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网络新发现

解决婚姻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神器?

刚刚在网上看到一条状态,不知是真是假,姑且转到这里玩玩:

Twitter 新第三方应用 みみうち:在框里填入你喜欢的人,别人无法看见。但是如果你喜欢的人填的也是你,那么应用会发一封私信通知双方。

感觉好巧啊,不知为什么最近总在讨论mate-matching market,就是传说中的月老牵线配对市场。这个市场最最最最大的问题自然是信息不对称——我喜欢你但你不知道哇,我又不敢表白~当然如果我们还停留在“爱情至上”的理想层面的话,不考虑那些理智到冷血的经济分析

其实这个应用的idea真的好简单啊:引入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中介,然后双方的交易在其保证下进行——怎么看都有点支付宝的影子???哈哈。这 么简单的机制设计,就有希望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得相爱的人免受折磨,多好啊。至少我还是蛮看好这种应用的。谁说经济学是废品来着?当然开发者不一定 学过经济学,但是从机制设计的角度来看这应用简直是,太美妙了!

说到支付宝,顺便贴另一条欢乐的状态:

其实交学费应该用支付宝,成绩出来了再确认支付,好评差评看个心情。挂了科就他妈的申请退款……

哈哈,人生苦短,乐一乐无罪~

Categories
互联网产业观察

微博强于博客200倍?

好吧,人家说做研究的第一要点就是怀疑世界——怀疑一切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碰到的、梦到的等等。在这里不争论“眼见为实”这种哲学性话题,我只是很怀疑今天看到的一篇博文,顺便来发发牢骚,所谓针锋对麦芒——至少证明我还在关注互联网吧。今天看到一条标题很诱人的博文:微博力量是博客200倍?

说起来微博,我就喜欢从饭否说起——不管一堆twitter是不是抱着鄙夷的眼光注视着我。饭否是我大多数关于微博的记忆,它满足了我边走在路上边发短信的小怪癖,可以随时的记录一些我脑海中奇奇怪怪的想法。后来,饭否倒掉了,我开始用嘀咕。嘀咕曾经很火,只是一夜东风,花儿都凋零了,未能幸免。这也是我为啥特讨厌新浪围脖的原因,不管你产品如何,这种见缝插针的行为实在让人鄙夷。后来,我就越来越懒了,早早的就拿到了新浪围脖的邀请码注册完后却几乎没用过。以至于,挺奇怪的在不久之后发现新浪再一次通过“名人炒作”这种管用的伎俩,借机上位。当然,我承认,它是有效的。

好吧,说说twitter。说微博不说twitter,就像说独立博客不说wordpress一样,有点太小众情调了。twitter的帐号我也一直有,至今落园右边栏还挂着“follow me on twitter”的宣传画——更可气的是它居然比我的RSS订阅图标还大。twitter开始玩的时候,确实觉得蛮好玩的,弄个嘀咕的“打的”,一下子就可以转过去了,所以我也一直用手机短信的方式更新twitter。后来,twitter成为了“相见不如怀念”,隔墙相望太痛苦。我就彻彻底底的告别了twitter,顺便也告别了微博。

有一次,问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外,知不知道啥是blogger。他鄙视的瞄了我一眼,说“我不知道为啥那么多人喜欢在网上晒自己的隐私”(译后)。顿时我无语,我想这伟大的发明又不是神州大地自创的,还不是您老儿那厢的舶来品?他倒是镇定自若,talk on to another topic... WordCamp这两年越来越发展成为twitter爱好者的一种集会,这样我有点不得不感叹自己已然落后于时代。

不只一次有朋友给我叙说微博有多么多么强大,让我觉得我不去鼓捣一下真的是OUT了。但是同时也看到很多人发牢骚说微博的质量不高,每天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鉴别。这就是我毅然决然的从Buzz里面unfollow一些绑定twitter的人的缘故。在一定阶段以后,人们对于信息的鉴别成本就远远的高于了取得成本。twitter降低了信息产生和传递的成本,但是与此同时带来的鉴别成本太高。当然,很多人有很好的策略,比如只follow那些切中要害的人的微博而不是广撒网,但是对我来说,还是简简单单的远离比较好。每天Google Reader里面的更新就够我受了。

