为欠缺的地方——没有创新,只是重复劳动。虽然可以很功利的协议写论文之类的东西,但毕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怎么说都是难以接受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方法始终是方法,形式的完美解决不了问题的实质,数学只是一种最为严谨的逻辑推演方式而不是替代一切的真理表达。因而,沉迷于那么方法的形式完美中并没有很好的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是让我现在颇为头痛的一件事情。诚然,思想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沉淀,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忽略了思想的学习是我现在很急功近利的一个表现,不是一种好现象。

最近在忙碌的被动地应付考试中不断的试图沉淀自己的思维,用一系列经典的文献来调节心情,并主动地去思考和理解,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观点——其实观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点形成的过程和问题的实质——这又有些可以归结为哲学问题的范畴了。经典的意义就在于,在不同的时间读会产生不同的启迪和思考。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今天看了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我们后代在经济上的可能前景》。限于手头资料,读的是中文译本,虽然不知道有多少失真,但是读完了对于心里的震撼是非常大的。凯恩斯作为开创一代理论的经济学大家,其想法自然有独到之处。虽然现在很多所谓的“著名经济学家”也在标榜自己的由经济道理的经济散文,但是相比于凯恩斯来说,尤其是从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思想深度来说,实在是不足一提——这有点是当代中国学术浮躁的反应。凯恩斯是一个经济学家,但他的思维远远不限于经济学领域,而是有很多对于社会、哲学、宗教等等领域的思考,其经济学家“悲天悯人”的天性自然的流露于字里行间。

一个人思想是不是深刻,不是简简单单的自我标榜和考虑到社会每个层次就可以的。在我看来,能不能关注到是一个层次,关注到之后怎么去分析和演绎又是另一个层次的事情了。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不过,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对的需要,即是说,不管周围的其他人境况如何,我们都会感到这种需要的存在;另一类是相对的需要,即是说,只有当这种需要的满足能够使我们凌驾于他人之上,产生一种优越感时,我们才会觉察到这种需要的存在。这第二类需要,即满足优越感的需要,也许才真正是不知餍足的,因为当一般的水平有了提高之后,这种需要也会水涨船高,不过,绝对的需要也许将很快达到,其实现的时间也许要比我们大家所意识到的还要早得多,而当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那时我们就愿意把精力投放到非经济的目的上去。

…………因此,显而易见,我们是凭借我们的天性——包括我们所有的冲动和最深层的本能——为了解决经济问题而进化发展起来的。如果经济问题得以解决,那么人们就将失去他们传统的生存目的。

……对那些为了每日的面包而辛勤劳动的人来说,闲暇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乐事;而当这种向往成为现实时,他们才发现原来是另一番滋味。

这段话在我们看来并不新鲜,或许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不是什么独创。但是当你在这篇文章中看到这些文字,在被前面的思维所影响着的时候,突然间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想这并不算得上什么写作的技巧,而是作者严谨的逻辑思维的体现。说理说得透彻,这才是一个经济学家最为难得的技能。其实单单这一段,已经超出了传统经济学分析的框架——或者说我们必须在原来的框架里面进行一些所谓的拓展——但是这却是很多经济学家恐慌的缘故,因为他们一直以来害怕经济学基础的颠覆。正如科斯在经济学引入制度因素的伟大贡献,还有后来引入不确定性分析的贡献,经济学每每都经历了一次在外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的“痛苦”过程。这人为的延缓了经济学发展的进程,也是其现实解释力和预测能力颇有有限的诟病所在。

虽然很多经济学家喜欢引入不同形式的效用函数来解释人们的行为,但事实是人们的行为真的能够用一个足以概括的函数来抽象描述吗?当然我不否认贝克尔和冯·诺依曼的伟大贡献,事实上我们一直在他们的伟大思想框架下耕耘着,他们给了我们一种认识这个世界的科学方方。只是我一直认为宏观经济学缺少一些真正的分析立足点,始终难以接受它把所有的社会现象视为同质化基础上的分析——虽然在统计学看来是很有道理的。我只是想知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究竟离社会发展的本事规律偏离了多远?还能走回正确的轨迹上吗?

凯恩斯想到了社会发展的许多问题,也意识到了经济学现有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但是他所处的时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大萧条)赋予了他更为神圣的使命,而上帝并没有留给他更多的时间来完善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每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到最后,都是一种哲学层面上的思考。但是思想和感知有了之后,形成系统的科学的分析方法还需要很多的时间和很多代人的努力。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不过,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对的需要,即是说,不管周围的其他人境况如何,我们都会感到这种需要的存在;另一类是相对的需要,即是说,只有当这种需要的满足能够使我们凌驾于他人之上,产生一种优越感时,我们才会觉察到这种需要的存在。这第二类需要,即满足优越感的需要,也许才真正是不知餍足的,因为当一般的水平有了提高之后,这种需要也会水涨船高,不过,绝对的需要也许将很快达到,其实现的时间也许要比我们大家所意识到的还要早得多,而当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那时我们就愿意把精力投放到非经济的目的上去。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一旦形成,又会很好的指导实践。

马克思一语道出了理论的实质。虽然我不欣赏现在大学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方法,但是实质上马克思哲学原理可以很深的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他所倡导的辩证唯物主义在目前看来是一种颇为客观和使用的对待这个世界的方法。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哲学并不是背背书就能够学好的,是要随着个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加深而形成的。况且社会并不需要那么多思想家,也不需要所有人都有哲学领悟。如同“社会不需要那么多物理学家“一样。

诚如题目所指的,读完凯恩斯的文章,在被他的思想深深震撼后,对于他的印象决不仅仅是“政府干预经济”理论提出的意义了。有的时候我们说历史很重要,因为历史给了我们一个看问题的依据——以史为鉴。这里想说的是,理论本身并不重要,结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伴随着它的假设在一个理想的框架内如何分析,怎么在现实生活中拓展应用,然而最后是,他的思想到底应该如何发展下去?我承认,我的思想越来越多的被不同的“大家”影响着,或许暂时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需要时间来沉淀,需要实践来印证,需要经历去感知。我想后面的,正是我现在最为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