来,继续回到这篇博文,看看其中的一些经典语句:

第一,能写并有意愿写有价值微博的人群是博客的4倍。第二,这群人的人均微博产量是之前人均博客产量的5倍。这两条讲的是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第三,有时间并且愿意读微博的人群是博客的2倍。第四,适合阅读微博的场所和碎片时间加总是博客的5倍。这两条讲的是消费成本大大降低。

OK,看起来这个人还学过经济学,直到进行最简单的成本-收益分析,不错。单单这一点就胜过多少愤青的博客。不过我稍稍怀疑,第一,微博的人多是真的,但是到底有多少人这么锲而不舍的更新呢?我的理解是,只有微博能给他们带来收益的人,才会持续的更新着。这种收益可能是认同、可能是炒作,还可能是宣泄。值得怀疑的是,过了短暂的新鲜感之后,有多少人还是持之以恒的更新微博,除了名人——我不得不说,新浪这招实在高,名人一旦开始,就不可能说停止就停止,有点像吸毒,容易上瘾——粉丝啊。

再看一句挺有道理的,是关于微博的价值。

尤其是名人,没时间去写长篇大论的博客,但每天都会有很多精到的感悟,在间隙时间写下来,就是上乘之作。

好吧,这能说明什么呢?微博之于博客,就跟你看报纸和看书、甚至喝咖啡一个道理。看报纸,你是在浏览,80%只看标题就足够了。微博也是,浓缩的瞬间。但是你只看报纸不看书?只喝速溶咖啡不喝现磨咖啡?我想不会吧。微博很短,所以“生产成本”小,相对的,博客很长,所以更容易完成的构思和论述一件事儿。你能想象把可能 吧 每篇文章都浓缩成140字?那还读个甚。

下面是作者叙述微博上瘾症:

用微博3周,上瘾了,症状有:工作间隙上msn看签名的习惯忽然断绝,而是xx;进电梯不再盯着江南春的显示屏等着看美女,上厕所不再无所事事光使劲,而 是xx;上班第一动作不再是打开gmail或科技频道,而是xx;堵在路上1小时也不焦躁,而是xx;看着粉丝数往上涨,就像是打怪练级……

读完之后,我感觉,微博确实做到了“挤海绵”的功效,把那些零散的时间搜集起来加以利用,这一点是很赞的。可是我,如果有的话,宁愿带着一个kindle四处溜达,毕竟看书往往更能深入的阅读,深入的阅读才能深入的思考。倒是说起来,微博是一种很好的报纸取代物,看看标题就知道世界在发生什么的感觉也不错,有啥感兴趣的继续上网搜呗。到最后,如果此文不是发于博客,又怎么能这么详细的论述微博的好处呢?始终,博客我认为是一种让人更全面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传递方式。在生产成本高的情况下,博客就有了进入门槛,相对应的现存的博文质量也会更高些——当然除了那些四处采集抄袭的网站。在微博时代,博主要更努力的发布有效的信息来吸引眼球,正如博文作者所说的“200倍就是一个噱头”。这也是信息时代一种必然的区分信息质量的结果,却也是有益的。

一句话总结:博客和微博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联网时代信息载体的互补——广度和深度的互补

微博的产生、繁荣将博客更为细化,就如同分工的专业化,一方面提高效率、一方面凝聚价值。所以,既然各有所用,又何必对博客的生死存亡过于悲观?到现在还坚持写博客的人,必然知道博客对于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不再是兴起初期的浪潮和泡沫了。但是微博有没有泡沫,还未必可知。只是觉得,落尽繁华始为真(版权所有,此为落园的题名诗),所以我还是静静的坐在落园里面,“笑看云卷云舒,静观花开花落”吧。

Categories
事儿关经济 互联网产业观察

复杂网络的几何模型?

有点时候觉得复杂网络之所以可爱,就是在一个特定的场合下或许可以几何化,变得很直观。当然,简单的几何化就是点与点之间的连线,不过那样我倒是觉得稍显纷杂,虽然有方程可以描述,但还是不够简洁。

前几天在校内无聊的看帖子,有个很恶俗的帖子中有句很经典的话,大意是:

想知道你的年收入是多少吗?把你周围的10个好朋友的年收入加起来,然后除以10得到的平均数就大概是你的年收入。

这句话的依据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你的社交圈往往也离自己的实际生活不会太远。姑且我们不去深挖那些细节上的陷阱,从一种很单纯的层面来看,假设每个人只与10个人有社会网络意义上的联系,而后整个社会(比如有1000人)以这种联系互相连接在一起,且满足每个结点(即每个人)上的数值等于周围结点平均值。那么这个模型会是什么样子呢?

当然这可能是个三维空间都承载不下的几何模型,我的第一反应是“球”。简而言之,这个“球”得是一个匀质的球。球有什么好的特性呢?下面细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比较奇怪的“习惯性动作”,反正我是经常会这样,那就是在看电视的时候没事干就折腾遥控器玩。我折腾遥控器的一大习惯就是在遥控器的所有键上找到一个键,可以用手指单点这个键的时候足以支撑整个遥控器的平衡。其实说白了,就是找一个近似的“重心”。

球最好的特性之一就是在球面任何一个点栓一根绳,然后垂直下落,那么通过该点的垂线一定通过球心。如果我们此时把球分层面来看,那该点也一定是这个层面上的“重心”。不知我这样的说法是不是有些难以理解,简而言之就是你用手指顶起球面上任意一个点,都可以举起球来,就像篮球运动员转球似的。这样的平衡,是不是可以视之为一个“不动点”?

在社会网络这个模型中,或许很难去定义一个“重力”或言之“外部物体的引力”,可能只有内部各个节点之间的“万有引力”。这样一来,是不是在某种意义下各个结点都可视为一个特定层面的“重心”,从而满足了“该点值等于周围结点的平均值”?当然这里对于每个点的赋值或许要稍稍复杂些,甚至不一定是静态赋值(即可能是某个其他值的函数),因为我们在转球的时候就重新切割了层面,所以原来的坐标轴实质上已经改变了。

当然,我喜欢球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很容易从中分离出其他的简单模型,比如“正四面体”。正四面体的每个顶点都满足到其他三个点的距离相等,而且也可以视作重心在各个层面上的“投影”。这样一来,从逼近的角度,我感觉最后还是会成为一个近似的“球体”。

这样绕来绕去或许有些繁琐了,也离我们起初的议题有些远了。可惜我一时想不出来什么办法来检验一下上面那个“收入平均值”的命题,若是能有如此的数据或许真的可以建立起来一个比较好玩的社会网络模型,然后看看它到底长得什么样子。大家喜欢社会网络模型可能的原因是它可以很容易的嵌套入各个细微的领域,是研究从个人行为到群体行为聚集的一种模拟。或许这样一来,经济学和心理学关心的很多议题,比如储蓄行为、利他行为都可以找到一种新的解释。

最后推荐一篇报道吧,可能有点稍显陈旧,是Economist杂志一月底的一篇特别报道:A world of connections。大家自己去网上搜搜吧,反正我看的是Google缓存的PDF版,官网不知何故打不开。里面说了一些最近SNS社区网站发展的情况,有意思的一些部分包括Pro ting from friendship、A peach of an opportunity等等。Facebook等或许是信息时代最先实践着社会网络模型的代表,它很大程度上在从商业灵敏嗅觉的角度挖掘着、探究着社会网络的价值。感觉很快,各个学科都会给予进入这个领域来做一些研究,信息安全的需要研究新的加密和隐私对策,做硬件的或许需要定制一些新的架构。Twitter上现在的信息冗余已经略有泛滥的程度,所以是不是信息的筛选、甄别和评价机制也需要有相应的对策。有句很经典的话,“发明是为懒汉服务的”。从商业价值层面,这样的挖掘会有收益上的激励。而从经济学层面,是不是有着更多的探讨空间,来研究人类的行为?如果经济学的定位之一依旧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

或许每朵花恰可以代表一个人

我依旧秉承着这么一个观点,互联网是研究经济行为最好的实际中存在的模型和近似。因为信息的传递,对经济行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